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軍容、青磚

公元1590年11月20日。

五寨堡的天氣己是冷了下來,這幾天,五寨堡不時會有些小雪或是夾雪。不過此時五寨堡內外,卻是熱火朝天,蟻羣似的民夫正在挑土推磚,忙個不停。

一片繁忙中,望眼望去,這些普遍衣衫襤褸的原流民民夫們幹活都很賣力,眼下這個年景中,能找到一個穩定吃飯活命的地方可不多,自己可不能因幹活不努力而被趕走了。

考慮到這些流民們到五寨堡來,普遍都是生活艱難,所以黃來福還是依自己辦農場的經驗,第一個月中,對這些流民們提供伙食,到月底後發月銀時,再讓他們自己吃自己的。

每天吃着白米飯熱麪條,每餐只管吃飽,每10天還有吃一次肉,這個決定,自然是讓幾千流民民夫們感激涕零。他們流浪各地時,本來己經看多了世態炎涼,感官日漸麻木,但在五寨堡內,卻第一次感覺到了生活的溫暖。很多人都打定了主意,將來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內,在這裡落地生根。

對於這些民夫們的管理,黃來福還是按大明各地的普遍經驗,令五寨堡建設局統計出流民民夫們的數量後,每十戶編爲一甲,讓他們自己推選一年長者爲甲長,每十甲編爲一里,命一人爲里長。並在堡外建了無數的地窩子片區,讓這些民夫們安身。

此次地五寨堡擴建。由於擴建到周長七裡,所以也將堡外的大部分工廠們又包含了進去,這讓商賈們大大放心,將來有了城牆的保護,自家的作坊就安全多了。

當然,流民們的大量到來,其中必定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對於大部分流民民夫家屬們來說。他們多半在堡外做一些第三產業。如幫人洗洗衣服。運運煤炭等。再不就是進五寨堡各個作坊中做工。這些人是屬於安分的良民。

但也有一些流氓無產者,這些人,不好好工作,安定生活,卻是做一些偷雞摸狗,坑蒙拐騙。欺男霸女之事。對這些人,黃來福可不會客氣,查到一個,就是一陣亂棍好打,然後趕出了五寨堡地界。

現在,每天都有五寨堡軍士們在堡內堡外巡邏着,巡防不法之徒。在黃來福對五寨堡軍隊的安排中。每天都有二個百戶的軍士們守防城門。眺望烽火臺。另有一個總旗地軍士們在街上巡邏,餘者在營房操場上訓練。每三天更換一次。

現在五寨堡地軍士們,個個都換上了嶄新地大明冬衣,每人一套地嶄新鴛鴦戰襖,牛皮戰鞋、軍褲、軍士裘帽等,有甲的,還套上了甲,再加上軍士們這幾個月每天的嚴格訓練,一舉一動盡顯英武之士,看得許多大姑娘小媳婦們兩眼放光。

這些展現在外人眼中的五寨堡軍士們,個個年輕逼人,又個個高大強壯,銳氣十足,手中握着的兵器雪亮,保養得非常好,凜凜地閃閃寒光,當他們以一旗十人的隊列,嚴肅而整齊地在五寨堡內堡外行進時,那氣勢真是驚人。比起其它地方地老弱殘兵,萎靡不振的豆芽菜似的衛所軍隊,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又讓人產生敬畏之意。

俗話說匪過如洗,兵過如篦。在大明各地,軍民關係一向緊張,各地衛所營兵中充滿了各色兵痞,這些人打仗不行,欺負老百姓倒是厲害,怪不得讓小民一見就害怕。在中國古代幾千年中,真正做到軍民魚水情,讓老百姓誠心歡迎的,只有岳家軍和戚家軍兩隻。

在五寨堡,每一個到五寨堡來經商或是做工討飯吃的人,總是有兩點不習慣。一是五寨堡太乾淨了,走在街上,規矩太多,不能隨心所欲,隨便吐個痰,扔個垃圾,都要被嚴厲罰款一錢銀子,敢有怨言者,再加犯五軍棍。敢攻擊五寨堡城市管理局的管理者,加罰十軍棍,甚至是趕出五寨堡。

還有一點就是五寨堡的軍爺們太秋毫無犯了,說話和氣,舉止有禮,買賣公平,讓許多剛來五寨堡地人疑神疑鬼,全身不自在。

依黃來福地軍紀規定,五寨堡軍士們,第一,不能騷擾五寨堡當地的軍戶百姓,這可以理解,五寨堡本來就是軍堡,大部分地五寨堡軍士們,都是五寨堡的當地子弟嘛,哪能禍害自己的鄉親呢?第二,不能無故騷擾五寨堡外的安分漢人百姓,違者以軍紀論處。這一點,在眼下的大明環境中,就讓許多人不能理解了,軍兵不騷憂老百姓,哪能叫軍兵呢?

當然,不要以爲五寨堡的軍隊這樣就可以隨便怠慢不敬了。黃來福並不是死板之人,他規定,如果有人對五寨堡的軍隊露出敵意,作出不友好的態勢,威脅到五寨堡軍隊的安全,那就要第一時間進行嚴厲的反擊,不論這些人手中是否拿有武裝,投擲石塊也能傷人不是?

黃來福很反感那種所謂的我方忍無可忍剋制後,才進行反制危險事件的行爲,黃來福認爲那種做法是縱容犯罪,縱容事態的擴大,能第一時間消滅危險爲什麼不第一時間消滅,一定要等到事態的擴大呢?

