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改造問題

“新任副總兵黃大人發餉了。”

如一陣狂風般刮過,這消息頓時在老營堡內激起了千層浪。不論是老營堡的營兵們,還是軍戶們,都是興高采烈地往軍營內趕。

而聞知消息的老營堡軍戶家屬們,不論是老人,還是婦女,還是小孩,都擠到營房外觀看,各人嘰嘰喳喳地說着話,興奮地討論着等會自家男人可以領到多少糧餉,領到餉後要做什麼。

在軍營內校場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軍人。五寨堡軍隊己經全部下了馬,整齊地坐在一旁,沉默而嚴肅。另一旁則是老營堡的營兵及軍戶們,比起五寨堡的軍士們,這些人可說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只是擁擠在一旁高興地喧譁着,就連軍官們,也顧不上管,只是高興地相互討論着。

按冊上算,老營堡營兵一共有三千四百五十六人。軍戶則是有一千二百七十一人。當然,這裡面也有許多是吃空餉的人。不過如果按冊上算,普通士兵每人每月一兩銀子,軍官每人一兩五錢到八兩銀子算,一個月就需要軍餉近五千兩。老營堡將士們己經有半年沒領到軍餉了,此外還有冬衣,也要發下去。還有馬匹的馬料錢,也是一筆大數目。

好在黃來福早有準備,此次前來,運來了無數的大箱子,裡面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有近十萬兩之多。足以應付軍餉問題及隨後而來老營堡的開發了。

按黃來福在五寨堡的老方法,士兵們領取糧餉時,都是一個個唱名給與,並不經手軍官們,這樣可以避免軍官們的吃空餉,喝兵血。

在軍營的較場上首,黃來福和馬久英公公在上面坐着,江大忠率着一些家丁們在旁護衛。老營堡守備劉正威,千總樑治平,千總謝慶奎,親將許忠泰在一旁陪着笑臉相陪。

“軍士王財富,軍餉共六兩,冬衣一套,在這裡劃押。”

“軍士許鎮忠,軍餉共六兩,冬衣一套,在這裡劃押……”

“百總朱堂生,軍餉共15兩,冬衣一套,在這裡劃押……”

“軍士……”

分發軍餉的,由黃來福一些家丁在分發,那些被叫到名字的老營堡士兵們,一個個搽着手,興高采烈地上來,在名冊上畫了個鴨蛋,領到自己的軍餉和冬衣後,一個個激動地向上面的黃來福叩頭道謝,黃來福只是微笑點頭。

而且這些軍士們,在領到軍餉後,發現到手的白銀都是十足十,當場用銀秤過秤,絲毫沒有剋扣,也沒有拿一些粗黑的劣銀來充斥。

還有那個冬衣,竟是五寨堡新近生產出來的呢絨軍大衣,大明對襟式,帶有羊毛軟圍脖。那一套衣服,還包括千底布鞋,軍官則是配皮質軍鞋,還有厚厚的襪子,還有一套內衣。特別是那呢絨軍大衣,摸到手上時,感覺非常的溫暖舒服,這讓老營堡軍士們驚喜不己。

到了場下時,他們很多人己經是迫不及待地將軍衣穿在身上,看着對方的樣子,各人相互傻笑着。穿上這種呢料軍大衣,每個人都顯出幾分的英姿出來,想必那些大姑娘和小媳婦,看到這麼精神的軍人,都會產生幾分遐想出來。

在臺上的劉正威等人,見黃來福這樣大氣的樣子,則是不住吸着氣,心想這位黃大人真是財大氣粗啊。同時內心暗道可惜不己,這麼多銀子,這麼多軍衣,自己卻不能經手,這該少了多少肥水啊。

在往常的老營堡,軍餉撥到後,都是由副總兵分發,他首先剋扣一部分,用來裝備經養自己的家丁們。然後各軍官領到手後,又要剋扣一部分,最後糧餉到了普通士兵們手中,己是餘不了幾錢了。

好容易那個貪錢無比的副總兵走了,劉正威等人心想好處可以輪到自己來管了,沒想到黃來福卻是來這一招,徹底斷了這些人的貪錢想念。不過這些軍官們心中是這樣想,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嘴上更不敢說什麼。那個原先副總兵的親將許忠泰,則是看看暗暗詫異不己,看這黃來福大人的樣子,竟不克扣軍餉,不知道他那些家丁們是怎麼養出來的?難道都是按別人說的,全靠屯田?

軍餉發到最後,黃來福發現營兵中吃空餉的名額竟有近五百人,軍戶中,更是逃亡了一半的人,留下的軍戶,大多是老弱居多。劉正威等人很尷尬及惶恐,黃來福卻不動聲色,並有沒說什麼,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逃了就逃了,也省了他一筆銀子。

他只是宣佈,今日的老營堡官兵軍戶們,全體放假一日,具體的事情,到明天再說,立時衆兵們歡呼雀躍地去了,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鬧哄哄地擠到軍營門口,隨後,各人各往各的目的去了。

當天,黃來福主要的事是安排五寨堡軍隊入駐老營堡軍營,黃來福毫不客氣地將最好的營段給自己的軍隊。比起五寨堡的軍營,老營堡的軍營可說是破破爛爛,衆多的生活設施都沒有,可以想象,在將來的好一段時間內,五寨堡軍隊面臨的都是自己居住環境的修葺改善問題。

黃來福住的是副總兵府兼老營堡官署,環境倒是不錯,一個典型的四合院,有水有樹,還有一個小花園,看得出來,原來的主人花費了好大的精力來裝修點綴這片宅院。眼下他走了,身爲新主人的黃來福毫不客氣地佔爲己有。

