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

建安十三年,冬。

冀州,鄴城。

春分尚未至,丞相府的海棠卻一夜盡放。

甄宓臨盆這日,侍女們發現滿院花朵竟皆朝產房方向低垂,似在行禮。

李翊擲下軍報疾奔後院,聽得一聲清越嬰啼破曉而來。

穩婆喜極而泣: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相爺有女矣!”

此前生了三個兒子,唯有剛過門的甄宓上來便爲李翊生下一女。

此女幾乎與劉備的三子劉理同一個月出生。

作爲齊國的二號人物,與劉備同時生下一子。

一男一女,龍鳳呈祥,於齊國而言不可不謂雙喜臨門。

李翊接過襁褓,見女嬰眉間一點硃砂嫣紅似血。

“尚書有云,‘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李翊指尖輕觸嬰孩的掌心,謂左右人道:

“不妨便換作李儀罷!”

屏風後傳來袁瑩帶笑的嗔怪:

“夫君偏心!治兒平兒取名時,可沒翻這許多書簡。”

她牽着雙生子轉出,正是李治與李平。

雖然李平是庶出,但其已過繼給了麋貞。

兼之其又與李治年紀相仿,袁瑩平時帶娃時,也習慣將之帶在一起。

八歲的李治已能明事理,向父親有模有樣的拱手:

“恭喜父親得鳳女!”

呵呵。

李翊笑着摸了摸李治的額頭,“汝等身爲兄長,日後當好生照顧小妹。”

麋貞捧着件五彩斑斕的錦緞走來:

“妾採幽州棉、青州繡、淮南絲,又向溫侯夫人求了遼東貂絨襯裡。”

話落,將之披在李儀身上。

左右人見此,都紛紛言道:

“好啊!此女將來貴不可言吶!”

過繼子李平躲在母親身後,突然掏出個草編的蟈蟈籠:

“給妹妹玩!”

甄宓見此,倚在錦榻上微笑,忽然輕咳。

李翊忙將女兒交給乳母,將之抱在懷裡,柔聲道:

“宓妹兒產後不宜勞神.……”

甄宓卻忽然轉身取出一書,展開竟是《女誡》,字跡娟秀中隱帶風骨。

“夫君且看最後一章。”

甄宓指尖點在某處。

李翊念出聲來:

“清閒貞靜,守即整齊……”

“咦?這‘節’字爲何……”

“妾故意寫錯的。”

甄宓蒼白的臉上泛起紅暈,“該用竹字頭的‘節’。”

“妾卻寫成‘即’,取《易經》‘即鹿無虞’之意。”

“願吾女將來不必困守閨閣。”

正說話間,侍從忽然報說各郡、各州送來賀禮了。

作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李翊收到的賀禮並不比劉備差。

但要說有什麼新鮮玩意兒,那倒也沒有。

無非就是遼東裘、珊瑚樹、東海明珠,以及一些金銀首飾罷了。

夜深宴散,李翊獨坐書房。

案頭並排放着兩份奏報,一份來自幽州。

原來今年冬天,北方大量牛羊凍斃。

不論是烏桓人亦或是鮮卑、匈奴人,這個冬天都不好過。

而這封奏報是牽招寫的,其書略雲:

“今歲漠北苦寒,朔風裂石,胡馬多斃,穹廬十毀其三。”

“護烏桓校尉牽招請命,欲乘虛擊之。”

原來,牽招認爲這是一個趁你虛要你命的好機會。

希望李翊批准他主動出擊,搶奪牧民的牛羊,使其雪上加霜。

李翊皺起眉頭,擲卷嘆道:

“昔吾在漁陽設下特區,本意就是爲了發展幽州經濟,使其得以自給自足。”

“近擅自開戰,必生禍患。”

於是批覆道:

“北疆之盟,金石所鐫。”

“胡虜雖困,豈效曹操襲呂伯奢之事?”

“今幽州商賈持胡馬之券者衆,若啓邊釁,恐市井傾覆。”

“着田豫開常平倉賑濟,不足則調冀州芻粟。”

“敢言戰者,軍法從事!”

