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父親召見

楊渥不記得昨天最後什麼怎麼回到自己房間的,他只記得在自己十步內連作三首詩後,衆人都是震驚歎服。

一臉欣喜的楊行密拉着他的手,撫着他的背說道:“我們楊家雖然出自弘農楊氏,曾經也是世家大族。但傳到我父輩時已經家道中落了,家中連個識字的人都沒有;爲父雖然如今位居吳王,但所讀的書也不多。沒想到渥兒你還有如此詩才,這真是我楊家的幸事。今日衆位當要喝個痛快,不醉不歸!”

諸多部將下屬們也紛紛向楊行密道喜,連連敬酒,連帶着楊渥也被灌了許多酒。

шшш ⊙тt kдn ⊙C 〇

於是在穿越的第一天,楊渥喝醉了。他迷迷糊糊間,在小翠和楊柳的攙扶下回到自己房間後,就躺倒在牀上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晚上才醒來。

此刻,楊渥正一臉無奈的看着眼前的一個個好奇寶寶們。

“弟弟,真是沒看出來你還會作詩啊。什麼時候學會的?怎麼以前從來沒見你作詩?還有上次宴會怎麼沒見你有這本事?”楊靜一副狐疑,她邁着輕盈的步子,好奇的繞着楊渥轉了幾圈,彷彿要將他看穿。

“這就叫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楊渥一臉得意的答道,“小弟我最近好生學習,又熟讀古人的詩篇,自然大有長進。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小弟讀的詩多了,自然就會作詩填詞了。”

“切,就你還熟讀唐詩三百首,這些日整日都只看到你四處遊玩,哪裡見你讀過一首詩了。”楊靜一臉不信,隨即又走近身來,小聲的道,“你不會是將哪位先生的詩作冒爲己有吧?你騙得過父親和衆位將軍們,可騙不過我。”

“怎麼可能呢,小弟我才高九鬥,作幾首詩而已,簡單的很。姐姐要是不信,哪天我給姐姐再作幾首詩就是。”楊渥自吹自擂道。

“我也要哥哥作詩,哥哥也幫我作首嘛?”這時一旁的一個小傢伙卻是不幹了。

這個小傢伙今年才五歲不到,生的白白胖胖的,正是楊渥一母同胞的弟弟楊渭。

他平日裡最愛玩鬧,不是在花園裡追逐家裡養的那條小花貓,就是跑到池塘邊去抓魚。不過他最喜愛的還是纏着楊渥要他講故事給自己聽。

此刻雖然不懂作詩是什麼意思,但楊渭還是走過來湊熱鬧了。

楊渥忍不住揪了揪他那白白胖胖的小臉道,“小屁孩懂得什麼是詩,一邊玩去。哥哥我待會講故事給你聽。”

“哥哥說的可是真的?”楊渭仰着臉,歡喜的道。

“當然是真的,哥哥什麼時候騙過你。”

“哥哥待會要講故事嘍!”聽得有故事可以聽,小傢伙歡呼一聲就不知道跑哪裡玩去了。

“弟弟你先前說的可是真的嗎?你真的要給我作詩嗎?”楊靜欣喜不已,抓着楊渥連連問道。

“姐姐,你看我昨天喝多了酒,如今剛剛醒來,頭還暈着呢。而且昨天沒吃多少東西,現在肚子也餓的咕咕叫了。你總要讓小弟先吃點東西吧?等小弟吃飽了再給姐姐作詩。”楊渥臉上露出難色,無奈的道。

“這可是你說的,可不許反悔!”楊靜一臉欣喜,“廚房裡面有熱湯,還有點心,我現在就給你端過來,你先墊一墊肚子。”剛說完,楊靜像一陣風一般跑出去了。

楊渥心中哭笑不得,他的這個姐姐明明是個急性子,又活潑好動,偏偏名字卻是一個“靜”字。

“看來還是父親有先見之明啊。古人取名字講究缺什麼就補什麼,姐姐缺少安靜,就補一個“靜”字。也不知道將來嫁人後會不會安靜點。”楊渥心中腹誹。

一番洗漱後,又稍微吃了點東西,感覺已經恢復了些元氣,楊渥開始在院子裡面四處轉轉。這時候,有下人來報。

“公子,大王吩咐說,讓您過去見他,他在在書房裡面等你。”

“知道了,你先去吧,我回去換件衣服馬上就來。”

不知道父親找他是什麼事情,但料想也是和昨天的事情有關係。前些日子父親還說準備讓他出來做牙內諸軍使,或許現在已經定下來了吧。

想到這,楊渥心中有了底,“不管怎麼說都應該是好事纔對。”