第二天,在劉正威等老營堡原軍官們的陪同下,黃來福領着江大忠等一干家丁們,視察了老營堡內外。馬久英公公則是累了,只是在副總兵府內睡覺,老營堡內太苦,他打算過幾天就回五寨堡,還是那裡舒服。

初春的老營堡,雖是堡外的桃樹開花,但還是寒氣襲人,冰凌隨處可見。

“大人,這是儲糧倉,那是草料場,那是鹽店。這邊是大廟戲臺,堡內共有六處,那邊是水井,堡內共有四眼,不過有三眼都乾涸了,堡內只餘一眼,大多數的將士們吃水都要到堡外的關河上去挑。那是牌樓。那條街叫弓家巷,那條街叫箭家巷,居住的都是堡內的軍戶們,平時專門做些弓和箭……”

在堡內的各街道上,劉正威一一爲黃來福指點,一邊小心謹慎地回答着黃來福的話。這個瘦高個的守備,爲人信奉的就是做人做事謹慎的原則,眼下黃來福成了自己的上司,劉正威說話舉止間,就更是小心。

黃來福點了點頭,如果說晉西北的軍堡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廟多和牌樓多,軍戶們的精神生活缺乏,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戲。還有這個水源,晉西北普遍缺水,特別是老營堡內,幾千人,竟只餘一口井,看來堡內要多打幾口地下井了。

還有這個街道……看着眼前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土路“大街”,還有旁邊低矮破爛的房屋,黃來福不由皺了皺眉頭,習慣了乾淨整潔,屋舍翻新的五寨堡,眼下走到這個如偏遠鄉鎮級別的軍堡內,黃來福有些不習慣,看來老營堡內的市容改造,迫在眉睫啊。

黃來福等人在街上行走交談時,旁邊不時圍攏過來一些婦女和小孩遠遠的好奇觀看。黃來福等人看來時,她們又畏懼地,一窩蜂地轟的一聲離得更遠,然後又慢慢靠近上來。

很多人在接觸到黃來福等人的目光時,都是露出羞赧的笑容,特別是那些衣着破爛的小孩們,吸着大拇指,只是看。不過黃來福看得出來,這些堡內的軍戶家屬們,比起昨天來,今天的神情就好了很多,顯是在家人領到糧餉後,她們多了很多希望,臉上的笑容都燦爛了些。

來到城牆上,相比堡內,老營堡的堡牆倒是建得非常結實,都是用磚石包砌,週五裡十八步的城牆上,不規則地凸出近二十個馬面,每個都有十米見方。兵臨城下時,馬面上可以成倍屯兵,夾擊敵人。

老營堡有三個城門,東、南、西3個門,沒有北門,因爲北方就是蒙古部落,當然不能開設向北的通道。每個堡門內,都有甕城,每門還有門額石匾兩塊。

東門甕城內門額石匾刻“威伏晉北”四字,甕城外門額石匾陰刻楷書“老營城”,署有“萬曆六年”字樣。西門甕城內門額石匾陰刻楷書“晉北鎖鑰”四字。外門額石匾陰刻楷書“威望關河”四字,兩匾皆署“萬曆八年”。南門甕城內門額石匾,陰刻楷書“南控雁寧”四字,署“萬曆八年”字樣。

順着城牆,黃來福來到了北牆的山坡上,坡頂高了老營堡近二百米,因此這裡視野開闊,立於山頂之上,可以俯瞰全城,並眺望很遠的地方。

看黃來福打量身旁那條石包砌的隘口和關樓,劉正威解釋道:“本城四周山坡平漫,特別是這北坡之地,更是險要之所,如虜衆彎弓而上,守埤勢難站立,倘一處潰防,全城失守,異日之隱憂實在於此。故五年時,建了磚樓於此坡,以敵登高之虜,如此,便可護守無憂”

黃來福點了點頭,他極目四望,只見堡的四周山地蜿蜒,多爲黃土丘陵,關河從東邊來,饒過堡城後,如玉帶般往西邊而去。黃來福看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依資料,這條河經偏關城下,最後注入了黃河,他心想:“這條河的河岸兩邊,應該可以屯田吧?”

出了堡後,黃來福又饒堡看了一週,最後他道:“走,我們到關河邊去看看。”

黃來福最關心的,還是將來老營堡的屯田問題,他可不能讓老營堡的幾千士兵軍戶們光吃飯不幹活,那他不是虧死了嗎?

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68章 迎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08章 決戰第51章 軍歌(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32章 豎儒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27章 探獄第227章 探獄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48章 商賈雲集第45章 交權、招兵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41章 徵日第119章 平叛第134章 慘烈第15章 火熱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82章 血腥鎮壓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41章 感嘆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57章 新戰陣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12章 老營堡第241章 徵日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94章 歡聚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7章 探獄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34章 岢嵐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66章 上任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91章 大勝、斬首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61章 成親(2)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28章 入朝第184章 開市之爭
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68章 迎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08章 決戰第51章 軍歌(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32章 豎儒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27章 探獄第227章 探獄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48章 商賈雲集第45章 交權、招兵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41章 徵日第119章 平叛第134章 慘烈第15章 火熱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82章 血腥鎮壓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41章 感嘆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57章 新戰陣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12章 老營堡第241章 徵日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94章 歡聚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7章 探獄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34章 岢嵐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66章 上任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91章 大勝、斬首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61章 成親(2)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28章 入朝第184章 開市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