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

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

徐州,下邳。劉備得勝而歸的同時,也收到了徐璆成功勸退郭貢的消息。

而更令劉備感到驚喜的是,徐璆不僅勸退了郭貢,還讓他心甘情願成了自己的藩屬。

這樣一來老劉在豫州的勢力,進一步得到擴展。

劉備對這個結果又驚又喜:

“孟玉公竟能有此作爲,子揚見識果然廣博。”

劉曄見到自己的計策立馬見效,心裡也感到高興。

更欣喜劉備當初能夠果斷採納他的計策,若不然縱是他算無遺策,又有何用呢?

“曄此計不過是自己乃是淮揚人,對孟玉公了解多一些。”

“若非明公果決有魄力,誠無今日之功也。”

是啊,三路兵馬同時出擊。

任誰在這個時候都得慌神。

而郭貢這一路兵,就寄希望于徐璆一個人身上。

這需要決策者下定多大的決心?

劉備重賞劉曄,又問計李翊,該如何處理郭貢。

是否要將他接進徐州來。

李翊分析道:

“郭貢畢竟是朝廷敕封的豫州刺史,現如今既情願爲我徐州藩屬,何如將之留在樑國。”

“將來若果真要用兵於豫州,也好有個引路人。”

“況樑國毗鄰兗州,也能挾制曹操。”

“主公不妨取些錢糧出來,送去樑國,施恩於郭貢,以收衆心。”

劉備對李翊是無條件信任的,當即欣然同意。

正好回徐州時,途中袁譚遣人送來了之前承諾的錢糧。

便命人清點好數目,將這些錢糧送去樑國。

幫郭貢渡過難關。

老袁家的底子確實深厚,經過清點。

袁譚此次總共送來了兩萬斛糧食,八十萬錢,五百套甲冑,十匹駿馬。

另有各種麻布綢緞合計四百餘匹。

劉備只留下少量物品,剩下的,全都差人送往樑國,聊表心意。

待處理完郭貢之事後,劉備卻不能閒著。

“也不知廣陵那邊戰事如何了……”

“元龍他們是否頂住了張勳、橋蕤的攻勢。”

劉備憂心忡忡地說道。

李翊出言安撫道:

“主公寬心,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嗯……

劉備頷首,子玉這話說的在理。

倘若前邊戰事吃緊,陳登他們肯定會發來軍報彙報戰況。

但從老劉北征青州,一直到回到徐州爲止,一封廣陵的軍報都沒有收到。

說明直到目前爲止,袁術還沒有動兵。

莫非是想等郭貢、袁譚出兵,與自己打得火熱之時,再來趁亂攪局?

那恐怕要讓袁公路失望了。

因爲劉備已用雷霆之勢,將這兩路兵馬迅速給平定掉了。

“但袁術陳兵廣陵已是事實,終不好放任不管。”

“備想趁熱打鐵,一舉拿下,將這一路兵馬也給平定了。”

“先生以爲如何?”

反正袁術是李翊規劃方略中首要滅掉的目標。

不管此次南下取得什麼樣的戰果,只要能削弱袁術的實力,對劉備都是有利的。

“淮南袁術兵精糧足,若要平定,非一日之功可成。”

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事實上,對老劉而言,外患解決掉之後,安心種田發展就行了。

袁術他會自己崩掉的。

“不過放任袁術不管,也不利於徐州發展。”

“出兵淮南,勢在必行。”

“在那之前,翊以爲可先做幾件事。”

劉備問是哪幾件。

“第一,令牽子經抓緊時間訓練新兵,並將軍功爵制修訂完成,推廣至徐州全軍。”

“該當如此。”

劉備頷首,軍功爵制在徐州已經是半推行狀態了。

從實戰效果來看,還不錯。

只是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第二,雖然我們已經與青州修好兩地關係,也開始通商了。”

“然則戰馬寶貴,不易取,還是須使人主動去購置戰馬爲好。”

騎兵遠強於步兵,但組建騎兵的費用又異常昂貴。

主要就是馬貴,很多時候馬匹都是有價無市,想買也買不著。

但劉備不同,他有著麋竺、魯肅兩個金主爸爸。

尤其麋竺還經營著精鹽,在徐州也是家大業大,可以幫助劉備不斷回血。

既然不缺錢,那當然必須提前購置戰馬了。

正好徐州多平原,等將來馬多了,可以放在一起養。

然後需要組建騎兵,上戰場時,再挑選馬匹。

現在先把數量堆起來,甭管能不能跑,買夠了再說。

趙雲、田豫、牽招那都是養馬,訓練騎兵的人才。

老劉現在缺的不是人,是馬!

