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

公元1590年9月7日,上午。

經過幾天的謀劃,五寨堡的街道修葺工作,已經開始。主管的就是楊安章楊百戶主理的五寨堡修路委員會。楊安章楊百戶向上負責的,就是何副千戶監督和主理的五寨堡城市街道管理局。

事實上,在3日那天,在得到黃來福的建議和授權後,何副千戶,楊百戶等人都是非常感興趣,當天回去後,幾人就開始了謀劃,很快,經過一系列的扯皮和商議後,這個管理局和修路委員會的架子就了起來。辦公室就是選了五寨堡官署內的二間空房子,至於具體的一些管理人員,就是由幾人的一些親信自籌了。

管理局和委員會籌備好後,何副千戶,楊百戶等人就開始了對五寨堡各街道的勘測工作。事實上,五寨堡這麼小,再加上何副千戶等人都是五寨堡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五寨堡熟悉無比,這街道路面,並不需要怎麼勘測。

再加上渠源銳等商人的協助,又有一千多兩的建路資金。很快,具體的五寨堡街道路面的修葺方案就拿了出來,到了9月日上午的時候,各人就開始了修葺街道路面的民夫工匠等招募工作。

告示一貼出去,每天三分銀的報酬,立時就吸了無數的流民前來應募。此次的五寨堡街道路面的修葺,黃來福有意不讓自己各個農場的屯丁們出來做工,寧可讓他們農閒休息,隨便讓青壯屯丁們操操練。一方面的考慮是五寨堡的流民越來越多,爲了五寨堡地治安和安全問題。讓這些流民們有口飯食吃也好,一方面,是因爲到九月中後,自己又要開始了五寨堡的大開荒工作,那時自己的屯丁們又是有大用。

從七號上午開始。除了每天絡繹不絕的工匠和流民們來應募外,何副千戶等人就是忙着購買各修葺路面所需要的原料,很快,大五寨堡水泥廠出產地水泥,便被一掃而空。

中國自古以來,修建街道路面的經驗就非常豐富,早在漢朝時,城市的修建中。就有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統,到了大明朝時,各處修路鋪橋的經驗就更是豐富。一般此時修一條街道。最低層由大塊石頭組成,再上面是小石子或礫石,最後路面是大塊的青石,或是鵝卵石。

當然。這種街道,都是一些大城市或是重要富裕的鄉鎮中,纔有這種青石板路,一些普通的城鎮路面,都是一些塵土飛揚地土路。林雷五寨堡中除了大東街外。大部分就是這種土路。

在黃來福的印象中,這種青石板路較爲幽雅,配上中國傳統的飛檐翹角地建築,頗有一種濃濃的中國味。不過顯然這種街道路面的修葺,需要的人力物力較多,耗費地時間也較長。不說別的,單單這個青石板的運輸採集。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用水泥路修建的路面。雖然較爲單調克板,但勝在方便快捷。路面地狀況,雖然沒有青石板街道幽雅美觀,但比起塵土飛揚的土路,總歸好上許多。

水泥街道的修葺,低層同樣是由大塊石頭或是小石子與礫石組成,路面的修建,則是需要用石子,細砂與水泥三者密切攪拌,才能形成水泥路面。

依黃來福的意思,五寨堡街道的路面,都是用水泥鋪成,因此,這些天中,除了五寨堡各人大力到各河邊去挖取細砂與小石外,就是大力從大五寨堡水泥廠採購水泥,形成了一種繁忙的情景。

除了這種忙碌地氣氛外,整個五寨堡還沉浸在喜慶之中,因爲千戶大人黃來福很快就要和岢嵐州城地顧家小姐成親了。五寨堡這些時間的發展,都離不開千戶大人黃來福,軍戶屯丁們都是記在心中,黃來福地喜事,同樣也是整個五寨堡軍民的喜事。

因此這些天中,除了千戶宅內張燈結綵,忙於籌備黃來福的婚事外,從五寨堡到各個農場,各個軍戶屯丁們也是自發地張燈結綵,各地不時響起鞭炮聲,各人都是喜氣洋洋,議論着幾天後將要到來的千戶大人喜事。

在一片繁忙喜慶的氣氛中,戶部在太原管糧主事張文保帶着幾個小吏往五寨堡而來。

在大明山西的軍政結構中,有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都御史一員,駐紮山西省城。鎮寧總兵官一員,駐紮寧武關。兵備三員,一駐偏頭關,一駐寧武關,一駐代州。戶部管糧主事一員,或駐紮在山西省城,或駐守在代州。

山西戶部管糧主事雖說官不大,只有正五品,和黃來福同品,但整個山西鎮的營兵和都指揮使司的軍士糧餉發放和屯糧徵收,都要經手過這個戶部管糧主事,三關之命脈系焉,其兵馬糧餉胥仰給於此,所以說他的實權還是很大的。

щшш.тtκan.co

眼下戶部在太原管糧主事正是張文保。張文保,今年四十五歲,字望貞,隆慶元年進士,人長得高瘦,因性情耿直,爲上峰所不喜,所以在山西鎮管糧主事的位子上一直幹了十幾年,未得升官。

九月四日時,他正在代州,得到戶部尚書王遴的急令,讓他前往五寨堡調查屯糧之事,文書上說,戶部得到消息,說是鎮西衛五寨堡千戶所今年極有可能大豐收,產糧數十萬石,讓他到五寨堡覈實,是否有這個事情。

