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

在吳軍主力抵達江陵之前,吳軍的水軍便率先對停靠在江陵城南水寨中的敵軍水軍戰船發起了進攻。

這個時代的水軍一般都不是“專業”的水軍,而是同時兼任水上交戰和陸地交戰這兩重任務。

尤其是對於南方軍隊來說,因爲南方人大多都熟悉水性,所以每個士兵基本上都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水軍將士。

這樣一來,基本上一支軍隊上了船後再稍微加以訓練便可以組成一支不錯的水軍。

不過吳國的水軍卻是由專職水上作戰的士兵組成的。

早幾年前,吳國就成立了專門的海軍,不過在海上實在是沒有什麼敵人可以對付,除了打擊一下海盜和走私的船隻外,基本上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所以後來楊渥只好將海軍拆散,一部分繼續執行打擊海盜和走私的任務,另一部分則進入內陸,形成一支專門的水軍。

這一次進攻江陵便有八千人的水軍將士隨軍出征,他們雖然出兵的時間較晚,不過反而在吳軍主力抵達之前就趕到了江陵。

二月十七日,由水軍統領司馬福統領的八千水軍,在剛剛抵達江陵水域後,沒有任何停留,便趁着南風正急的時候,拉滿風帆,以最快的速度向敵軍水寨發起衝擊。

在衝進水寨之後,位於最前端的三十多艘船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一路向停靠在岸邊的敵軍戰船衝去。

火攻之計在水戰中並不少見,當年周瑜正是以此在赤壁之戰中取得大勝,擊敗了曹操的大軍。

而如今,吳國的水軍同樣在第一時間就用處了這一辦法。

不過與赤壁之戰時不一樣的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實力遠遠比不上曹軍,而此時吳軍在兵力上卻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江陵水軍的大部分將士都被高季昌用去守城去了,剩下來的不過是三千人留守水寨罷了。

而且這三千人還得到了命令,若是敵軍水軍大舉來攻,他們可以燒燬船隻,全部撤回城中。

不過這些水軍將士顯然沒想到吳軍的進攻來得這麼突然,這麼的迅猛,甚至讓他們都沒有多少反應的時間。

所以在面對吳軍的火攻時,江陵軍隊很快就陷入混亂之中,將士們根本沒有戰心,亂作一團。

那些本來就在陸地上的將士還好一點,至少有不少士兵在軍官們的號令下集結起來開始準備用火箭攻擊吳軍,以掩護那些尚未登岸的將士。

但那些原本留守在戰船上的將士就完全是驚慌失措了,一個個根本不敢抵抗,反而迅速登岸,準備逃離。

僅僅半個時辰的時間,水寨就被吳軍攻破,一千餘敵軍做了俘虜,其他敵軍則匆忙逃回城中。

這是一場極爲輕鬆的勝利。

事實上,高季昌一開始就沒有對水軍做什麼指望,甚至他對江陵守軍自身都沒有多少指望。

他真正的依靠乃是樑、蜀兩國的援軍。

連他本人都是這麼一個態度,再加上水軍的主力在此之前就已經被調去守城去了,剩下的水軍也得到了可以撤回城去的命令,自然更加沒有戰心。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吳軍還不能輕易取得勝利,那纔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得到水戰取得勝利的消息時,楊渥剛剛在江陵城東的秦裴大營中安定下來。

看完司馬福傳來的戰鬥經過後,楊渥放下手中文書微微一笑,開口讚賞道:“司馬福這次出擊倒是行動果決啊,一上來就是火攻,然後就是全軍進攻,一下就將敵軍給打蒙了,沒有什麼損失就將敵軍拿下,這一戰他打得真不錯!”

對於此戰的獲勝,楊渥並沒有感到意外。

不過司馬福這一次的進攻居然如此犀利,倒是讓他對此人高看了一眼。

在抵達江陵後,沒有任何停頓和休整就發起果斷的進攻,而且一上來就是火攻這種戰術,從而輕易取得勝利。

這讓楊渥看到了一個爲人果決,作戰迅猛的將領,所以纔會開口讚賞。

不過他的這一句讚賞卻是引得某些人心生不滿。

“大王,那司馬福不過是一介降將而已,他都能立下頭功,末將豈能不如他?末將請命,明日親自領兵攻城!”王茂章站出來大聲道。

秦裴等人也一個個有些不服氣,紛紛站出來請求率先攻城。

楊渥啞然失笑,連忙安撫道:“王將軍,諸位將軍,孤剛纔也就隨便一說而已,水軍取得勝利固然可喜,不過決定我軍能否攻破江陵的,畢竟還是諸位將軍!”

