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片恐慌

在山西鎮的防區上,縱橫交錯,星羅密佈着衆多的城堡及火路墩。一般而言,規模較大的軍堡,每隔30到40裡就建有一堡,在一些地勢較爲平衍的地方,如岢嵐道,更是每隔20裡就有一大軍堡。

至於那些烽火報警的火路墩,在山西鎮,最少每隔二里就有一墩,普遍而言,都是每隔一里就有一個火路墩或是敵臺,歸於附近的軍堡管理,五寨堡防區內,也管有火路墩一十二座。

火路墩和敵臺內,都設有專門的墩軍,值軍瞭望。在遇警燃放烽火時,也有系統的傳遞敵情規定:九百以下是零賊,單用炮聲分傳四路,不點烽火。千賊以上是大舉,百餘里外即傳烽。如萬人以上,則是烽火不斷,沿邊傳至鎮城。

這次蒙古人入侵,人數在萬人以上,那一路的烽火狼煙,早隨着山西鎮數百個火路墩,一路傳到了山西鎮寧武關鎮城內。

當蒙古人還在偏關城下整隊的時候,他們萬人入寇的消息,傳己傳遍了整個山西鎮。同時,各個軍堡也是塘馬四出,將自己收到的具體消息報於各道,各道參將兵備,又緊急報於鎮城總兵。最後是山西鎮總兵緊急發塘報給朝廷,讓他們派兵馬支援。

山西鎮城,寧武關內。

當蒙古人入寇的消息通過狼煙傳到寧武關時,往日還算繁華熱鬧的鎮城,立時是一片驚恐,周邊衛所村鎮的居民商賈們,或是爭先恐後地逃入鎮城內,或是更遠地逃入代州,忻州等地。

鎮城內也是一日三驚,數度關門。嘉靖十九年時,蒙古人曾經過鎮城,搶至忻州,崞縣等地,地方大遭荼毒,老一輩傳下來的話語,衆人仍是記憶猶新。

山西鎮己是多年未遭戰火了,眼下又是虜馬來侵,衆人都是一片恐慌。

“虜賊己至何處?所指何處?”

鎮城官署內,劉明安總兵臉色有些蒼白,口水有些發乾,只是不住地問着手下幾個親將守備。這次蒙古入寇規模巨大,由不得他不緊張。

按例,各邊鎮遇有外敵入寇時,戍兵拒,遊兵出關夾攻,總兵統領正兵,與副總兵分領之奇兵,參將分領之援兵配合作戰,直到將外敵趕出爲止。

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作爲山西鎮總兵,對於山西鎮上下的軍兵,劉明安是再瞭解不過了,山西鎮相對各邊鎮來說,稍在腹裡,各軍堡的軍士們,又多是衛所民兵,平時難得訓練,也難得見到蒙古人,突然遇到規模巨大的蒙古軍隊入寇,不驚恐瓦解己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領軍兵出堡夾擊。

而劉明安鎮城內雖有四營兵近萬人,兩營標兵,兩營散兵,但劉明安卻沒有一絲的安全感。那兩營散兵多是老弱不用說,就是兩營標兵,也就是自己的親兵,這麼多年懈怠下來,早就不能戰了。

眼下劉明安關心的是,那些蒙古軍隊會不會打到寧武關下來。

他盤算着,依警此次蒙古軍隊有一萬多人,而山西鎮依途中,偏關城內,偏頭關右參將領兵有數千人。老營堡內,有協守副總兵一人,也領有數千兵馬。還有重要的利民堡參將,所轄的盤道樑、神池、利民、八角、寧化、長林、陽方等城堡,共有官軍九千多人,守在鎮城的前方各要害之地。

有這麼多的兵馬阻擋,想必蒙古軍隊一時間是打不到鎮城來的。就算打到鎮城來,經各軍堡層層阻擋,處處分兵後,想必兵力也有限。想到這裡,劉明安會放心了些。

他手下幾個親將的臉色也是不好看,其中一人躬身道:“稟軍門,據塘馬回報,虜賊大部己過永興堡,眼下就不知他們是前往利民堡,還是八角堡,或是往樓溝堡。”

劉明安厲聲道:“虜賊動向敵情非常重要,一定要探明他們是前往利民堡,還是樓溝堡。每隔一時辰都要向本軍門回報。”

那人應了一聲是,轉身去了。

然後劉明安坐下,神情焦慮不安,餘下的幾個親將互視一眼,各人都是神情異樣。

其實各人心中都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劉明安之所以這麼關注蒙古人是前往利民堡,還是樓溝堡,那是因爲。如果蒙古人是前往利民堡或是八角堡,那這些蒙古人就是直奔寧武鎮城而來。如果他們直奔樓溝堡,那他們去的方向就是五寨堡。

今年五寨堡大豐收,屯米幾十萬石,再加境內建的無數作坊工廠,富得流油。要說那些蒙古人不垂涎是不可能的,就是這些鎮城的兵將們,都是垂涎欲滴,只是無法下手罷了。

如果這些蒙古人前往五寨堡後,那鎮城就安全了,那裡的東西,足夠他們搶了。雖說五寨堡內外會遭殃,但又關他們什麼事?

