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

淮南軍前,李承鼎臉色顯得有些緊張,雖然他竭力掩飾,但一旁刁彥能還是看出了一點不同。

他走上去笑着說道:“李兄,今天會不會發起總攻還不能確定呢,沒必要這麼緊張!再說了,你好歹也是統領一千兵馬的都頭,又不需要你親自廝殺,需要這麼緊張嗎?”

李承鼎臉色一紅,嗆聲說道:“誰緊張了?我不過是有些不舒服而已!”

這一次楊渥特意下達了一條命令,他麾下的三千控鶴軍今天也要投入戰鬥。

雖然作爲楊渥的親軍,其主要任務是保護楊渥的安全,上陣殺敵只是次要任務。

不過楊渥覺得,雖然親軍士兵都是選拔的軍中最爲強壯的戰士,不過若是長期不打仗的話,其戰鬥力肯定會下降,最終成爲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到時候又如何保護楊渥的安全?

此外,李承鼎和刁彥能等親軍將領雖然從軍校畢業了,但他們還沒有實戰經驗。

這些將領時候肯定要得到重用,不可能一輩子拘在親軍裡面,所以必須讓他們有實戰的經驗。

所以這次攻城楊渥決定將控鶴軍也投入戰鬥,至少也要保持他們的戰鬥力。

而對於李承鼎來說,這位從小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兒,雖然自幼就受到他父親的薰陶,以前也多次作爲旁觀者上戰場,但親自率領一千軍隊參加戰鬥卻是第一次,自然會感到緊張。

刁彥能笑了笑,他雖然年紀還小,卻已經親自上陣與敵軍廝殺過,所以此時一點都不覺得緊張,反而有一句沒一句的和李承鼎閒聊起來,以幫助李承鼎緩減緊張心情。

李承鼎眼神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在刁彥能的勸解中,他的緊張心情逐漸平靜下來。

這一次三個隨軍出征的控鶴軍指揮中,除了他們兩個外,另一人名叫鍾離,乃是最早就追隨楊渥的老部下,實戰經驗豐富,這一次他將留下來負責楊渥的安全。

不久,淮南軍的蘇州炮再次轟鳴起來,這一次淮南軍特意從後方由水路運輸了兩百多架蘇州炮前來,如今早就組裝好,在宿州城外一字排開,不停的發射。

這麼多天下來,樑軍也逐漸習慣了淮南軍的轟擊,每次蘇州炮響起的時候,之前留在城牆上的守軍便一窩蜂的奔下城牆躲避,只留下少數人在城牆上警戒。

宿州的城牆可不是當初康懷貞臨時修築的營寨,所以守軍依託城牆的保護,蘇州炮轟擊給守軍帶來的傷亡並不多,只是那種氣勢卻非常嚇人,經過幾天轟擊後,此時守軍士氣都很低迷。

“發射!”

“繼續上彈!”

……

戰場上,那些操作蘇州炮的將士在軍官們的指揮下不斷機械的重複着上彈-發射的過程。

快到中午的時候,只聽見一聲悶響,接着前方那處被蘇州炮集中轟鳴了近十天的城牆終於出現了變化,不斷有磚石和塵土剝落下來,城牆內部更是不斷傳來低沉的轟鳴。

楊渥大喜,急忙策馬向前,準備仔細觀看,嚇得一旁程勳等侍衛連忙上前抓住楊渥的馬繮:“殿下不可繼續向前了!”

楊渥絲毫不理會,此時這麼大的動靜守軍肯定會有察覺,所以現在就是關鍵時刻了,必須與守軍搶時間才行。

“發信號,讓張訓和周本他們立即發起總攻!要不惜代價的攻擊,一定要牽制住敵軍,不能讓他們過來增援!”楊渥大聲下令。

不久,一名經過培訓的傳令兵開始揮動手中令旗,向遠處的另外一名傳令兵傳令;接着,這名傳令兵繼續向更遠處的人傳令……

僅僅片刻,總攻的命令便傳遞到了張訓和周本兩部人手中。

這就是楊渥命人研究出來的新的傳令方式,比起以前需要用火箭或者狼煙來傳信,不僅更加隱秘可靠,而且能傳遞出更多的信息;不過其不利之處就是需要專門長期培訓的傳令兵才能做到。

收到命令後,周本和張訓二人立即知道,楊渥那邊已經到了關鍵時候,這一次北伐是成是敗,就在這最後關頭了,所以二人沒有猶豫便命令手下開始強攻。

楊渥這邊,隨着蘇州炮繼續轟鳴,本來就搖搖欲墜的城牆發出的動靜也越來越大;而城中守軍顯然已經發現了城牆即將倒塌的變故,開始手忙腳亂起來。

又過了一刻鐘後,在一聲巨響中,當面城牆終於鬨然倒塌,揚起大片塵土。

“進攻!各部立即進攻!”楊渥拔出手中寶劍,狠狠的朝前方猛劈下去。

“殺!”

