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

那五妹衝渠良萬皺皺自己的小鼻子,撅着嘴道:“在後院無聊嘛,就出來和叔叔伯伯們見見面了……這位姐姐說是不是?”

她歡快地在衆人面前穿梭着,此時已是到了顧雲孃的面前。顧雲娘正往口中塞着一塊溜雞片,聞言只是不住點頭。

那五妹側頭看着顧雲娘道:“這位姐姐好漂亮,不知叫什麼名字?”

顧雲娘見她很有天真之意,加上稱讚自己漂亮,也對她很是喜歡,便笑道:“姐姐叫顧雲娘,妹妹你呢?”

那五妹道:“小妹叫渠秀荷,這邊人太多,姐姐你隨我來,妹妹有話和你說。”說着自來熟地將顧雲娘拉起來,顧雲娘只對黃來福說了句:“來福哥哥……”就被渠秀荷拉走了,留下在座各人你看我,我看你。

渠廷柱和渠良萬互視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渠廷柱輕咳一聲,呵呵笑着對黃來福舉杯道:“小女就是這個性情,來來來,大少,老朽再敬你一杯……”

※※※

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黃來福正帶着顧雲娘在太原的街上走動着,還有旁邊的渠秀荷象出籠般的小鳥一樣,跟在顧雲娘身旁嘰嘰喳喳。

短短的幾天中,這渠秀荷就和顧雲娘混得無話不說,親如姐妹一般。二女的情形都比較相同,都是從小沒什麼玩伴,都是前面有幾個哥哥,家中只有一個女孩,在家中都比較受寵。

黃來福帶着二女,聽二女在旁邊嘰嘰喳喳說着一些女孩的話,江大忠和楊小驢自是跟在三人身後,衆人都有些興致勃勃的意思。

從22日到的太原,到今天已是第四天了。這幾天中,黃來福除了去太原都司府遞交了公文外,今天上午,還去拜訪了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劉甫玉大人似對黃來福很有好感,接見黃來福後,還勉勵了幾句。這讓黃來福的心情很是愉快。而過了今天之後,黃來福也該起身,再前往京城了。

而聽說顧雲娘明日就要和黃來福走了後,渠秀荷頗有些不捨,她一個勁地要顧雲娘留下來,讓黃來福自己走就是,而顧雲娘則可留在太原陪她一起玩,等黃來福從北京替職回來路過太原後再走不遲。

聽了渠秀荷的話,黃來福也有些心動,顧雲娘跟他從岢嵐州到太原本來就夠遠的了,再從太原到北京城,路上有近千里路。她一個女孩子,長途跋涉,怎麼受得了?

不過這話和顧雲娘說了後,她卻堅持要和黃來福一起到京城去,至於渠秀荷這個新交的好友,等從北京回來後,在太原城內多陪她玩幾天就是了。黃來福說不過,只好由着她。

幾人走在一個拱橋邊,只見橋邊停着一輛破舊的馬車,黃來福正覺得這馬車有些熟悉,忽然見到一個男子正站在橋邊,正對着河道大喊道:“天道不公啊。”一個年輕的女人則抱着一個嬰孩,站在他身旁無聲地哭泣着。

路邊的衆人都拿看瘋子似的眼神看着這人,黃來福卻認出這個男子來,原來竟是那天在太原城外見到過的破落秀才周文棟,二人還曾以農商的話題進行了一番辯論。

黃來福走了過去,道:“原來是周兄,你怎麼會在這裡?”

周文棟轉過頭來,眼睛有些紅紅的,看了黃來福半天,認出了他來,勉強笑道:“原來是黃兄,人生真是何處不相逢,沒想到又在這裡遇見了黃兄。”

黃來福關切地道:“周兄出了什麼事了,怎麼會在這裡感慨落淚?”

周文棟長嘆一聲,便把自己的事說了出來,原來他前幾天去投奔開綢緞莊的叔叔,打算做個帳房,本來這事早在半年前就說好的,周文棟一到,就會有工作。沒想到等周文棟到了後,這帳房卻早已招好了,他叔叔只能讓周文棟暫時做個雜役的工作。

這帳房的工作,已經讓周文棟覺得有些落了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了,哪能還能做雜役?說了幾句,他叔叔倒是冷言冷語起來,這周文棟外表雖然很靈活隨和的樣子,但其實內心還是敏感高傲,容易鑽牛角尖的性格。哪受得了叔叔的冷言冷語?一怒之下,便從叔叔家出來了,到了街上,一時之間卻不知道到哪去。

再想起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在叔叔家所受的氣,他便一時傷心感慨起來。

黃來福卻是心中一動,他那天和周文棟交談時,知道他對記帳很有心得,倒是一個人才,想起自己五寨堡帳務人士的缺乏,他說道:“周兄,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我五寨堡如今事業篜篜日上,周兄如有興趣的話,倒可到我五寨堡來,必可得到重用!”

周文棟疑惑地看着黃來福,道:“黃兄在五寨堡是?”

黃來福笑道:“那日沒有說,今日便解說一下,黃某便是五寨堡的代千戶,正要進京替職,等回來後,便正式領銜五寨堡的千戶一職。我五寨堡如今正大興各式農場,需要人材衆多,如周兄願到五寨堡,儘可一施胸中所學。”

周文棟忙對黃來福施禮道:“原來是千戶大人,是學生唐突了,只是……”

他有些遲疑,結識了黃來福後,到了五寨堡,受重用是顯然的事,這也是好事,不過那五寨堡畢竟只是一個小軍堡,又地處偏僻,哪有太原城來得繁華舒服,機會多?

