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軍與兵

黃來福帶着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在五寨堡內四處察看後,最後懷着複雜的心情,登上了五寨堡的堡牆,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自然是緊跟在黃來福身旁。

五寨堡的堡牆外用磚石包砌,因五寨堡位於地勢平坦之處,因此在堡牆上開有4個堡門。

堡門內還有甕城,加上城牆上的馬面、垛口、射擊口、窩鋪。堡牆內側周圈馬道、角樓等設施,共同構築了一系列的城堡防禦體系。

此時堡牆上有一些軍士正縮手縮腳的依在堡牆上聊天,神情鬆懈,見到黃來福三人過來,忙定身敬畏地道了聲:“黃大少!”雖然黃來福明年纔會替職千戶,現在並沒有軍職,但沒一個軍士敢對黃來福怠慢,也擔心黃來福會不會斥責他們的鬆懈。

黃來福卻沒心思理會他們,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們繼續巡防,自己帶着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在堡城上慢慢踱步,仔細察看過各處,所到之處,和腦中記憶一一吻合。

最後黃來福登到角樓上,無意識地向前方火路墩方向眺望。

站在角樓上約可以看出數裡之遠,五寨堡四周地勢約是東南高,西北低,目光所及處,堡的西北南三個方向十里內大至平坦,不是平地就是丘陵,只有在東邊不遠處就是高山峻嶺,當地人稱岢嵐山的。

另堡的北邊是一條河流,當地人又稱清漣河,可以看出,河的兩邊有一些田地,原是五寨堡各軍戶們的屯田,現在大部分被黃家所佔有。

看了良久,自然,遠處的火路墩一直靜靜的,不會因爲黃來福的到來就出現什麼動靜,事實上,自隆慶和議後,蒙古人的大規模入寇基本停止,除了一些靠邊地的蒙古小部落偶爾會在災後入寇各鎮外,九邊大體保持平靜。黃來福卻知道,兩年後的萬曆三大徵,這邊關又要燃起烽火了,而自己,會有什麼作爲?

黃來福沉思着,心中有種鐵馬冰河似的感觸,江大忠和楊小驢卻在偷看黃來福,二人均想:“少爺以前沒有這麼安靜的,那時的他可暴烈了,或許是前些日子出的事對他的影響吧。”

楊小驢見黃來福一直在眺望出神,就過來輕聲說道:“少爺,角樓上風大,我們下去吧!”江大忠也忙附合。

黃來福點了點頭,帶着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下了角樓,正要下堡牆,卻聽到附近有幾個守城的軍士正聚在一起,很有興致地議論着什麼。黃來福心中一動,停下了腳步傾聽。議論聲傳來。

“……知道山西鎮鎮城的那些營兵嗎?乖乖,那個舒坦,除了月糧,每月還有一兩的餉銀。這還是以前的衛所兄弟抽調營兵後的待遇!”

“問我怎麼知道的?知道大牛嗎?以前我們五寨堡的,善使一杆長槍,去年被抽選到鎮城作軍兵,前幾日子,他捎信回來了!”

“大牛真讓人羨慕啊,每月有糧有餉,比起我們每月只有一點月糧強多了。唉,我婆娘自從跟了我,就從來沒吃過一頓飽飯。”

“大牛讓人羨慕不假,但他是衛所軍抽調的,還是世代的軍籍。最讓人羨慕的是那些營兵中募來的,待遇又優厚,又不世襲,來去自由。聽說這些人募來後,一例給安家銀五兩,南兵月餉一兩五錢,北兵一兩。”

“這不算什麼,最讓人羨慕的是遼東鎮,聽說那邊營兵中募來的,先給五兩白髮發的安家銀,還有三兩的盔甲器械銀,再加十五兩的鞍馬費,每月還有餉銀,嘖嘖,這日子……”

“那些募兵都是民戶出身,當了兵也是民戶,我們只是一些窮軍戶,怎麼能比?”

黃來福靜靜地聽着,明年他就要替職五寨堡千戶了,自然想了解下手下軍士們的想法,必竟他們將來是自己五寨堡的基礎,不過聽起來看起來的,都是一片糟糕,人心浮動啊。這五寨堡真是問題多多。

楊小驢看了看黃來福的臉色,剛纔軍士們的話,他自然也是聽在耳邊,他忙竄上前去,大喝道:“你們幾個想死啊,在這邊說些動搖軍心的話,是不是想挨軍法?”

那些軍士這才驚覺黃來福三人就站在身旁,個個大驚,跪下道:“小的知錯,請大少恕罪!”