雖然李翊說了,幽州不夠,再由冀州補。

可只是猶豫了一下,李翊還是大手一揮。

批了粟十萬斛、氈帳三千頂發往幽州去。

這是第一項大的奏報。

第二封軍報,則是幷州牧馬超寫來的,言道:

“曹操舉兵入蜀,關中空虛,乞速發兵,直取洛陽!”

李翊覽畢,沉吟良久,批覆道:

“兵者,國之大事。”

“未奉王命,豈可輕動?”

“幷州諸軍,嚴守關隘。”

“待下邳令至,再議行止。”

李翊拒絕了馬超發兵的請求,理由就是沒有劉備的命令,各地全都稍安勿躁。

等上面文件下來了,再考慮是否開戰。

恰好此時甄堯走進屋來,見狀,乃出聲問道:

“明公素有大志,今曹操西征,中原空虛,何不趁勢取之?”

沒有去與曹操搶西川,一方面是離得遠,一方面是齊國高層更想要中原。

如今曹操精力已經在益州了,爲何此時還不動手。

這是困擾相府所有人的問題。

李翊擱筆於案,解釋道:

“昔者,吾等不過據有一州之地,可因勢而動,進退自如。”

“今齊國疆域萬里,帶甲百萬。”

“一舉一動,牽動天下。”

“若擅啓戰端,則河北、淮南、青州、幽州,荊州皆需策應。”

“稍有不慎,滿盤皆亂。”

這就是治大國與治小國的區別。

有的領導人在小國能夠發展的好,但把他放到大國的最高領導人位置上去,他就焦頭爛額了。

李翊復又嘆道:

“治國如弈棋,不可貪一時之利。”

“曹操雖遠征,然其根基未損。”

“若我軍貿然進兵,彼回師急援,則勝負難料。”

“且齊王未令,吾等豈可僭越?”

“現今有任何大事,都等徐州指示下來之後,再做決定罷!”

甄堯聞言,肅然起敬,拱手道:

“……明公深謀遠慮,非堯所能及。”

李翊又復書馬超,嚴令:

“未得王詔,幷州一兵一卒不得擅出!”

“違者,軍法從事!”

此外,李翊還專門給幷州別駕龐統寫了一封書信,讓他規勸馬超。

不要隨便亂來。

龐統得李翊書,乃向馬超諫言道:

“丞相所以止將軍者,未奉王命也。”

“且幷州有匈奴之患,雖承丞相善政,暫得安輯。”

“然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將軍豈可不察?”

“願將軍勿貪一時之捷,俟天時既至。”

“王必用將軍之師,但靜待之可也。”

馬超素來敬重龐統,見其如此說了,乃放棄此時出兵的打算。

自率部回晉陽去了。

不表。

……

徐州,下邳。

“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這句話的意思,乃是伊尹的爲臣之道。”

“應當上輔天子,下濟黎庶。”

“羣臣當一心以事君,如此政事方能爲善。”

“……這裡的一心,便是一德之意也。”

魯肅耐心地講述着,他的聲音醇厚而溫潤。

絲毫沒有因爲長篇大論而變得枯澀。

這一刻,他忘記了身爲政治人物的煩惱。

此時的他僅僅只是一位老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解經治典中去。

“故這‘爲上爲下’,便是《鹹有一德》之精粹所在。”

“世子,您可聽明白了?”

劉禪默默地點了下頭。

魯肅是一個非常耐心的老師,他善於循循善誘。

但小劉禪似乎對魯肅講的《尚書》似乎並未有太大興趣。

他心神不寧地支着下巴,凝神朝窗外望去。

作爲世子,他從小接受的就是高等教育。

劉備對他的管教很嚴,魯肅作爲太傅,本就是他的老師。

但劉備又專程聘請了大儒孔融,隔三差五地從青州回來,專門爲其講解《禮記》。

劉禪對此,感到意興闌珊。

忽然,他的耳朵動了動,從風中捕捉到一絲細微的聲音。

那是蹴鞠落地的聲音,劉禪很喜歡蹴鞠,故此對這聲音十分敏感。

魯肅見此,拿起來一片竹簡,磕了磕案几的邊角,沉聲到:

“世子,學問之道,務要專心!”

作爲老師,魯肅該嚴厲時也十分嚴厲。

劉禪也對魯肅又敬又怕,聽出他言語中的不悅情緒之後,馬上又重新坐好。

“先生,還有幾時下課啊?”

