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

這是岢嵐州三井鎮焦山村的變化,在離三井鎮幾十裡遠的高家會鎮上。

此時,在路口上,一個身着粗布衣裙,上面還有幾塊補丁,臉有菜色的少婦,正緊跟在另一個同樣穿着布裙的中年婦女的身旁,二人說着話,進入了鎮內。

高家會鎮並不大,裡面只有一條青石板街,兩邊是一些夯土牆壘的低矮破漏的房子,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家商鋪,賣着一些糧米雜貨,此時街上走的青壯男人很少,多是一些衣衫襤褸的老人婦女,手上牽着一些小孩,個個臉上神情麻木,似乎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連鎮上那稅吏房的兩個稅吏都是坐在門口曬太陽,懶洋洋的相對無聊。

兩個女人走進鎮內後,那臉有菜色的少婦對那中年婦女道:“春姐,你說那揀羊毛的事,是真的嗎?一個月下來,真可掙到兩錢銀子?”

中年婦女道:“啊呀,喜妹,你都問我八百遍了,你就放心吧,我這做姐姐的,什麼時候騙過你?你姐姐這些天每天都在孫夫人那做事,還有假的不成?你這麼勤快,不要說每月兩錢銀子,就是每月三錢銀子,也不是掙不到。??不過你也要想好了,這活一天下來,可也不輕鬆。??”

那臉有菜色的少婦叫楊喜妹,就住在離鎮邊不遠的地方,中年婦女叫呂春姐,是高家會鎮內人,二人雖是一個住在鎮東,一個住在鎮西,但卻是從小交好,而呂春姐由於家景會好一些,一向很照顧楊喜妹。

由不得楊喜妹反覆問,現在她是真困難。??家裡老是飽一頓飢一頓的,就算她每天努力持家,基本上全家還是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加上生活來源極少,這個家很不好當,她是真想掙些銀子,讓家人能吃上飽飯,還有。??家裡的田稅拖欠了幾年了,鎮裡的稅吏催得緊,今年怕是拖不過去了,如果能掙些銀子,那是真的好。

楊喜妹家裡有四個孩子,還有公公婆婆,都要靠她和男人養。??她現在在家裡,除了要幫男人乾田裡的活外。??還要幹家務,還要給人家做些針線活,每日不停,夜間做到雞叫,才休息一會。??這樣一天可以掙個幾文錢。

她全家七口人,每天要吃四升半米,爲了讓家裡男人吃飽,她和婆婆兩人。??經常都是半飢半飽,還有孩子,也是經常餓得直哭。??前一個月,更是針線活也沒了,讓楊喜妹更是擔憂。

除了這些,還有田稅地事,按楊喜妹家裡的一些田地,被定爲中田。??每畝地需要納銀2分,包括了所有的耗銀和附加稅,還有攤入田土中的役。??在往年風調雨順時,稅收一般佔到農田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可以每年交清,留下家中一些糧米,過年過節時可以吃個飽。

不過從幾年前開始,這年景不好。??田地的收入越來越少。??一畝地收不了幾鬥糧,有些年還一畝地顆粒無收。??加上徵收稅糧折銀的多,賣糧時,商人壓價,換的銀少,拿銅錢去換銀,又銀價太高,搞得手中地銀子越來越少,加上田地欠收,最後結果是,家裡每年的稅糧都是拖欠,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

雖然稅糧拖欠不是楊喜妹一家,而是高家會鎮普遍的現象,不過小老百姓的,拖欠稅糧,總是內心害怕擔憂,能交清是最好的了。

此時聽了呂春姐的話,楊喜妹歡喜的同時,道:“我們農家的,幹些活怕什麼,只要能掙到錢,再辛苦也不怕。??”

隨後她又奇怪地道:“奇怪了春姐,什麼時候鎮內出現有人收揀羊毛呢,以前可沒聽說過這事,那些養羊地俺也見過,從來沒有人收過他們的羊毛?”

