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

人暗中商議應對黃來福之事,其實不說二人這種膽氣了他們這種程度,自然都是有後臺的。特別是山西鎮雁平道兵備黃宗良,他的後臺更是戶部尚書陳,深受其器重。

就是因爲陳的關照,黃宗良才能擔任山西鎮中相對富裕的雁平道兵備官,管理着代州,繁峙、五臺、縣等多個相對富足的州縣城堡。

也是因爲黃宗良堅定的態度與他身後的後臺,所以他才能成爲兩鎮中文官應對黃來福的急先鋒。

不過最後統計下來,情形卻是不容樂觀。對於對抗黃來福,兩鎮的巡撫都是不以爲然,在山西鎮四鎮兵備中,嵐道兵備楊盛洪與寧武道兵備劉堂生因利益關係,隱隱站到黃來福那邊。

就算沒有站到黃來福那邊,也是保持中立。

冀寧道兵備郭曹又是個老滑頭,情形不明之前,他仍不表明態度,只是一直在觀望。

或許只有大同鎮幾道的兵都是反對黃來福,不過讓他們公然出頭,他們也不願意,只願意在後面做些陽奉陰違的舉動。

就連林霽,雖是大同鎮內文官中反對黃來福的急先鋒,但讓他當面跳出來,他也內心隱隱有些害怕。

所以現在就是黃宗良成了各人的,不但以後準備與黃來福對着幹。就是在幾天後,黃宗良都準備在黃來福召見他們議事時,當面給黃來福一個難堪。

黃宗良就不相信了,以來福一個武人身份,還敢對他這個高級文官怎麼樣,黃宗良相信這樣做後引來一片叫好聲的同時,就將來鬧出什麼事,也會有戶部尚書陳給他頂着。

二人寒暄後|快進入如何應對黃福地具體細節來。

……

兩鎮文官們在走街串巷。兩鎮武將們到了五寨堡後是滿懷激動而好奇地心情。眼前地許多事物都讓他們歎爲觀止。

雖然黃來福現在無暇召見他們。不過這些時日。兩鎮地許多武將們。都輪流在黃來福親將江大忠與楊小驢地帶領下觀了五寨堡地許多地方。如兵營。城堡關卡。還有軍工廠等地。

黃來福嫡系軍隊有四營。鎮虜營及寧武營地參將此次也都有來五寨堡。不過眼下駐守在五寨堡地就是黃來福最有戰鬥力地來福營及五寨營。

各個武將最感興趣也就是這兩營兵馬。很多人久聞大名就想親眼看看這兩營兵馬是如何地了。

不過黃來福治軍嚴格,軍隊的保密措施極爲到位,就連軍營門口都不許有人窺探,而且軍內的後勤體系也自成系統,等閒人等探聽不到五寨堡軍隊實情的是各地的武將也例外。

現在有江大忠及楊小驢帶着他們親眼參觀,自然是人人興高采烈,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手續及盤問後人才得以進入軍營內參觀。

眼下五寨堡堡內堡外有兩個軍營,黃來福標兵營來福營居於城內五寨營居於城外。不論是城內城外,兵營規模都是宏大別是城外,營房更是連綿數裡之多。

而且兩處營地都是設備優越完善,完善的營房,大食堂內豐盛的飯菜,巨大的演練場,五寨堡士兵們隨便站出來一個,都是臉色紅潤,身高體壯,衣甲武器優良鮮明,看得各地的武將們眼紅不己。

比起五寨堡軍隊,自家軍隊吃的住的,可說都是乞丐一般。

待遇的優越就不說了,讓人震驚的還有兩處營地軍士們的殺氣。特別是那些大同鎮來的總兵武將們,放在他們那裡,除了總兵麾下的家丁外,餘者將士,一個月能操練個一、兩次就算很不錯了。

而在五寨堡軍隊中,除了出戰外,不論風霜雨雪,竟是每日操練不停,看這些五寨堡的將士們,在上午集體操練後,下午都是識字或是自由練習武藝。

營地內旌旗展動,殺氣騰騰,喊殺沖天,氣氛火熱,看得衆人目瞪口呆。這種情形,是許多武將及大同鎮將官們所沒有看到過的,由不得各人不感嘆。

麻錦作爲大同鎮總兵,自然是有着操練一鎮兵馬的責任,這幾十年來,大同鎮的軍務早己荒廢,各堡將兵,只有一年一次集中在鎮城的操練。

除此年例考覈,餘者各堡的軍馬平時都是懈怠,早己不知兵良久,就算幾年前大同鎮巡撫允貞上任的大力整頓,也沒改變大同鎮多少兵馬荒廢的情況。

象五寨堡軍隊這樣的天天操練,在麻錦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感受着這種如火般的火熱,兩鎮武將中,一些人看得心頭畏懼,一些人則是看得心中熱血沸騰。