“燕趙多戰馬,只是此地紛亂,若冒然派遣商隊去大量購置戰馬,恐易出事。”

“若是買少了,來回折騰,卻又費事。”

劉備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此易事耳。”

李翊對此早就已經提前規劃好了。

“遼東多戰馬,那裡的馬膘肥體壯。”

“今何不使糜子仲組一商隊,自東海渡船,走海路,前往遼東。”

“花重金找遼東太守公孫度購買馬匹。”

唔?

還有這種操作?

劉備暗歎,李翊哪來這麼多天馬行空的主意。

每當他的思維困於常規時,李翊總是能夠適時的打破。

劉備方纔只想著,循規蹈矩,從北方老老實實地買馬。

殊不知自徐州出發,走海路,不僅可以在遼東買到戰馬。

甚至所花費的時間也遠比去北方買馬要短。

當然了,這也不能怪老劉。

畢竟老劉常年生活在北地,整日與馬打交道,很少走水路。

更別說聯想到要出海了。

但水路是真的很方便。

“東海、廣陵多海民,可在本地招募有出海經驗的水手。”

“另外,太史慈將軍海上繞襲青州時,帶了不少士兵出海。”

“可從這些軍士之中,挑選水性好,天賦高的,一併帶出海去。”

海上旅途是漫長的,所以出海的人,必須能夠適應海上長時間的顛簸。

以及髒亂差的環境。

“軍師見識真是廣博啊……”

劉備對李翊贊不絕口。

事實上,

去遼東買戰馬並不啥新鮮事兒。

孫十萬就曾經苦於江南少馬,便組織了一支龐大的商隊,自揚州出海,去往遼東購買戰馬。

這是孫十萬的大手筆,足足組建了一支近萬人的艦隊。

這種規模的海上艦隊,在當時是劃時代的存在,說是橫行東亞也不爲過。

不過當時領隊的東吳使團,出於防範考慮,沒有全體登岸。

只讓張彌帶了四百人去襄平找公孫淵買馬。

沒想到公孫淵卻打起了使團的主意,把這四百人全部殺死,謀財害命。

然後又想把剩下的東吳使團騙上岸來,一網打盡。經過一番波折,東吳使團最後誤打誤撞,跑去了朝鮮,見到了當時的高句麗王。

從此孫權便加強了與高句麗之間的聯繫。

也是一段相當傳奇的故事。

“此次出海,路途遙遠,往返少說也要半年。”

“而遼東人對我徐州什麼態度,尚未可知。”

“備恐派出去的使團,有去無回。”

劉備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公孫度自中平六年去往遼東之後,便幾乎切斷了與中原的聯繫。

大有自立爲王的意思。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諸侯討董開始。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公孫度便意識到漢室衰微,羣雄當道。

索性自己在遼東割據爲王。

不僅派遣部下渡過渤海,進攻山東半島,還自己設置了營州刺史。

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公孫度起於遼東,一時人傑。”

“我等可在商船中備好精鹽,然後用精鹽以物易物,換取遼東馬匹。”

“再另置一些綾羅綢緞,送去遼東,交好公孫度,使遼東與徐州建立聯繫。”

“將來亦可互引爲援。”

李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購買戰馬是其次,與公孫度建立外交,結好同盟纔是重點。

先不管這個同盟在將來能不能起到作用,但只要能夠穩定的交易馬匹,那都是非常值得的。

那公孫度會接受徐州拋來的橄欖枝嗎?

在李翊看來會的。

因爲公孫度不是公孫淵,他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

正因爲他有野心,所以纔不屑於搶一支商船上的財物。

從諸侯討董,到羣雄割據,中原各路諸侯打得火熱。

那此時的公孫度在幹什麼?

