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

光州的叛軍乃是當年蔡州軍的殘部,兵力雖然不多,但極爲驍勇,盤踞在光州已有多年,雖然表面上效忠於吳王楊行密,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獨.立小王國。

而且這個獨.立小王國還非常排外,節度使府的力量根本滲透不進去,連原本的光州刺史柴再用都只能作個傀儡,由此可見當地勢力的強大。

再加上光州地處邊境,除了東連壽州外,其他三面都是朱全忠的地盤,若是淮南逼之過急,當地勢力就會投靠朱全忠。所以這麼多年下來,節度使府對光州的局勢雖然不滿,但卻一直保持容忍。

這次楊渥實行軍政分離,有些人不敢明着反對,見楊渥準備動光州,就在暗中想看楊渥的笑話,只要這次光州平叛出現什麼變故,這些人或許就會跳出來。

只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秦裴率軍從廣陵出發,僅僅用了六天時間便平定了叛亂,而且這其中四天時間都是用在行軍趕路上面,真正用來攻城的時間也就兩天而已。

這恐怖的平叛速度讓淮南上下爲之震動,那些本來在心中還有不滿,想要藉着光州之亂製造事端的人還沒有來得及跳出來便只能退了回去。

雖然說淮南軍從來都不缺勝利,這一年多時間以來,無論是馮弘鐸,錢鏐,田覠,還是成汭,杜洪,朱友寧,都先後敗在了淮南軍之下,但這一次的勝利又有不同,僅僅六天時間便攻破光州,這等攻城速度實在太快,快到北方的朱全忠都沒有反應過來的地步,對那些心懷不軌者的震懾自然也更大。

在這次勝利的震懾下,軍政分離的政策也開始落實下去,分赴各地擔任刺史的文官逐漸接過民政權利,而那些邊境各州的刺史調整也漸漸到位。

這期間倒也不是一點亂子都沒發生,比如陶雅離開歙州時,當地有上萬百姓自發出來挽留,希望他留下來繼續擔任刺史。

這件事情搞得楊渥臉都黑了,一開始他還以爲是陶雅自己不願離開經營多年的歙州,所以派人弄出來的。後來調查後才知道這些都是百姓自發的行爲。

當年楊行密發兵圍攻歙州,當地軍民極力抵抗,不願投降,說當時的池州刺史陶雅爲人雅信,治理地方很有成效,除非是他來擔任歙州刺史,否則他們絕不投降。

楊行密最後同意了歙州軍民的請求,讓陶雅擔任歙州刺史。

後來陶雅在當地安撫百姓,恢復生產,開墾農田,疏通水利等,將當地治理得非常富庶。

在這個亂世之中,這麼一位擅長治理地方的武將,完全是沙漠中的綠洲一般可貴。他在歙州擔任刺史近十年,自然是當地百姓的幸事,所以纔有了這次自發挽留的事情出現。

搞清楚了事情經過後,楊渥在對陶雅更加敬重的同時,將他調離歙州的決心也更重了。這麼得人心的刺史,若是在當地再待幾年,歙州豈不徹底成了他陶雅所有了?將來是不是又要出個田覠出來?

這倒不是楊渥故意猜忌他,而是人的野心都是根據環境發生變化的,如今的陶雅的確沒有野心,但誰知道他將來會如何呢?

這就好比徐溫,歷史上楊行密在的時候他肯定沒什麼野心,後來楊渥說那句“你們認爲我沒有才能,何不殺了我自己做節度使”的話時,徐溫心中肯定也沒有什麼野心,有的應該只是恐懼和自保之心;然而等到他與張灝成功發動兵變掌握大權後,這野心自然就來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防範於未然的好。

陶雅也擔心百姓的自發行爲可能引起楊渥的猜忌,所以根本沒有與百姓見面便離開了歙州前去壽州赴任他的淮北巡撫之職。

等到兩天後,百姓見陶雅始終沒出來,加上如今正是秋收之時,耽誤不得,所以匯聚的百姓也最終散了。

而新上任的歙州刺史陳知新雖然也是武將出身,但他爲人厚道,恭謹守法,對陶雅的許多舊制一條不變的執行,久而久之,當地百姓也就適應了新的刺史。

除了歙州以外,湖州那邊也出現了一些動盪,李簡爲人殘暴好殺,不是個擔任刺史的好人選,但他在鎮守地方上卻做的不錯,當地勢力不敢有所異動。

等到李簡離任,新的刺史李濤到任後,當地一些心向錢鏐的勢力便趁機發動叛亂,準備佔據城池投靠錢鏐。

不過李濤卻提早有所準備,他雖然沒有李簡身上的那股暴戾,但發起狠來也極爲殘酷,連夜命駐紮在城外的大軍入城,將參與叛亂的勢力全部絞殺。

之後他又趁機發動清洗,將那些沒有參與叛亂但暗中支持錢鏐的勢力全部清洗掉。甚至有的騎牆派勢力在支持錢鏐的同時也支持淮南,但在這次清洗中也有部分被波及到了。

經過這次清洗,湖州城中支持錢鏐的勢力被清洗大半,剩下的要麼隱藏下來,要麼連夜逃離了湖州。

總的來說,雖然小的動盪陸續發生了一些,但軍政分離的政策卻有條不紊的落實下去了。

到了八月底,各地人事調整已經基本結束,而軍隊整編方面的進展也比較順利,除了李神福的大軍還在前線沒有整編外,其他各部包括已經從青州返回的王茂章部也完成了整編,開始按照新的編制進行訓練和調整。

這也意味着淮南最容易出現動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是朱全忠還是錢鏐,再想要藉機攻打淮南就要困難多了。

當然,也並不是說如今已經萬事大吉,畢竟軍隊整編後,各部將領和士兵只之間相互不熟悉,這會大大影響到軍隊戰鬥力的。

再加上從今年年初以來,淮南經歷的戰爭已經太多了,也是時候休整一番了。所以從現在起到明年年初的這幾個月裡面楊渥都不打算有大動作,儘量維持穩定就行了。

不過一些必要的調整還是要做的,所以在各地新的刺史到任後,楊渥便發佈了第一個命令,那便是各州對百姓進行重新登記造冊,編制新的戶籍。

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零八章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章 朱廣德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
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零八章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章 朱廣德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