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分紅之爭

萬曆二十一年十月初十,公元1593年11月2日。

在黃來福到寧武關的第十三天後,黃來福調派寧武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了寧武境內數百個豪強礦主,對於敢反抗的礦主打手,格殺勿論!殺死殺傷了數百個豪強亡命之徒。

由於黃來福先前的宣傳,加上有神池堡的例子在那,這次,沒有一個礦工們站到礦主這邊。沒有這些人的支持,餘下的豪強打手哪是寧武營的對手?雖說寧武營遠遠趕不上來福營,但怎麼說也是當地標兵,以大明軍士的眼光也看,也算是精銳了。

本來這些亡命之徒面對官兵時就心理處於弱勢,加上寧武營裝備也算是精良,對手連弓箭都沒有。他們一陣箭雨,一陣排槍,加上火炮轟幾下,任是對面的礦主糾集再多的亡命之徒,也要抱頭鼠竄,往往殺死殺傷對方上百人,己方傷亡寥寥。

這次的行動收穫是巨大的,橫掃了境內所有的私人煤礦不說,還抄沒了所有反抗豪強礦主的家產。據隨行的何如鎮等人統計,此次行動,光白銀就抄得三十多萬兩,還有其它的財產無數。

對於這些銀子,黃來福首先藏了一半進入自己的腰包,此外又拿出幾萬兩銀子賞賜此次行動的寧武營官兵,他們就算小兵,每人也分得了至少20兩的銀子,軍官們就更多了。\///\\

對於傷亡的寧武營官兵來說,黃來福也承諾撫卹。讓他們地家小妻兒以後生活無憂。這讓寧武營官兵們人人歡喜,跟上黃軍門後,這日子就是過得痛快。

此外,黃來福還對外界表明,從豪強礦主處抄來的非法所得共十萬兩銀子,將都用於本地民衆生活改善上。如各處水利的修設,各處道路的修整,城內鰥寡孤獨篤疾的贍養等,這下連當地普通百姓也是拍手叫好。一時之間,算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對黃來福的雷霆行動。楊巡撫,劉兵備等人都是張口結舌,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其實當地的豪強礦主們。與城內的大小官員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不過一是黃來福地膽子太大,二是他的行動再快太突然,讓他們來不及反應。再說了,在黃來福的大軍前面,誰又敢吭一聲?

寧武官員們集體失聲,只有一些外地御史風聞此事後,上書彈劾黃來福枉殺民衆。不過摺子遞上去後,萬曆帝留中不發。讓這些御史們乾瞪眼。

萬曆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總兵府內雲集了衆多地五寨堡商賈及寧武關當地商賈,還有許多外地商賈也是聞風而來。這是黃來福與他們商談寧武關礦山建設之事。由於己經掃平了當地各礦產的所有權問題,眼下所剩的,就是如何開採建設了。

有神池堡的例子在前,所以此次經營寧武關的礦產,黃來福也算是熟悉了。他的辦事風格就是大氣,不論做什麼,都是比旁人多達十倍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大規模式經營。

這就是所謂的高投入,高回報。

眼下大明由於商品經濟地發展。社會上對煤炭的需要量急劇增加。煤炭每噸值三兩多銀子地價格。神池堡的大煤礦,月產量過萬噸。克除成本後,每月有一萬多兩銀子的淨收入。

不過在寧武關。黃來福的野心更大,他決心在當地興建月產煤過十萬噸的大煤礦。雖說這種規模,與後世寧武的潞安集團月產煤二百萬噸,大運華盛月產煤二百七十萬噸,同煤集團年產煤更是突破上億噸根本不能比,不過放在此時的大明,己經算很不錯了。

黃來福的打算是,寧武煤礦,不但要滿足山西省的需求,更是要走出省內,打向外省市場。\\/\

當然了,官營企業弊端多,加上黃來福日理萬機,所以各地煤礦的具體開採經營上,他還是交由各個商人處理,特別是由黃來福現在地親家----渠源銳等人主理。

不過黃來福雖不管事,但在年終分紅上,他還是佔大頭。

對於寧武關地開礦事務,馬久英公公自然是非常關心,他作爲萬曆帝在黃來福身邊的私人代表,擔負着與黃來福合作分錢地重任。黃來福在神池堡經營礦產,萬曆帝每年都有分紅。手上拿着白花花的銀子,萬曆帝心情愉快下,馬久英公公也因此經常受到萬曆帝地誇獎。

因此此次黃來福與各人商議經營寧武關礦產之事,馬久英公公也有在旁緊密關注。

事情的商議很順利,依神池堡的舊例,黃來福很快與衆商賈達到了一系列的意向,而晉商們一向財大氣粗,就算黃來福投資這麼大,他們也沒有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總兵府內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此時在巡撫衙門大堂上,也是滿滿的一堂官員們。

楊巡撫在撫須想着什麼,劉兵備則是着急地道:“楊公,您說句話啊,這黃來福在寧武大張旗鼓地開煤採礦,可有將您老放在眼裡?再說了,這些煤礦是我們寧武當地文官武將一起的財貨,豈能讓他黃來福一人取去?不管怎麼說,也該有我們的一份纔是。\\\”

旁邊一干文官小吏都是紛紛道:“就是就是,那黃來福飛揚跋扈,先前在城外各地到處枉殺民衆,那就不說了。眼下豈能任由他吃獨食?這太不合官場規矩了!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當地的一份子啊。”

以前黃來福還來寧武關之前,這些大小官員們還認識不到礦產的價值,就算有人想開採。也是小打小鬧,賺不了幾個錢。

不過等到黃來福大張旗鼓地搞時,他們才忽然醒悟到,這黃來福可是在神池堡開礦賺得滿滿地,眼下這個煤礦可就是一個搖錢樹啊。黃來福將他們排斥在外,怎麼能讓他們心理平衡?因此這些人在劉兵備的帶領下,都到巡撫衙門來說道。

楊巡撫緩緩道:“黃軍門這種做法確實是說不過去,晚上老夫找他說說去!”

