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

李存勖臉色慘然,彷彿沒有聽到一般。

李紹榮只好又說了一遍:“大王,末將罪該萬死,請大王降罪!”

李存勖這才反應過來,有些驚訝的問道:“爾有何罪?”

他剛纔爲大軍的突然潰敗而感到震驚,一時失神,卻沒有注意到李紹榮在關鍵時候的臨陣逃跑,只以爲後者是被潰兵裹挾着後撤的,所以才這樣問。

但李紹榮卻不知道,他還以爲李存勖是在故意說反話,當即臉色更加羞怒。

他大聲請求道:“大王,末將兵敗而回,罪當萬死。但請大王看在末將往日功勞份上,給末將五千兵力,末將願再攻敵陣,若不能取勝,末將願以死謝罪!”

李存勖眼神一亮,原本慘白的臉上頓時恢復了一些神采。

“對啊,我軍雖然慘敗,但我軍騎兵尚在,而且潰兵收攏起來後,只要稍作整合,就能繼續進攻,而敵軍的援軍尚未抵達,此時言敗爲時尚早!”

晉軍有一支騎兵一直都沒有投入戰場,一來騎兵更適合在平野上衝鋒陷陣,而不適合用來攻堅;二來,李存勖也必須留下部分兵力作爲後備軍,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變故。

所以一晚上的激戰,哪怕是戰事最爲激烈的時候,李存勖也沒有動用這支騎兵,而是將其留在後方營地裡。

這次晉軍突然潰敗,吳軍僅僅將他們驅逐到山下便沒有繼續追擊,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爲晉軍的騎兵還在,不敢追得太急。

此外,從山坡後面涉水繞道的那支軍隊目前也還完整,集中起來就是一支生力軍,這麼算的話,未必就沒有一戰之力。

心中重新有了希望,他當即振作起來,走出營地,向剛剛從山坡上逃命回來的衆將士看去。

然而這一看,卻是讓他大失所望。

只見原本士氣如虹,看上去神采奕奕的將士們,此時卻如同鬥敗的公雞一般坐在地上,垂頭喪氣,目光呆滯,兵器扔在一旁,身上鎧甲頭盔等也戴的歪歪斜斜,令人難以相信眼前這些人就是曾經的那支橫掃四方的晉軍精銳。

當李存勖的目光掃過時,衆將士或是低下頭去,或是將目光轉到他處,沒有一個敢對上他的目光,更沒有誰願意站出來請戰。

李存勖大聲呵斥道:“都站起來,你們現在的樣子還有一點精兵強將的模樣嗎?難道一次兵敗就讓你們完全失去了鬥志嗎?”

衆將士三三兩兩的有人站起來,將盔甲扶正,但還是有很多人坐在地上,似乎沒有聽到李存勖的話。

李存勖見了更加惱怒,大聲罵道:“你們這些混蛋,站起來,沒聽到命令嗎?”

這下子,衆多將士才全都站起身來看向他。

李存勖心中惱怒不已,但也知道這時候光生氣是沒用的,必須設法鼓動士氣,儘快發起新的進攻。

他沉聲道:“剛纔一戰咱們失敗了,被敵軍從山坡上一路趕了下來,咱們一個晚上才奪取的陣線在一刻鐘就丟失了。這是恥辱!是你們每一個人的恥辱,當然也是孤的恥辱!”

“自從四十多年前,孤的父王起兵以來,雖然經歷過諸多敗仗,甚至被人打得全軍覆沒的情況都有,但像剛纔這種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這樣的恥辱,你們難道就忍受嗎?難道你們準備帶着這樣的恥辱一直到死嗎?”

“反擊!咱們還沒敗,咱們還有希望!咱們過去是戰無不勝的,今日也一定是戰無不勝的。若是還有想要洗刷恥辱的,就站出來,孤會親自帶領你們反擊,一定能擊敗敵軍,生擒楊渥!”

