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

卻說徐州正在激烈討論,是否該支持李翊北征烏桓。

就連一向支持李翊的劉備,此刻都有些打退堂鼓。

倒不是老劉畏懼烏桓人,而是看着李翊遞上的那份物資清單,心裡犯怵。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打仗本身就費錢,更別提是要去遠征烏桓,這種高投入低迴報的戰爭了。

而且討伐烏桓,也不符合漢朝、或者說漢末諸侯的對異族方針。

烏桓在漢朝歷史上的存在感還是很強的。

僅《後漢書》裡,就被提到了186次。

而它最早是作爲漢朝的僱傭兵,也就是打手存在的。

即便到了漢末,只要是黃河以北的割據政權,基本上都與烏桓人建立了聯繫。

所以包括劉備在內的許多諸侯眼裡,對待烏桓等異族,就應該按傳統的“僱傭兵”思想來統治他們。

犯不着那花大價錢,浪費在僱傭兵身上。

如今的劉營局面,就是李翊力主北征烏桓,而羣臣反對。

劉備躊躇難決,他並不質疑李翊的決定,也相信他真若領兵征討能夠取得成功。

可成功之後呢?

花了那麼大的價錢,就爲了討伐一個用錢就能收買的烏桓人嗎?

在劉備看來,李翊此次出征資費,完全足夠他吞併掉周邊的兩個小諸侯了。

而且漢末諸侯兼併,可是越打越強。

打烏桓人,則完全費力不討好。

就不能等他完全統一北方之後,再考慮外族的事務嗎?

這時,諸葛亮開口了:

“諸公所言錯矣,今主公擁據五州之地,威震天下。”

“沙漠之人恃其邊遠,必不設備。”

“今若使郯侯乘其無備,卒然擊之,必可破也。”

諸葛亮率先肯定李翊的戰略主張,認爲北征烏桓之戰是必然能夠取得勝利的。

在戰略上提漲了自家陣營的士氣。

緊接着,諸葛亮又從利弊角度爲衆人分析:

“袁紹與蹋頓有親,樹恩於烏桓。”

“烏桓人感念袁氏恩德,常有報效之意。”

“而袁尚與袁熙猶存,不可不除。”

“倘二袁兒,借烏桓之兵,復侵河北之地。”

“則冀州資費頗重,不若早圖,免生後患。”

在諸葛亮看來,打烏桓人並不是爲了烏桓,而是爲了消滅袁氏的殘餘力量。

防止袁紹的殘餘勢力,有收復河北的可能性。

烏桓兵不可怕。

可怕的是袁尚兄弟利用老爹的金字招牌,在河北收攏人心,爲李翊在冀州的工作增添麻煩。

所以劉老闆,咱打烏桓是爲了給冀州做善後。

你要想冀州早早地轉換爲你的加血包,那就打罷!

“況自光武帝遷烏桓人入遼東以來,彼等多沐王化。”

“進取烏桓,若能將其人口遷至內地。”

“亦有益於恢復河北戰後之生產。”

講到了打擊烏桓的必然性,諸葛亮又提出了大夥兒都嗤之以鼻的收益問題。

在諸葛亮看來,打擊烏桓並非沒有收益。

在各類三國遊戲裡面,烏桓王蹋頓的形象有的畫成胡虜,有的畫的像漢人武將。

其實漢人武將的立繪,更接近真實歷史的蹋頓形象。

至少對進入遼地的烏桓人來說,他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遊牧民族了。

就拿現在蹋頓執政的三郡烏桓來說,他們的經濟門類已經發展的相當齊全。

畜牧、農業、紡織、冶金、鍛造、製陶等等。

幾乎是應有盡有。

可以說,三郡烏桓基本上已經完全漢化了。

他們已經完全區別於三郡之外的塞外烏桓了。

等於若是能夠將之討伐成功,就能將三郡烏桓這些年的發展成果一併收入囊中。

雖不見得有賺頭,但絕對不會像衆人口中說的那樣,是一門血本無歸的買賣。

而遼地到底有多少人口,按照三郡烏桓有七萬餘落的記載,保守估計在六十到八十萬人口之間。

當然了,這是把漢人和胡人一併算進去的結果。

數十萬農業、手工業已經發展成熟的人口,不可不謂誘人。

果然,在諸葛亮分析完最後一點之後,劉備眼眸一沉,終於心動。

“孔明先生所言甚善,子玉做事向來深思熟慮,從不因頭腦一熱而胡亂拍板。”

