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

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

其實,真要說富的話,還得是骷髏王的淮南最富。袁術只佔據了揚州的九江一帶。

但其實力卻能夠穩壓整個揚州的劉繇、許貢、王朗等諸侯。

這主要得益於當時南方開發的晚。

整個揚州的人口都集中在北方,也就是袁術所在的淮南。

並且此地非常適合屯田。

後來的鄧艾就曾在淮南廣開屯田,用七年時間得了三千萬斛糧食。

可見此地有多肥。

可惜的是骷髏王不當人,在淮南折騰了幾年,把這裡搞得民不聊生,人競相食。

接下來李翊提出來自己的構想:

“徐州諸郡之中,廣陵最適合屯田。”

“我欲請主公撥款億錢,配合陳元龍,開挖河渠,加快邗溝河道的建設。”

“然後引水灌溉,廣積軍糧。”

“同時,開通漕運的水路。”

之前陳登爲了勸劉備同意興修邗溝河道,只要了一千萬錢的經費。

這其實連零頭都不夠,剩下的錢都是陳家自己出的。

現在李翊主動幫陳登索要經費,希望加快邗溝河道的建設。

同時興修水利,開鑿河渠,引水灌溉廣陵的良田。

“……嗯,子玉有此志向,備自無不允之理。”

劉備向來從善如流,尤其面對的是李翊。

“未知廣陵一年能收上來多少糧食。”

李翊拍著胸脯保證:

“以廣陵之水利,陳元龍之才,一年不下百萬斛!”

“唔,這可是一個巨數。”

劉備微微一驚,若是光廣陵一郡便能一年貢獻百萬斛糧食的話。

那不管投入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歷史上,曹操曾經任命農業家棗祗在許都屯田。

一年下來,就收穫了一百萬斛糧谷。

這裡面的成功有兩個原因。

一是豫州確實是非常適合屯田,後來的鄧艾、司馬懿都是在豫州搞屯田。

二是棗祗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家。

在他的運營下,

曹操是“數年中所在積粟,倉稟皆滿”,使得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後面纔有了挑戰袁紹的實力。

這便是屯田制的好處。

東漢末年豪強地主勢力急劇膨脹,瘋狂兼併土地,加強自己對無地流民的控制權。

而屯田制的實施,不僅能夠抑制土地兼併,還能夠使那些失去土地農民重新回到田裡來。

荒蕪的土地也能重新得到開墾。

“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

“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李翊有條不紊地爲劉備分析。

“去歲我們在下邳屯田,已經證明了屯田制度的優越性。”

“既然有了成功的經驗,政局又基本穩定了,那麼可以試著在全州推廣。”

“還是按照之前的政策,把耕牛借給百姓,用於農耕,然後按規定收租。”

“至於廣陵,正如翊適才所言,須重點發展。”

“興修邗溝河道,疏通漕運。”

“一來水利設施的完備,可以使農田的灌溉更加高效。”

“二來,漕運疏通之後,可以使我徐州大軍順著水路,沿江而下,加快行軍速度。”

“爲將來吞併江南做足準備。”

劉備耳提面命,認真聽著。

對李翊獨到的見解非常佩服。

他這位軍師,志存高遠,總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並且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確實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大賢才。

“軍師在全州推廣屯田,備並無甚意見。”

“只是廣陵直面江南,容易受到袁術的侵擾。”

“今雖已擊退袁軍,若來日復來,只恐農事生產受到影響。”

劉備也知道廣陵適合屯田,畢竟它橫跨淮南淮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

奈何此地太容易受到骷髏王的騷擾。

你說稻穀萬一熟了,結果袁軍過來搶割,那這一年不是忙活了嗎?

李翊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便道:

“此易事耳,我們可在廣陵常駐兩萬人,用作軍屯。”

“每屯設六十人。”

“一面屯田,一面戍衛。”

“時日一久,廣陵自成徐州良田矣。”

說著,

李翊轉頭從房間裡取出一物,交給劉備。

劉備一愣,“這、這是耕犁?”

“主公可有覺得此物與尋常耕犁有什麼不同嗎?”李翊問。

“……嘶,好像輕便了不少。”

劉備拿在手裡,反覆把玩觀看。

“不錯,此物便是曲轅犁,是我託工匠打造的。”

李翊爲劉備詳細地介紹曲轅犁的好處。

此物便是對整個中國農業變革起到劃時代作用的農具。

漢朝時,全國仍在使用直轅犁。

用這種犁鏵耕地,需要兩牛一人的配置。

要知道耕牛那是何其寶貴?