衆將聽了後,臉色這纔好了許多。

司馬福原本是錢鏐的部衆,在湖州之戰後,兩浙的那些大將們或是被俘,或是戰死,缺乏良將的錢鏐於是在軍中提拔了一些年輕將領來領兵,司馬福就是這樣得到錢鏐重用的。

後來錢鏐投降,司馬福歸順淮南之後,雖然身爲降將,但他的職位卻是一路提升,如今都已經是水軍的都指揮使了。

司馬福身爲降將還能這麼快提升,自然會引起一些老將的不滿。

“諸位將軍,江陵乃是一座堅城,攻城之事並不急於一時,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楊渥連忙安撫着衆將。

這些老將們,平常擔任主將時,自然要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不過如今楊渥親自領兵,這些將領就一心只想着在楊渥面前立下大功,別的事情反而沒有仔細思考。

部將積極求戰,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不過若是因爲求戰心切而導致失敗那就不好了。

所以在安撫了衆將後,楊渥接着又肅然道:“孤既然已經命秦裴、王茂章兩位將軍分別爲左右大都督,那麼兩位將軍也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別隻想着爭奪功勞,卻忘了自己的職責!”

王茂章二人心中一凜,連忙答道:“末將遵命!”

楊渥點點頭,接着道:“這幾天來,咱們這一路遇到的小城鎮,敵軍要麼就是望風而逃,要麼乾脆就沒有兵力防守。可見高季昌是打定了主意要堅守江陵城,爲此他將其他地區都已經放棄了。”

“既然如此,咱們也不要去管那些無關緊要的地區了,各部做好準備,三天之後,開始攻城,攻城之處,選爲城東的衛城!”

王茂章頓時急了,連忙站出來道:“大王,我軍營地在北,若是攻打城東的衛城,豈不是說我北營各部都用不上?爲什麼不進攻城北的衛城呢?”

楊渥呵斥道:“你急什麼?這次江陵之戰,顯然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不久之後自然有用到你們的時候,只希望到時候你們不要讓孤失望!”

江陵城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形狀,而是類似於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其中東西方向是“長”,南北方向是“寬”。

而高季昌在戰前就在東西兩處城外各修建了一處衛城,在南北兩處城外各修建了兩座衛城,以這六座衛城來拱衛城池。

這些衛城都位於護城河以外,通過橋樑與主城牆保持聯繫。

吳軍只有在攻克衛城之後,才能設法奪取護城河上的橋樑,或者是設法將護城河截斷。

而第一次進攻,楊渥之所以選定進攻東門的衛城而不是北門的兩座衛城,主要是考慮到荊州的地形。

荊州的北面除了護城河之外,還有一條天然河流流過,水面較寬,即便是吳軍攻克了衛城,但要從這個方向攻城的難度顯然會比從東門攻城的難度要高一些。

而城東方向的護城河相對就要窄一些,其護城河只有不到七十步寬。

此外,按照之前定下的方針,對付襄州方向的樑軍援軍纔是此戰的首要任務,所以三天之後的進攻不過是一個試探而已,接下來纔會逐漸加大攻城的力度,給高季昌製造足夠的壓力,並且迫使敵軍援兵出來。

到時候,安置在城北的王茂章部,就要擔當起擊敗敵軍援軍的重任。

因此,在這段時間的攻城戰中,楊渥就不會給他們安排太多的任務,以保證他們的體力充沛。

三天後,依照楊渥的命令,吳軍由秦裴指揮對東城外的衛城發起進攻。

這次進攻僅僅是起到試探作用,在一番並不算激烈的交戰後,秦裴對守軍的準備情況,敵軍的士氣,敵將的應對能力等一些方面都有了粗略的瞭解,於是下令攻城的吳軍依次退了下來。

第二天,正式的攻城之戰纔算開始。

不過與之前的試探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吳軍同時開始對城北、城南以及城東的四座衛城發起了進攻。

之所以一次性攻打四座圍城,說到底還是爲了儘可能的發揮吳軍的兵力優勢,同時也是爲了給高季昌製造足夠的壓力。

不過具體上,楊渥又特意作出了安排,南、北城外,靠近東城的兩座衛城,以及東城外的一座衛城,這三座衛城都交給秦裴部來負責攻打;而王茂章部只負責北城外,靠近西城的那座衛城;至於城西的衛城,以及南城外靠近城西的那座衛城,則沒有發起進攻。

這樣安排的目的,顯然也是爲了儘量減輕王茂章部的負擔,讓他們不至於在攻城戰中消耗過多。

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更新計劃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九章 夜談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二十章 詢問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
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更新計劃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九章 夜談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二十章 詢問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