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

“大王,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淮南軍對如今已經攻克了蘇州。”身旁敬翔恭敬的答道。

敬翔字子振,同州馮翊人,乃是唐朝侍中敬暉之後。他少時好讀書,尤其擅長寫文章,思慮敏捷,人稱少年英才。不過他趕赴長安趕考進士時卻意外落榜了。

黃巢打入長安時,敬翔逃到汴州投靠同鄉王發,後來得到當時執掌汴州的朱全忠的賞識,這之後他跟隨朱全忠前後已經有二十年了。

在這二十年時間裡,朱全忠對他始終言聽計從,而敬翔對朱全忠也同樣忠心耿耿,夙興夜寐,爲朱全忠的霸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已經攻佔了蘇州?”朱全忠皺了皺眉,“蘇州守軍雖然不多,但如今纔過去兩個月,淮南軍怎麼會這麼快就取得了蘇州?”

按照這個時代的攻城速度來說,像蘇州這種大城應該不會這麼快就失陷纔對。

“屬下聽說吳王楊行密的長子楊渥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投石機,可以在五百步外發射上百斤重的巨石,蘇州守軍就是被這種全新的武器給打崩潰的。”

“新的投石機?”

這是朱全忠第一次聽說楊渥的名字,對於他這個天下第一梟雄而言,能夠入得他眼的,就算不是楊行密這種同等級的梟雄,至少也要是像顧全武這種名將。

至於楊渥,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之前也沒立下什麼大功勞,還不值得他去重視。所以此時他感興趣的只是這新的投石機是不是能夠幫助他攻下鳳翔城。

“是的,不過這種投石機淮南方面看守得很嚴密,我方細作根本得不到具體的消息。”

“此外,大王可不要光顧着新式投石機而小瞧這個楊渥。據屬下所知,此人自從今年出仕以來,已經屢次建立功勳,這次進攻蘇州他就是作爲淮南軍的副統帥,先率領偏師攻迅速佔了蘇州周圍的縣城,將蘇州徹底孤立起來;然後在蘇州城下又製造出這種投石機,一舉拿下蘇州城。如此功績,讓楊渥在淮南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將來對大王統一江淮可是會造成麻煩啊。”

“子振說笑了!”朱全忠不由得笑了起來,“想那楊渥乳臭未乾,即便有些才能又能如何?再說了,淮南軍中本來就有不少名將,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他這一生征戰,遇到的名將不在少數,他自己麾下的名將也不在少數,區區一個楊渥又哪裡值得他關注。

“大王,淮南固然多名將,但楊渥卻是不同的!”敬翔卻搖搖頭說道。

“哦,不知這個楊渥有何不同?”

“大王應當知道,江淮之地向來與我北方不同,那裡河流密佈,水路縱橫,我北方騎兵根本不適合在那裡作戰,上次清口大戰我軍失敗便是如此。更何況,楊行密也是一方梟雄,深得淮南衆將的擁戴,我軍想要消滅淮南只怕很難做到。所以屬下覺得,要想一舉攻下淮南,最好要等到他們內部出問題的時候。”

“不錯,但這與楊渥有什麼關係?而且,孤聽說宣州刺史田覠對楊行密很不滿,若說淮南內部出問題,使些手段讓田覠起兵造反不是更好嗎?”

田覠對楊行密的不服由來已久,連遠在北方的敬翔、朱全忠等都聽說了,然而朱延壽對楊行密的不滿卻還是個秘密,畢竟他們之間是姻親關係,加上朱延壽過去一直爲楊行密鎮守着北方,爲淮南立下了很大功勞,所以朱全忠等人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讓田覠起兵造反自然很好,屬下聽說宣州大概有六萬兵力,加上田覠在淮南威望較深,若是他起兵造反,應該能給楊行密造成點麻煩。不過屬下覺得在楊行密還活着的時候,不管誰造反都很難動搖淮南的根基。田覠造反,即便有大王支持,但只怕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平定。”

朱全忠皺了皺眉,對敬翔的判斷不置可否。

敬翔繼續說着:“所以屬下覺得,要想平定淮南,最好辦法是等楊行密死後。而若是那楊渥沒多少能力,等將來楊行密死後即便他繼承了淮南節度使位置,他的部下也會不服他,到時候淮南就算不出什麼內亂,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上下一心,而咱們攻佔江淮也就有了可能;但如今楊渥能力卓越,這也就意味着即便楊行密將來死了,他的下一代依然很強,淮南依然是個強大的整體,我軍要攻下淮南只怕還是很難啊!”

朱全忠這才緩緩點了點頭,敬翔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經過二十多年的亂世,如今天下諸多藩鎮根基都已經變得深厚起來。

比如晉王李克用多次被他擊敗但卻始終無法消滅,岐王李茂貞同樣如此,雖然已經被他打殘了,但想要徹底消滅李茂貞卻很難。

想要徹底消滅這些藩鎮,最好的時機便是等這些創業的老一輩梟雄都死了之後。但如今楊渥才能不俗,又逐漸得到淮南軍將的擁戴,將來即便楊行密死了,淮南依然不是那麼容易攻伐的。

不過這些也就讓他稍微變得重視一點,朱全忠還是沒有將他放在心上。

“如今李茂貞即將服軟,咱們的大軍可以撤一些回中原了。另外,錢鏐畢竟有些實力,孤還指望他在南方牽制一下楊行密。這樣吧,命朱友寧率領六萬大軍南下宿州,威脅楊行密的後方,也算是幫錢鏐減輕一點壓力吧!”

對於這個決定,敬翔自然沒有異議。朱全忠對於南方的策略向來都是打壓最強的勢力,不讓任何勢力得到統一南方的機會。

當初孫儒強大肆虐江淮,楊行密屢戰屢敗時,朱全忠曾經多次派兵南下聯合楊行密牽制孫儒,那也是楊行密和朱全忠的蜜月期;但後來楊行密擊敗了孫儒之後,雙方關係就迅速分裂。

爲了阻止楊行密一統江南,朱全忠曾經兩次派兵南下,第一次南下時規模較小,只是起到牽制作用;第二次南下便是清口大戰,那一次朱全忠想要一舉消滅楊行密,誰知道在清口遭到大敗,損兵折將七、八萬人,連大將龐師古也戰死了。

好在朱全忠實力雄厚,並沒有因此就動搖根基,而是將精力重新轉移到北方去,在南方則聯合錢鏐、杜洪、鍾傳、馬殷、雷彥恭、成汭等勢力組成一道包圍網,阻止楊行密統一南方的步伐。

但如今錢鏐內部出了問題,朱全忠自然要出力拉他一把。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十章 王茂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
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十章 王茂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