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

“來福哥哥,前面怎麼停下來了?”見前面人流慢慢停了下來,顧雲娘對黃來福道。

黃來福看了一眼江大忠,江大忠明白,他策馬向前,很快他便回來道:“少爺,前面是一個巡檢司。”

黃來福點了點頭,便隨衆人慢慢停了下來,等到巡檢司的人盤查後再說,從岢嵐州城出來,這種巡檢司他已經遇見幾次了。明時,巡檢司在地方向與裡甲制度,里老人制度並行,巡檢司在大明朝各處州縣設立很普遍,他們的主要職能是,在要衝之處,盤查過往行人,稽查無路引外出之人,緝拿奸細,截獲脫逃軍人及囚犯,打擊走私,維護正常的商旅往來。

裡甲制度,里老人制度在基層控制方面頗爲得力,但對外出的流動人口控制卻是力不從心。巡檢司制度正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地僻人稀的地方,巡檢司的作用就更爲重要。而且巡檢司置撤靈活,巡檢司的弓兵又無需國家財政供養,向來是各處衛所的重要補充力量。

見前面人流移動緩慢,黃來福等人便停在前面一顆大槐樹下等待。黃來福一邊抹着給暑熱逼出的汗水,一邊打量着周邊的路況。這周旁還停有一些人,各人都是挑的挑,提的提,大部分都是累得說不出話來。暑熱乾渴下,便顯得大槐樹下的一家酸梅攤生意格外的好。

這酸梅攤一路來頗多,基本上每一顆大槐樹下便有一攤,黃來福等人已經不知喝了多少攤了,因此此時倒一下了興不起再去喝一碗的衝動。顧雲娘也同樣是如此,只是有些焦躁地坐在馬背上。

反正那些巡檢司檢查的人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便等等吧。此時各人所在的是一個路口,因爲快進太原了,所以路上車馬前來的頗爲密集。黃來福一邊等待,一邊聽旁人在聊天。

等待的人中,頗有一些衣衫襤褸的流民,挑着自己簡單的行李,拖兒帶女的,這些人黃來福一路來見多了,因此也不以爲意。

不過他們身旁有幾個身着綢緞衣裳的年輕男子,身旁人人都有馬匹,看他們身份家財都不錯,此時這幾人正意氣風發地說着什麼。他們的一些話,倒引起了黃來福的注意,聽他們的語氣,這些人都是來自古交縣,因爲幾個同年在太原城內開米鋪和綢緞莊都賺了大錢,所以他們也打算興商,準備前往太原,大幹一場,在商場上做出一番事業來。

本來這沒什麼,也引不起黃來福的注意,讓黃來福注意的是,本來這些人家中都頗有一些田地,這些人竟都將自家的大部分田地賣了,換到一些銀兩,準備全心地投入到商業上去,就讓人感到有些怪異了。

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國,大部分人家都是視田地爲命的,不到萬不得已,就不會輕易出賣自家的田產的,這些人看上去不是吃不上飯的人,只因爲要投身商業,就將田產賣了,倒是一件異事。

黃來福仔細聽了,又聽這些人竟然都是讀書人,而且人人都有秀才的功名,不過倒沒有人考中過舉人,只因爲各人都覺得在家種田沒有意思,又覺得興商頗爲有利可圖,便拋棄了田地,投身商業的懷抱去了。

wωω¸ Tтkд n¸ ¢ ○

這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着對未來的感想,不過黃來福聽了幾句後,心中只有一個感想:浮躁,就是浮躁!商業社會帶來的金錢浮躁。就和後世那些年輕人一樣,這些人口口聲聲不離發財的狂想,什麼同年中誰又開了什麼店鋪了,誰又賺到多少大錢了,而他們到太原後,發財的夢想,就在眼前,云云云云。

黃來福一時有種社會顛倒的感覺,沒想到此時的讀書人也爭先恐後地去經商了,一些流民棄農離鄉是因爲天災,所以沒有辦法,如果這些讀書人家有良田而不願經營的話,就就很奇怪了。

其實黃來福不知道,當時萬曆時由於商業發達,當時明人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由於從事商業確是比土裡刨食來錢快,因此一些家道不裕的讀書人紛紛棄儒從商,特別是到了天啓,崇禎年間,那些文官們便大部分自家就是商人,或是商人的代表。

山西平陽府人氏席銘就曾說過:丈夫苟不能立功名於世,抑豈爲汗粒之偶,不能樹基業於家哉!很明顯,他將通過經商樹基業於家視爲宏偉的事業,而對農業經營卻持不屑的態度。如果黃來福在的話,他定會告訴這位老兄,如果農業不穩,商業再發達,天下也會大亂。而如果農業穩定,商業再不發達,老百姓還是可以過安穩平定的生活,誰輕誰重,一眼便知。

不過顯然,此時這幾個讀書人的話卻讓周邊的人很有同感,聽到他們的話後,很多人都是臉上露出贊同的神情,各人紛紛出言討論。一時大槐樹下似乎成了商業討論大會,各人都在暢所欲言——到了太原後,做什麼生意才能賺錢,發財。

黃來福聽着聽着,不由冷笑了一聲,大聲道:“這商賈去從商了,這秀才也去從商了!只是奇怪,這人人都不種田,到時誰來種田呢?難道這糧食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成?”