看了文書後,張文保有些不以爲然,他是怎麼也不相信,區區一個苦寒的邊鎮軍堡,能產糧這麼多石,他主管山西鎮糧餉的發放,自然知道,山西鎮一鎮馬步官軍五萬多人,一年的軍餉不過二十二萬三千多兩銀,依戶部尚書王遴的話,這五寨堡今年產糧已達43萬石。似乎還有餘力,難道說,那個叫什麼五寨堡的一個千戶軍堡,以區區一堡之力,就可以養活整個山西鎮地軍兵不成?這真是一個笑話。

懷着這樣的心情。張文保帶着幾個小吏家人,往五寨堡而來,他走的是從代州到寧武,又從寧武到五寨堡的路線。一路而來,道路上的情況和張文保估計不差,城鎮還好,農村普遍災荒,特別是進入寧武關後。更到處是逃荒地流民,或往太原方向,或往五寨堡方向而去。

經過一個個軍堡時。也是冷冷清清,營兵們還好些,一些軍戶們則是個個衣衫襤褸,無精打采的樣子。他們的家小,也是個個衣不蔽體,臉上神情麻木。

不過從寧武到神池口,神池口到義井屯堡,進入五寨堡路面時。張文保則是大吃一驚。只見路的兩面,到處是連綿的麥田,連綿的麥田中,有幾個頗爲熱鬧的村鎮,和自己一路看過來的農村破產情況,真是形成了鮮明地對比,顯然出五寨堡如沒受過大旱災的影響似的。他仔細地觀察。他看到。在進出農場地各個路口中,是最熱鬧的地方。周圍形成了一個個類似小集市的地方,小集市裡,攤販衆多,而買賣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些人中,有五寨堡當地人,也有往五寨堡而來地流民們。當然,要區分是五寨堡本地人,還是外地的流民們,還是很容易的。一般來說,五寨堡的當地人都是個個臉上紅潤,有着營養的光澤,而外地地流民們,則是個個臉有菜色,衣衫襤褸,神情疲憊憔悴的樣子。

張文保總感覺這些村鎮比較奇怪,因爲這些地方象軍堡而多過象民堡,一問,才知道這些村鎮原來是五寨堡的各個農場。

“農場?”張文保心想:“莫不是和莊園類似的田莊?聽當地土人的言語,這些農場都是五寨堡的屯田,沒想到五寨堡一個軍堡,屯墾竟屯到離堡這麼遠的地方來。”

他心中顫動:“還有,觀田地中地情形,確實是有過大豐收地樣子,難道說,戶部文書上說的,五寨堡今年曾大豐收,產糧數十萬石,那是真地?”

張文保主管糧餉,自然是對農田有一定的瞭解,不說從當地農場的熱鬧情形,就是從路旁的各麥田中的情況,也可以看出這些田地中曾所獲得過大豐收。

張文保敏銳地注意到,這些地中有一種自己所沒見過的深井灌井,在一些水源略爲充足的地方,還有一種叫什麼黃來福手壓機井,二者都可以將水從地下提取上來。問過當地人,據說這手壓機井是千戶大人所發明的,還有這種深水灌井,也是千戶大人發明的。

特別是到了當地人稱爲清漣河邊的地方,張文保和一干小吏家人看到那一輪輪林立的大水車後,更是震驚了。只見一輪輪大水車,在河水的衝擊下,“吱呀吱呀”地轉動着,不斷地將河裡的水提升至頂高,嘩嘩地傾入凌空橫架的木槽中,源源不斷地順槽奔向岸上的水渠,不斷地奔流向各處的田地。

在一個渡口上,張文保就看到河上船隻不斷,來往遠輸着,船上,大部分裝的都是米糧,看着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張文保和幾個家人小吏都是有些呆呆的。

一個家人道:“真沒想到,在一個邊鎮苦寒地方,還有這樣的一個桃源之地。”

另一人道:“確實,這真是不可思議。”

張文保沒有說話,只是心中在想着剛纔看到的黃來福大水車等物:“難道這就是五寨堡豐收的原因?”

這時的張文保,雖不願意承認,但已在內心認可了五寨堡大豐收之說,而看到各種灌井,手壓機井,特別是黃來福大水車後,他心頭是一陣興奮。如果有了這些東西,廣泛用於各地,想必各地衛所的屯田情況會比以前更好了。

一下子,他有些急迫地想見到那個搞出這一系列奇蹟的五寨堡千戶黃來福了。

第227章 探獄第241章 徵日第168章 迎接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56章 收稅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72章 神池、馬賊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13章 發糧餉第132章 跋扈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71章 毛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07章 糧盡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38章 援軍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45章 交權、招兵第51章 軍歌(2)第89章 激戰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56章 收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00章 又震動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75章 大過年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33章 威力第132章 跋扈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44章 度種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93章 除夕日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6章 商路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6章 這一年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67章 播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83章 破家第35章 顧家第168章 迎接第22章 過節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
第227章 探獄第241章 徵日第168章 迎接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56章 收稅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72章 神池、馬賊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13章 發糧餉第132章 跋扈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71章 毛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07章 糧盡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38章 援軍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45章 交權、招兵第51章 軍歌(2)第89章 激戰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56章 收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00章 又震動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75章 大過年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33章 威力第132章 跋扈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44章 度種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93章 除夕日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6章 商路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6章 這一年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67章 播州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83章 破家第35章 顧家第168章 迎接第22章 過節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