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

卻說諸葛亮到荊州後勵精圖治,將局勢穩定以後,率兵去收降荊南四郡。

大軍先至長沙,太守韓玄將城池獻了。

諸葛亮又率兵去奪零陵。

這零陵太守名叫劉度,聞孔明軍馬到來,急與其子劉賢商議對策。

“今諸葛亮坐擁荊北,長沙望風而降。”

“吾徒守此地,並無益處,不如降之。”

“賢兒以爲如何?”

劉賢急止之曰:

“父親此言差矣,零陵坐擁湘水,向來不受中原管控。”

“諸葛亮乃一書生,所轄之衆,多爲中原人士,安能適應湘水之氣?”

“況據孩兒所悉,關羽、張飛、馬超等輩,俱未與諸葛亮一道同來。”

“只有一老卒黃忠,何足爲道?”

劉度的想法,其實代表了大部分荊南人的想法。

此前說過,荊州之所以要劃分爲荊南和荊北。

就是因爲貧富差距太大了。

荊北的富哥大多瞧不上荊南的窮哥們兒。

即便是劉表撫定荊南,一統荊州之後,對荊南依然是予以了高度的自治權。

所以對這幫荊南人而言,誰當他們老大都無所謂。

劉表也好,曹操也好,劉備也好,咱們聽你的就是了。

只要你別妨礙咱們就行。

雖然頭上多了一個大領導,但領導不在,他們就是當地的“土皇帝”。

所以劉備在收降荊南四郡之時,是保留了他們的原本官位的。

荊南自然也犯不着去跟劉表作對。

不過諸葛亮此來,則是爲了完全將荊南四郡納入管控之中。

這樣一來,性質可就不同了。

“只是以我零陵之地,欲抗劉備,未免太過以卵擊石。”

劉度擔憂地說道。

“父親糊塗,正因零陵乃窮僻困苦之地,料劉備並不興大軍來此。”

劉賢認認真真分析道。

正因爲咱們都窮成這樣了,劉備纔不可能派大軍來打咱們。

你這都不夠來回一趟的油錢呢。

你看很多大一統王朝,在收拾一些地方小勢力的時候,都更加喜歡招安。

而不是直接興大軍征討,就是這個原因。

“若直接獻城投降,諸葛孔明必不以我爲厚。”

“可若是先敗其兩場,再談歸降事宜,必得優待。”

劉賢有條不紊地分析。

嘶……

劉度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摸着下巴,沉吟道:

“……諸葛孔明師出於李子玉,絕非等閒之輩。”

“何以御之?”

劉賢抱腕,大聲道:

“父親勿憂,諸葛孔明身邊僅一黃忠而已。”

“我本郡上將邢道榮,力敵萬人,難道會戰不過他?”

“儘管任用,可以抵對。”

劉度急召邢道榮來帳前。

其人身長八尺,雙目渾圓。

虎背熊腰,四肢健壯。

劉度甚奇之,乃出聲問:

“諸葛亮率軍犯我零陵,我兒力薦你爲先鋒。”

“汝可敢出戰黃忠否?”

“如何不敢!”

邢道榮聲若洪鐘,向劉度一拱手:

“……稟府君,但憑末將手中這口開山大斧。”

“莫說是黃忠,便是關羽、張飛、趙雲之流一齊來了。”

“也管教他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只恨李翊不在此處,如若他來,將他一併擒了,獻予府君。”

劉度大喜,即賜道榮羊肉十斤、酒五瓶,以壯其勢。

又說待得勝以後,另有重賞。

邢道榮乃率三千軍馬出城,兩陣對圓。

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厲聲高叫:

“狗賊!安敢侵我境界!”

只見隊陣中,一簇黃旗出。

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中端坐一人。

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

丰神俊朗,器宇軒昂。

正是孔明。

諸葛亮以羽扇招邢道榮,笑曰:

“吾乃琅琊諸葛孔明也。”

“曹操引八十萬之衆,尚被吾軍殺得片甲不回。”

“汝等零陵小地,豈堪與我對敵乎?”

“今特來招降爾等,何不早早倒戈卸甲,以禮來降?”

