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

(今年是大年夜,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_^)

公元1590年4月6日。上午。

各處陽光明亮,意孕着五寨堡無盡的希望。

馬蹄聲響,田間小路上,數騎快馬飛快而過,小路的兩旁是無數新開墾的土地,此時,那些土地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忙碌着,見有幾騎過來,很多人都擡頭看來,見了來者後,許多人都恭敬地行禮問安。

這幾騎正是黃來福,還有顧雲娘,江大忠和楊小驢三人,這些天,他們就常常出來到各地巡視。

到了一片房屋前,黃來福馬鞭凌空抽了一聲脆響,將馬慢慢地停了下來。他身後的顧雲娘和江大忠及楊小驢三人也將馬慢慢停了下來。

黃來福下了馬來,顧雲娘也隨之跳下馬來,她今天披了一身火紅的披風大氅,讓她頗有一些英姿颯爽的味道。

從那天黃來福牽了她的小手後,顧雲娘對黃來福的感情直線上升,這些時間裡,顧雲娘每天都陪着黃來福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奔走着,每到各地,都帶來一道悅目的風景線。現在五寨堡各人私下都說二人是天作之合,郎才女貌,還有些人將二人比成是金童玉女。

當然,聽到這些話後,顧雲娘只有竊喜。

黃來福下了馬,由江大忠牽着,和顧雲娘並肩向那片房屋內走去,這片房屋用一些土築圍牆圍成,裡面的普遍是一些草屋及地窩子,顯得頗爲的簡陋。

這也沒辦法,去年在開墾土地時,由於人數衆多,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地方離五寨堡還遠,所以很多軍戶們和民戶們便在各地建了一些地窩子。這地窩子是在地上刨出深坑,利用磚塊、石頭和木板在大坑周圍壘起一道矮小的牆壁,然後用一些木頭和枯草建了一個小小房子。

不過這地窩子在北方的大地上還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不需要什麼建設週期,也不耗費什麼建築成本,如果有一定的燃料供應的話,可以依此在零下多度的嚴酷環境中生存。

這些農場中的地窩子雖然簡陋,但莊丁們總算是有了個安身之處,加上希望就在眼前,所以衆莊丁們還是很滿意的,等農事忙後,衆人再談修繕的事。當然,有一些五寨堡的軍戶莊丁們有時還是回五寨堡內休憩的,在這裡每天安身的,大多是一些民戶及流民莊丁們。

這個看上去較簡陋的地方就是五寨堡第一農場。五寨堡第一農場是五寨堡內最大的農場,有田地近二萬畝,裡面有屯丁近五百人。

按黃來福定下的制度,這五百人分爲五個大屯,每大屯一百人,每大屯又分爲十個小屯,每小屯設小屯長一人,每大屯設大屯長一人,副屯長一人。五百人又設總屯長一人,副總屯長一人。之所以用大屯,小屯的稱呼,也是黃來福思考後的結果,減少軍事含意的味道。

每大屯中,大屯長管耕作外務,副屯長管民事糾紛,職權分明,一直到總屯長,副總屯長,層層負責,總屯長則向黃來福直接負責。

每個農場中還設有監管屯一個,監管一人,領有10個監管屯丁,每天在農場內巡視,負責監督農場內的勞作情況,考評各人是否勤奮懶惰等,以爲每月的月糧年賞的獎評依據。

這監管也是直接向黃來福負責,一般由黃家的親近信任之人充任。

老實說,黃來福也不知道這樣制度制定後效果如何,畢竟這些屯丁們原來都是一些渙散慣了,無組織,無紀律的軍戶民戶們,還有一些人是流民。突然將他們組織在一些,進行類似集體勞動的工作,這些人小農思想慣了,誰知道會不會習慣,會不會賣力勞動。

而且那些大屯長,小屯長原先很多都是五寨堡的普通軍戶,最多是在堡內人望略略突出,耕作經驗會豐富一些,但他們有沒有這個管理能力也是個問題。但黃來福手中苦無沒有人材,只好先這樣將就,將來慢慢調整。

不管怎麼樣,黃來福制定出一些條例,希望用嚴厲的獎罰措施彌補這個不足。

他規定,在平時裡,不論平時的屯長還是屯丁,基本月糧都是五斗,他實行在自己大田莊中推行的三等待遇制,就是一等屯丁制,二等屯丁制,三等屯丁制。

和黃來福大田莊措施一樣,不過人數擴大了一些。五寨堡第一農場中,一等屯丁將每月評出10人,待遇爲每人月糧2石,銀1兩。二等屯丁評出50人,每人月糧一石。餘者爲三等屯丁,每人月糧五斗。待遇與表現拉勾,不論你是屯丁還是屯長。

年獎也是和黃來福大田莊措施一樣,一等屯丁和二等屯丁,如能保持至少7個月不變者,年前五天,一等莊丁賞恩銀5兩,肥豬一頭,雞三隻,鴨三隻,鹽五斤,酒20斤。二等屯丁賞銀五錢,豬肉10斤,雞1只,鴨1只,鹽2斤,酒5斤。三等屯丁,過年前發給豬肉5斤。

屯丁獎評由監管屯負責,在每個月底,評出每個屯丁,屯長的表現,如屯丁們認爲監管屯評論不公,可向黃來福反應。

屯長和普通屯丁們的待遇區別在於年終獎。黃來福規定,本農場有田地2萬畝,如平均畝產達到一石(畝產約二百斤),普通屯丁們年底賞糧一石,小屯長賞糧三石,大屯長賞糧五石,總屯長,副總屯長賞糧十石。

如平均畝產達到二石,普通屯丁們年底賞糧3石,小屯長賞糧10石,大屯長賞糧20石,總屯長,副總屯長賞糧50石。

如平均畝產達到三石,普通屯丁們年底賞糧10石,小屯長賞糧20石,大屯長賞糧50石,總屯長,副總屯長賞糧100石。

當然,如果平均畝產五斗都達不到,各個總屯長,大屯長,小屯長需受到鞭刑的打擊。總屯長和監管領20鞭,大屯長領10鞭,小屯長領5鞭,如第二年還是如此,總屯長,大屯長,小屯長將全部開除。

黃來福製作了非常嚴格的獎罰條例,至於效果如何,就要看秋後了。

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8章 商賈雲集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30章 軍糧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87章 大鐵廠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08章 決戰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章 謀劃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89章 激戰第141章 感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56章 收稅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8章 轟動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52章 還鄉第100章 又震動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92章 分功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40章 大捷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2章 跋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7章 大幹第51章 軍歌(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51章 軍歌(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8章 德潤布莊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
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8章 商賈雲集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30章 軍糧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87章 大鐵廠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08章 決戰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章 謀劃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89章 激戰第141章 感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56章 收稅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8章 轟動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52章 還鄉第100章 又震動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92章 分功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40章 大捷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2章 跋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7章 大幹第51章 軍歌(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51章 軍歌(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8章 德潤布莊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