“衝啊!”

迅速反應過來的淮南軍將士們立即發起了潮水一般的進攻。

這是總攻的時刻,也是決勝的時刻,早就被接連的大勝將士氣推到最高的淮南軍將士們爆發出了最強大的戰鬥力。

而城中守軍本來就被蘇州炮轟擊得士氣低迷,此時見城牆倒塌,各個都覺得大勢已去,除了少數人還在堅持抵抗外,其餘大部分都開始逃命起來。

“什麼?西城城牆已經倒塌了?“收到消息時,寇彥卿正率領五千人準備增援西城,誰知道還在半路上就收到了這個消息,頓時感到渾身冰涼。

“淮南軍已經進城了,他們各個像是發瘋了一般,鋒芒勢不可擋!將軍,我軍大勢已去,不如趁着敵軍尚未大舉入城,趕緊從城北突圍出去吧!”部將們紛紛提議道。

“荒唐!我軍還有兩萬多人,淮南軍即便再強,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破城池!如今不過是城牆被轟出了一個缺口而已,諸位隨本將殺回去,將淮南軍趕出城去!”寇彥卿勃然大怒道。

城牆上不過出現了一道不大的缺口而已,此時進城的淮南軍人數肯定不多,若是此時發動反擊,還有希望將敵軍趕出去。

而一旦他們成功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淮南軍肯定會士氣受挫,在這個樑軍援兵即將趕到的時刻,他們極有可能就此撤兵回去,而他也將取得這場守城戰的最後勝利。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聽說要返回去發動反擊,將淮南軍趕出城去,部將們各個面如土色:“將軍不可啊!淮南軍勢大,此時又已經進城了,我軍如何能將他們趕出去?還是儘快逃命吧!”

這時候,寇彥卿只是臨時被任命爲宿州守將的缺點就顯露出來了,若是康懷貞在此守城,他下達反擊命令的話,這些部將們肯定不敢遲疑。

但他只是臨時被朱全忠任命來守宿州,加上他以前在樑軍中聲名不顯,這威嚴上就有所不足,所以部將們纔敢對他的命令質疑。

正當寇彥卿想要發火時,前方一大羣潰兵蜂蛹而來,那領頭將領見到寇彥卿後便道:“將軍,西城門已經失守了,西城的守軍已經完全潰散了,淮南軍已經大舉入城了!”

這下不用部將們勸,寇彥卿也明白了,大勢真的已經去了,連城門都已經失守了,再加上淮南軍大舉入城,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把他們再趕出去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突圍!立即向城北突圍,然後去徐州!”

在寇彥卿的親自率領下,守軍開始從沒有被淮南軍包圍的城北方向突圍。

到下午時,整個宿州終於落入了淮南軍手中,最終有一萬多樑軍突圍出去,剩下近一萬人基本都做了淮南軍的俘虜。

“宿州,終於打下來了!”城外,聽到大局已定的消息後,楊渥終於鬆了鬆了口氣。

這座城池,他的父親楊行密曾經多次出兵爭奪,但最終一次次的失敗了,楊行密北伐中原的夢想也在這裡破碎了。

但是今天,這座城池卻最終落入了他的手中!

“傳令下去,進城之後,各部立即着手修補城牆,恢復城防設施!告訴朱景,從此以後他便是真正的宿州刺史了!”楊渥大聲傳令道。

當初王家渡口一戰,朱景立下大功,被楊渥任命爲宿州刺史,不過那時候宿州還在樑軍手中,所以朱景本來還覺得只是個虛職,沒想到這才一個多月時間,宿州竟然真的被淮南軍拿下來了。

楊渥爲拿下宿州而感到高興,然而,一旁的郭崇韜卻依舊有不同看法:“殿下,在下依舊覺得將這座城池拿下以後,殿下最好的選擇還是退回淮河之南,依託那裡已經穩固的防線抵擋朱全忠。若是殿下捨不得這一城之地,那麼接下來必定會與朱全忠征戰不止,這不利於先南後北的總體方針啊!”

楊渥笑了笑,沉聲道:“或許你的觀點是對的,不過,宿州位置顯要,即便爲了將來北伐做準備,孤也要力保到底!即便爲此與樑軍連番大戰也在所不惜!”

這時候,張訓前來稟報:“殿下,我軍共抓獲了一萬多俘虜,這些人該如何處置,還請殿下示下!”

“那些家人就在宿州城中的士兵,讓朱景將他們收編了作爲宿州守軍,把這些人的家人帶回淮南去安置!至於那些家人不在城裡的,全部送到升州去修城牆!”

之前在濠州抓獲的大批俘虜,最終就是送去升州修城牆,有這些免費勞動力,升州城牆的修建速度已經加快了許多。

(感謝諸位書友的月票!)

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
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