“免遭殺身之禍也。”

邢道榮聞言,仰頭大笑:

“胡說!休要在此大言欺人。”

“赤壁鏖兵,世人皆知,乃李翊之謀,幹汝何事?”

“敢到乃公這裡誑語,看吾取爾狗頭!”

言罷,但見道榮掄起開山大斧,竟奔孔明而來。

孔明便回車,往陣中走,陣門復閉。

道榮橫衝直撞,引軍殺將進來,陣勢急分兩下而走。

一時尋不着諸葛亮人影,四下裡張望。

遙看見中央有一簇黃旗,料是孔明本人,乃只望黃旗處趕。

抹過山腳,黃旗扎住,忽地中央分開。

不見四輪車,只見一將橫刀立馬。

大喝一聲,直取道榮。

乃黃漢升也。

道榮奮起精神,掄起大斧來迎。

戰不數合,氣力不加,撥馬便走。

黃忠在身後趕來,喊聲起處,兩下伏兵盡出。

邢道榮舍死衝出去,身邊只剩下十數騎。

未走兩里路,又在前方遇着一員大將,攔住去路,大叫:

“鼠輩!認得常山趙子龍否?”

趙子龍?

邢道榮眉梢一揚,大叫一聲,衝過去,掄起斧頭便要來劈趙雲。

趙雲側身躲過,一手抓住斧柄、

道榮扯不出,咬牙切齒,雙手使勁。

趙雲一鬆手,道榮“啊”地叫一聲,率下馬來。

左右武士撲上去,將之縛了。

其餘之衆見邢道榮被擒,又無處奔走,乃紛紛下馬請降。

子龍將道榮擒來,到寨中見諸葛亮。

諸葛亮喝教斬首,唬得那道榮連連頓首討饒。

“饒命!饒命!”

“不幹小的事,都是那劉度父子執意要與先生作對。”

“小的一直都想歸順齊王,恨無有門路耳。”

“今日得見仙顏,真乃天意!”

諸葛亮乃叫停武士,問他道:

“汝既欲歸降,可回去替我捉了劉度父子,便準你投降。”

“汝可願意?”

道榮連連頓首,“願意,願意。”

“能爲孔明先生效力,實是三生有幸。”

諸葛亮又問其將用何法,將他父子捉來?

邢道榮略作思考,乃道:

“先生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說。”

“今晚先生只管調兵去劫寨,某爲先生內應。”

“你我兩軍,裡應外合,活捉劉度父子,易如反掌矣。”

諸葛亮大喜,即命人解了邢道榮。

又贈他衣物酒食,遣人送他歸去。

帳中諸將俱不信道榮之言。

趙雲蹙眉,諫道:

“……軍師,此人貪生怕死,並無骨氣氣節。”

“只恐回去,未必當真肯爲我軍內應。”

諸葛亮一搖羽扇,微笑道:

“吾豈不知此輩並無歸降之心?”

“今正欲將計就計,使其助我下零陵。”

衆將乃紛紛拜服,齊聲道:

“軍師神算,我等不及。”

……

邢道榮得以被放歸回寨,劉賢急忙將之接入城上來。

“適才見將軍在城外與諸葛亮鏖兵,戰到遠處,不見了蹤影。”

“未知戰況如何?怎麼只有你一人回來?”

面對劉賢的問責,邢道榮乃解釋道:

“這諸葛村夫果然有些門道,精通陣法。”

“末將不幸中其埋伏,陷入陣中。”

“虧得末將勇猛,打翻趙雲,搶了黃忠的戰馬。”

“才撿回一條性命。”

面對道榮的說辭,父子二人也懶得細究。

只是老父親劉度有些擔憂地說道:

“諸葛亮既然如此厲害,不若早早獻城投降,或可免罪。”

未等劉賢開口,邢道榮率先嚷道:

“府君莫急。”

“諸葛亮此人自負好大言,吾料定他今晚必來劫營。”

“不妨在夜晚將軍士伏於寨外,寨中虛立旗幡。”

“待孔明來劫寨,就而擒之。”

“若擒得孔明,劉備必以我等爲厚!”