麻承勳是麻錦的侄子,作爲統帶麻錦標下家丁營的參將,他更是心下感慨,連道這樣纔是真正的軍隊。

在參觀兵營的同時,各人還有幸看到五寨堡士兵們的武藝操練,不說這些軍士們人人都是武藝嫺熟,槍法刀法精良,在射弩射箭時,更是有大部分人可稱善射,這己經是非常不可思議了。

還有他們在練習射擊隧發火銃時,使用的竟還是一種叫紙殼彈筒的子藥物什,使隧發火銃的射擊速度大大加強,這更是讓衆人震驚。

本來五寨堡的鳥銃就可稱精良,是許多邊地將士渴望獲得的利器,在五寨堡軍工廠發明了隧發火銃後,許多邊地將官己是感慨,有了這種不需要火繩的鳥銃,五

隊還不是如虎添翼?

眼下更是有了這種紙殼彈筒,讓這種不需要火繩的鳥銃射擊的速度更是提高了一倍以上,這更是……

看着演練場上的五寨堡火銃手不要錢似的練習射擊,而且射擊速度比自己麾下的鳥銃手快了數倍,麻錦等人都是心下嫉妒,同是又是心下火熱。

眼下新任總督大人成了自己鎮內的上司此等利器,想必以後自己也會擁有一些。

特別是各人都己聽到了總督大人的心腹愛將江大忠及楊小驢的暗示,以後在總督大人的治理下鎮各將的將兵們慢慢也會有五寨堡軍隊的待遇,糧餉都會充足。

如五寨堡隧發銃一樣的利器各軍也會慢慢擁有後會讓他們成爲如五寨堡軍隊一樣的精兵強將,想到這個美妙的前景,怎麼能不讓衆人期待?

最後衆人又在楊小驢的帶下,參觀了五寨堡軍工廠,對於這個軍工廠人都是久聞大名了,因爲這個軍工廠這些年出產的優質火鐃,使它聞名大明。特別是現在自生火鐃的出現,更使他引來廣泛的關注。

衆將官進入軍工廠後,廠內火熱的氣氛,還有嚴格的制度天生產出來的大量優質武器,都讓衆人感慨不己。

特別是麻錦,大同鎮城外雖說也有器作坊,而且這些年大同鎮還被許可生產車營,不過他們武器作坊內的生產氣氛及質量有每日的產量,又哪能與五寨堡軍工廠相比?

……

萬曆二十七年九月十二日。

各地的文官武將們到了五寨堡幾後,這天來福正式召集衆人,在總督官署內商議事務。

一大早總督署己是戒備森嚴,步一崗五步一哨,守護的,盡是黃來福的標兵營中的家丁們,以警惕的目光看着衆人。

在寬闊的三司廳內,此時己是站滿了兩鎮各地來的文官武將們,各地的口音都有。各道兵備下的武將們都是恭敬地侍立在自己上官的身旁。在這種場面,武將們可不敢有什麼異動。

而那些文官們,則是各人三五成羣地竊竊私語,只是談論等會總督黃來福到來後,將會與他們商議什麼樣的事情,還會是將來搞什麼新官三任三把火。

這些天在五寨堡中,衆人都是千方百計地想搞清黃來福的施政理念,可惜黃來福口風極硬,一直到了現在,各地衆人都不知道黃來福將會怎麼做,到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林道霽與黃宗良分站在自己巡撫身後,用眼神交流着。而山西鎮巡撫楊方略與大同鎮巡撫魏允貞也是交談着,各懷心事。

很快,在一個親兵高呼總督大人到時,廳內靜了下來,衆人都是趕忙分爲兩鎮官員站好,很快,黃來福在一干幕僚的陪同下,昂然進入了廳內。

廳中衆人看去,只見總督黃來福走在前面,眼神如電,神情從容,而他身後的一干幕僚們則滿是意氣風發的神情,個個神色中難抑喜悅。

看到黃來福如此年輕,就身居總督兩鎮的高位,這讓許多未見過黃來福的人都是心下感慨,特別是廳內許多年近花甲的文官及武將,心下更是不平。

也有許多人是對黃來福感到好奇,這些年來黃來福聲名極大,種種傳奇讓很多人早己生出渴望一見之心。大同鎮巡撫魏允貞的眼光也是盯在了黃來福身上。

黃來福出現後,廳內兩鎮的文官武將們都是起身肅立,向黃來福施禮:“總督大人!”

