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

“來福,你是說,如果我們兩地互通有無,神池堡,八角堡內也可以變得五寨堡現在這樣繁華?”

在堂屋內,當黃來福描繪起合作之後的遠景時,黃來福大姐夫徐學世和三姐夫田大付不可相信地問道。

黃來福喝了一口茶,道:“當然了,兩位姐夫,你們是身在寶山而不自知啊。經我的瞭解,你們守備的神池堡和八角堡內,不論是哪地,境內都有大量的耕地,還有石灰石,石煤,鐵礦等礦產,不論是哪一樣,如果開發出來,都足以讓當地致富,還可得到兵食自足的美名,受到上頭的讚賞,總比你們每年拿那些苦哈哈的幹餉強。”

黃來福說到這裡,還搖了搖頭,似乎爲幾位姐夫而遺憾。而將幾位姐夫拉上自己的利益戰車,這是黃來福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的五寨堡不產煤和鐵,每當需要煤時,便要大量地從寧武,大同等地進口,運費貴不說,還有肥水流到外人田之嫌。而幾個姐夫有這些資源是最好的,一家人一起發財致富不說,還推動了各地的經濟發展,造成良性循環。

至於鐵礦,五寨堡要大力發展,沒有大量的鐵是不行的。託現在大明民間經營鐵器的風氣濃厚,只要向太原方面申請,得到同意後,每年繳納一定的礦課,就可以開採了。不論是煤還是鐵,這都是大財源啊。

聽了黃來福這話,幾個姐夫都是砰然心動,雖然他們不明白黃來福爲什麼對他們境內的礦產資源分佈這麼熟悉,連他們自己不知道的,黃來福都知道。

不過這不重要,只要能致富就行,說實在話,對五寨堡現在的情形,他們幾人說不羨慕心動。那是不可能的。其實早在幾個月前,他們就陸續聽說了五寨堡的變化。特別是聽說了今年秋末五寨堡的大豐收,先前他們還有些不信。

不過幾人陸續到五寨堡後,無一不是震驚了,堡內商賈的雲集,堡外連綿不斷的農田農場,軍戶們充滿生氣與希望地精神面貌,和他們印象中的五寨堡完全是兩樣。

以前地五寨堡他們當然知道。一個極爲清苦的地方,比起他們的神池堡,八角堡,保德州等人,又小又破,還都是居住着一些老弱病殘的軍戶旗軍。但現在看到五寨堡生氣勃勃的情形。反而是他們守備的地方,雖說城池還顯得比五寨堡大些,但那種破敗清冷,和五寨堡一比,便遠遠不如。這種變化,直讓他們心中。感到不可思議,也對小舅子黃來福的治堡才能,產生了濃厚地興趣。

在黃來福的幾個姐夫中,大姐夫徐學世今年29歲,長得虎背熊腰,寬額頭,嘴邊滿是鬍渣子。屬於忠厚誠懇的那種武夫樣子。因爲不識字,加上性格寬厚。所以家裡的一切都聽黃來福大姐黃紫柔的。

他所在的八角堡,離五寨堡也並不遠,這八角堡,是山西鎮極衝之地,於弘治二年土築,萬曆十五年磚石包砌,週四裡零九十一步,高三丈六尺,初設守禦千戶所,嘉靖十五年添設守備,現由他防管,領有營兵一千一百三十員名,馬騾三百一十八匹頭,分管內邊沿長四十里零四十五丈,邊墩一十七座,火路墩三十三座。測試文字水印7。

二姐夫李應春,今年27歲,中等個子,平時讀有一些書,人比較沉穩而有心計。他守備地保德州,相對於大姐夫地八角堡來說,離五寨堡會遠一些。這保德州城,也是山西鎮極衝之地,於洪武元年建設土城,周七裡零二十六步,高三丈五尺,設知州,同知,吏目,學正,訓導各一員,宣德七年設守禦千戶所,現由他駐防,領有官軍一千三百四十一員名,止管火路墩二十座。

三姐夫田大付,今年26歲,人較爲高瘦,臉色有些蒼白,性情有些膽小,但又較爲貪婪。他守備的神池堡,同樣是山西鎮極衝之地,和八角堡一東一西,離五寨堡都差不多遠。這神池堡,後世是神池縣城的所在地,於嘉靖十八年土築,萬曆四年磚石包砌,週五裡零,高三丈五尺,現有營兵一千四百五十二員名,馬騾四百七十匹頭,分管內邊沿長四十里零四十五丈,邊墩一十四座,火路墩一十八座。