邢道榮此人雖然奸猾,但也明白諸葛亮在齊國陣營有着怎樣的政治地位。

如果能夠將他擒來,那絕對是一個重量級的籌碼。

不是人人都如呂布那般,

擒了夏侯惇這種曹營宗室第一人,居然會拿去找曹操索要贖金換錢。

他們要是擒了諸葛亮,怎麼也得找劉備要個冀州或者徐州、青州的太守當一當吧?

劉賢大喜,依其計策行事。

當夜二更時,果然見着有一彪軍馬到寨口。

每人都帶有草把,一齊放火。

劉賢、道榮抓住機會,兩下殺來。

放火軍也不貪功,點了火就退。

劉賢與道榮乃率軍趁勢追趕,一連追出十餘里路。

不見了齊國軍隊,兩人都在那裡疑惑。

忽見得後方火起,二人大驚,邢道榮大呼道:

“必是被諸葛亮劫了寨了。”

於是急回本寨,趕去救火。

只見得火光未滅,寨中突出來一將,乃黃漢升也。

其已經奪了劉賢之寨。

劉賢乃道:

“不肖再去救本寨了,咱們只管去搶諸葛亮大寨。”

“與之對換!”

於是又復回軍,走不十里。

斜刺裡,趙雲引軍殺出。

暴喝一聲,一槍刺邢道榮於馬下。

劉賢見證大驚,萬沒想到他引以爲傲地零陵上將,竟非趙雲一合之敵。

心中生懼,乃下馬請降。

趙雲便將他的軍馬收了,扒了劉賢衣服,將之縛去見諸葛亮。

劉賢跪拜討饒:

“都是那道榮教我如此,與先生作對,實非我本意。”

衆人聞之,皆是相視一笑。

劉賢絕對不會想到,上個被擒的邢道榮,也是這般說的。

不過這一次,諸葛亮不需要再用劉賢乃將計就計了。

大將戰死,兒子被生擒,劉度不可能再做抵抗了。

於是,諸葛亮乃命人將劉賢的綁縛去了,又還他衣服。

賜酒肉爲其壓驚,然後教人送他回去,勸其父出來投降。

諸葛亮又厲聲叱道:

“今放汝回去,汝但有不服氣處,可整軍再來。”

“只是待吾打破城池,汝滿門當盡誅。”

劉賢頓首,顫聲說道:

“蒙先生厚恩,萬不敢再與貴國作對。”

於是回到零陵見着父親,劉度忙問兒子有沒有事。

劉賢嘆道:

“蒙諸葛先生厚待,並未害我。”

“其人甚有德行,不如降之,免使州郡百姓遭其害也。”

劉度乃埋怨道:

“當初我說直接降,汝非是不聽。”

“那諸葛亮乃是李翊帶出來的弟子,劉備對其寄予厚望,將整個荊州都交給了他。”

“汝怎敢和他作對?”

劉賢臉色一紅,無言以對。

少時,劉度命人在城上豎起降旗。

然後大開城門,齎捧印綬出城,竟投孔明大寨納降。

諸葛亮入了城,照例先張榜安民。

又仍令劉度爲零陵太守,暫領零陵郡事。

只是命其子劉賢,隨自己在軍中辦事。

最後,便是大餉三軍,擺宴慶賀。

席間,諸葛亮始終跟高級軍官們待在一起。

此舉,也是爲了跟同事們搞好關係。

諸將之中,諸葛亮最喜趙雲。

乃手執羽扇,笑謂他說道:

“子龍與李相征戰多年,觀吾二人用兵,有何異同?”

趙雲方舉起酒碗的手,立時放下。

略作沉吟之後,乃拱手說道:

“既然是軍師垂詢,那雲便斗膽直言——”

“李相之略,如泰山壓卵。”

“必先度己糧械,再察敵之虛實。”

“最後以十圍一,雷霆擊之。”

“中雖有奇謀,如穴攻掘道、鬼卒夜行等。”

“然九戰十勝,皆恃此道。”

在趙雲看來,李翊用兵的方式,雖不乏奇謀。

但大多時候都是穩着穩打,對每一場即將開打的戰爭,都提前最好了萬全準備。

這才使得其能夠在戰陣之上,無往而不利。

總結一句話,

李翊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一旦準備好了,那必是往死裡打。

至於孔明先生用兵麼……

與諸葛亮共事了小半年,趙雲便道:

