第51章 軍歌(1)

識字的三人中,一個是副千戶舍人何如鎮,他老爹何朝勳在千戶所內平時就是專管屯田和營操等事,不識字是無法勝任這個工作的。??幾十年家傳世襲下來,何如鎮多少也能看懂一些最基本的字,並寫上一些。

何如鎮今年20歲,長得和父親一樣,大手大腳,外貌粗黑,和外面民堡的農村子弟沒什麼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實肯幹能吃苦。??雖說工作能力不怎麼樣,但勝在做事認事負責,對於黃來福交待下的事情,總是盡力去完成。

對於何如鎮,黃來福還是用得很放心的,反正他也不需要何如鎮有多出衆的能力,只需要他嚴格按照自己編出的練兵手冊,一步一步協助自己訓練就行了。

另兩個識字的人,一個人是楊小驢,他爲人機靈,平時倒是認得一些字,不過所知也有限,自己能看懂一些書,但要他去教別人,卻是不行。

另一個是千戶所的雜流小吏識字官,名叫蘇徐堂的,今年30歲,有幾分儒雅的樣子,這在一干軍漢中是不多見的。??他平時在千戶所的工作,就是教導軍士們識字,並幫他們寫一些書信之類的,不過問題是隻有他一個人,無法分身,忙不過來。

軍士中的文化人不多,黃來福想在五寨堡內招募一些識字先生,可惜的是,整個五寨堡內,識字的人都不多,雖然經常會有一些流民逃荒來五寨堡,但基本上都是以文盲居多,沒有讀書人。

黃來福最後想來想去,還是讓王啓年和周文棟二人過來,讓他們在下午,或是晚上有空時。??就教教所內的軍士們識字。

二人接到黃來福的要求後,都是很高興,歡然從命。??不管怎麼說二人都是秀才身份,但平時在五寨堡不是當獸醫,就是當帳房。??二人平時不說,內心還是覺得有些沒面子的,現在有空過來教教軍士們識字,多少有點找到了當先生的感覺。

王啓年現在五寨堡的工作。??平時除了是專職畜醫外,就是負責五寨堡地養殖事宜,如果五寨堡有什麼養殖方面的事情,黃來福都會聽聽他的意見,畢竟是專業人士嘛。

至於周文棟,這些時間,黃來福讓他配合楊管家做事,做一些記帳出帳的工作。??黃來福發現他的工作還是很得力的。??楊管家也經常會稱讚他幾句。

鑑於五寨堡的事業蓬勃發展,黃來福已經有了準備,將五寨堡的帳房工作,分理爲財務和會計兩方面,財務專門記帳。??會計則是專門審驗財務地帳本。

財務黃來福意屬周文棟,會計暫由楊管家兼任,並保管千戶宅內的錢財銀兩。??不過楊管家年紀大了,黃來福想應該專門找一個會計人員。??讓楊管家分出身來,專門管理千戶宅內的事,專心做一個管家就好。

還有現在黃來福也算是家大業大,五寨堡的事情多了。??現在的五寨堡,事實已經是軍政合一了,黃來福除了要管軍外,又要管政,又要管錢。??有點分身乏術的感覺。??黃來福已經在盤算,五寨堡的一些相關民事管理部門應該設立了。

不過眼下自己練軍忙,這些事情,等進入九月份後,再慢慢調整吧。??到時自己還有一個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要實施呢。

由於過來了王啓年和周文棟,再加上識字官蘇徐堂,五寨堡旗軍中的識字先生有了。??黃來福可以讓他們每天教軍士們識字了。??黃來福地計劃是,先讓三人給一些百戶。??總旗們先上課。??讓他們給軍官們頌讀條例,然後讓這些軍官們回去後誦讀給給軍士們聽。??讓他們記住,以後再會寫下來。

不過這裡又有一個問題,讓這些從來沒讀過書的軍士們識字,還真是難啊,他們認一個字,經常要好幾天的時間。??最後,黃來福想到了後世的一個方法,就是在每個軍士們身後都貼一張紙,上面寫着一個字,讓軍士們不管走在哪裡,有空的時候,就可以背背,每天爭取認識一個字。

除了五寨堡旗軍地教育問題,黃來福也想起來五寨堡另一個問題。??就是那些軍戶小孩們,平時整天都是無所事事,也應該讓他們識點字,讀點書了,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啊。

將來自己五寨堡的發展,是需要很多人才的,以後自己五寨堡的各種工廠應該會很多,將來一些技術啊,管理啊,財會啊,等方面少不了人才地培養。??學院自己辦不了,到時自己就辦個學堂,技校吧,專門培養自己日後所需要的各種人材,如技工,工匠,管事,文書,後勤人員等等。