只是再想想,自己在太原,又能幹出什麼嗎?話說寧爲雞首,不爲牛尾。聽這位小千戶說,五寨堡正是百業皆興的時候,如果自己過去,等五寨堡將來發展後,自己也算是功臣了。將來的事業地位,顯然要好過在太原城內某處做個小小的帳房。

一時周文棟臉上神情變幻,遲遲下不定決心來。黃來福說道:“反正我要前往京城替職,周兄也不必急着現在答覆我,最後的決定如何,可等我回轉太原時再說。”

他說道:“周兄現在住在哪?”

周文棟苦笑道:“現在學生和拙荊只能住到客棧裡去了。”指着旁邊的一家客棧說了說:“或許晚上就會住到這兒吧。”

黃來福道:“好,等迴轉太原後就來此尋你。”

他對楊小驢示意了一下,楊小驢從揹包中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黃來福接過了,遞給周文棟道:“這些許盤纏,周兄收下吧,太原米貴,多些錢放在身上,總是好事。”

周文棟吃驚地道:“這……這怎麼使得……”

黃來福將銀子放在他手上,說道:“好了,收下吧,勿作兒女之態,記得我們的約定。”說着他哈哈一笑,帶着顧雲娘和渠秀荷二女,揚長而去。江大忠等人忙提着大包小包的東西跟上,留下週文棟呆呆地站在那出神。

※※※

公元1590年6月27日,清晨。

黃來福帶着顧雲娘等人,又離開太原,啓程前往了京城。渠廷柱他們一直送出了城外,還有渠秀荷也來一起相送顧姐姐。

這些天中,渠廷柱一直殷勤地招待黃來福等人,卻沒提什麼要求,這讓黃來福頗感詫異,隨後又暗想薑是老的辣,這渠廷柱越是如此,自己便越會感念他的盛情,將來的五寨堡糧源之事,自己肯定也會給他一些面子。

黃來福和渠廷柱之間當然只是交易的交情,臨走時只是客套地話別,但渠秀荷和顧雲娘二女卻象是生離死別一樣,哭得眼淚撲賴簌的,一個道:“姐姐,你要趕快回太原啊。”

一個道:“妹妹,你放心,我回太原後,馬上就會來找你的。”

聽得黃來福哭笑不得,心想這兩個女人,才相處幾天,怎麼要好到這個程度了?

從太原到京城,途經石家莊,保定府等地,約有千里之路。就算騎馬,象黃來福等人這樣慢慢走,也要走十幾天的。算算自己,從10日離開五寨堡,不知不覺便過17天了,這時間過得真快啊。

一路上,衆人都是沿着驛道而走。大明很注意陸路交通的管理,全國縣一級及其以上的交通道路都有統管,確令暢通,並在沿途設置驛站。

整體來講,明代的交通還是比較發達的,以北京爲中心的稠密驛路交通網,輻射全國的四面八方,驛站密集。一般60裡或80裡置一驛,每驛備有馬30或80匹不等,小站則有少至5到10匹馬的,水驛則備船。

當然,此時的路,都還是沙石或泥土路,沒有什麼瀝青或水泥路,走起來,是灰塵漫天。衆人白天趕路,晚上休息,如沒有城鎮客棧,便休息在驛站中,當然,吃住都是要付錢的。張居正時,曾規定大明官員凡非公務等旅途費用,一律不得由驛站負擔,都要收取費用。黃來福還沒正式替職,加上又沒什麼公務,自然要自己花錢。

一路而去,顧雲娘他們是隻顧欣賞沿途的景色,黃來福還是細心觀察各地的情況,依他的觀察,沿途各地的農業情況都普遍不好,不過一路上,各式各樣的商業城鎮卻是到處可見,每個城鎮裡,都是衣衫襤褸的流民和衣着華貴的商賈夾雜,形成一種奇異的情況。

大明只所以現在統治穩定,是因爲流民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加上財政還能應付,每年的賑濟比較有效,加上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從運河而來,就如一根充滿生機的大血管般,維持着大明的生機。而爲了維持這根生機,大明沿運河兩岸,特別是在京城和通州設置了許多倉廒糧倉,統稱京通二倉,每年儲存漕糧400萬石。

公元1590年7月15日。近午。

黃來福和顧雲娘等人,到了北京城外的會同館,這是當時設在京師的全國驛站總樞紐。到了這裡,意味着北京城,已經到了。

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69章 海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87章 大鐵廠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33章 威力第235章 潰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6章 這一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66章 上任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33章 威力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4章 城破第61章 成親(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30章 軍糧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46章 談判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4章 開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6章 不滿第107章 糧盡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61章 成親(2)147章 面聖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1章 商議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7章 變化第229章 王京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72章 大災第75章 大過年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5章 潰散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69章 海龍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7章 大鐵廠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43章 對馬島第228章 入朝第75章 大過年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7章 糧盡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75章 走狗開路
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69章 海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87章 大鐵廠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33章 威力第235章 潰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6章 這一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66章 上任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33章 威力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4章 城破第61章 成親(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30章 軍糧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46章 談判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4章 開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6章 不滿第107章 糧盡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61章 成親(2)147章 面聖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1章 商議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7章 變化第229章 王京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72章 大災第75章 大過年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5章 潰散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69章 海龍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7章 大鐵廠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43章 對馬島第228章 入朝第75章 大過年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7章 糧盡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75章 走狗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