用兩頭牛就太浪費畜力了。

並且直轅犁操作起來也很不方便,須要人在後面一直壓住犁鏵,費時費力。

而曲轅犁的受力點則向前移了很多,可以使人簡單的扶住犁鏵保持住方向即可。

曲轅犁的一經問世,輕而易舉地便擊敗了笨重又難以操作的長直轅犁。

這東西的工藝其實並不複雜,只需在直轅犁的基礎上,稍作改良便好。

李翊只花了一月多的時間便弄好了。

可他爲何直到現在纔拿出來呢?

這就不得不提曲轅犁的發展史了。

這個東西既然不復雜,耕種效率又高,爲何直到唐朝才被髮明出來?

因爲在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向南方轉移,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

水稻的產量也大面積的提高。

而曲轅犁與直轅犁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迴轉自如,便於深耕。

非常適合南方水田使用。

徐州大部分地區都還在種植小麥、谷粟。

並不適合曲轅犁的推廣。

但廣陵不同,廣陵橫跨淮南淮北,內部也有大量的湖泊。

非常適合種植水稻。

既然現在要全面開發廣陵,在此屯田,那李翊便將曲轅犁拿了出來,打算在全郡進行推廣使用。

“……唔。”

老劉輕輕地撫摸著犁鏵,他畢竟也是底層出身,對於農事還是懂的。

此物的問世,絕對能夠極大提高耕作的效率。

用更少的人力、畜力,來耕種更多的土地。

“先生知天時,識地利,察人心,精謀略,善用兵。”

劉備對李翊這一年多做的事如數家珍,“居然還懂農桑。”

“先生真乃神人吶!!”

老劉躬身拜道。

李翊連忙上前扶住,托起來,正色說道:

“此乃祖先供給的營養。”

“翊不過一隻小蠶,吃了幾片桑葉,吐了幾縷蠶絲罷了。”

劉備微微一愣。

他是發自內心尊重地李翊,更對他的謙遜高尚的品德由衷地感到敬佩。

上前緊緊握住李翊的手,一本正經地說道:

“可若沒有春蠶吐絲,又怎能織出錦繡玉帛,萬里河山?”

劉備雖是上位者,但也時時察聽民聲。

他早就聽說了徐州百姓,把李翊比作是:

“奇謀如留侯,用兵如淮陰,保境安民,匡佐濟世則殊於酇侯矣。”

真是高祖顯靈!

他劉備祖墳得冒多少青煙,才能遇到一個既是張良又是韓信,還能是蕭何的大賢才?

“不知這……曲、曲轅犁,先生有多少件?”

劉備問。

“只此一件。”

李翊因爲還在試驗,所以並沒有大規模打造。

何況這事兒也得先和劉備提前商量。

“今可使能工巧匠,以此模型連夜打造。”

“之後再交給陳元龍即可。”

“只要速度夠快,應該能夠趕上明年的春耕。”

劉備大喜,欣然同意。

“聖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天子心者得諸侯。”

“得諸侯心者得大夫。”

“得大夫心者,便只能得士者。”

“此曲轅犁乃利民之物,子玉能明孔、孟之道,心繫百姓。”

“備由是感激。”

隨後,劉備將曲轅犁交給了陳登。

陳登也是個農業專家,搞農事生產也是頂尖兒的高手。

當見到曲轅犁時,自是驚歎不已,忙問哪裡來的。

劉備乃將李翊發明曲轅犁一事說了。

“誒呀呀!”

陳登找到李翊,激動連連拍打他的肩膀。

“子玉啊子玉,此物大利於農事,何不早與我取來?”

李翊笑道:

“此前忙於淮南戰事,不宜談農事。”

“今袁軍既退,我諫主公屯田,故而取出此物。”

“元龍既爲廣陵太守,可將之推廣給本地郡民。”

陳登點頭如搗蒜,喜道:

“有此物什,廣陵將爲天下良田矣!”

李翊又道:

“既然元龍也來了,正好咱們一起議論下一件事吧。”

劉備一怔,原來還有別的事是嗎?

李翊點頭,道:

“主公來時,應該已經見過劉始宗與許子將了吧?”

劉備眸子一凜,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劉先是代表荊州來的,許劭則是代表揚州來的。

而兩家的主人都與自己同爲宗室。

此來的目的,劉備多少也能夠猜到幾許。

“此前許子將曾希望廣陵出兵,配合劉揚州夾攻孫策,收復曲阿、丹徒。”

“我以主公遠出未歸爲由,暫時將之擱置了。”

李翊如實向劉備彙報他不在時的情況。

劉備頷首,又問道:

“那劉始宗呢?他此來是想……?”

陳登大聲道:

“只恐劉景升有併吞江南之志!”