阿斗嘆了口氣,難掩眸中之疲憊。

魯肅看了眼天色,道:

“大概還有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之後,世子可去用午膳。”

“午膳過後,孟玉公還要爲您講解《左傳》。”

啊!?

劉禪面露難色,壯着膽子說道:

“……可、可我想去跟好友玩。”

魯肅聞言,正色置簡,十分嚴肅地說道:

“世子,您今已七歲矣。”

“肅七歲之時,已學完《孝經》,您的課程還差得遠。”

“爲此事,齊王上次還嚴厲批評了老臣。”

“世子也應該時時想着,'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之義。”

“豈可效豎子嬉遊,徒費光陰?”

阿斗撇了撇嘴,不滿道:

“那張苞與我一般大小,幾乎同歲。”

“緣何可以日日走馬射雀?”

“我卻每日要待在宮中,學這勞什子經書?”

嘶……

魯肅倒吸了一口涼氣,勃然變色。

得虧現在劉備不在,否則被他聽到這話,非得讓阿斗嚐嚐戒尺的厲害不可。

魯肅以戒尺擊案:

“張苞乃三將軍之子,可以縱馬習弓。”

“世子爲齊王血脈,系社稷重器!”

“不可類比!”

說着,忽又瞥見劉禪衣帶鬆散,乃嘆道:

“……老臣請爲世子整冠。”

話落,魯肅蹲下身子來,幫劉禪整理衣冠。

侍臣忽報,右將軍張飛攜子入宮。

劉禪聞報,雀躍欲起,大呼:

“噫!苞兄必是來找我的。”

卻被魯肅伸手按住,撫其肩膀,沉聲說道:

“世子,韓子有云,‘慈母有敗子,嚴家無格虜’。”

“今日背不完《尚書》,老臣不能放你走。”

唔!

劉禪眉頭緊皺,怏怏不樂地回到了案上。

這是,忽聞殿外傳來一聲雷吼。

“魯子敬!俺老張來也!”

但見張飛虎步踏入,身邊還跟着一男一女。

左手拎着張苞,右肩扛着張星彩。

黑臉上虯髯怒張,說道:

“這課要上到幾時?”

“……哦,是右將軍啊。”

魯肅上前施禮,拱手說道,“尚需半個時辰。”

“誒!等不得!等不得!”

張飛大手一揮,“娃娃們憋出病來,這誰擔待得起?”

劉禪見救星至,歡呼躍起:

“張叔!張叔!”

魯肅急忙將之攔住,“誒!右將軍不可!”

“齊王嚴令,課未上完,不得使世子出去玩耍。”

張飛“嘿”地一笑,從魯肅身旁掠過。

一把抄起劉禪,扛在了肩上。

“若是兄長怪罪,俺自去領鞭便是!”

“先生你也別這麼迂腐行不行?”

“我這侄兒才幾歲,七歲就要他讀《左傳》、《尚書》,他如何學的明白?”

“誒,你!!”

魯肅正欲出聲反駁。

張飛卻已經將劉禪抱出屋外了。

“唔!”

魯肅捂住胸口,被氣得差點兒昏過去。

當過老師的都知道,

遇上不愛學的學生,偏偏又有教學壓力,還是班主任時。

那是真正的壓力山大!

脫髮、失眠、焦慮都是常有之事。

雖然魯肅不用管一個班,但作爲世子的老師,他身上的壓力同樣不小。

生怕孩子哪裡學的不踏實,不夠好。

“太傅,小心。”

侍從急忙上前將之扶住,“眼下該怎麼辦吶?”

魯肅眸光一蹙,沉聲道:

“走!去找齊王!”

……

這邊,扛着劉禪、張苞、張星彩出了東宮,徑直往御苑而去。

時值臘月,梅花點點,朔雪紛飛。

三個孩子一落地,便如脫籠的小雀兒般四散奔去。

張飛往雪地上一躺,枕着雙臂笑道:

“今日不練武,不讀書,只管耍個痛快!”

張苞最是頑皮,一個翻身爬上老槐樹,折了根粗枝當長矛,凌空躍下,大喝:

“燕人張苞在此!曹賊納命來!”

劉禪見狀,忙拾起地上的枯枝作劍,擺出魯肅教的君子架勢: “吾乃齊王世子,賊將休得猖狂!”