“軍師之略,似流水行雲。”“正奇相生,虛實莫測。”

“然終與李相殊途同歸,俱能夠克敵制勝耳。”

趙雲最後這句話說的很漂亮。

不管諸葛先生你跟李相爺用兵有什麼區別。

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能打勝仗。

白貓、黑貓,能捉耗子就是好貓。

諸葛亮聞言大笑,指北嘆道:

“故吾常謂,用兵如弈棋。”

“李公善算棋路,而亮……不過多備幾套棋譜罷了。”

諸葛亮在前輩面前,依然保持自己一貫的謙遜。

時馬謖在側,見狀,趕忙趁機說道:

“李公用兵,務持重而後動,不若先生之多變也。”

“雖時有奇謀異策,然大抵先度己之力,較彼之勢。”

“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勢摧而破之,故能百戰不殆。”

“至若明公用兵,則變化無窮,鬼神莫測。”

“故謂之,持重如李公,機變如先生。”

“此皆爲取勝之道也。”

馬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舔領導的機會。

很顯然,諸葛亮作爲晚輩,可以在提到李翊時“妄自菲薄”。

但咱們當下屬的,肯定要趁着這場大勝,給領導撐起面子不是?

領導不便自己開口的時候,當下屬的不就是最佳嘴替麼?

諸葛亮頷首,又教趙雲去把零陵府庫開了,賞賜給當地居民。

於是,城中軍民,盡皆喜悅。

三軍勞賞完,城中也俱已安撫完畢以後,諸葛亮又問衆將道:

“零陵已經去了,桂陽郡誰人敢去取?”

趙雲應聲道,“某願往!”

黃忠亦應聲道,“某也願往!”

趙雲便道,“我先應,當讓我去。”

黃忠卻道,“我爲先鋒,又熟悉荊南地理,子龍何故相爭?”

諸葛亮見狀,便教二人拈鬮,誰拈着誰去。

二人應下,又是子龍拈着。

黃忠無奈,只得教子龍去取桂陽。

又對諸葛亮說道:

“既然子龍去取桂陽了,剩下武陵一郡,便讓某去取了罷!”

微微一頓,似想起什麼,又接着補充說道:

“適才子龍去取桂陽,只帶了三千軍馬。”

“某去取武陵,亦只帶三千人。”

諸葛亮笑道:

“武陵不比其他三地,此地多胡族,未必便能讓金旋一家說了算。”

“若冒然進兵,胡族只道我等侵他領地,反而不美。”

“且用幼常之計,先使人齎金珠結好胡王沙摩柯。”

“待請的胡族出兵,金旋自然降矣。”

黃忠只得作罷,怏怏不樂地回營。

接下幾日,諸葛亮便安心待在零陵。

一面等候子龍的桂陽捷報,一面整頓零陵的吏治。

這日,諸葛亮一如往常般處理政務。

忽然發現,昭陽縣的政務好幾個月不曾處理了。

換作劉度當政時期,各縣長官,憊懶懈怠倒也罷了。

如今自己到這裡已有一旬,不說將此前堆積的政務處理完成,也該上表明個態度纔是。

於是,諸葛亮乃命黃忠帶人去昭陽縣看看,此地的縣官是誰。

將他捉來,自己要親自審問。

悶了數日的黃忠,總算有事可做,當即受命而去。

……

話分兩頭,

卻說趙雲領了三千軍馬,徑往桂陽進發。

早有探馬報知桂陽太守趙範,趙範急聚衆文武商議。

管軍校尉陳應、鮑隆皆願領軍出征,替趙範守土。

趙範乃道:

“如今長沙、零陵皆已降了劉備。”

“吾前無強援,後無足背兵糧,奈何要與諸葛亮鬥?”