嘶……

劉備很想說元龍你吼那麼大聲幹什麼。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如今主公與袁術大戰於江南,袁術部將孫策又與劉繇激戰,爭奪吳郡、丹陽的地盤。”

“劉景升在荊州,少受戰禍,今見揚州混亂,豈無出來分羹之理?”

李翊取出地圖,用手爲劉備解構當前形勢。

“廬江毗鄰荊州江夏,中間隔著大別山。”

“若是劉表得了廬江,便能將自己的影響力拓展到揚州、豫州一帶。”

“對於荊州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

歷史上真實的劉表可不是曹操評價的那樣,有名無實,守戶之犬。

劉表除了有單騎入荊州的人生高光之外。

在那之前,人家也是一個妥妥的有爲青年。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他不僅身長八尺,容貌溫和偉岸。

而且與同鄉的張儉等人並稱爲“八及”。

意思就是說特別能忽悠別人追隨自己,妥妥的傳銷大師。

(看來這也是老劉家的血脈優勢了)

而“八及”在大漢是個什麼地位呢?

當時全天下名望最高的是“三君”。

三君之下,分別是八俊、八顧。

然後纔是八及。

看見沒,人劉表年紀輕輕就打上國服前三十了。

絕對的人中龍鳳。

而歷史上的劉表爲了得到江夏,不僅與骷髏王達成合作,化敵爲友。

甚至還想出兵染指交州。

不僅自己任命了交州刺史,還派兵與當時的交州牧張津年年交戰。

劉表是個有野心有手段的人,他一面使人和劉繇交流,看他是否需要自己的援助。

一面又派劉先來找劉備。

因爲劉備正在與袁術交戰,劉表希望能與劉備達成合作,一起瓜分袁術的淮南。

按劉表的構想,他估計是想要廬江,九江則留給劉備。

而劉表的謀劃的精明之處便在於,他雖然想要廬江,卻不想派兵。

他主動把三百艘戰艦賣給劉備,就已經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而親善揚州刺史劉繇,也是想爭取廬江的表奏權。

這一切的謀劃,都符合劉表定下的戰略方針。

多頭下注,坐收漁利。

用我們的錢,買徐、揚二州人的血。

這便是荊州劉景升的籌謀。

“既如此,子玉與元龍覺得應該如何迴應劉始宗?”

聽完李翊的分析後,劉備也對劉表的野心有所瞭解。

當即徵詢李翊、陳登兩人的意見。

陳登怡然不懼:

“劉景升坐擁荊州尚不知足,還想把手伸進揚州來。”

“依我看,不如回絕了他。”

陳登的執政風格向來剛強,建議劉備莫要讓劉表來摻和江東事務。

“不可!”

李翊出聲阻止,“劉景升雖然狼子野心,但其並未與我主交惡。”

“況且賣戰船於我主,已是有恩于徐州,豈可此時與之結怨?”

但……

陳登略有遲疑,在他看來,劉表只會想聽到兩個回覆。

要麼兩家合作,共同瓜分袁術。

要麼你拒絕了我,咱們以後各走各道,你有事也莫來求我。

“劉景升想要廬江,給他也無妨。”

“此地豈是輕易可得的?”

李翊道出關鍵所在。

廬江屬於揚州爲數不多的肥地。

這裡的土地開發成熟,人口衆多,並且和荊州水陸相連。

劉表一旦得到了廬江,便有了全取揚州的機會。

這你讓揚州那幫人怎麼想?

袁術本來就視揚州爲自己的領土。

劉繇則是正兒八經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對這裡的領地有合法宣稱權。

至於揚州其他的勢力,許貢、王朗、嚴白虎,這些人又豈會坐視劉表坐大?

包括劉繇麾下的笮融、薛禮,那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追隨劉繇的目的,就是想在揚州謀取一塊自己的地盤。

劉表坐擁荊州,本身實力就已經很強了,若是讓他得了廬江。

其他勢力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不妨表面同意與劉表的結盟,只是要虛與委蛇。”

李翊提出自己的想法,劉表既然想花錢讓我們爲他流血,那我們就使勁花你的錢。

至於流多少血,就由我們自己說了算。

“倒也可以,只是劉荊州已坐擁大州。”

劉備吐露自己的擔憂。

“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

“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戰艦上千艘。”

“只恐合作不成,反養一虓虎在身旁。”

荊州可不似徐州遭受過大規模的戰亂。

並且劉表也比劉備要早經營很多年,也很有手段。

只用了幾年時間,便從一個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孤寡老人,成爲了如假包換的荊襄之主。