聽黃來福這一說,大槐樹下很多人都轉頭看他,顧雲娘本來正無聊,一看這架式,頓時來了精神,而本來暈暈糊糊的江大忠和楊小驢等人,聽少爺一喝,也是精神一振,二人立時龍精虎猛地準備爲少爺護法。

各人討論得正熱鬧,聽黃來福打斷了他們的宏偉夢想,本來都要出言呵斥他,不過一見黃來福人高馬大的樣子,身邊還帶着一些強壯的家丁,而且人人有馬,身旁還配着兵刃,顯是不凡人家,因此一時間倒沒有一個人出口說話。

那幾個讀書人一怔,見了黃來福嘲謔的目光,還有他身旁那些強壯的家丁,幾人微有些畏縮,當然,如此,也讓他們有了示弱之感,一位終於挺身而出,就要出言駁斥。

另一位拉住了他,冷冷道:“楊兄,何必和一位粗漢一般見識呢?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趕路了?”

江大忠勃然大怒,大喝道:“你這個醃髒貨,說些什麼呢?小心爺爺將你打成肉泥!”

那幾人嚇的紛紛後退,忙不迭地牽馬走了,看都不敢向這邊看一眼。而旁的大槐樹下的各人,見黃來福這邊似是不好惹,都是將口閉得更緊。

見這些人居然如此無用,江大忠和顧雲娘都是哈哈大笑,顧雲娘嬌聲道:“這些沒用的書生,剛纔還意氣風發跟什麼似的,眨眼卻慫了。”

黃來福也是微微一笑,剛纔他還準備和這幾人辯論一番,沒想到這些人卻被嚇走了,倒是可惜了。

這時只聽一人道:“這位兄臺請了。”接着就見酸梅攤的位子上,站起了一個年輕人。

黃來福見這年輕人年紀約在二十二、三左右,眼神靈活,嘴上微須,頭上戴着漢巾,腳穿羅漢鞋,身着布衫,卻是手持一把摺扇,似乎也是一個讀書人。因爲在當時的讀書人中,出門時都喜歡攜帶一柄扇子,而且在正規的場合時,如果不帶扇子的話,還會被人認爲是缺乏風度,儘管有時氣候已經到了完全可以不用扇子的季節。

黃來福也拱了拱手:“請了。”

只見那人先對旁邊一輛破舊的小馬車內說什麼,接着車窗一撩,探出一個年輕女人的的身影,二人說了幾句,那年輕人過來。

那年輕人對黃來福作了一個揖,道:“晚生周文棟,未請教兄臺尊姓大名?”

黃來福道:“在下五寨堡黃來福!”初次見面,黃來福並不打算對這周文棟說出自己的身份。

周文棟眼睛略爲一閃,眼前此人做派強悍,雖是年輕,卻豪邁中透着精明,五寨堡,聽說是一個千戶所軍堡……他道:“原來是黃兄,久仰久仰。剛纔聽黃兄所說,似乎認爲這秀才不可如商賈般從商,未知兄臺可是此意?”

黃來福不答,卻是道:“未知周兄對此事如何看?”

周文棟沉吟了一會,道:“張先生曾有言過,商通有無,農力本穡。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則農病。農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故商農之勢常若權衡然。故晚生認爲秀才從商,也無可厚非。”他剛纔所說的張先生卻是張居正,張居正當時爲了徵稅,確是說過這樣的話。

黃來福道:“我不是反對秀才從商,只是反對捨本逐末的機利之舉。當今天下,小民逐末,不務稼穡,各地競趨商販而薄農桑,如此下去,情形堪憂。要知道,農桑纔是天下根本。如果人人都趨商販貨,那誰來種糧呢?”

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68章 迎接第244章 度種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56章 收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41章 徵日第132章 跋扈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35章 潰散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30章 軍糧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5章 規劃第83章 破家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51章 軍歌(1)第83章 破家147章 面聖第7章 謀劃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9章 海龍第5章 軍與兵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37章 提督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5章 軍與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18章 劉二妞第227章 探獄第238章 援軍第91章 大勝、斬首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35章 潰散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32章 跋扈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6章 談判第238章 援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86章 商路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35章 顧家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33章 威力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25章 朝會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
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68章 迎接第244章 度種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56章 收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41章 徵日第132章 跋扈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35章 潰散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30章 軍糧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5章 規劃第83章 破家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51章 軍歌(1)第83章 破家147章 面聖第7章 謀劃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9章 海龍第5章 軍與兵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37章 提督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5章 軍與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18章 劉二妞第227章 探獄第238章 援軍第91章 大勝、斬首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35章 潰散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32章 跋扈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6章 談判第238章 援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86章 商路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35章 顧家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33章 威力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25章 朝會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