答案是,在用鐵腕手段,統治遼東。

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

壓制鮮卑、扶余等部落,威行海外。

不僅佔據了整個遼東半島,還深入朝鮮,獲得了東北少數民族政權的支持。

妥妥的東北王。

他們整個公孫家族都不是善茬兒。

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在位時,面對高句麗的數次入侵。

便直接攻下了高句麗的都城,迫使高句麗遷都投降。

公孫家族在歷代三國志遊戲中,能力都屬平庸。

然則其家族三代,都有著不俗的實力。

“那不知派往誰人去遼東出使爲好?”

在聽完李翊的分析後,劉備也認爲公孫度是一支潛力股,值得交往。

“太史子義有出海經驗,其亦是徐州諸將之中,最爲熟悉遼東之人。”

“可由他出使遼東,面見公孫度。”

“備言徐州欲結秦晉之好。”

之前說過,太史慈曾經憑藉一己之力,幫助郡府壓了州府一頭。

後來太史慈怎麼樣了?

答案是,當時的青州官兒成了笑柄,想要報復太史慈。

於是太史慈乾脆出海,跑去遼東避禍了。

不過這件事確實幫助太史慈名聲大噪。

而名聲在那個時代幾乎就是最好的職場簡歷,也不算太虧。

“好罷,那隻能再勞累子義,選個好日子出海。”

劉備一捋鬍鬚,“那第三件事呢?”

“自然是船了。”

李翊不假思索,“子敬從揚州購置回來的戰船,雖然不少,但於大州而言,數量仍然捉襟見肘。”

“至於募來的船匠,雖已是星夜兼程打造。”

“但最快的一批船,恐怕也得等到明年才能下水。”

“所以在下的意思是,不妨遣子敬再去往荊州購置一批戰船。”

“荊州劉景升,與主公同爲漢皇宗親,想必不會在戰船上與主公交惡。”

這倒也是……

劉表在荊州有上千艘戰船,賣自己幾艘應該不成問題。

先不論劉備與劉表是不是同宗。

就單說自己堂堂一州方伯,只要兩邊沒結怨,這點兒面子總還是要給的。

之前是因爲急著用船,所以去揚州買。

現在有船能頂一段時間了,便可以去荊州買了。

劉備忽然上下打量一眼李翊。

李翊牽脣笑道:

“主公這般看我作甚?”

劉備搖了搖頭,旋即微笑道:

“備只是覺得,軍師遣子敬去往荊州購置戰船,不是單純買船那麼簡單。”

李翊聞言,反倒笑了:

“原來主公也能洞察人心,料算人事了。”

聽到李翊的調侃,劉備也咧嘴大笑:

“平日與李翊待在一起,耳濡目染,也該能讀懂一些你的心思了。”

“……不錯。”

李翊點了點頭,取出兩則文書來。

“既然子敬要去往荊州,便順道讓他去荊州徵辟兩位人才。”

“也好爲主公再添一翼。”

哦?

去徵辟人才麼?

劉備一捋鬍鬚,又道:

“備猜這兩人並非荊州本地人士。”

正是。

李翊點頭。

道理也很簡單,漢朝的人才幾乎是被世家大族給壟斷完了。

而這些世家大族,幾乎是誰控制了他們的家鄉,他們便跟誰。

很少有人,會拋家舍業的跟你去別的地方創業。

所以劉備纔敢斷言說,魯肅此去荊州徵辟的人才,應該不是本地人士。

“備願聞其名。”

一提人才,劉備頓時來勁了。

“一位是巴郡臨江人,姓甘名寧字興霸。”

“此人少有力氣,輕俠殺人。”

“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

“侍從之人,披服錦繡,所過之處,光彩斐然。”

“因其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故號爲‘錦帆賊’。”

“此人多與地方官員交往,如若隆重接待,便與之傾心相交,赴湯蹈火。”

“如若禮節不周,便要縱容手下擄掠其貲財。”

唔。

不想還是一個性情中人。

“之後,甘寧不再攻掠別人,轉而去讀了諸子百家,入了仕途。”

“成了蜀地的郡丞。”

文武雙全麼……

劉備感嘆,李翊舉薦的人才,果然個個不凡。

這甘寧一聽就是個水戰人才。

只讀了幾年書,就馬上能當上蜀郡官員,著實了不得。

“那另一位呢?”劉備又問。

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
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