李存勖並沒有做長篇大論,他此時採取的辦法就是用兵敗的恥辱來激發衆將士的血氣之勇。

若是在平時,他這一手絕對能起到作用,因爲眼前這些將士都是晉軍最精銳的,他們心高氣傲,不可一世,不管是各弱小藩鎮的軍隊,還是契丹、後梁,甚至包括吳國等強大勢力的軍隊,他們都不放在眼裡。

在他們看來,只有自己纔是天下間最強的軍隊,其他的軍隊不過是“戰五渣”和“戰九渣”的區別。

所以若是在平時,李存勖這樣做肯定能激起將士們的求戰之心。

可惜在此時卻是不成,因爲這支軍隊的心氣已經完全被打沒了。

此時在他們心中,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昔的那種不可一世,反而有了一絲對吳軍的畏懼心理,覺得吳軍或許纔是真正的不可戰勝,至少在眼下他們是無法取勝的。

所以李存勖的這番努力,雖然讓一部分人重新振作起來,有了求戰之心,但更多的將士卻是更加羞慚起來。

當一個人感到羞慚的時候,若是加以激發,那麼對方或許能振作起來,重新爆發出鬥志;但同樣也有可能就此徹底沉淪下去,徹底失去鬥志。

很不幸,眼前的晉軍就是後面這種情況。

李存勖見了後臉色變得極爲難看,眼前這支軍隊還是他熟悉的那支軍隊嗎?還是那支曾經戰無不勝的軍隊嗎?

他的心中升起了濃濃的失望之情,同時也對衆將士的反應感到悲哀。

一支打了敗仗的軍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支軍隊已經感覺不到羞恥了,這樣的軍隊,就算還能欺負一下那些弱小的敵人,但只要再與強大的敵人對上,他們就會現出原形來。

李存勖臉色陰沉,他正準備再說點什麼,就在這時候,一旁的趙在禮站了出來。

“大王,將士們征戰了一晚上,實在太疲憊了,您看是不是先讓他們休息一下再做打算?”

頓時,剛纔還沉寂得如同一潭死水一般的營地裡立即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

“是啊,大王。末將不是不想反擊,但將士們實在太疲憊了,還是先休整一番再說吧。”

“大王,廝殺了一個晚上,將士們滴水未進,飢寒交迫,急需休整。還請大王容許將士們休整一會。”

“請大王開恩,讓將士們吃點東西,喝點熱水吧!”

……

到處都是求請,到處都是哀嘆,剛纔還很沉靜的營地裡瞬間便如同置身鬧市一般,令李存勖聽了更加感到悲哀。

他深知此時不是休息的時候,因爲此時一旦下令休息,那就不是一兩個時辰的事情;而現在天色早就大亮,敵軍的援軍隨時都會趕來,這種時候哪裡有時間休息?

然而正所謂衆怒難犯,即便他心中再怎麼焦慮,再怎麼希望能儘快發起反擊,但他此時也明白過來,若是自己再逼迫下去,將士們究竟會怎麼做就難說了,甚至連激起兵亂都不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以眼前這支軍隊毫無鬥志,毫無心氣的狀態,若是自己再強逼他們,即便他們重新上了戰場,也很可能再次崩潰。

等到那時,這支軍隊就徹底完蛋了,就算不用敵軍來攻,他們自身就要崩潰了。

趙在禮更是在一旁道:“大王其實不必太擔心,敵軍援軍哪裡會這麼快趕來?咱們先休整一下再進攻,應該還來得及的。”

而李紹榮本來是主動請戰的,在這種時候他本來應該站出來支持李存勖的,然而當他看到將士們的情形後卻猶豫了。

若是帶着這樣的軍隊去進攻,他只怕這不是洗刷恥辱,而是會遇到更大的羞恥。

所以猶豫了瞬間後,他最後選擇一言不發,跟在李存勖身邊默默看着眼前局勢的發展。

最後,見衆將士都不支持自己,反而一個勁的請求休整,便是李存勖也只能哀嘆一聲,沉聲下令道:“既然諸位執意要休整,孤豈能違背大家的意願?只希望諸位將士休整一番後,能迅速振作起來,反擊敵軍,一舉致勝!”

“多謝大王開恩!”頓時,將士們一片歡呼,與剛纔的沉寂完全不同。

見此情形,李存勖心中更加失望,卻也只好擺擺手,步履蹣跚而去,眼神中已經帶着茫然之色。

今日這一戰還有希望嗎?敵軍的援軍又會在什麼時候趕來?接下來的戰事將會如何發展?