“今執意北征烏桓,蓋因其有利可圖耳。”

當即劉備同意了李翊遞上來的請戰書,並且知會麋竺一聲。

大手一揮,

先撥了冀州三千萬錢,豬牛羊各兩百頭,糧食三十萬斛。

李翊要求的錢糧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劉備籌備也是需要時間的。

肯定得分批次交付。

眼下徐州總共只能拿出這麼點東西來,但也不少了。

“……益德,汝便率領這批糧秣,乘船北上,走水路。”

“務必將之交代子玉先生手中去。”

劉備將此次押運糧草的任務,交給了張飛。

張飛登時會意,拱手大聲道:“遵命!”

他知道劉備是要派他去協助李翊北征烏桓。

劉備身邊的軍事重臣就那麼幾個,專程把張飛派過去,也是想表明自己此次北征烏桓的決心。

……

話分兩頭,李翊在遞上自己的請戰書後,就早早地開始籌備北征烏桓的工作了。

他可不想等到徐州同意了,他纔開始準備。

本來古代的行政效率就低,在有信息差的同時,還要慢慢等候消息,那多耽誤事了?

故等到徐州方面回信,張飛已經率軍北上押運糧草來冀州的消息傳回之後,李翊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了。

這日,他回到府邸,找到兩位夫人。

“……可爲置備些冬日衣裳。”

李翊出聲吩咐。

二女對視一眼,連忙問:

“目今春末夏近,夫君緣何要置備冬日之物?”

李翊當即解釋了,他將要北上,遠征烏桓。

二女聽聞,皆是一驚,忙道:

“遼東乃不毛之地,夫君乃千金之軀,何必親自遠涉此處?”

“只遣一大將前往即可。”

李翊苦笑着搖了搖頭,無奈說道:

“正因此乃不毛之地,非我親往不能平此事也。”

二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表示不能理解。

李翊乃嘆了口氣:

“征伐烏桓一事,衆皆以路遠爲難。”

微微一頓,又忍不住嗤聲笑道:

“此前吾徵河北之時,北方各郡,人人願往。”

“而至遼地不毛之處,則不願者多也。”

麋貞、袁瑩這才聽明白過來。

敢情將士們此前打河北時,個個鬥志昂揚,熱情高漲。

因爲這裡氣候宜人,打贏了,還能搶點錢花。

可再往北去,到了苦寒的遼地,將士都不太願意去了。

行軍打仗真正艱苦的地方不是打仗,而是行軍。

因爲將士不是每天都要上戰場殺敵,反倒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趕路。

有馬騎的人還好,沒馬騎的人你可以想象每天的行軍生活有多艱苦。

糟糕的天氣,落後的醫療衛生,水土不服的疫病等等一系列問題。

將士們沒什麼鬥志,則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畢竟打了勝仗升官發財,那也得有命花才行不是?

所以李翊這次召的主要是馬超、呂布、張繡等外兵。

這些人的部曲除了本身戰鬥力極強以外,重要的是他們本就起於邊地,能夠克服惡劣的生存環境。

在聽完李翊的一番良苦用心之後,二女皆是歎服。

各自依偎在李翊懷中,袁瑩更是恨不得將頭深埋在李翊胸口中。

溫存許久,袁瑩才緩緩擡頭,小鳥依人問:

“……夫君此去,不知幾時得回?”

這個問題可把李翊給問住了。

他還從來沒有遠征過遼地。

三郡烏桓大概就相當於今天的遼寧。

但是直到唐宋時期,東北的開發都極爲困難。

如今的三郡烏桓與後世的遼寧相比,可真的是天差地別。

即便是李翊也說不準,何時能夠凱旋。

“少則一年,多則兩年。”

李翊只能如此保證。

“要這麼久?”

袁瑩眸中難顯失落之情,嘆道:

“治兒這孩子打出生起,就鮮少陪在父親身邊。”

“您難道打算又離開他一年嗎?”

