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

“節帥是不是覺得要說服這兩人很難?”樑震笑着問道:“其實老夫也覺得很難!”

書房之中,天色已經漸漸黑了,僕從走進來給兩人點上蠟燭,然後出去;輕輕跳躍閃動的燭光印着樑震那充滿智慧的臉上,此時卻帶着一絲笑意。

只聽他接着說道:“不過倒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關鍵之處就在於劉威之子劉崇景此人!”

劉崇景一直以來都對他父親獲得的爵位感到不滿,在兩年前楚軍入侵江西的那一次戰事中,他爲了搶奪功勞而擅自出兵,最後卻遭遇一場大敗,並且導致了吳軍的接連失敗。

這次兵敗之後,楊渥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沒有過於嚴懲他,只是將其調爲廂軍的指揮使。

然而從一個前途遠大的禁軍指揮使突然被轉爲完全沒有前途可言的廂軍指揮使,以劉崇景的心性和他對功名權利的渴望,他的心中必然存在着極大的不滿。

“若是節帥能想辦法從劉崇景的身上取得突破,然後以他爲契機,逐漸將其父親劉威拉下水,那麼事情基本就成功了;劉威和陶雅二人乃是至交好友,劉威若是被說動了,陶雅想要脫身都很難!”樑震沉聲說着他的計劃。

高季昌聽了之後靜靜思考起來。

劉崇景心中有不滿,這一點幾乎能夠肯定。

但是就憑這一點不滿,想要說服劉崇景造反,這本身就有難度,如今吳國如此強勢,都有了統一南方的希望,劉崇景會因爲自己心中的不滿就起來造反嗎?

不僅是劉崇景,還有他背後的劉威,要用劉崇景來說服劉威,其中的難度就更大了。

所以高季昌沉思了一會兒後,苦笑着說道:“前輩說的,的確是有意思可能,不過機會還是太小了!”

樑震點點頭表示同意,接着又搖搖頭道:“不過,對於節帥來說,這反而是唯一的一個可行辦法;用其他辦法的話,想要壞掉吳國的大勢,那更加不可能。而如果節帥什麼都不做,那麼只怕用不了幾年時間,吳軍就會大兵壓境的,到時候樑軍若是被拖住了,不能南下救援,節帥就只能逃回開封去做個閒散官了!”

“逃回開封?不,前輩這一點卻是說錯了,若是吳軍大舉來襲,而樑軍又難以南下救援,本帥其實還有一條出路的。這條出路就是投靠蜀國!”高季昌卻突然大聲說道。

“投靠王建,引蜀軍來與吳軍對抗?好,節帥此計甚好!的確有極大可能成功!”

樑震之前也沒有想到投靠王建這個辦法,此時聽了之後不由得拍案叫好。

此時的高季昌,雖說心中有自己的野心,不過他自知樑國和吳國這兩家獨大的情況下,自己難以獨存,所以一直到現在他都還是老老實實的做朱溫的臣子,沒有做任何逾越本分的事情。

但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爲了保住自己的節度使官位,保住他對江陵的佔有,若是他發現自己繼續留在朱溫麾下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節度使官位,那麼他就會迅速選擇其他出路。

蜀國的實力,在當今天下同樣是最強大的幾個勢力之一,整體實力或許也就在樑、吳、晉這三家之下,比起岐王李茂貞和燕王劉守光來都要更勝一籌。

而且相比於朱溫被晉王李存勖拖住了手腳不同,如今的王建卻是內外無憂,基本沒有什麼敵人。

當初李茂貞還時常與王建交兵,不過後來王建聽從幕僚的建議,決定以李茂貞作爲抵抗樑國的屏障,於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茂貞的侄兒,從此以後兩家交好,經常一同出兵攻打樑國。

解決了北方的威脅後,如今的王建是真正處於內外無憂的狀態。

不過對王建來說,蜀地雖然地勢險峻,有山川之固,十分利於防守;但這同時也限制了他對外擴張的步伐。

在北面,李茂貞如今已經成了他的盟友,他自然不好繼續向北發展,向南方的話,那裡都是一片荒山野嶺,即便打下來也沒多少用處,唯有向東進荊襄纔是他最好的擴張出路。

若是高季昌願意以荊南三州之地去投靠王建,想必王建應該會欣然答應,這纔是高季昌壓箱底的手段。

“前輩,雖說引蜀軍前來或許能夠與吳軍對抗,不過王建此人向來狡詐多變,而且蜀軍也不是好惹的,若是他們到了之後賴着不走,本帥就是引狼入室了!所以不到最後關頭,本帥也不願使用此策!”高季昌有些無奈的說道。

