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

在楊渥的對面,王文才的應對只能說中規中矩。他讓三個營相互靠攏,集中兵力防守,自己帶着剩下的一個營靠後作爲預備隊,想着先等淮南兵疲憊了再發動反擊。

“媽的,今日真是失策了,早知道就直接守城得了。這哪裡是楊渥輕視我,分明是我輕視了楊渥纔對;若是我安安心心守城,敵軍即便加上郭家村的四千人也未必能奈何我;再不濟,直接棄城逃跑,對方也未必能追上。”

他知道,自古以來伏擊戰如果被識破那就會出現最危險的情況,像他現在就被迫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以劣勢兵力抵抗對方優勢兵力。好在對方也沒有完全壓上來,而是留下了一個營作爲預備隊;但即便如此,對方還是給他造成了很大壓力,讓他心中暗罵。

不過世上從來都沒有後悔藥,此時王良材只有硬着頭皮準備交戰。

“大王平日待你們不薄,如今正是爾等報效大王的時候了!一會兒若是有人斬首立功,等回到城內後,每個首級獎三十貫錢,並且按照功勞提升職務,決不食言。”

“但如果有人臨陣脫逃,無論是何人,本將也定斬不饒!”

“弓弩手注意,等敵軍進入五十步再射!發射一輪以後立即撤退,不得遲疑!”

野外交戰,弓弩手的作用有限,只能射五十步,五十步外很難射中目標,而五十步內,如果不是城牆或者高地,一般都只有發一箭的時間敵人就衝上來了。

“刀牌手注意,一會兒你們上前掩護弓弩手撤下來!”

……

沒有楊渥想象中的激情,也沒有他想象中的熱血。雙方的軍隊接近後便迅速廝殺作一團。

“殺!”遠處一陣陣高亢的吼叫聲傳來,震動四野。

隨着雙方士兵手中刀槍的揮舞,一時間鮮血紛飛,不斷有人影轟然倒下。哭喊聲,慘號聲,人體被長槍刺入時發出的悶響充斥着戰場上每個人的耳膜。

短暫的交戰後,雙方的士兵都顯出了一陣慌亂和恐懼,但淮南一方久經訓練,在隊長、夥長的帶領下迅速鎮定下來;反而是兩浙兵依舊有些慌亂,他們今天出城想要伏擊對手卻被發現,此時被迫與優勢敵軍交戰,士氣自然不高。

楊渥收斂心神,面無喜悲,神情淡漠,望向遠處戰場,而程勳帶着侍衛守衛在左右,持刀而立,同時注意着前方戰況。

嚴格來說,淮南兵的單兵戰鬥力是遠遠超過兩浙兵的,更何況楊渥的兵都經過了嚴格訓練,加上人數上也超出對方,這一交戰便迅速佔了上風,在廝殺中倒下的人比對方少得多。

“兒郎們,隨我殺上去!”王良材奮力疾呼,他眼見前面三個營在對方攻擊下迅速落於下風,趕緊親自帶着剩下的一個營殺上去增援。在他的帶頭下,兩浙兵稍微穩住陣腳,但依然處在下風。

對面,範遇匆匆來報,“公子,剛剛斥候仔細查探過了,林中並沒有伏兵。”

“沒有?”楊渥一愣,隨即大喜,“這附近地勢平坦,根本藏不下伏兵。若是林中也沒有敵軍,那就說明敵軍已經全部投入戰場了。”

眼見對方已經落在下風,楊渥暗自欣喜,“等側翼包抄的營也圍上去了,這一戰基本能定下來了。”

“田能,等會如果敵軍敗了,你就立刻發起追殺。但一定要記住不能進入樹林。”他立即對統領馬隊的田能下令道。

騎兵在樹林中的作用很小,這一點楊渥自然知道,更何況樹林裡面是不是有敵人伏兵都不知道。

又過了一會兒,戰場上的局勢徹底明朗,隨着側翼包抄的那個營圍上去,敵軍遭到夾擊的那個營漸漸混亂起來。

“機會來了!”楊渥當機立斷,指着對方出現混亂的那個營對馬隊隊長下令道,“田能,立刻出擊,攻向那裡!”

“是!”田能迅速反應過來,他大手一揮,“兒郎們,跟我衝鋒!”

楊渥的騎兵隨着馬匹的長嘶迅速向對方攻去。他們雖然只有五十人,但排成嚴整的隊形向一堵鐵牆一般,衝鋒起來氣勢非常嚇人,剛殺進敵軍陣列便帶起飛濺的血雨。

在這樣的衝鋒下,敵軍迅速發生動搖,很多士兵轉身就逃。

“頂住,給我頂住!”

此時王良材不僅親自上陣殺敵,還連連揮刀斬殺那些逃跑的士兵,然而依舊挽回不了敗局,逃跑的士兵越來越多。

“將軍,咱們快逃吧!再不逃就來不及了!”他的侍衛眼看淮南馬隊出動了,趕緊苦苦相勸。

看着戰場上突擊而來的敵軍騎兵,自己一方依然在抵抗的越來越少,而周圍的淮南兵卻越來越多,王良材也知道大勢已去,他沒有多猶豫,在侍衛的護衛下迅速逃離戰場。

兵敗如山倒,在這時就算是顧全武來了也沒有辦法挽回。王良材雖然忠於錢鏐,但也沒有爲他送命的打算。

隨着他的逃離,常熟守軍進一步崩潰。

“投降免死!”

隨着淮南軍的口號響徹戰場,許多敵軍士兵乾脆就沒逃跑,而是跪地投降,但更多的敵軍卻選擇了逃跑,於是一場一場正面戰鬥就變成了追擊戰。

然而除了王良材以及他身邊的侍衛得以騎馬逃回去外,其他士兵基本都被俘虜了,這就是有騎兵和沒騎兵的區別。

上次任家莊楊渥雖然也戰勝了敵軍,但大部分敵人都逃走了;這一次卻基本將他們留下來了。

“好了,現在派人去通知秦將軍,讓他趕到縣城來!”大局已定後,楊渥終於鬆了口氣。自始至終,他手中握着的一營五百人都沒有派出去,這是他的預備隊,是防止最壞情況出現的殺手鐗。

而這一戰的結果也讓他感到滿意。在人數稍微佔優勢的情況下,整個戰鬥過程中都是牢牢的控制在自己一方,沒有給對方任何機會。

而且剛纔戰鬥時楊渥也發現手下的士兵雖然也很恐懼,但卻迅速鎮定下來,保持陣型,始終沒有一個逃跑的。這讓楊渥感到由衷的喜悅。

“至少軍紀上沒多少問題了。”他相信只要紀律嚴明,軍隊的戰鬥力就不會弱。

“公子,大喜啊!”這時候範思從過來彙報戰果,“我軍一共只陣亡士兵六十多人,傷者兩百多人,而敵方卻陣亡了兩百多,傷者也有四百多人,其餘俘虜更是上千,目前馬隊還在追擊敵軍,想必還能抓到一些俘虜!”

“好!”楊渥心中同樣喜悅,“稍事休整後繼續向前,爭取今晚就拿下常熟!”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章 崩潰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十二章 合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
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章 崩潰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十二章 合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