“況領兵的是趙雲,我聞此人一身是膽。”

“在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

“料我桂陽纔多少人馬,黔首人民一併算上,也不足十萬。”

“我料不可迎敵,只可投降。”

鮑隆說道:

“諸葛亮下荊南,正爲替換府君,扶持自己人上來。”

“今如不努力爭取,縱然將來成了富家翁,在荊州也擡不起頭。”

“必爲人所欺。”

富貴永遠比不上權力纔是。

縱然你有億萬身家,也不過是當權者一句話的事。

說剝奪就能給你剝奪了。

在鮑隆等人看來,咱們好歹是一方諸侯,不戰而降,實在是太過丟人。

尤其等諸葛亮穩定住局勢後,就會免了咱們得職。

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位高權重。

陳應也馬上出聲應和,幫腔道:

“鮑將軍說得有理,某等請求出戰。”

“如果擒不得趙雲,那時府君再降亦未遲。”

“倘若擒得,也好叫諸葛亮不敢小覷我等。”

原來這陳應、鮑隆二人皆是桂陽山嶺中的獵戶。

陳應善使飛叉,使一杆五股託天叉,曾一叉貫死兩狼。

鮑隆膂力過人,持虎筋鐵胎弓。

因他曾經射死過猛虎,用其虎筋做成弓箭,因此得名。

二人自恃勇力,素來驕橫,因而不懼趙雲。

鮑隆見陳應請戰,當即也拍案而起:

“陳將軍若是出戰,某願在身後接應。”

“吾這虎筋弓若發,管教他做刺蝟!”

趙範猶豫不決,二人堅持要戰。

趙範拗不過,只得應允。

給了兩人各一千軍馬,二將各自披掛出城。

兩軍對圓。

陳應赤膊出陣,渾身刺着狼頭花紋。

鮑隆揹負虎皮,腰間懸着七支透甲箭。

兩千軍士擂鼓大叫,聲震山谷。

趙雲白袍銀槍,催馬單騎而出。

見着二人,乃厲聲罵道:

“吾主劉玄德,乃劉景升之弟。”

“今輔公子劉琦同領荊州,某奉軍師之命,特來撫民。”

“爾等何敢出來迎敵!”

陳應破口罵道:

“劉景升在時,亦未必能調動我桂陽軍馬,況乎劉備!”

“劉備詐稱皇親,奪得天下五州尚且不知足,如何連荊南小地也要貪圖。”

“全然不給我等留條活路!”

趙雲大怒,挺槍縱馬,直取陳應。

陳捻叉來迎,兩馬相交。

但見叉影如蟒蛇吐信,槍芒似梨花紛飛。

陳應見他槍法精妙,情知戰不過,撥馬欲要退。

鮑隆見勢不妙,暗取弓箭,正待施放。

趙雲忽賣個破綻,陳應一叉刺空,反被子龍輕舒猿臂,擒過馬來。

鮑隆驚怒交加,連發三箭,皆被趙雲槍桿撥落。

子龍將陳應擲於地上,喝道:

“爾等山野村夫,也敢抗拒天兵?”

鮑隆乃棄弓取刀,拍馬來戰。

不三合,被子龍用槍桿掃落馬下,亦生擒而歸。

正是,桂嶺雙獠妄逞兇,哪知子龍降九重。

虎叉難敵亮銀槍,空留笑柄在軍中。

二將被擒回寨去,餘下敗軍皆四散奔走。

趙雲入寨,叱二將道:

“量汝等安敢敵我?”

“我今不殺汝等,放汝二人回去。”

“可速去說趙範,早來投降。”

二將應聲謝罪,抱頭鼠竄,回到城中去,備言戰敗之事。

趙範乃責備二人說道:

“吾早與你二人說了,汝二人非是不聽。”

“強要戰才落得如此下場。”

於是,叱退二將,齎捧印綬。

引十數騎出城投大寨納降。

趙雲出寨迎接,待以賓禮。

置酒共飲,納了印綬,備言齊人無鳩佔鵲巢之意。

只要好好配合諸葛軍師工作,不會虧待你們的。

趙範微醺,賠禮道:

“早知將軍如此仁厚,吾就不該聽陳應、鮑隆二人之言。”

“你我同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既同爲家人,動了兵戈,徒傷和氣耳。”

“倘得不棄,你我二人結爲兄弟如何?”