楊渥換上一件新的錦袍,快步向前廳的書房走去。

前廳的書房是楊行密專用的辦公書房,楊渥以前也只來過幾次。

剛進門,就見楊行密坐在書案後,就着燭光批閱公文。楊渥不敢打擾,行了一禮後靜靜的立在一旁等候。

雖然在記憶裡早就有楊行密的模樣,昨天宴席上也已經見過一面了,但像現在這樣仔細打量的情況卻還沒有過。

楊行密身材高大,按照楊渥的估計,他的身高有差不多後世的一米九。在這個古代身高普遍都不高的南方,他就如同一羣麋鹿裡面站了一隻長頸鹿一般獨特。

他長着一張國字臉,頭髮和鬍鬚都已經開始發白了,不過目光卻極爲有神,雖然只是坐在那裡,楊渥也感到了他的威嚴,彷彿站在一隻猛虎旁邊。

“據史書記載說,當初父親年青時,在廬州參加造反被抓到了。結果當時的廬州刺史鄭棨因爲覺得他相貌奇特,就將他解綁放走了。不過如今看來,父親除了身材高大外,在相貌上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也不知道那位刺史是怎麼看出父親相貌奇特的。”楊渥暗自嘀咕。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楊行密才批閱完手中的公文,放下筆墨。

“孩兒見過父親,祝父親身體安康,長命千歲。”楊渥趕緊上前扣頭行禮道。

“起來吧,父子之間何須這麼多虛禮。”楊行密點點頭,又笑眯眯的說道,“還長命千歲,那豈不是成了千年烏龜了?你昨天第一次醉酒,現在感覺怎麼樣?”

“孩兒覺得喝醉以後頭痛欲裂,昏昏沉沉的,可不是什麼好經歷。而且孩兒聽說飲酒誤事,果然不是虛言。”

楊行密笑道,“爲父當年第一次喝醉酒時,年紀和你如今也差不多大。如今一晃已經三十多年了,物是人非啊!”

楊行密略微回想起當年往事,隨即又鄭重說道,“昨天你展現了你的詩才,這固然讓爲父驚喜萬分。不過如今畢竟世道不寧,你作爲我的長子,最重要的,還是治國之能和馭衆之才,其他的不過都是錦上貼花而已。這一點你可明白?”

“孩兒明白!”楊渥連忙點頭。

他昨天那麼大出風頭本來就只是爲了博取名聲而已,對於亂世之中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還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明白就好!你今年已經快十六歲了,如今也是該出來爲父分憂了。上次爲父說過准許你統軍千人,讓你自行任命各級軍官,你如今可有自己信得過的人選了?”

“回稟父親,上次孩兒回去後,也曾盡心尋找合適的人選,如今卻是找到了一人,乃是孩兒身邊的侍衛,可以擔任都頭。”說完,楊渥將朱思勍的一些情況介紹給父親聽。

“孩兒看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曾經又做過營指揮,對軍中事務有些瞭解,所以準備讓他來擔任都頭。”

“嗯,你這麼說倒也是個不錯的人選。回頭你讓他來見我,爲父要親自幫你考察一下。至於那兩個營指揮,你可有了人選?”

“這個孩兒倒是還沒有人選。”楊渥想起朱思勍的提議,又連忙說道:“父親麾下將領衆多,一定有合適的人選,還請父親爲孩兒推薦兩人。”

“嗯,既然你還沒有找到合適人選,爲父就爲你推薦兩個:一個名叫範思從,另一人名叫陳璠。這二人都是久在軍中,爲人忠義的人。他們本來的職務就是營指揮,如今調到你麾下,輔佐與你。你要善加運用,好生相待,他日必不會負你。”

“多謝父親,孩兒定不會虧待他們。”楊渥趕緊道謝。

楊行密點了點頭,他站起身來在書房裡面走動起來:“爲父領軍多年,麾下將領都是能征慣戰的猛將,爲父不擅長軍爭,卻能讓他們俯首聽命,渥兒可知道這是爲什麼?”

“因爲父親對待部屬寬仁,就算部屬小有罪過父親也能夠寬宥他們,所以大家都願意爲父親效力。”楊渥想着自己平時觀察到的,結合歷史書上記載的一些東西,斟酌着答道。

“不錯,正是‘寬仁’二字。在這亂世之中,衆人都是以力相併,唯獨爲父以寬仁相濟。”楊行密一臉得意的說到,“昔日曹操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爲父卻是反過來,‘寧人負我,毋我負人’。渥兒,你要知道,部將們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他們心中都一清二楚。平日裡爲父待他們寬厚,衆將心中自然都知道,所以他們不信服爲父,又還能信服誰呢?”

他這話可不是虛言,楊氏政權立足在淮南不過十多年時間,但卻廣泛得到了江淮衆人的擁戴。後來,徐溫父子把持大權後,想盡各種辦法消除楊氏的影響力。就這樣,還是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等楊行密的舊部們都不在了,他的養子徐知誥纔敢正式廢掉楊氏,自己當皇帝。

單憑楊行密一人的恩義,就能支撐楊氏政權三十年,這‘十國第一人’的稱號可謂名副其實。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更新計劃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十三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更新計劃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十三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