張苞大笑:

“你這般慢吞吞的,早被我一槍挑下馬了!”

星彩就坐在雪地上,採梅花編環,忽瞥見樹下一窩雛鳥。

便輕手輕腳地捧起一隻,回頭喚道:

“阿斗,你看!”

劉禪丟了“劍”跑去,見那雛鳥絨毛未豐,啾啾哀鳴,不由擔心:

“它是不是餓了?”

張飛聞言,一個鯉魚打挺躍起:

“等着!”

不多時竟捉來幾條青蟲。

三個孩子圍作一團,看雛鳥啄食。

張星彩忽然將花環戴在劉禪頭上:

“賞你的!”

劉禪紅着臉不敢動,張苞卻扮鬼臉:

“羞羞!男子漢戴花!”

張飛哈哈大笑,忽將三個孩子一把攬住:

“來!比誰拋得高!”

只見這黑臉將軍雙臂一振——

張苞如鷂子翻身,凌空還踢了個腿。

劉禪嚇得緊閉雙眼,落地卻滾進軟草堆。

星彩繡裙綻如芙蕖,半空裡銀鈴般的笑聲驚起滿樹梅花。

玩累了,四人橫七豎八躺在坡上。

劉禪非常喜歡這位張叔,他依偎在張叔懷裡,認真說道,“阿斗最喜歡張叔了。”

張飛大笑,“既如此,阿斗將來如何報答張叔?”

劉禪歪頭沉思,忽指張苞:

“待我爲王,封苞兄做大將軍!”

復又一指張星彩,“再娶星彩妹妹爲妻。”

“我爲齊王,他當王后!”

張星彩霎時漲紅臉蛋,銀鈴般嗔道:

“誰要嫁你這書呆子!”

張苞更是一個箭步護住妹妹,揮拳嚇唬:

“敢欺負星彩,看我不揍你!”

張飛哈哈大笑,“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

忽又一指他天上流雲,“瞧,那朵流雲可像赤兔馬。”

“想當年俺老張大戰呂布之時,險些就搶了他的馬,給俺二哥用。”

一提起關羽,張苞便搶聲道:

“那分明是青龍偃月刀!”

劉禪揉着眼睛:

“……我瞧着……像魯太傅的鬍子……”

忽見夕陽西沉,張飛一個激靈:

“壞了!誤了晚課!”

言罷,忙夾起三個泥猴兒往回跑。

東宮門前,魯肅執戒尺而立。

張飛趕緊把孩子們往身後一藏,訕笑道:

“子敬先生,今日……今日俺教了他們練了騎射……”

原以爲魯肅會大發雷霆,可他的臉色卻異常平靜。

只聽得戒尺“啪”的一聲響,落在青石板上,驚起三兩隻棲鳥。

“齊王在內殿等候多時了。”

魯肅的聲音似古井無波,眼角卻瞥見劉禪衣襟上沾着的雪土。

張飛銅鈴般的眼珠一轉,暗道一聲:

“吾命休矣!”

張飛戰戰兢兢的帶着三個孩子,進了屋。

內殿燈火幽微。

劉備正執黑子孟玉公徐璆對弈,棋盤上“金井欄”陣已成殺局。

“大伯!“

張星彩乳燕投林般撲進劉備懷中,故意將梅花插滿伯父冠冕。

“星彩想您啦!”

劉備冷峻面容如春冰乍破,拈起女童鬢邊落花:

“……呵呵,小星彩比上次重了。”

忽向魯肅道,“聽說城南新開了家蜜餞鋪子?”

魯肅答說,“是,”

劉備便哄着星彩說道,“小星彩,我讓魯叔帶你和苞兒去買蜜餞如何?”

星彩高興地蹦蹦跳跳,“好誒!喜翻!喜翻!”

張飛見此,向劉備彎腰說道:

“兄長,俺帶兩個娃娃去買蜜餞哈。”

“你留下。”

張飛方一轉身,便聽到背後劉備冷冰冰的聲音傳來。

唉!

張飛無奈地轉過身來,不敢與劉備的目光對視。

這位軍中的熊虎之將,萬人之敵,此刻竟被嚇得不敢發一言。

如果沒有記錯,張飛上次看到劉備這個神情,還是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劉備剛剛當上安喜縣縣尉。

而那時,來了一個督郵。

後來那個督郵,讓張飛背了兩千多年的“黑鍋”。

“知道今天自己做錯了什麼麼?”

