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

宋州南面三十多裡的官道上,一支七千人的軍隊正在快速行軍着,道路上滿是塵土揚起,士兵手中的刀槍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道道攝人心魂的寒光。

這條官道的道路並不寬敞,最多隻能讓五六個人並排行走,對於那些騎兵來說更是隻能雙騎並行,這就使得整個大軍前後綿延數裡,像一條長龍一般。

這支軍隊正是從亳州出發向北進軍的吳軍,他們在離開亳州後,第一天就向北急速行軍了八十多里路程,抵達距離宋州四十里的地方纔安下營寨。

而今天則是離開亳州後的第二天。

走在在整個隊伍的最前列乃是騎兵統領柴克宏,作爲統帥的李承鼎則跟隨五千步兵一同行走,與另一位將領劉仁贍留在一起。

“劉將軍,你這五千人的確訓練得很好,本將深感滿意,怪不得大王對你這麼看重,果然是有真才實學啊!”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衆多將士後,李承鼎不由得讚歎。

由劉仁贍統領的這五千將士,在經歷了之前幾天的快速行軍後,又經歷了昨日的急速行軍,而現在看上去士兵們依舊神采奕奕,紀律嚴明。

雖然如今乃是八月,天氣炎熱,氣候乾燥,但這些士兵們一個個穿戴整齊,行軍的隊伍較爲嚴整。

雖說這五千人原本就是從右鎮國軍中選出來的最精銳的將士,但能夠將他們訓練到現在這種程度,沒有過人的本領是不可能做到的。

“將軍謬讚了,末將只是依照軍令對他們進行訓練,如今他們距離真正的強軍還差得遠,當不得將軍的稱道。”劉仁贍連忙謙遜道。

李承鼎笑了笑,對他的謙遜之辭不置可否。

這時,前方一個傳令兵騎馬飛奔而來,遠遠的便對李承鼎等人喊道:“將軍,剛剛得到的急報,前方十里遇敵!”

李承鼎聽了神情一震,連忙問道:“敵軍有多少人,搞清楚是哪個部分的嗎?”

“啓稟將軍,敵軍人數並不多,只有不到五十人,都是步兵,遇到我軍的前鋒騎兵後就四散而逃,被我軍殺了十幾個後,剩下的都投降了。柴將軍請將軍親自過去一趟。”傳令兵道。

“好!幹得好!”李承鼎連聲誇讚,接着對劉仁贍道:“劉將軍,你統領後軍,本將到前面去看看。”

“是。”

李承鼎打馬飛奔,在侍衛的護衛下迅速趕到前方,只見先鋒騎兵果然押送着幾十個俘虜返回。

“李將軍!”柴克宏等人連忙行禮。

“這些俘虜是哪裡來的,可曾交代什麼消息嗎?尤其是關於霍彥威的,現在是不是探明瞭敵軍的位置?”李承鼎擺擺手,連聲問道。

“將軍,咱們的人剛剛抓住他們,還沒來得及審問呢!”柴克宏連忙答道。

“嗯!”李承鼎點了點頭,下令道:“將他們中的頭領帶過來,本將要親自問話!”

一會兒,一個軍官模樣的中年人被帶過來,面色蒼白的看向李承鼎道:“將軍饒命啊,小的上有老下有小……”

不待他說完,柴克宏便呵斥道:“這是我們都督,他有話要問你,怎麼問你就怎麼回答,若是有半個字不實,定要你好看!”

“是是是,小的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那軍官嚇了一跳,沒想到眼前這個要問他話的年輕將領竟然是吳國的一個都督。

他對於吳國的軍制也有所瞭解,知道在吳國,都督就是平時最高級別的將領了,再往上就是隻有在大戰時纔會任命的大都督。

可以說都督的官職就如同樑國的一方節度使一般,屬於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而他卻不過是一個底層的軍官,統領的士兵不到五十人,平時連一方指揮使都難以說上話,如今竟然遇到一個都督親自問話,也不知道該說他幸運還是不幸。

“本將問你,你部屬於哪位將領麾下,如今又是執行什麼任務?”這時,李承鼎開口詢問。

“回將軍,小的乃是都帥劉波的麾下,如今乃是奉命回援宋州。”

“都帥劉波?”李承鼎皺了皺眉,對他來說,區區一個都頭根本不足以讓他記住名字,自然不知道劉波是誰。

不過一聽說這支五十人的樑軍乃是奉命回援宋州,他頓時就明白了許多。

他搖了搖頭,又問道:“你應該是霍彥威的麾下吧?你們的大軍主力現在在哪裡?”