雖說黃來福還沒替職,理論上沒有權力處置他們,不過軍士們都知道其實黃來福的話就代表千戶大人的話,畢竟黃思豪對黃來福的寵溺是整個五寨堡都知道的。

人往高處走,營兵待遇比衛所軍要好,所以這些人議論羨慕也是很正常,強行壓制不是好辦法,打鐵還得自身硬,想讓軍士們對五寨堡有留戀認同,還得將五寨堡經營好,讓將士們衣食無憂。

黃來福淡淡道:“起來吧,我不怪罪你們,不過下不爲例。”他在這個身體雖說只有17歲,但在五寨堡內,卻沒有一個人敢不在意他的話。

軍士們千恩萬謝地起來了。

黃來福領着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下了堡牆,軍士們恭送。

遠遠的聽到議論聲傳來:“乖乖,剛剛把俺嚇壞了,大家有沒有覺得,這黃老虎陰沉不說話的樣子比以前兇巴巴的時候更可怕!”

“是啊,是啊,我也是這樣覺得……”

黃來福走下堡牆的時候,還一直在想着剛纔軍士們的話。

事實上,剛纔軍士們說的衛所軍和營兵,是大明朝獨特的一種軍兵制度。

軍屬衛所,編制爲小旗、總旗、百戶、千戶、衛指揮使、都指揮使等。兵屬營,編制爲什長、隊長、哨官、把總、守備、遊擊、參將、總兵等。二者即矛盾,又並存,同存近百年之久。

明王朝建立伊始,在全國推行衛所制度,這就是衛所軍。明中葉後,衛所敗壞,衛所軍不堪用,明政府不得不大量地召用募兵。

募兵與衛所軍最大的區別是募兵多來自民間,參軍後不改變民戶身份,不世襲,也不終身服役。政府明文規定事畢歸農。這樣,衛所軍稱軍士,募兵則稱爲民兵,募兵是明朝後期所依靠的主要兵力。

但不論是衛所兵還是募兵,都不是戰鬥編制。作戰時,須由衛所兵或募兵組成營制,稱爲營兵。營兵的來源,一是募兵,二是衛所軍。營兵主力是募兵,也有部分是從衛所軍中抽選爲兵。

兵不世襲,糧餉待遇也較軍豐厚,慢慢的,兵取代了軍的作用。兵主戰,軍主守、主屯。

但兵並沒有徹底取代軍的地位,營兵制是因戰事而設的軍事組織,流動性很大,隨戰事調發,沒有固定的駐地,事畢裁革,募兵歸鄉務農,衛所軍還衛。衛所制一直存在到明朝滅亡。

說起來,營兵募兵制的施行,給衛所正常運轉帶來的衝擊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營兵有相當一部分軍兵來自軍餘,他們極可能是衛所正軍的替補,或是地方防守的重要力量。大量軍餘應募,必然要影響到衛所軍的清勾與替補。

剛纔黃來福所見那些軍士的情形就可以明白這點了,本來明中後期,衛所制已經破敗,大量青壯逃亡,衛所已經嚴重人丁不足,再加上衛所成爲事實上的預備隊,不斷爲營兵輸送其中的優秀者,這衛所失血越多,弱者越弱,已不足爲奇了。

自己應該如果改變這個現狀呢?沒有青壯人丁,五寨堡就不要想發展。

懷着這樣的心思,黃來福來到自己的馬匹面前,江大忠和楊小驢湊上來,江大忠憨憨地道:“少爺,現在要去哪裡?”

黃來福突然腦中一閃,他一直對自己來到這個世界覺得奇怪,自己爲什麼會來,來時有什麼異狀?那天穿越附身時自己暈迷,今天他想到自己出事的地點去走走,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黃來福說道:“走,出城去!”

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19章 平叛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9章 行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12章 老營堡第229章 王京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12章 老營堡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37章 提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26章 踊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91章 大勝、斬首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07章 糧盡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9章 激戰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1章 成親(3)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30章 軍糧第166章 上任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57章 新戰陣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45章 威赫第51章 軍歌(1)第27章 變化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3章 掩護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27章 探獄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44章 度種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48章 商賈雲集
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19章 平叛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9章 行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12章 老營堡第229章 王京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12章 老營堡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37章 提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26章 踊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91章 大勝、斬首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07章 糧盡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9章 激戰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1章 成親(3)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30章 軍糧第166章 上任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57章 新戰陣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45章 威赫第51章 軍歌(1)第27章 變化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3章 掩護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27章 探獄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44章 度種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48章 商賈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