劉備甚至不正眼看劉禪一眼。

內銅鶴燈臺的火苗突然“噼啪”爆響。

劉備的手指仍懸在棋盤上方,黑玉棋子映得他指甲發青。

“兒臣……兒臣不該逃學……去跟張叔玩。”

劉禪的小腿肚開始打顫。

“還有呢?”劉備又問。

“我、我、我……”

劉禪一時答不上來,他不知道自己除了上課早退之外,還犯了什麼錯。

劉備突然將棋子重重拍在“天元”位:“孟玉公!”

劉備以手指與他對弈的孟玉公徐璆。

“徐公耄耋之年,早已致仕歸鄉。”

“乃父屈萬乘之尊,親詣延請,爲汝傳經講道。”

“豎子竟從叔嬉遊,使長者空候竟日。”

“汝讀諸多書來,可知何謂尊師重道否!”

劉備突然抓起棋簍砸在地上,三百枚雲子如冰雹迸濺。

嚇得劉禪,側身去躲。

張飛猛地單膝跪地,鐵甲砸出悶響:

“兄長!是俺……”

“你閉嘴!”

劉備的吼聲震得樑塵簌落,轉頭卻對徐璆長揖到地:

“先生,是備教子無方。”

“還望您多多擔待。”

漢朝本就尊重老者,尤其像孟玉公徐璆這種七十多歲的名士,幾乎是國寶級別的存在。

別說劉備是齊王了,便是當了漢家天子他都得對人家畢恭畢敬。

徐璆早年間爲劉備當過東海相,後來告老還鄉。

是劉備拉下老臉,主動去請他重新出山,給自己兒子講課。

結果今天下午,劉禪曠課,讓老先生乾等了一下午。

這才讓劉備罕見的如此暴怒。

道理很簡單,劉備都要敬這位長者三分。

你這小娃娃還敢晾人一下午,令劉備如何不生氣?

“阿斗!”

劉備平復了一下心情,俯視着階下的孩子。

“《孝經》‘諸侯章’如何背?”

劉禪小臉煞白,常言道,溫故而知新。

白天魯太傅講過,但他玩了一下午,又不曾複習便被拉到內殿來訓話。

早已將書本內容給忘了。

“……兒臣.兒臣只記得‘在上不驕’……”

唉!

劉備長長地嘆了口氣,“三弟!”

“在!”

張飛條件反射般併攏腿甲,鐵靴相撞聲驚飛檐下宿鳥。

“汝也年歲不小,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如何不能成熟一些?”

“多向子玉學學。”

“寡人讓你多讀書,正是爲了沉澱你的心思。”

“汝可知,今日耽誤的,是將來救命的學問?”

“兄長,俺知錯了。”

張飛低頭認錯。

大朋友、小朋友兩個人就這樣並排站着,乖乖聽着劉備的訓斥。

劉備手執戒尺,走到劉禪身前。

目光如霜,沉聲說道:

“豎子可知,取天下易,守天下難?”

“寡人與子玉半生血戰,捨生忘死,方有今日之齊。”

“汝若終日嬉遊,寡人安敢以社稷相托?”

“縱汝爲寡人之子,若將江山給你,寡人也羞於再見子玉!”

“汝知罪否!”

“汝知罪否!!”

戒尺破風而下,殿內登時傳來“啪!啪!”數聲脆響。

歷史上的劉備可是一個嚴父,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

不僅要求劉禪去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還讓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來監督劉禪學習。

然後又讓尹默教他《左傳》。

不止如此,還要讓劉禪學武。

史書叫,“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其實劉備這種心態很好理解,畢竟沒有父母不希望望子成龍的。

尤其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肯定希望子女能夠將他守住。

要不然曹操也不會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了。

因爲孫權就是把吳國的江山守的很好,纔會讓曹操如此感慨。

劉禪掌心通紅,淚如雨下,卻不敢縮手,只顫聲哭道:

“兒臣知錯!兒臣再不敢了!”