他的原則就是,第一時間消滅危險和威脅,盡最大可能地保護自己軍士們的安全。如果軍士們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保護老百姓的安全呢?

對於五寨堡這隻英武的軍隊來說,五寨堡的軍戶們自然是充滿了自豪感,這些都是自家的子弟啊。有他們在,五寨堡各人都是充滿了安全感。

對於五寨堡軍士們來說,他們同時也是充滿了自豪感。在五寨堡內,軍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們待遇好,地位高,特別是軍屬們,由於經常會得到各種福利。黃來福還經常組織一些擁軍勞軍活動,讓這些軍屬們,走在外面時,和別人說起自家孩子,都是特別臉上有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習俗。在五寨堡內,完全不存在。

當然,想進入五寨堡的軍隊中,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那是真正的百裡挑一啊。現在的五寨堡各個農場,由於農閒下來了,這些屯丁們,一邊幫助新農場開墾荒地,建設各個農場,一邊還要進行一些基本的操練等。現在五寨堡的軍士們,都是優先從五寨堡各個農場中挑選。

擁有了軍隊和農場,也讓黃來福在五寨堡的地位穩固無比。

在古代社會,一手拿刀,一手握着土地,纔是王道。

這次五寨堡城邑的擴建,需要大批的水泥和青磚。

對於五寨堡城建中水泥的使用,是黃來福提出的結果,那些工匠們自然沒有話說,誰敢質疑守備大人的意見?

而工部的安代山大人,在他看過五寨堡內各結實平整的水泥街道後,也認爲這種東西很不錯,價廉物美,結實堅固,是各種建築的優良作物。在實際上砌了一段城牆後,安代山大人打算向工部上書,推廣五寨堡產出的水泥。當然,這也是他收了黃來福幾百兩銀子的結果。

託這次築城的機會,大五寨堡水泥廠越發擴大,吸引了大批的工人,每天產出的水泥,源源不斷地運到堡中的工地上來。各方的結果就是,光賣水泥,黃來福就將這次自己的投出,賺回了大半。

五寨堡這次築城,需要的材料衆多,青磚就是其一。

城牆內的填充物是土、沙與石灰攪拌成的三合土,外面再包以城磚。想要有青磚,就要燒製了。

大明磚窯技術發達,燒製出的青磚,整齊厚重。在此時的大明朝,燒製城磚的磚窯必須具備三個要件:土壤,水源及燃料。

土壤需要粘性高,少雜質的黃土。而建造磚窯也需要有豐富的水資源,因爲燒磚的原料是土坯,它是用水與黃土和成泥脫出的,因此建磚窯燒磚的頭等要求是接近水源。

而大五寨堡水泥廠附近的張家坪一帶,正附合這個條件,因此這些時間裡,在靠近大五寨堡水泥廠的地方,工部的安代山大人,指揮一些工匠們,建立起了一個規模浩大一,景象壯觀的磚窯羣,共有磚窯七十座。

這些磚窯中,都是屬於馬蹄窯。窯內設有窯壁,窯火門,煙道和窯牀。上口直徑都是四米,深二米,磚窯底部有寬大的火道。裡面可以碼上十三層磚,每層一百八十塊左右。因爲磚窯的結構合理,裡面的每一塊磚,沒有一塊火燒不到的,也沒有一塊燒過火的。這讓黃來福對此時大明的燒窯技術極感佩服。

最後磚窯還要有充足的燃料。因爲土坯經燒製才能成磚,燃料不可或缺,黃來福當然不會傻到用五寨堡的林木去燒,他都是用煤。

燒製這樣大的青磚要六七百攝氏度高溫,燒製週期爲七天,燒好一窯磚約需八噸煤。以這個標準計算,七十座磚窯每燒一窯磚,就需要五百六十噸煤。每座窯每月燒四窯,消耗煤就是二千多噸。

如果整個工期算下來……這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需要這麼多煤,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五寨堡雖然不產煤,但附近州縣多的是煤,因此,這些時間裡,無數的商賈們看到機會,都是爭先恐後地從附近州縣運來了煤,讓他們大大地賺了一筆。

而這些商賈們僱傭的民夫中,也是無形中讓許多人取得了吃飯就業的機會。

第257章 新戰陣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25章 朝會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31章 蔚山第94章 歡聚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8章 劉二妞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38章 衛學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5章 火熱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18章 劉二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3章 期望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4章 岢嵐州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66章 上任第100章 又震動第230章 軍糧第244章 度種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72章 大災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19章 平叛第5章 軍與兵第81章 武裝開礦第92章 分功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19章 平叛第237章 提督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5章 軍與兵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45章 威赫第245章 威赫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41章 徵日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53章 各方反應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29章 王京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27章 探獄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78章 大移民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52章 還鄉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65章 規劃第230章 軍糧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12章 老營堡第132章 跋扈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9章 行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85章 紛爭、大水災
第257章 新戰陣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25章 朝會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31章 蔚山第94章 歡聚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8章 劉二妞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38章 衛學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5章 火熱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18章 劉二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3章 期望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4章 岢嵐州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66章 上任第100章 又震動第230章 軍糧第244章 度種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72章 大災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19章 平叛第5章 軍與兵第81章 武裝開礦第92章 分功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19章 平叛第237章 提督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5章 軍與兵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45章 威赫第245章 威赫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41章 徵日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53章 各方反應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29章 王京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27章 探獄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78章 大移民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52章 還鄉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65章 規劃第230章 軍糧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12章 老營堡第132章 跋扈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9章 行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85章 紛爭、大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