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焦慮不安,卻又無可奈何的只能等待。

……

與晉軍營地的情形大爲不同,此時山坡上的吳軍卻是神采奕奕,一個個面帶笑容,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他們剛纔抱着必死的決心對敵軍發起反衝鋒,心中滿是悲壯之色,並沒有指望能擊退敵軍,卻沒想到最後的結局會是大勝而歸。

這樣的場景是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

“大王,咱們勝利了!”

“大王,真是難以置信,敵軍居然潰敗了!”

……

當見到來回巡視的楊渥時,將士們一個個都激動不已的對他說着。

對此情形,楊渥雖然感到高興,卻沒有太過激動,反而心沉如水。

這一戰的勝利可以說完全是依靠將士們的浴血奮戰才取得的。

沒有任何花哨,也沒有任何的取巧,完完全全都是硬碰硬的激戰,最終他們擊敗了敵軍,卻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天之前出兵時,他率領的中軍將士共有的兩萬三千人,如今還能站起來的卻不過七千人左右,一大半的將士都永久的倒下了。

更讓他感到心痛的是,朱虔佑這位忠勇的漢子也倒下了。

歷史上的朱虔佑,作爲王茂章的副將,與王茂章一同領兵去青州救援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淮南軍雖然取得大勝,但最後撤退的時候卻遭到楊師厚率領的樑軍追擊,無法擺脫。

關鍵時候,也是朱虔佑主動站出來,率領五百騎兵斷後,最終爲大軍爭取到撤退的時間,但他率領的五百人也全部戰死,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如今的情形更加危急,若不是朱虔佑率先喊出“死於此”的口號,並且以那般悲壯的衝鋒來鼓舞士氣,也不會激得將士們奮不顧身的發起反擊。

而若是吳軍將士們反擊的勢頭稍微弱一點,氣勢稍微低一些,那麼他們就不可能一舉壓倒晉軍,讓晉軍嚇得掉頭逃跑,進而徹底崩潰。

所以說,剛纔一戰能取得勝利,朱虔佑居功至偉。

可惜這樣忠勇的大將卻已經倒下了,楊渥心中自然不痛快。

此時他正在屍山血海中漫步,準備返回山坡上朱虔佑倒下的地方去看看,就在這時,楊琰在山坡上滿臉激動的大喊道:“父王,快來啊,朱虔佑將軍還活着!”

楊渥聽了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滿臉不可思議的問道:“什麼?不可能!”

他親眼見到朱虔佑身中六箭倒下,怎麼可能還活着?

但此時不光是楊琰這般說,另外幾個跟在楊琰身旁的侍衛也大聲道:“大王,是真的,朱將軍受了重傷,但還活着!”

楊渥這纔信了,他拔腿就往山坡上跑,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軍醫!快來軍醫!”

等到了山坡上才發現,原來軍醫早就已經趕到了,正在爲朱虔佑處理傷口。

吳軍軍中一直都有不少軍醫隨軍,尤其是他親自率領的這支軍隊,裡面更是有不少醫者,其中甚至很多都是宮裡的太醫,醫術極爲高明。

見楊渥到來,其中一位醫者開口解釋道:“大王,朱虔佑將軍受了重傷,此時還在昏迷之中。”

楊渥急忙問道:“那他的情況如何?究竟能不能活下來?”

“請大王放心,朱將軍的傷勢並不致命,臣等定能將其救回來。”

楊渥聽了又驚又喜,面露疑惑問道:“你說他傷勢並不致命,那他爲何會昏迷不醒?”

醫者解釋道:“大王,朱將軍的傷看着很重,不過實際上那六支只有最後一支才比較危險,差點傷到要害,至於其他五支箭矢,其實都被鎧甲阻擋,入肉不深,不過是皮肉傷罷了。”

另一個醫者接口道:“不錯,其實朱將軍之所以會昏迷過去,一個是身上的傷太多,導致失血過多,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爲太疲憊了。只要將傷口包紮好,再好好療養,應該沒有大礙。”

楊渥頓時大喜過望,而更讓他驚喜的是,就在這時,有侍衛指着遠處大聲喊道:“援軍,咱們的援軍到了!”

(很抱歉,不過作者君原本收入就不多,爲了每個月的全勤獎,只能出此下策了,還請諸位讀者多多包涵。)

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
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