在黃來福幾個姐夫中,依黃來福以前的記憶,他最喜歡的是大姐夫徐學世,最不喜歡的是三姐夫田大付,這個記憶當然也影響到現在地黃來福,特別是此次三姐回來,黃來福看到她又悶悶不樂的樣子,顯然是此次回去後,三姐夫田大付及夫家人又對她不好了。

黃來福知道,因爲三姐黃璧柔一直沒有子嗣,所以田家一直對她冷言冷語,田大付還以此爲名,納有二個小妾。黃來福決定,等明天自己迎親後,要好好地數落三姐夫田大付一番。如果三姐夫還不改進態度的話,黃來福決定讓三姐黃璧柔以後就住在五寨堡內,不要再回神池堡去了。

不過不論是神池堡還是八角堡,都是位於後世的忻州地區神池縣境內。

依黃來福的後世電腦資源分佈圖,這神池就在五寨身旁,有土地面積1472平方公里,其中宜農耕地75萬多畝,宜林地35萬餘畝,宜牧地區性17萬餘畝。

境內的礦產資源以石灰石爲主,儲量大,晶位高,易開採。南部地區,擁有氣煤儲量2億噸,鐵礦則位於境內東北部地區,以赤褐鐵礦爲主,含鐵量在30--58%,埋藏淺,露頭好,大多數礦區可露採。最後還有鋁釩礦一千萬噸,不過這個鋁釩礦暫時對黃來福來說用不上。

在黃來福的打算中,在神池堡和八角堡兩地,以後可以招募一些流民,可以地話,幾個姐夫也可讓手下軍兵們出來做做工嘛,在當地形成以煤炭和鐵礦地採掘業爲主,水泥、石灰、磚瓦等加工爲副的產業。至於五寨堡,則將以農業和一些輕工業。副食品地加工爲主,周邊則做爲原料輸入區。形成一個輻射利益圈。

至於耕地,雖說神池堡和八角堡兩地的耕地面積相加,和五寨堡差不多,不過由於這兩地山地和丘陵區佔了大部分,平川地區不多,並不適合搞五寨堡似的大農場。黃來福準備只在當地種一些經濟作物,如莞豆、黑豆、胡麻、黃芥等。製作一些油料等。事實上,神池後世就是山西省重要的油料生產基地。

黃來福侃侃而談,將五寨堡與神池堡及八角堡,幾地將來如何合作,如何發展一一道來,聽得大姐夫和三姐夫坐立不安。興奮不已。

依黃來福地話法。兩個姐夫到時只要提供保護和土地,至於人力,發展,開發等工作,都會由黃來福去完成,到時的分紅。大家或五五分紅,或是多少,都好商量,而如果發展成地話,這各人獲利可是非常豐厚的。

幾個姐夫以前只知道每年從上頭拿些乾巴巴的糧餉,拿來後,就是拼命地剋扣手下營兵們的糧餉。搞得手下怨聲載道不說。一年下來,也得不到幾兩銀子。還讓軍堡內越來越破敗冷清,哪象黃來福這樣,輕輕鬆鬆,一年下來,就財源滾滾。

幾人越聽,越是對黃來福佩服,怪不得自己這個小舅子一年下來,就將能五寨堡發展成這樣,而且幾人還聽說了,此次五寨堡的大發展,還引起了戶部的關注,這可不是,山西鎮的戶部管糧主事張文保大人不就來五寨堡查看了嗎?聽說這還是戶部尚書王遴大人地指令。

沒想到一個區區軍堡,竟引起了朝庭的關注,這不能不讓幾位姐夫對黃來福又是羨慕,又是敬佩,中間還夾着幾分嫉妒的心情。

同時,各人心中還是隱隱疑惑,這個小舅子他們以前是知道的,和他們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粗漢,什麼時候懂得這麼多了?

最後,和五寨堡原來的軍戶們一樣,幾人得出地結論都是,這都是因爲黃來福出去遊學地結果。事實擺在這裡,原來一個粗漢,遊學回來後就變聰明瞭,不是遊學的結果是什麼?

這也讓幾個姐夫心中都產生了種想法,那就是,以後有機會,自己也要出去遊學一次,或是讓自家兒子也出去遊學一番,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嘛,見多識廣後,人自然就聰明瞭,小舅子的例子不就擺在這裡?