呂春姐說道:“這個姐姐就不知道了,聽說是前些時間,有幾個州城的大爺們下來收羊毛,將羊毛修整後,就運到五寨堡去,說是五寨堡搞了個啥子的毛紡廠,要很多羊毛,你說也奇怪了,這什麼的毛紡廠要那麼多羊毛做啥呢。??”

楊喜妹只是喃喃道:“五寨堡……”

呂春姐看楊喜妹地樣子,笑道:“喜妹,是不是想你家男人了,聽說你男人前幾天去了五寨堡做工?”

楊喜妹道:“是啊,我家男人聽外村人說,那個什麼五寨堡辦了很多作坊工廠,正到處招人,只要肯幹活,什麼人都會要。??現在農閒,我家男人就尋思着去掙些工錢,前幾天,他和村裡幾個壯漢子們都結伴去了。??”

呂春姐嘆道:“是啊,最近鎮裡的男人都走光了,搞得俺家的男人也是心動,整天說想去五寨堡看看,看能不能掙些銀子,唉,也不知怎麼了,那五寨堡真那麼好,一個個都往那兒跑?”

說到這裡,她道:“好了,我們趕快去吧,等會遲了,孫夫人會不高心的。??”她指着前面一座大屋道:“看,這不就到了。??”

二人趕快往那邊而去,隨之涌入那座大屋地,還有一羣的鎮內婦女,都是聽到消息後趕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商人樣子的人,正從屋內出來,指揮着一羣夥計樣子的人,將一捆捆羊毛擡入馬車中,給鎮內增添了幾分商業的氣息。

那座大屋離鎮內的稅吏房不遠,一般來說,大明各個州縣城爲了催收田稅,都會在各個村鎮設立分支稅站,高家會鎮也設有一個稅吏房,內中就兩個稅吏,一個叫李三倉,一個叫王登選。

看着楊喜妹和呂春姐等婦人走入那屋中,稅吏李三倉道:“看來孫夫人的生意很火紅啊,這些天我數了數,差不多有近兩百個女人進入孫家做事了。??而差不多今天,就有兩批商人整好羊毛出發了。??”

稅吏王登選道:“孫夫人和那些商人地事,不是我們能管的,我們沒有這個本錢和門路,羨慕也沒有。??那些鎮裡的女人們掙了錢也好啊。??省得她們家的稅銀老是拖欠,她們交錢,我們也好交差。??”

稅吏李三倉嘆道:“但願吧,真想不幹這苦差事了,你不催吧,收不上稅款,捱上面的罵。??你用強吧,要是逼死人命。??可不得了,我可不想象齊大哥他們那樣。??”

大明地田地課稅分夏秋兩季徵收,一年的稅銀可分七次繳清,一般田稅按上田,中田,下田,分別徵收五分銀到五釐銀的田稅不等,收完稅後會出具正確地三聯收據:一聯給收稅人。??一聯給繳稅人,一聯給地方官存檔。

高家會鎮多半是一些中田,下田,每家每畝地一般徵收一分銀到二分銀不等。??不過就算這樣,眼下這種年景。??高家會鎮中,沒有幾家是不拖欠田稅地,每家拖欠五、六年的田稅情況很普遍,甚至最高地拖欠十三年都有。

高家會鎮中。??前任兩名稅吏,就是對拖欠十三年田稅那位老兄用強,搞得這位老兄家中的老父去跳河,被鎮中地鄉紳告上了岢嵐州城,查了下來後,前任兩名稅吏都丟了飯碗,所以現在高家會鎮新任的稅吏李三倉和王登選,都吸取了教訓。??得過且過,反正拖欠稅銀的也不是他們高家會鎮一家,而是整個岢嵐州的普遍現象,法不責衆了。

二人議論着,都覺得現在的工作很無聊,二人談起眼下岢嵐州各地火熱的收購羊毛風潮,都有點心動,盤算着搞點本錢。??改行算了。

二人這邊熱火朝天地聊着。??那邊中,楊喜妹和呂春姐已是進入了那位孫夫人的大屋中。

“你們不要嘰嘰喳喳的了。??趕快乾活。??”