趙雲喜,乃各自敘了年庚。

兩人是同年生,趙雲虛長几月,趙範乃拜其爲兄長。

酒至半酣時,趙範邀趙雲入後堂深處,洗盞更酌。

趙雲微醉,欣然同意。

這時,忽見屏風後轉出一位婦人。

雲鬢斜簪金步搖,素衣難掩婀娜姿。

低眉行禮時,暗香盈袖。

趙雲見她雖身穿縞素,卻有傾國傾城之色,乃擱盞問道:

“此何人也?”

趙範陪笑說道:

“此乃家兄遺孀玉鳳,今已寡居三載矣。”

趙雲乃正色敬之,目不斜視。

樊氏替趙雲把了一盞酒,便辭歸後堂去了。

趙範乃道:

“先兄棄世已三載,家嫂寡居,終非了局,弟常勸其改嫁。”

“可嫂嫂卻說,若要改嫁,須依得她三件事來。”

“其一要文武雙全,名重天下。”

“其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衆。”

“其三要與家兄同姓。”

“兄長,你說這天底下哪有這般湊巧事來。”

“今尊兄相貌堂堂,在齊王手下用事,名震四海。”

“又正好姓趙!”

“此非正合家嫂所言乎?”

“若不嫌家嫂蒲柳之姿,願陪嫁資,與將軍爲妻。”

“我兩家就結累世之親,如何?”

趙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叱道:

“你我既已結爲兄弟,汝嫂既吾嫂也。”

“今使改嫁,已失大節。”

“又欲使我行亂人倫之事耶?”

趙範羞慚滿面,答曰:

“我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

話落,目視左右,示意其將趙雲擒下。

趙雲眼疾手快,一拳將上前來的武士打翻。

然後反手將趙範按在食案之上。

左右無敢當者,趙雲徑直出了府門。

上馬出城,點齊兵衆,要強攻城池。

趙範懼怕趙雲報復,急喚衆人商議。

“這人發怒去了,我欲索他廝殺,恐戰他不贏。”

鮑隆、陳應乃道:

“今已舉城降了齊王,趙雲身爲部將,必不亂殺。”

“可先差人去零陵找諸葛亮,向他求救。”

“如此,吾等方得以活命。”

趙範從其言,即差人星夜趕往零陵,將此事報給諸葛亮。

諸葛亮得趙範書,慌忙遣馬謖過去調停。

馬謖至,問及緣由,趙雲備言趙範以嫂許嫁之事。

馬謖乃道:

“此乃美事,將軍何故拒絕?”

趙雲面色一正,朗聲道:

“趙範既與某結爲兄弟,今若娶其嫂,必惹人唾罵,一也。”

“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二也。”

“其婦再嫁,便失大節,雲但恐名譽不利,何患無妻?三也。”

“今雲隨諸葛先生撫定荊南,豈可因一婦人而廢國家大事?”

馬謖聞言一嘆:

“趙將軍,真丈夫也!”

“今趙範畏將軍勇力,怕你報復,不敢放你入城。”

“待我進城,與你勸瞭解和,如何?”

趙雲不假思索點頭:

“此乃公事,理當如此。”

馬謖乃進城,與趙範說了,再三安撫他。

趙範這才獻城,又對馬謖說:

“今吾得罪了他,且容我到諸葛先生帳下避上幾日。”

馬謖巴不得把趙範弄出桂陽,於是欣然應允。

正好諸葛亮也大致處理完了零陵的政務。

除了昭陽縣目前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外,手中暫無要緊之事。

於是趕來桂陽,重賞趙雲。

待聽說了趙範之事後,便謂趙雲說道:

“今日大事已定,子龍又一直不曾娶妻。”

“縱然以大業爲重,亦不能不顧家事。”

“由吾做媒,與汝娶之,如何?”

趙雲乃拱手道:

“天下女子不少,何患不能娶妻?”

言外之意,自是不願娶一寡婦。

諸葛亮來前,其實已經見過樊氏。

此女年紀不算大,只二十出頭。

又生得傾國傾城,懂事賢惠。

是這般好女子,餘生空守活寡,委實可惜。

何況……

趙雲見諸葛亮面露難色,便問:

“軍師莫非有什麼心事?”

諸葛亮嘆了口氣,目光竟往北方望去。

……

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
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85章 似李相爺這般敢功成身退,尋仙訪道,縱情山水的又有幾人呢?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