李翊臉上略顯慚愧,謂二女道:

“就有勞兩位夫人多費心思了。”

“我不在時,可多多教導治兒,勿使其害病落傷,我便心滿意足。”

李翊的思想符合傳統中國父母的思想。

即“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基於這個思想,故李翊的二子取名“李平”。

李平乃庶出,妾室桃紅所生。

平者,

小則平和順遂,家庭和諧。

大則社會穩定,百姓安樂。

同時它又有公平、正直之意。

《尚書》雲:“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爲二子取名李平,是李翊對這孩子個人品德的要求,也寄託了他希望天下早日太平的期望。

“孩子都睡了嗎?”

李翊忽然問。

麋貞點了點頭,“適才桃紅帶着孩子們睡了。”

“那麼……”

李翊開口。

“那麼……”

二女睜大眼睛,望着李翊。

“……咳咳,行了,如不出意外,明日便走。”

“……嗯?呂布、馬超等人的兵馬還未至,夫君要去哪?”

麋貞、袁瑩皆是一奇。

“我大軍在章武會合,益德的糧草輜重亦是直接運輸到章武。”

“況且泉州渠、平虜渠已經開口,爲夫得去監工。”

……所以……明日便走。”

“故乞今晚再聚一宿。”

二女面色一紅,頓時明白了,還於再問。

卻被李翊出聲打斷道:

“……好了,所有事務,吾俱已交代明白。”

“汝二人不必再問,把頭髮盤起來。”

今晚的風兒甚喧囂。

……

次日一大早,李翊便收拾好行囊,往章武出發了。

一處閨房內,

妝鏡照雲鬢,花顏姣好。

女子眼眸流轉,如清晰淙淙——

卻又蘊滿了心事萬千。

一侍婢輕步上前,小心接過梳篦,喚一聲:“小姐。”

“……適才郯侯已經出發了。”

甄宓眸光一深,隨即垂下眼去,思忖不語。

旋即從妝臺上起身,緩緩踱了幾步,望向天外的淺暉。

低眉凝眸,指尖輕輕交握,默默祈禱:

“敬祈天地,神明相佑……”

“佑他此行事事順遂,安然凱旋。”

那侍婢見此情狀,忍不住噗嗤笑道:

“……小姐,您這般對他上心,可他連道別都不曾來與您說。”

“只恐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甄宓嬌聲叱道:

“不得胡言,若無郯侯相護,我等一傢俱難免於斯難。”

“丫頭頑劣,君侯厚恩,汝怎敢在背後編排於他?”

侍婢見甄宓惱了,這才低頭,連連賠禮:

“小姐莫氣,小姐莫氣,適才戲言耳。”

甄宓也不追究,只微作沉吟,叫她取筆墨來。

侍婢照做,甄宓提筆落墨,寫下幾行字,然後對她說道:

“……南星,汝將這份信交到兄長處去。”

“讓他發往母親處。”

這名叫南星的侍婢聽話照做,將書信交給了甄堯。

甄堯暗想,如今甄家與袁家的關係十分微妙,稍有不慎,便容易落人口實。

遂還是拆開了這封書信,原來信中竟是甄宓讓遠在中山的母親,籌措一批糧秣、鑌鐵出來。

以資李翊北征烏桓。

甄堯見此,乃找到甄宓,問其緣故。

甄宓乃爲兄長解釋道:

“小妹十歲時,天下兵亂,百姓饑饉。”

“吾家中多有金銀珠玉,儲谷頗多。”

“故謂母親言:‘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爲罪。’

“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爲恩惠也。”

“母親納我之言,廣施恩惠,故我甄氏得以常青於河北。”

“今河北易主,李冀州決意要與烏桓人決戰。”

“烏桓困邊久矣,若能舉家相助,誠爲善事!”

甄堯聽罷,對妹妹敬服不已。

“難道你有此壯烈情懷,父親去後,兩位兄長又相繼離世。”

“承蒙李冀州照料,爲兄才能在渤海謀得個功曹官差。”

“既然君侯要遠征遼地,必大徵徭役民夫運糧。”

“我甄家在河北頗有人脈,應能相助。”

甄家在冀州是爲富爲仁,所以很得民心。

只要甄家開口,一定會有很多民衆參與到此次征伐烏桓的戰事中來。

當即,甄堯遣心腹之人,將甄宓的書信發往中山國。

時張氏爲甄家主,既得兒女書信,當下即命人籌備牲畜、糧秣、鑌鐵。

又以家中童僕三千人,運送糧秣,發往章武郡。

張氏傾盡家中半數貲財,以資助此次李翊北征烏桓。

之所以如此做,一是因爲感謝李翊在此次清算袁氏的活動中保護甄氏一族。

二是甄堯如今在渤海當差,作爲家中唯一的男子,張氏自然將心血全都放在了這兒子身上。

資助李翊,就等於是交好兒子的上級領導。

應該的應該的。

三自然是交保護費了。

從古至今,

從地主豪強到商人資本家,哪有不向上面交錢的道理?