呂春姐帶着楊喜妹進入屋內後,這是一個大四合院,此時各個屋前院后里面全是人,大多是穿着粗布裙子地婦女,這些人一邊大聲笑鬧着,一邊飛快地幹着活,全部都是坐在地上揀羊毛,從粗羊毛中挑選中最纖細的部分。??這些人中,很多人楊喜妹和呂春姐還認識,都是鎮內的鄰居們,現在全跑到孫家這裡來做事了。

在坐着的人中,只有幾個人站着,其中一個婦人不到三十,身着絲綢,臉色富態紅潤,正是屋內的主人孫夫人,她身旁一個婦女正在大聲喝叱着,督促屋裡地婦女們快些幹活,正是孫夫人的貼身僕婦王氏。

呂春姐帶着楊喜妹走到孫夫人面前,彎着腰笑道:“夫人,我帶來了我的好姐妹來幹活,請夫人賞她口飯吃。??喜妹,這是孫夫人,趕快來拜見。??”

楊喜妹忙上前襝衽行禮,道:“孫夫人好。??”

孫夫人看了看楊喜妹,道:“嗯,看起去倒是個機靈的人,就收下吧,你好好幹活,工錢不會少給你地。??”

楊喜妹和呂春姐都是大喜,道:“謝謝孫夫人,謝謝孫夫人。??”

很快,楊喜妹就在孫家開始了自己的手工作坊生涯,按孫家給的工錢,每天撿一堆羊毛,給銀一分,手腳快的話,一個月可得三錢銀,這些錢,對楊喜妹來說,可說是久旱逢甘雨,因此她乾得很勤快,很快,她便適應了現在的生活。

按五寨堡的標準,收購的羊毛,是按羊毛處理的價格而定地。??孫夫人這樣的處理,只是羊毛處理的第二步。

一般來說,羊毛纖維在用於紡織之前,須先經過初步加工,如採毛、分毛、洗毛、彈毛等步驟。

將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來,稱拾毛。??從羊皮上採集羊毛,稱採毛。??象晉北地方的羊毛,一般每年可採毛兩次。??採了毛後,需分毛,從粗羊毛中挑選中纖細的部分。??接着是洗毛,因爲羊毛帶有油脂砂土,紡前必須除去,方法很多,煎燒沸湯都可。??或是將羊毛放入黃沙裡,用手或用工具搓揉,也能達到除去油脂的效果。

羊毛洗淨曬乾後,必須開鬆成單個纖維分離鬆散狀態,並去除部分雜質,以供紡紗。??古人用弓弦彈鬆羊毛,叫做彈毛。??最後經過初加工的羊毛纖維,再經理順、搓條即可紡紗織布。??最後是染整,羊毛紡織便成了。

現在地岢嵐州,出現了很多這種家庭似地手工作坊,將收上的羊毛,初開工後,一般是分毛和洗毛,再運往五寨堡,就可獲得很大地利錢,因此很多富戶,都是快速地行動起來。??除了他們自己賺到外,也意外增加了很多地方的就業機會。

而象孫夫人這樣的家庭手工作坊,只是岢嵐州衆多人中的一戶,象楊喜妹這樣的人,只是衆多的女工中一員。

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9章 平叛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章 附身邊軍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46章 談判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45章 威赫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75章 大過年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93章 除夕日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38章 援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33章 離別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89章 激戰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67章 播州第269章 海龍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89章 激戰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71章 毛紡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章 家人溫馨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48章 商賈雲集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
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9章 平叛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章 附身邊軍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46章 談判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45章 威赫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75章 大過年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93章 除夕日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38章 援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33章 離別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89章 激戰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67章 播州第269章 海龍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89章 激戰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71章 毛紡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章 家人溫馨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48章 商賈雲集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