張飛見此,只能搖頭嘆息,心中懊悔不已。

ωωω⊙ Tтkд n⊙ ¢〇 正責罰間,忽聞殿外環佩急響。

王后袁瑛踉蹌闖入,一把將劉禪攬入懷中,泣道:

“王上!要打便打妾身,莫傷我兒!”

劉備見狀,戒尺懸於半空,終未落下,只長嘆一聲:

“慈母多敗兒!此子將來若不能承大統,皆汝今日之過也!”

劉禪趕忙出言維護母親:

“父王!這不甘母親之事!”

“此皆吾之所爲也!”

“放肆!”

見劉禪還敢頂嘴,劉備怒喝一聲,眼中寒光迸射。

“豎子安敢頂撞君父?!”

袁瑛將劉禪緊緊護在身後,擡頭直視劉備,眼中淚光閃爍,卻寸步不讓。

“昔君與曹賊共戮吾父,使妾煢煢失怙。”

“今復欲斃妾遺孤耶?”

女子本弱,爲母則剛。

當年袁術雖不是被曹劉所殺,卻是被二人間接害死。

彼時的劉備看上了袁氏的背景,而袁瑛也需要劉備的政治庇護。

兩人心照不宣都不提及此事。

只是今日一時上頭,護犢情切,竟將舊事提及。

“賤婢安敢!”

劉備大怒,揚手便欲摑其面。

但落下的一瞬,到底還是收了勁,只打在袁瑛髮髻之上。

鬢釵墜地,袁瑛猶緊護幼子不退。

張飛見此,終於忍不住了,一把上前將之抱住:

“兄長!你、你昏頭了!”

劉禪誤以爲母親被打了,大聲慟哭:

“……嗚嗚嗚,最討厭爹爹了。”

“我、我要去找姨母!”

“母親帶我去找姨母!”

阿斗小時候曾經被袁瑩帶過。

由於袁瑩天性嬌俏,又爲李翊縱容,故阿斗待在其身邊常覺溫暖,並無壓抑之感。

今日遭此一事,心中思念之情倍增。

嚷嚷着便要去找姨母。

“……阿斗,好孩子,我們走。”

袁瑛心中苦楚,這世上她只有袁瑩、袁胤兩個親人了。

但一個在河北、一個在江南。

天南地北,一年四季見不着兩回。

而且劉備忙於公事,少於陪伴。

即便有空暇時間,他也更喜歡和兄弟們待在一起。

只有袁瑛生產之時,身子羸弱,劉備纔會專門留時間在她身邊照顧。

所以,孩子就是袁瑛的全部。

她會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她的兩個兒子。

袁瑛抱着阿斗,默然地走出了內殿。

張飛見此,怔一下,便問:

“……兄長,可要俺去追?”

“……唉,不必了。”

劉備疲憊的坐了下來,彷彿瞬間蒼老了十歲。

他伸手揉了揉太陽穴,緩聲道:

“寡人始至今日方知爲君難,爲君父更難。”

話落,又似自嘲一般地向張飛笑道:

“益德你瞧。”

“旁人都說寡人這個齊王,管理天下子民是井井有條,不在話下。”

“可卻管不了自己的兒子。”

“你說可笑否?”

張飛默然許久,走至劉備跟前,輕輕拍了拍他的後背。

“……兄長,您、您只是累了。”

“一國之君不好當,您每日忙於國事,疏於對孩子的陪伴。”

“俺也是念及此,才帶着阿斗去玩樂了一下。”

“不想弄巧成拙,還傷了嫂子。”

“啐!俺真是該死!”

言罷,張飛伸手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

“益德!”

劉備拉住張飛,心疼地撫摸着他漲紅的臉頰。

“莫說該死。”

“可還記得我兄弟三人桃園結義之誓言乎?”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出這句話。

旋即都笑了。

……

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89章 比吳軍更可怕的前線漢軍?李翊:不允許以此謗言挑撥內部團結!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82章 司馬懿出師北伐,諸葛亮總制雍涼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73章 起二十萬大軍,五軍伐吳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345章 恭喜李治同學作文得獎,作文的題目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
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89章 比吳軍更可怕的前線漢軍?李翊:不允許以此謗言挑撥內部團結!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382章 司馬懿出師北伐,諸葛亮總制雍涼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73章 起二十萬大軍,五軍伐吳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345章 恭喜李治同學作文得獎,作文的題目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