就在衆人坐立不安的時候,忽然那出去的親將急衝衝地回來,他大聲道:“軍門,軍門,剛得到塘馬回報,虜賊大部,約有七千多人,經樓溝堡下,直往五寨堡而去。”

“太好了。”劉明安總兵猛拍了一下大腿,廳內衆人也是議論紛紛,語氣中隱隱有些興災樂禍的神情。蒙古人往五寨堡去後,這下寧武鎮城安全了,不過五寨堡卻要遭殃了,那邊只有一營兵馬,是不可能擋住七千多蒙古軍隊的。

劉明安回醒過來剛纔自己的失態,他咳嗽了一聲,道:“傳令下去,隨時關注虜賊的情況,各軍將隨本軍門調兵遣將,準備隨時增援五寨堡,軍將協力,共擊虜寇。”

廳內衆人都是抱拳大聲迴應,至於這個調兵遣將,要調到什麼時候,那就不知道了。

偏關城樓上,兵備官高其、偏頭關李參將,還有城內的一些軍將們,站在城牆上,看着城下一隊一隊呼嘯示威的蒙古騎兵,個個都是臉色大變,一些防守的士兵們,更是臉如土色。好在城牆高深,那些蒙古人又沒有攻城器械,倒是不怕他們會攻上城來。

根據探馬回報,眼下偏關城下的蒙古軍隊,只留三千多人,防守河口,浦家灣等地,以保證他們的後路暢通。而大部七千多人,則是往內地城堡而去。

這些天內,河口的蒙古軍隊,見偏關的守軍,緊閉城門不敢出戰,更是耀武揚威起來,他們一邊四處屠戮村民,姦淫擄掠。一邊每天到偏關城下來挑釁,但無一的,守軍都是緊閉城門不出。而且這些天中,偏關的高其等人,還派出兵馬,向老營堡的副總兵求救,但都被其以虜賊勢大,又未接到總兵大人示令,不敢輕動論,給擋了回去。

此時,城上的高其看着那一隊隊鬼哭狼嚎般的蒙古騎兵,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猛然的,他一咬牙,對旁邊的李參將道:“李參將,本官聞知城下的韃虜只有三千餘人,而我偏關城內也有兵馬三千人,再加近處所轄城堡,又可召數千人,不若出城攻擊,以絕其後路如何?”

李參將大吃一驚,道:“兵憲大人,不可啊,虜賊彪悍兇殘,我偏關守軍出戰,無疑是以卵擊石啊。”

高其還要說什麼,李參將只是苦苦哀求,旁邊幾個將官也是大驚失色,一起苦勸,最後高其長嘆了口氣,絕了出戰的念頭。

當烽火傳到五寨堡時,五寨堡遊擊黃來福除了讓境內所轄的火路墩立時點火傳警外,也立時下令戒嚴,各外堡軍將,立時到五寨堡來議事。

根據烽火情況,如果蒙古人到五寨堡來,至少還需要兩天的時間。因此黃來福一聲令下,堡外的各作坊工廠工人商賈,畜場菜園果園的屯丁,流民百姓,還有大學堂的學生們,立時全部撤到五寨堡堡內來。立時中,一個周七裡的五寨堡城,被各地的人羣,擠得滿滿的。

至於各農場的屯丁們,則是加強防守。這些農場,小的有人口上千,大的有人口數千。這兩年來,經過大力的建設,五寨堡境內的30個農場中,都建得有如一個個小軍堡一般,不但堡牆高厚,全用水泥包砌,而且防守工事完善,比外地一些軍堡還堅固。加上各農場內的屯丁們,營養良好,個個身高體壯,又忙時耕種,閒時操練,他們的戰力,早比得過山西鎮一些普通的營兵了。

這些農場中,屯丁們就是戰士,就是一些婦女老人們,都有自己的鬥志。在黃來福的計劃中,各農場如遇虜賊攻擊,就點燃烽火示警,別處的農場及五寨堡內,就第一時間出兵援助,相比外地軍堡軍士們的不敢野戰,五寨堡的軍隊,不存在這個問題。加上眼下是冬天,各地的收穫,都早己收入倉庫,歸於五寨堡城之內,就算蒙古人來了,也不會擔憂有什麼損失糟蹋。

僅在一天之內,五寨堡境內在野地的居民商賈工人們,就全部撤入各農場及五寨堡城內,撤退有條不紊,絲毫沒有山西鎮各地的恐慌。

五寨堡上下厲兵秣馬,就等着蒙古人來了。

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147章 面聖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38章 援軍第22章 過節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章 附身邊軍第17章 大幹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章 大幹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51章 軍歌(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84章 蒼涼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8章 決戰第252章 還鄉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87章 大鐵廠第272章 大災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31章 蔚山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8章 大移民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28章 入朝第34章 岢嵐州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89章 激戰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7章 大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40章 大捷第119章 平叛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7章 墾殖農場147章 面聖第18章 轟動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35章 顧家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4章 開始第22章 過節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33章 離別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46章 談判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
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147章 面聖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38章 援軍第22章 過節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章 附身邊軍第17章 大幹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章 大幹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51章 軍歌(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84章 蒼涼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8章 決戰第252章 還鄉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87章 大鐵廠第272章 大災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31章 蔚山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46章 談判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8章 大移民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28章 入朝第34章 岢嵐州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89章 激戰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7章 大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40章 大捷第119章 平叛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7章 墾殖農場147章 面聖第18章 轟動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35章 顧家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4章 開始第22章 過節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33章 離別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46章 談判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