不過這些事情也要以後慢慢來,黃來福一下子也分不了身。

現在的五寨堡軍士們,平時除了識字外,就是緊張的列隊,旗幟,金鼓號令的訓練了。

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要求將帥不僅要有帶兵制敵的文韜武略,而且還要精通各種技藝,要作士卒的表率;不僅戰時與士卒患難與共,而且平時也要處處與士卒同甘共苦。

黃來福自然是有樣學樣,從開始訓練地第一天起,黃來福就親自和軍士們一起訓練,每天不斷,要求非常嚴格。

每一天中,在較場中,大家都要披掛整齊,認真地開始操練。??如果部下有人動作不對,違反軍紀軍規,黃來福就毫不留情,予以嚴懲。

這種嚴格的規範,每天高密度的訓練,讓原來的何朝勳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等人見了都是心驚肉跳。??各人暗暗慶慶幸,幸好自己早早退出,不然千戶大人這種操練,誰受得了?

依現在的大明衛所軍,一年中有個二、三次操練,已經算很不錯了。??就是各鎮的主戰的營兵,一個月中,有個幾次操練,也算是勤奮了,哪有象黃來福這樣每天死死操練的?

其實,依現在五寨堡旗軍地情況,放在各個衛所中,已經算很不錯了。??旗軍個個身體強壯,沒有老弱充填,月糧充足,武器每人都有配置,放在其它衛所眼中,已經算是精兵了。??不過對黃來福來說,卻是遠遠不夠。

公元1590年8月27日,上午。

昨天,五寨堡較場上剛開完豐收慶功大宴。??除了警戒守堡地一些旗軍外,各人都放假了一天。??不過從今天開始,又恢復了緊張的訓練。

此時較場上熱火朝天,旗幟飄揚,金鼓號令聲響。

從22日正式訓練開始,五寨堡較場上,就嚴格按照練兵條例來辦。

每天,各軍士都要準時進入教場點卯,如果等到放過靜炮後還不到者,要嚴格追究。??放過靜炮後,各教場門封鎖,不準有閒人和各軍士們在教場內閒走,否則都將視以巡視旗之罪。

在操練時,如果有各軍士器械不鮮明,就要怪罪總旗。??如果有什麼閒人冒名五寨堡軍士頂替操練者,正替身要交以軍法捆打。??凡遇有逃故,本旗即刻報小旗,小旗報總旗,總旗報百戶,百戶報千戶,即於本日開手本呈遞。

在訓練時,下到小軍,上到總旗,百戶,都嚴格按照練兵條例訓練。??連千戶大人都以身作則,嚴格依從,誰又敢不認真,自認比千戶大人還大了?

從22號開始訓練,經過這幾天地站隊後,衆旗軍勉強有一些整齊的樣子了,不過只要臺上一揚旗後,各人就會現出原形。

只見此時臺上揚出了白旗,依旗幟,此時所有人都要往右轉。

但看場下,所有人中,有往左轉的,有往右轉的,更有誇張往向後轉的。??每當此時,鎮撫孫小保就和幾個軍牢衝過來,拿着軍棍對着轉錯的旗軍就是一頓好打,打得他們哭天喊地,就是站在前面的百戶,總旗,小旗等軍官,如果他們轉錯了,也是一樣要打。

這是黃來福特地交待他的,在訓練時,軍士軍官一視同仁,沒有什麼優待的。??孫小保在兩個鎮撫中,平時就是專管軍紀的,另一個鎮撫韓虎專管軍法。??孫小保和韓虎今年同歲,都是二十歲,不過韓虎爲人會沉穩些,孫小保則是年輕氣盛,頗有些二竿子的味道。

孫小保平時對黃來福頗爲佩服,總想幹下什麼事,吸引黃來福的注意,此時得到了黃來福給的尚方寶劍後,更是幹得極歡,這些天,捱上他的軍棍的人不計其數,讓衆旗軍,就是有一些軍官,私下都是對他恨恨的。

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8章 德潤布莊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0章 軍糧第265章 規劃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43章 對馬島第84章 蒼涼第92章 分功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7章 謀劃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43章 對馬島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33章 威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4章 開始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1章 軍歌(1)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94章 歡聚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38章 援軍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38章 援軍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33章 掩護第134章 慘烈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7章 大鐵廠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26章 不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0章 又震動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09章 冗濫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4章 城破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45章 威赫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3章 離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65章 規劃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33章 掩護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28章 入朝第240章 大捷第19章 行商
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8章 德潤布莊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0章 軍糧第265章 規劃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43章 對馬島第84章 蒼涼第92章 分功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7章 謀劃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43章 對馬島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33章 威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4章 開始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1章 軍歌(1)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94章 歡聚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38章 援軍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38章 援軍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33章 掩護第134章 慘烈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7章 大鐵廠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26章 不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0章 又震動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09章 冗濫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4章 城破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45章 威赫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3章 離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65章 規劃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33章 掩護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28章 入朝第240章 大捷第19章 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