張氏操持一家,這點規矩還是懂的。

一時間,章武郡不僅得到了來自徐州的糧秣器械,還得到了來自中山國的援助。

李翊對於中山甄氏的慷慨解囊,自然倍是感激。

當即親自擬寫了一封書信,向張夫人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時又命時任中山國相的高覽,親自登門去慰問。

太守級別的高官親自登門拜謝,這排面也算是拉滿了。

李翊投桃報李,命高覽多爲張夫人大開方便之門。

凡有能幫之處,多多幫忙。

如有解決不了的,可以越過高覽,直接上報到他這一州方伯這裡來。

又等了幾日,馬超、張繡、呂布的兵馬先後趕至。

李翊即命人大宰牛羊,犒勞遠道而來的諸位將士。

牛牛在軍中可不單單是填肚子用的。

它更起到振奮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所以一般出征前,或打了勝仗,亦或相持太久,都會殺牛犒賞軍士。

李翊親自出席,舉盞走過席間,逐一拜謝遠來的將軍們。

“張破羌,翊敬你一杯。”

李翊舉着酒盞,來到張繡身前。

張繡慌忙舉盞緩禮:

“……不敢不敢,郯侯請。”

此次河北、河南的大戰,因爲張繡力戰有功,被升任爲了破羌將軍。

張繡在感謝賈詡爲他指明道路的同時,也十分感謝李翊願意給他一個出戰的機會。

所以李翊此次征伐烏桓,張繡表現是最爲積極的。

第一時間,便率領本部兵馬趕來章武,響應李翊的號召。

說起來,歷史上的張繡其實也隨曹操參與了征討烏桓的作戰。

不過可惜還沒到,張繡就死在了半路上。

有陰謀論說是曹操報復張繡,故意整死的。

這就有點過於小看曹操了。

張繡跟隨曹操打北方打了七年,曹操要弄死張繡的方法多了去了。

完全沒必要在平定河北這個重要的時間點上,殺死一個有功之臣。

而且當時曹操也沒有平定涼州,逼死一個西涼貴族,完全是一樁賠本買賣。

至於《魏略》中提到的,是曹丕指責張繡殺了自己大哥,張繡羞愧自殺死的。

這件事首先在時間上存疑。

因爲期間曹丕停留在了鄴城,並沒有跟張繡去到南皮。

並且曹丕這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陰的,擅長隱忍。

讓他高調公開威脅一名對曹操十分有作用的人物,以曹丕的腦子是幹不出這樣的事的。

所以目前最爲學者所接受的說法,還是張繡死於水土不服的疫病。

郭嘉死於水土不服只是北征烏桓的冰山一角。

其實當時很多隨曹操征討烏桓的人,都染病去世了。

所以,李翊此次出征,把漢末第一防疫高手張仲景一併給帶上了。

除張仲景外,還有三百名剛從“徐州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

這是第一批,自徐州設醫學校以來畢業的學生。

也是李翊從劉備那裡討來的,全都被李翊帶到了東北去。

正好給小年輕們上上強度,好生磨鍊磨鍊。

“……溫侯請了。”

敬完張繡,李翊又來到呂布跟前。

“溫侯在此次北伐之戰,功勳卓著,使故人聞之,好不歎羨。”

“……哈哈哈,哪裡哪裡,虧得李郯侯保舉。”

“布才能在此次北伐之戰中,爲國家討賊。”

“以後還要爲國效力的機會,還請郯侯多多照拂一二。”

呂布仰頭大笑,之所以如此高興。

是因爲論功行賞之時,朝廷給呂布的溫侯贈益了一千戶的食邑。

如果說其他的封賞還只是掛個名的話,那這食邑的增加,就是實打實的好處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呂布得了好處,自然喜笑顏開。

“……不過。”

呂布忽然話鋒一轉,眉頭皺起,沉聲說道:

“此前征伐袁氏,河北富庶,我軍中將士倒是樂意效力。”

“但此次卻是要遠去東北苦寒之地,此卻難吶。”

李翊微微一笑,當即指帳外不斷運送進來的糧車道:

“……溫侯,可瞧見了帳外的輜重?”