黃來福緩緩掃視衆人,如此多的高官武將蒙他召喚,今日雲集五寨堡,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拜下,盡是兩鎮的精萃,盡聽他驅使,也由不得他內心不激動。

他在廳頭正中坐下,幕僚們則是站在兩旁,個個精神抖擻。

黃來福受了衆人一禮,等各人起身後,才緩緩道:“本督蒙皇上任用以來,日夜殫精竭慮,思量山西大同兩鎮的軍務民務諸事,惟恐誤蒙了皇上的錄用!這些時日裡,餘召諸位同僚遠來五寨堡,便是爲了與諸位商議這兩鎮的諸多事務!”

聽了黃來福的話後,山西鎮巡撫楊方略拱手道:“總督大人一片盡職忠義之心,下官欽佩!”

楊方略奉承後,接着又是寧武道兵備劉堂生上前美言奉承。

二人己是鐵了心了投靠黃來福,自然是不會在意餘者官員是如何想的了。當然了,雖說己是鐵了心,不過在衆人注目下,楊方略巡撫的臉上還是有些火辣辣的知道從這天起,自己身上掐媚武人的名聲,己經是跑不了了。

聽了二人的話後內衆人都是一片的異樣神情。沒想到以楊方略巡撫及劉堂生兵備之尊,也會對黃來福這樣的一個武人如此恭敬。

大同鎮分巡冀北道兵備林道霽與山西鎮雁平道兵備黃宗良互視一眼中都是閃過一道鄙夷的神情。黃宗良想起等會自己將在衆人眼前做的事情,心中不由一熱。

而自己鎮內上官都是如此了,山西鎮的各個武將們更是爭先恐後,特別是與黃來福親近的寧武關參將劉全利,偏頭關參將陳健雄來福姐夫,神池堡遊擊田大付等人,更是一片的奉承聲。這樣的情形,自然是讓站在黃來福身旁的衆幕僚們,還有黃來福的心腹愛將江大忠與楊小驢看得臉有得色。

只有屬於雁平道兵備黃宗良管轄的北樓口參將孫

代州參將李茂雄兩人看了自己的上官黃宗良一眼笑不語,便猶豫着沒有出聲。

此爲山西鎮的文官武將們,不過在大同鎮的文官武將們那邊,場面先期會稍爲輕淡些,一干文官們都沒有出聲只是看着自己的巡撫魏允貞的舉動,還有分巡冀北道兵備林道霽的舉動。而餘者武將們看看自己上官的臉面,也不敢出聲。

不管黃來福將來會怎麼樣改善武將的待遇及地位過眼下自己頭上的兵備們,卻是會第一時間將他們整得死死的。

對於楊方略巡撫的舉動,大同鎮巡撫魏允貞眼中也是閃過一絲怔然雖然不是很介意黃來福這樣一個武人做他的頂頭上司,但身爲文官的優越感還是有的,他並不願意開口奉承,只是拱了拱手。

只有大同鎮總兵麻錦與他手下參將麻承勳出言奉承,激來了鎮內官員們各色異樣的目光,特別是大同鎮分巡冀北道兵備林道霽的目光看着他們,更是如)鷹般銳利。

不過麻錦聽從:己弟弟麻貴的勸說,己經決定緊緊投靠在黃來福的身旁,自然是無視這些目光了。見自己的總兵大人都如此,立時間大同鎮內的武將們氣氛熱烈了許多,好幾個武將早己決心投向黃來福,此時不顧自己上頭的兵備們臉色如何難看,他們是紛紛出言奉承起來。

這讓一干大同各鎮兵備們心暗恨,這些丘八,看我們回去怎麼收拾他們。

屬下與官見過禮後,雙方寒暄過後,接下來就是兩鎮內各官向黃來福彙報自己份內的工作情況,並向黃來福納上一系列的政務文冊,以供總督府垂詢存檔。

黃來福任總督後,由於兩鎮的軍務餉都歸他主理,所以相關的事務極多,依大明普通的官員授職到任須知目錄,便有祀神、恤孤、獄囚、田糧、倉庫、公廨等三十一條,加上現在兩鎮的軍務也是屬於黃來福管,所以事務更是繁多。

