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鐵廠

公元1591年5月25日。

離神池堡東北邊不遠的一個地方,此時正是人頭攢動,熱火朝天。

這裡,正在建一個鐵冶廠,規模巨大,僅炒鐵工人,就有千人之多。而且分工細緻,炒鐵工人中,就有專門分司爐工、鑄工、鉗工、錘工等。

這個正在興建的鐵冶廠,被黃來福命名爲神池堡大鐵廠。相比神池堡大煤礦,神池堡大鐵廠的建立較爲順利,黃來福在太平莊的霹靂手段,震懾了神池堡附近的一干地頭蛇們。連他們眼中的大豪劉家都被黃來福連根拔起,更不要說他們這些小蛇米了。因此,在黃來福收編這些小鐵礦主時,他們都顯得很配合。黃來福也不虧待他們,許諾將來每年都會分紅若干給他們。

經過衆人的努力,神池堡鐵冶廠建得很快,工人大部分是從五寨堡來的那些礦工們,除了神池堡大煤礦外,還有一千多礦工及家屬們在這。還有各地請來的經驗豐富的礦師們。此外還有許多神池堡當地小鐵礦的礦工們。由於月銀豐厚,就是一些神池堡的軍士們,也偷偷地前往鐵冶廠做工。經過統計後,在神池堡大鐵廠附近做工的礦工們,己經超過了三千五百青壯。

神池堡大鐵廠是鐵冶的重心,在鐵廠的周圍,還分佈着衆多的礦山爐場等,從開礦、燒炭、冶煉到運輸,都形成了完整的生產線。

神池堡大鐵廠建立後,一開始冶鐵,就有各個商賈們雲集神池堡一帶,除了和黃來福合作的五寨堡商賈們,還有各處的商賈們,如朔州,寧武的商賈們。在這裡收購鐵器,販賣各處。一些富有的商賈們,甚至有馱牛達二百頭。

在眼下的大明。由於市場上對鐵器需求的不斷增長,鐵器地銷售,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也刺激了鐵器的產量不斷髮展。早在永樂時,大明地鐵產量己經達到16萬2550噸,與18世紀初整個歐洲的總產量18萬噸大至相當,此後一直到萬曆時。大明鐵產量都保持穩定的增長。販賣鐵器。成爲一項獲利非常豐厚的行業,因此出現的民間鉅富,不計其數。

“啊,好大的鐵廠,比得過五臺山的張守清和遵化鐵廠了。”

鐵廠旁地地煙爐不斷地在排放着濃煙,使周邊的空氣顯得灰濛濛的,讓人有些呼吸困難。不過在黃來福和神池堡守備田大付的陪同下,馬久英公公還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鐵廠,不斷髮出感慨的聲音。

對於黃來福在神池堡開礦。馬公公自然是非常關心,最後他在五寨堡坐不住了,便來到神池堡查看。黃來福自然是陪同他視察。由於關切神池堡的開礦之事,這段時間裡,黃來福一直留在神池堡,他在五寨堡的一些事情,目前是留於父親黃思豪管理。

而剛纔馬久英公公說的五臺山張守清,是在五臺山開礦的一個當地大豪,其手下有礦工三千多人,被視爲大明最龐大地幾個礦山鐵廠之一。而黃來福在神池堡的幾個礦產。規模都比張守清要大。

依黃來福在神池堡這個大鐵廠,設定鐵器的年產量是在萬噸左右。產量是大明第一。當時大明生鐵價格約是每噸值銀二十餘兩,年產鐵萬噸每年就是獲銀二十餘萬兩,克除成本,獲利可是非常豐厚地。\

鑑於這家鐵廠的重要,性質上,這家鐵廠是官方式的,但平時的鐵廠生產經營黃來福還是讓商人們進行,因爲黃來福知道官營企業的弊端。

在大明初期,朝廷對於國家鐵器的經營,初時都是採用官營礦冶業的方式,內中的勞力,一般有民匠、民夫,軍匠、軍夫、輪班人匠和炒煉囚人等人。這些人,除了軍匠外,報酬都很微薄,而且管理官吏又動不動打罵凌辱,身份類似奴隸,工作沒有任何積極性。

不過到了洪武后期時,民營鐵礦業己是佔據主導地位。到了萬曆時,大明最大地官營礦冶----遵化官營鐵冶廠宣告破產倒閉,官營地礦冶業,在大明己是忽略不計,朝廷如要用鐵,都是向民營鐵業主購買。

而各地的民營鐵礦,平時便是採用定稅執照法,與官府招商承辦方式進行經營,官府對他們徵收十五分之一地鐵課。不過這種守法的民營鐵礦主還是少,在大明各地,多的是如太平莊劉家似的惡霸大豪,非法霸佔各地礦山,他們因此鉅富,但朝廷卻是收不上一兩的銀子。

而對於黃來福來說,他經營神池堡的鐵礦和煤礦,估計一年可獲毛利二十多萬兩銀子,這些銀子,除了四成給萬曆帝外,三成是歸黃來福所有,此外還有三成是歸各個合夥商賈們所有。另外再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三地每年上交戶部稅銀十萬兩。算起來是各方的利益都照顧到。

聽了黃來福的預算後,馬久英公公聽了非常興奮,單單神池堡這樣一個貧困之地,黃來福就可以分給萬曆帝一年達八萬多兩銀子的紅利,這是非常驚人的。馬久英公公可以看到萬曆帝將來的興奮,還有自己辦事得力,以後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想到這裡,馬久英公公滿臉笑容地對黃來福說道:“黃大人忠心爲國,皇上想必非常歡喜,黃大人只管放手去做,有什麼事,皇上都會支持黃大人的。他一邊說,一邊想着今晚向萬曆帝上道密摺,告訴萬曆帝這個好消息。而對於黃來福在太平莊的事,馬久英公公當然知道,站在他的角度,他當然是全力支持黃來福了。===

“不錯,只要有皇上的支持,來福我們還怕什麼呢?”