一干官員都是大喜。

晚上時分,黃來福吃過晚飯,正要找本書看看。\\/\忽然有家丁拿着一個名貼來報。說是楊巡撫求見。

黃來福哦了一聲,楊小驢與顧大刀都是在他身旁服侍,楊小驢道:“奇怪。這個巡撫怎麼會來總兵府?他不是與少爺很不對眼嗎?”

黃來福笑道:“肯定是關於煤礦的事,他既然屈尊來訪,大家等會神情中就客氣些好了!”

說着他整肅衣冠,帶領各人迎了出去,只見楊巡撫一身便服,只帶着幾個家人,含笑站在門外。黃來福呵呵笑着,將手一拱。說道:“難得難得,楊大人降尊忘貴。光臨鄙處,蓬蓽今日生輝矣,請屋裡坐!”

楊巡撫笑道:“倉猝晉謁,勞動起居,萬乞怨老夫唐突之罪。”

黃來福道:“哪裡哪裡,豈敢豈敢!”

將楊巡撫讓了進來,越過天井,進入堂屋內,二人平磕了頭,分賓主坐下。

黃來福吩咐家人獻了茶。問道:“未知楊大人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楊巡撫呵呵笑道:“指教不敢,只是來找黃軍門商議一些事務。”

黃來福哦了一聲。說道:“楊大人請說!”

楊巡撫向左右瞟了一下,轉到黃來福身上時。己經是神情親切,他道:“黃軍門,老夫癡長你幾歲,又是同僚,大家也不必見外。老夫就不客氣稱你爲賢侄了……”

黃來福一怔,心想什麼時候我成了你的賢侄了?前此時間我們關係還緊張着呢,如同水火一般,眼下又賢侄出來了。這位巡撫的臉皮太厚了吧?

當下也不言語,只是微微一笑。

楊巡撫呵呵笑道:“賢侄啊,老夫今日是專誠拜訪,前些日我們雖有些不和,卻是因公而爭,無關大局。今日拜訪,若賢侄不嫌老夫愚魯,便有一些肺腑之言與你說。”

黃來福笑道:“能面領清誨,來福自然是受惠匪淺,楊公請說!”

楊巡撫道:“賢侄啊,你年貌還輕,卻是夙受庭恩,不到而立之年便身居高位,之因爲如此,更應該謹言慎行,如此,才能上不負國恩,下不貽民怨,使之蒼生有福。賢侄這些時日行事魯盲了,你剿除各地礦主之事就不說了,此輩也非良善。不過你經營各地礦產,怎麼能盡交於商賈之輩呢?寧武上下同僚官員,皆有怨言啊!”

黃來福冷哼了一聲,這楊巡撫口燦蓮花,其實也不過是貪圖礦產之利罷了。他今日前來,果然是爲各官員們作說客。

不過在黃來福的計劃中,確實也有將寧武關上下納入共同利益集團的打算。如此,才能用得上他們手上的人力物力權力,爲自己的最終目標出力。

在黃來福的打算中,寧武鎮城內地軍戶營兵們,最後都要能養活自己,如此,才能最終減輕山西鎮民衆的負擔,爲山西鎮的經濟起飛提供內需。

現在地山西鎮,共約有官軍四萬多員,馬匹一萬多匹,一年需要京運年例銀20萬銀子。此外,還有各地的民運草九萬五千餘束,民運本色米豆二萬一千餘石,折色銀三十二萬二千餘兩。這些大多都是靠山西鎮各地軍堡州縣運來的。

京運年例銀由大明太倉國庫中支出,最後拖垮了大明財政。而民運糧等,又給各地民衆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千里運糧,非常艱難,而且路上浪費非常嚴重,民衆所出可說是幾倍於此。加上天災人禍的,邊鎮民衆困苦,可想得知。

要改變這一切,只有軍隊自己養活自己才能解決。黃來福己經在五寨堡等地有所改變,他希望在寧武關也能改變,最終改變整個山西鎮。

當下他微微一笑,對楊巡撫道:“楊公說了這麼多,無非也想自己入股,對不對?”

第89章 激戰第265章 規劃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84章 蒼涼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2章 分功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42章 毆打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26章 踊躍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63章 勾結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2章 過節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33章 掩護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00章 又震動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28章 入朝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41章 感嘆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09章 冗濫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33章 威力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5章 威赫第186章 商路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08章 決戰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章 謀劃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46章 談判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37章 提督第132章 跋扈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41章 感嘆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11章 上林苑監
第89章 激戰第265章 規劃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84章 蒼涼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2章 分功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42章 毆打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26章 踊躍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63章 勾結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2章 過節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33章 掩護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00章 又震動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28章 入朝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41章 感嘆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09章 冗濫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33章 威力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5章 威赫第186章 商路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08章 決戰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章 謀劃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46章 談判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37章 提督第132章 跋扈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41章 感嘆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11章 上林苑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