“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樑震同樣嘆道。

……

唐年縣只是一座小城,不過因爲臨近前線的緣故,這裡的守備力量同樣非常森嚴。

大街上,時不時有一些廂軍的士兵在沿街巡邏着,這些士兵的軍紀還算不錯,他們排成隊列行進,很少有擾民的行爲。

此外,街道上偶爾還會有一些差役,正在來回巡視,抓捕盜匪等。

“說吧,你一直說有重要事情與本將商議,現在本將來了,你有什麼事情就趕緊說,本將回去還有事呢!”街道旁的酒館之中,一位身穿白袍,臉色有些蒼白的年輕公子有些不耐煩的說着。

在他的對面,是一個身材高瘦,臉色黝黑的中年人,身穿一身不起眼的黑衣,不過眼神看上去卻極有有神。

“劉將軍急着回去,難道是急着要去和新納的小妾親熱嗎?年輕人,還是要多多上進一些的好,不要在女色上浪費太多時間。”中年人一開口便極爲不客氣,讓那年輕公子聽了臉色不由得一變。

“本將要怎麼做,還輪不到你來管教,若是你再不說出你的來意,本將就直接將你投入大獄了!”年輕公子冷冷的說道。

中年人哈哈一笑,不慌不忙的小聲說道:“我知道公子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爲你在吳國之中得不到重用,即便貴爲宋國公的世子,但也只能在這小小的唐年縣城裡做個廂軍的指揮使,永無出頭之日!不過,在吳國既然混得不好,那麼公子爲什麼不另謀出路呢?”

“另謀出路?你是楚王馬殷的人?”年輕公子不由得變了臉色,壓低了聲音問道。

這年輕公子正是宋國公劉威的長子,被貶爲廂軍指揮使的劉崇景。

來到唐年縣擔任這裡的守將之後,劉崇景一直都不能適應職務的變化,倒是開始沉迷女色起來,短短兩年時間,小妾就納了十多個。

而他本人更是因爲縱情女色的緣故,身體變得虛弱了許多,臉上再也看不到當初作爲禁軍指揮使時的英氣。

前些天突然有個自稱是從中原來的富商,說是有要事尋他,需要當面與他說,劉崇景本來不願來見此人的,不過這富商出手豪闊,當即就向他送了不少禮,看在那份重禮的份上,劉崇景最後還是答應了與此人見上一面。

誰知道此人以開口便是如此直白的勸他另謀出路,卻讓他嚇了一跳。

他轉頭四顧,見周圍除了幾個心腹侍衛之外並無他人,而且那幾個侍衛也離得較遠,似乎沒有聽到剛纔二人的談話,這才鬆了口氣。

“公子爲何覺得我是楚王馬殷的人?難道我就不能是從其他地方來的嗎?”那中年人依舊是不慌不忙,臉帶笑意的說着。

這時候,劉崇景也從剛纔的驚慌之中清醒過來,冷聲說道:“本將管你是誰派來的,直接將你抓起來送到鄂州去,想必王都督定會爲本將向大王請功的!”

“請功?什麼功勞?在下不過是個小人物,公子即便將我抓住了,也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功勞,對公子的處境又有什麼好處呢?再說了,這些天公子可是收了在下很多好處,若是傳揚出去,即便公子將在下抓起來,只怕也難以洗脫某些人對公子的懷疑吧?若是有什麼小人藉機向吳王告狀,只怕公子將來更不好過啊!”

“哼!”劉崇景臉色連連變化,一會兒青一會兒白,半晌之後才冷哼一聲。

那中年人這才鬆了口氣,知道劉崇景暫時不會將自己拿下了,所以他臉上的笑意更加濃厚起來。

“你別高興得太早,本將雖然不準備將你拿下,不過你想要說服本公子背叛大王那也是不可能的!我劉家自從我父親投靠先王以來,爲吳國的創立立下不小功勞,先王更是對我父親有大恩,我劉家是不會背叛大王的!所以,你可以回去向你的主子覆命了!”劉崇景一邊冷聲說着,一邊起身準備離去。

“是啊,吳武王的確對你們劉家恩重,你們劉家也的確對吳王忠心耿耿,所以劉公子你就打算今後做一輩子的廂軍指揮使?”中年人難得的神情嚴肅起來,他看着劉崇景的眼睛輕聲說道。

劉崇景頓時臉上神色一僵,剛剛準備站起的身子也重新坐了下來。

不得不說,眼前這個中年人的確是把住了他的命脈,知道他心中最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即便他心中知道眼前之人很危險,不能與他攪合在一起,但他還是鬼使神差一般的重新坐了下來。

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
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