“這個……”那軍官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老老實實的交代:“我軍主力目前就在西北面十里處……”

原來,霍彥威在決定率軍回援宋州之後,經過半天的強行軍,很快就抵達距離宋州三十里的地方。

到了這裡後,霍彥威一面下令大軍開始紮營,準備休息,一面派人前往宋州打探消息。

不過霍彥威沒想到的是,他的大軍乃是從西南面回援宋州,而吳軍則是從南面進兵宋州的;再加上兩條官道在靠近宋州時逐漸靠攏,使得兩軍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如今已經只有十里路程。

而這支被吳軍俘虜的樑軍小隊則是被派來在附近收集草料的,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吳軍,結果被俘虜。

“距離只有十里嗎?”李承鼎精神一振,開始沉吟起來。

片刻後,他忽然道:“將這人壓下去,再找幾個俘虜來,你們分開詢問,一定要確保消息的真實和準確!”

“是!”衆將都知道消息的準確性極爲重要,一個個不敢怠慢,分別去傳訊那些俘虜。

過了不久,衆多俘虜都證實了消息的準確性,樑軍的確就在西北面十里處紮營。

按照他們的軍隊規模和行動效率,現在若是立即殺過去的話,敵軍的營地很可能還不能修建好;但若是再等一會兒,等到敵軍修建好營地的話,再去進攻的難度就大多了。

柴克宏當即道:“將軍,末將請命率部立即對樑軍進行突擊,如今樑軍剛剛停下準備紮營,此時他們必然沒有防備,這正是突襲他們的好時機,將軍萬萬不可放過!”

其他部將也都紛紛進言道:“將軍,下令吧!立即突襲樑軍營地!”

李承鼎沉吟不語,在現在的情況下要下定決心進攻,這個命令可不是那麼好下的,若是吳軍殺過去的時候,樑軍已經將營寨修建好,那麼吳軍很可能突襲失敗,而且還暴露自身的情況,讓樑軍有了防備。

當然,若是不下命令的話,錯過了這個機會後,樑軍將營地修建好,那麼他們與宋州的距離就只有三十里,這點距離半天時間就能趕到。

李承鼎沉吟片刻後問道:“柴將軍,若是敵軍沒有防備,而且營寨也沒有修建起來的話,你有多大把握攻破敵軍營地?”

柴克宏鄭重答道:“以兩千騎兵攻毫無防備的敵軍步兵,末將有十層把握擊潰敵軍!”

李承鼎接着又問道:“若是敵軍有防備,而且營寨也修建好了呢?”

“那麼末將最多隻有一層把握擊敗敵軍,但若是有步兵的支援的話,那麼末將覺得,攻破敵軍營寨的可能性至少有五層。”柴克宏道。

李承鼎點了點頭,騎兵隊步兵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強大的機動力,讓他們可以對步兵發起突然襲擊。

但若是步兵有了準備,組成陣勢進行防禦,或者修建營寨進行堅守,那麼騎兵就很難討到好處了。

不過若是有步兵支援的話,作戰的效率就會增大不少。

所以關鍵的問題不僅在於騎兵,同時也在於步兵能不能及時壓上來。

這個道理李承鼎自然明白,所以他詢問兩句後鄭重下令道:“那麼,將軍就率領騎兵去進攻吧,本將率領步兵爲將軍後援!記住,若是敵軍已經有了準備,那麼就不要貿然進攻,等步兵到了後再進攻。具體該如何打,你是騎兵統領,想必比本將更清楚。”

“末將遵命,保證完成任務!”柴克宏大聲應道。

說罷,柴克宏轉身對部將們下令道:“轉道,向西北方向進發!”兩千騎兵立刻離開官道,開始向西北方向前進。

官道的兩側乃是農田,如今麥子剛剛收割,田地裡的麥稈尚未除去,在這種地區其實並不適合騎兵快速行動,但現在軍情緊急,也就顧不得這些了。

“傳令給劉仁贍,讓他統領步兵隨後趕上!告訴他,今日一戰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他能否及時趕到,本將在前方等他。”李承鼎急聲下令,隨即在侍衛的護衛下同樣轉道向西北方向飛奔而去。

現在的局勢很明顯,吳軍的兵力較少,但其中有兩千騎兵,機動力和突擊力都很強,後續的五千步兵也是最精銳的軍隊。

而樑軍一方,雖然兵力有兩萬人,但一來樑軍的將士裡面老壯不齊,良莠摻雜,而且衆將心中遲疑,士氣較低,真比起戰力只怕還不如吳軍。

最重要的是,如今吳軍已經知道樑軍的位置,而樑軍一方目前卻未必知道吳軍的位置,這也是吳軍目前最大的一個優勢。

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章 我服了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
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章 我服了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