最先出來彙報的是山鎮楊方略巡撫,黃來福任兩鎮總督後,他便算是黃來福的司屬官員,雖然他的品級與黃來福相差不多,但依大明的官員禮,他卻得先向黃來福行兩拜禮後,再站着向黃來福彙報工作。

他作這種舉動時,衆人都是眼睜睜:看着他,堂堂一鎮巡撫,向一武人行兩拜禮,這情何以勘啊。楊方略巡撫心下一嘆,不過隨後他打起精神,什麼也不想,仔細向黃來福彙報工作起來。

楊方略巡撫作爲一鎮之首,管着山西鎮內大小的軍務糧餉等,鎮內各道的城堡,軍馬,錢糧,倉儲,屯田等物,都是歸他管理,自然是事務極多。

此時黃來福手上己是拿着一份楊方略巡撫摘錄的山西鎮大小事務文冊,他一邊仔細看着,一邊聽着楊方略巡撫的彙報。

楊方略巡撫提點了鎮內的大小諸事,又吹噓了一陣自己的功勞,特別是寧武道這些年的變化,當然,他也重點提出這其有劉堂生兵備及黃來福以前的功勞,不過他也提出鎮內問題極多。

總體來說,楊方略巡撫提出的問題就是鎮內糧餉不足,各處屯田產量稀少,特別是各堡的吃空餉,喝兵血現象嚴重,比方說萬曆初年山西鎮就統計過。

鎮內兵冊上原額有軍士五萬五千二百餘員,後來清點,見額官軍只有二萬五千餘名。原額兵冊上有馬匹二萬四千餘匹,見額馬驢只有六千五百餘匹頭,這數目相差太大。

這己經是萬曆初年的現象了,現在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鎮內見額兵馬不足,戰力微弱,不過在兵冊上,仍是存在着數萬的兵馬,這都需要朝中及鎮內每年撥下大批的糧餉。

他這話出口後,山西鎮的許多武將的臉色難看起來,連一些兵備臉上也是難看。吃空餉,己經是牽涉到一個龐大的利益網。

據楊方略巡撫說來,眼下山西鎮內數萬的將兵及軍馬中,糧餉,軍械,服飾,草料等各樣花費巨大,這些缺乏訓練的兵馬,一年就需要從朝中運來京運年例銀二十餘萬兩。此外還有本地省份供應的草料,屯糧米豆等幾萬石,折色銀三十二萬餘兩,此外還有十萬餘兩的鹽課銀。

或許楊方略巡撫覺得從朝中運來二十餘萬兩的年例銀不覺什麼,不過山西省及山西鎮本地還要供應高達近五十萬兩的軍費糧餉開支,他卻覺得當地民衆的負擔太沉重了。

而且這些年晉地災害不斷,百姓們己是承受不住沉重地軍隊開支,能供應的糧餉越來越少。加上京中運來的年例銀雖說定額是二十萬兩,不過卻是經常拖欠。

特別是這幾年,更是一年年的短缺。至於錢額不足更是常事,有時一年能運來十萬兩年例銀己經算是很不錯了,這當然不能滿足當地軍隊的需求。

糧餉問題現在己是成爲困擾山西鎮上下的大事,放在國朝初時,那時還有許多的屯糧收入,可以很好地解決當地的軍隊問題。如明初時山西鎮有屯田地三萬三千餘頃,合田地三百餘萬畝,徵收的屯糧子粒,可以很好地解決當地的軍隊用度問題。

眼下鎮內各處的屯田,唉,不說也罷!

楊方略巡撫一點一點道來,黃來福只是點頭,並不先期發表自己的意見。

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章 附身邊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33章 掩護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0章 又震動第113章 發糧餉第132章 跋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40章 大捷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31章 蔚山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89章 激戰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7章 提督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34章 慘烈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65章 規劃第5章 軍與兵第241章 徵日第265章 規劃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8章 德潤布莊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51章 軍歌(1)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35章 顧家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86章 商路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57章 新戰陣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33章 掩護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章 附身邊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61章 成親(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87章 大鐵廠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4章 歡聚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
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章 附身邊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33章 掩護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0章 又震動第113章 發糧餉第132章 跋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40章 大捷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31章 蔚山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89章 激戰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7章 提督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34章 慘烈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65章 規劃第5章 軍與兵第241章 徵日第265章 規劃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8章 德潤布莊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51章 軍歌(1)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35章 顧家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86章 商路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57章 新戰陣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33章 掩護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章 附身邊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61章 成親(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87章 大鐵廠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4章 歡聚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