面對賊寇,他恩威並施,各路土匪山賊紛紛洗心革面,對他心悅誠服。

北方各州的名士紛紛來荊州避禍,劉表也是傾力接濟。

把荊州變成了亂世之中難得的一片清淨之地。

並且還產生了一個奇景:——

在這個亂世之中,荊州竟然文教興盛。

以致於出現了一個“荊州學派”,劉表甚至還牽頭編纂了一部天文學專著《荊州星佔》,流傳了上百年。

劉表絕對是有名有實的亂世良牧。

所以,

在面對這樣一個有手段,有實力,並且同樣也擅長籠絡人心的漢室宗親。

劉備簡直覺得劉表就是自己的加強版,如何能夠放心的讓他參與到揚州的事務裡來?

與虎謀皮,焉有其利。

李翊看出老劉內心的擔憂,“劉表治荊州,確實有手段,但主公有個優勢,是劉表沒有的。”

“什麼優勢?”劉備問。

“我。”

李翊正色答道,“主公還有我。”

其實現在的劉表與劉備,真的就只差了一個李翊。

因爲劉備在徐州遇到的問題,跟劉表在荊州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

只不過劉備有李翊幫他解決掉了,而劉表卻是孤身一人。

誠然,荊州號稱帶甲十餘萬。

確實,單就荊州而言,是真的可以拉出十萬雄兵來。

注意是荊州能拉出來,而不是劉表能拉出來。

劉表對荊州的控制力,遠不如劉備現在對徐州的控制力強。

因爲荊州的世家同樣強大,能夠以下克上。

蔡、蒯、龐、黃四大世家把持著荊州權柄。

其餘各地世家,更是力量雄厚。

劉表當然也在努力拉攏這些世家了。

比如:重用蒯氏兄弟借力打力,與蔡家聯姻等。

是不是很像劉備歷史上拉攏徐州世家的手段?

劉備同樣重用陳氏父子、丹陽派等大族,並且與東海望族麋家聯姻。

只不過老劉最後失敗了,丟了徐州。

劉表也沒好到哪去,直到死都是孤身一人,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信不過。

所以一向謙遜的李翊,這纔會在劉備面前出奇的表示:

——你還有我!

劉備在徐州的問題李翊幫他解決了。

但劉表卻沒人能幫他解決荊州的問題。

史書上,曾評價袁紹爲:“外寬內忌,好謀無斷。”

其實陳壽也用這句話評價了劉表。

估計本初同學這時候都要罵娘了。

明明是兩個人的差評,爲何最後卻要我獨自承受?

除了陳壽的評價之外,

曹操曾說劉表是守戶之賊,賈詡也說他是多疑無決,無能爲也。

而劉備擔心劉表有野心,跟他合作,之後會摁不住他。

那劉表到底有沒有野心呢?

答案是當然有,而且很大。

但卻是一個不用過於擔心的野心。

何也?

劉表常常自比西伯,即周文王。

周文王號稱,“天下三分有其二猶服事殷。”

意思就是說他特別能苟。

苟到商朝氣數已盡,他兒子周武王才能一舉滅商。

劉表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以爲保守荊州,四處渾水摸魚,坐收漁利。

日後這天下自然就是他的了。

可是他卻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拿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

商朝與漢朝國情完全不同。

商朝當時內憂外患,你不碰它,它自己也會慢慢倒下。

而漢末卻是羣雄並起,越打越強。

兼併到最後,順手就能把你也給兼併了。

而正如史書所言,劉表性格是多疑的。

這也成了阻止他進取天下的重要因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爲他一個人孤身來荊州,天天在這些世家大族之間搞平衡。

稍微一個不謹慎,就被別人給推翻了。

你說劉表他能夠輕信別人嗎?

剛入荊州時,他單槍匹馬。

進一步九死一生,退一步十死無生。

所以他只能斷絕猶豫,一往無前。

可當他坐穩荊州,年齡增長之後。

得到的越多,害怕失去的也就越多。

看似功成名就,實則孤立無援。

他既不願相信蔡、蒯、龐、黃等世家大族。

也不相信張繡、劉備等外州客將。

可以接納他們爲自己守土,但一旦讓他們獨自領兵,劉表就猜忌不斷。

甚至於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願相信。

劉表多疑猜忌的缺點,到晚年被無限放大。

這一點,其實跟袁紹也很像。

袁紹、劉表的成功與失敗,其實都能在對方身上找到影子。

“善!既如此,你我可同去見劉始宗!”

在李翊的勸說下,劉備相信劉表對自己構不成大的威脅。

正如李翊所言,

我有李子玉,可你劉表在荊州看似前呼後擁。

實則,始終一人。

……

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
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