聽黃來福和大姐夫,三姐夫討論得熱鬧,幾地如何發展如何合作,將來可能獲利如何如何。二姐夫李應春再是沉穩,也坐不住了,他道:“來福,你看五寨堡和我的保德州,有沒有合作的可能?你二姐夫是個愚笨的人,也不知道保德州有什麼拿得出手地。”

黃來福沉吟了一會,想起昨晚自己在黃來福大田莊,查看電腦中五寨堡周邊州縣的資料,關於保德州,就是後世的保德縣,除了朱家州河一帶,其境內的地勢都是支離破碎,非常複雜,而且植被稀少,不論是耕地還是其它經濟作物的種植,都不行。

不過保德州勝在境內的礦產資源極爲豐富,有煤礦、鐵礦、硫磺礦、石灰石、高嶺土等。其中煤炭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儲量豐富,而且煤質好、埋藏淺、雜質少、易開採,總儲量達127億噸,是神池境內的60倍。除了煤外,還有鐵礦37億噸,鋁土礦86億噸,石灰石礦3604萬噸,硫磺礦11億噸。

這些礦產當然將來都是五寨堡,及晉北,及大明朝發展地得力資源,只是現在離五寨堡稍遠了些,而且道路難行,運輸不便,所以方纔黃來福才與大姐夫及三姐夫,大力談起五寨堡與八角堡及神池堡地合作,而少談到與二姐夫的保德州合作,就是因爲眼下五寨堡暫時需求保德州地地方不多,當然以後就說不定了。

不過想想眼下保德州現在是一個州縣,境內的人力還是充足的,眼下五寨堡雖然需求這些資源不大,不過可以作中間轉嘛,這鐵礦,煤炭等,五寨堡雖用不了多少。但在太原等地,及山西其它地方,還是需求龐大的。

當下黃來福道:“二姐夫,聽說保德那邊煤礦和鐵礦衆多,是不是有這回事?”

二姐夫李應春看了黃來福一眼,心想:“自己這個小舅子,怎麼懂得這麼多,似乎他從來沒去過保德,也知道保德境內煤礦和鐵礦衆多的事,真是奇怪。”

當下他道:“是的,當地是有一些礦產,還有一些官營礦業,不過由於刁民呼嘯,盜採礦事,所以保德的坑冶之利,一直所獲不多。”

黃來福點了點頭,他看過一些資料,大明朝除了禁止民間開採金銀礦外,其它的礦業,早就放開,什麼煤,鐵等,只要向官方申請,就可以開礦,每年交的課稅也不多。

不過盜礦之事,還是史不絕書,而且遍及各省。就是在明後期,連金銀礦的盜採,都非常普遍,一些當地的豪強,有的則憑藉勢力佔領官家的礦場,有的更是建立武裝公然和官府對抗。

不過這些事情,自己可管不到。他道:“有礦就好,二姐夫可以想想,如何和當地的知州大人等商議,只要保德有鐵,煤等運來,有多少,五寨堡要多少,如此下來,保德每年所獲也是非常豐厚。”

他想了想,又道:“還有,聽說保德有一種油棗與紅棗是嗎?”

二姐夫李應春更是驚訝,道:“原來來福連這個也知道,真是不可想象。”

黃來福笑了笑,依他電腦中後世保德縣的資料,當地紅棗加工非常有名,紅棗種植面積有幾十萬畝,年產紅棗幾百萬公斤,是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一些如酒棗、糖棗、薰棗、益壽棗等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打進國際市場。

自己要的,只是讓這個產業提前出現而以。

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69章 海龍第252章 還鄉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32章 豎儒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72章 大災第22章 過節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33章 離別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28章 入朝第17章 大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4章 城破第126章 不滿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3章 期望第27章 變化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2章 過節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章 過節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37章 提督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52章 還鄉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18章 劉二妞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4章 岢嵐州第56章 收稅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19章 平叛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7章 變化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
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69章 海龍第252章 還鄉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32章 豎儒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72章 大災第22章 過節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33章 離別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28章 入朝第17章 大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4章 城破第126章 不滿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3章 期望第27章 變化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2章 過節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章 過節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37章 提督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52章 還鄉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18章 劉二妞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4章 岢嵐州第56章 收稅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19章 平叛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7章 變化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