三姐夫田大付也在旁眉歡眼笑道,收到黃來福的銀子後,他也想開了,只要有皇帝的支持,就算得罪了總兵又如何呢?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皇帝的大腿纔是最粗的。

“謝公公。”黃來福微笑道,走到今天這步,他心中也是很有成就感。看着自己治理的幾個地方一步步地發生改變,說黃來福心中不自豪是不可能的。

衆人走到一個高爐前,這裡正濃煙滾滾,在燒着一爐的焦炭。明中期時,焦炭己是廣泛地用於用於各地鍊鐵,遠遠早於1709年英國纔開始用的焦炭鍊鐵。而明時用的煉焦方法,現今有的地方仍在使用。而由於神池堡大鐵廠旁就是太平莊煤礦,溫嶺煤礦等,這裡都有大量的優質煤,燒製焦炭非常方便,大大地節省了成本。

眼下在各人眼前的這個練焦高爐,是一種長方形的練焦爐,爐底略高於地面,用磚鋪平,四周築土牆,牆腳深約一尺,牆高三尺、厚一尺四寸。爐寬八尺,爐長五丈。火門對稱修築,火門間距約三尺。火門形狀,外方內圓,外大內小。

這種練焦爐,在鐵廠周圍,還有好幾爐。當神池堡大煤礦的煤運到這兒後,便開始燒製。煉焦時間爲三天,出焦率六成以上,每座爐一次可煉焦二十噸。

有了焦炭後,冶鐵率大大提高,在高達幾米的鍊鐵豎爐前,鐵工們拉着巨大的,由四人拉拽的木風箱,不斷地往鍊鐵豎爐中供風,提高冶煉的強度。

出爐後的鐵物,如果未炒,即爲生鐵。如果炒鐵,即爲熟鐵,生熟相煉則鋼。隋唐以後,炒鐵是從生鐵製備熟鐵的幾乎是惟一的方法,明代的炒鐵爐有地爐、反射爐和生熟鍊鐵爐三種。與簡陋的地爐相比較,反射式炒鐵爐較爲先進。

在大明,己經懂得將鍊鐵爐與炒鐵爐串聯使用,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耗,神池堡大鐵廠也是如此。在生鐵團出爐後,立時轉入炒爐,這時整個神池堡大鐵廠都是忙個不停,鉗工,錘工們一起上,將生鐵製成熟鐵。

至於鋼,在眼下的大明,要將鐵直接練爲鋼,有些困難,要克服一些技術難題。他的資料中有後世攪拌法”和“輾壓法”的使用方法。所謂“攪拌法”是指,當生鐵在熔爐裡化成半流體狀態時加以攪拌,以燒掉生鐵中含有的碳素,從而煉出熟鐵。它的發明,使以焦炭冶煉出高質量熟鐵得以成功。所謂“輾壓法”是指,以輾壓機取代鐵錘將熟鐵輾壓成鋼。它的發明使鍛鐵效率提高15倍。

要使用這兩種方法,需要克服大量的技術難題,最重要是要有市場需求。眼下的大明,如有熟鐵,便足以暢銷各地了,對於鋼的使用,倒是少見,而且鋼非常昂貴,使用市場小。

對黃來福來說,要製作一些盔甲兵器,有熟鐵便足矣了,反正現在五寨堡又不能造炮,鋼練出來作什麼?其實就是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期,就是造炮,也是以青銅爲多,鋼炮,並不多見。

黃來福還是那句話,技術需要發達到什麼地步,等市場的需求達到再說。

而到了今天,黃來福也來神池堡一段時間了,對他來說,神池堡之事己是告一段落,黃來福準備在這幾天,就回五寨堡。不過他卻不知道,己經又有一個危機,在悄悄地逼近了神池堡。

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57章 新戰陣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51章 軍歌(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6章 收稅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87章 大鐵廠第112章 老營堡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38章 衛學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42章 毆打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33章 離別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5章 火熱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1章 毛紡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7章 播州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35章 顧家第22章 過節第168章 迎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1章 成親(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57章 新戰陣第226章 踊躍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4章 開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72章 大災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56章 收稅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7章 糧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90章 虎蹲炮、淒厲
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57章 新戰陣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51章 軍歌(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6章 收稅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87章 大鐵廠第112章 老營堡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38章 衛學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42章 毆打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33章 離別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5章 火熱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1章 毛紡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7章 播州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35章 顧家第22章 過節第168章 迎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1章 成親(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57章 新戰陣第226章 踊躍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4章 開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72章 大災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56章 收稅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7章 糧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90章 虎蹲炮、淒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