“裡面載滿了糧秣金銀。”

“如今溫侯是爲國家戍邊,朝廷哪裡會虧待有功之臣?”

“這樣罷,待平了烏桓之後,這些輜重,你取百輛回去!”

呂布眉梢一揚,但仍作爲難之色,嘆道:

“非是布不念老友之情,當初布窮途末路,來投劉徐州。”

“還是李郯侯爲布指明道路,叫布去了汝南。”

“後又在淮南戰事中,討袁術有功,在汝南立住腳跟。”

“若論交情,布自當相助郯侯。”

“只是東北苦寒,縱然布願爲郯侯灑血,只恐我帳中兄弟頗有微詞啊。”

哈哈……

李翊牽脣一笑,把手一招。

又是百來輛車運送進來。

“……看仔細了。”

呂布撓撓頭,皺眉道:

“郯侯這不是爲難我嗎?”

“……這不是錢的事兒,實在是我帳下兄弟們不想去。”

說到這兒,李翊忍不住笑了。

只是這笑不同於剛纔的歡喜,而是一種輕蔑的嘲笑。

“……奉先吶奉先,叫我說你什麼好。”

“劉將軍一向愛你之才,故屢屢於我面前說你好話。”

呂布一愣,暗想劉備有經常說他好話嗎?

他怎麼感覺是李翊對他比較好,反而劉備不太喜歡他呢?

“念在劉將軍的面子上,故我有意栽培提拔於你。”

“北征烏桓,乃是利國利民,立衛、霍不朽之功的千載良機。”

“一旦功成,名垂竹帛,永世流芳。”

“旁人求都求不來,你卻在這裡推三阻四。”

“……罷罷罷,汝若不願去,即刻從何處來,回何處去。”

“休要跟我多言!”

李翊一甩手,扭身便走。

獨留呂布愣在原地,在風中徘徊。

他大腦飛速旋轉,暗想莫不是真是自己錯怪李翊了?

可仔細一想,自從按照李翊的吩咐來做。

討袁術、伐袁紹,過程雖然艱苦,但最後確確實實撈到了許多好處。

此次北征烏桓同樣艱苦,最後說不定也能得到海量財富。

……嗯!

想通了這一點後,呂布趕忙追上李翊,拉住他的衣袂,低眉賠笑道:

“李郯侯息怒!”

“適才酒醉,一時戲言耳。”

李翊回頭,漫不經心地瞥他一眼,半開玩笑地調侃說道:

“……溫侯啊,酒席上可以醉酒戲言。”

“戰陣之上可亂來不得。”

哈哈哈!

聽到這話,席間衆人全都笑了。

見李翊給了臺階下,呂布趕忙抓住機會,抱腕正色說道:

“布本就起於邊地,今能回到邊地,爲國家戍邊。”

“此乃布之幸事也!”

“願聽候郯侯差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嗯……

孺子可教也。

李翊拍了拍呂布的肩膀,看來把他丟到汝南歷練兩年,這腦子確實開竅不少。

掠過呂布,李翊來到了今日最後一位賓客面前。

這位更是重量級,

正是現任幷州牧,有神威將軍之稱的西涼錦馬超。

“……孟起,別來無恙否?”

馬超起身見禮:

“郯侯威震河朔,超好不敬佩。”

“那位龐士元先生亦是天下奇才,超與之交往亦受益良多。”

“此前年少不懂事,多有得罪之處。”

“還望郯侯多多恕罪。”

話落,單膝便要下拜。

李翊趕忙伸手將之扶起,忙問:

“孟起何故如此?”

馬超出聲解釋道:

“向日在太原時,超因軍務倥傯,有失拜訪。”

“今得郯侯相邀,大慰仰慕之私!”

李翊一怔,暗想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馬超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怎麼突然這麼佩服自己了?

不是突然佩服,是馬超本就佩服李翊,只是從前暗自與李翊較勁兒。

故面上言語比較衝。

但自龐統去了幷州輔佐馬超後,馬超每每便對龐統的治事能力深感佩服。

而當聽到龐統談及自己的能力不及郯侯十一,又將郯侯的一些事蹟告訴馬超之後。

馬超內心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來源於成長。

我們都說獨立是最能讓男人成長的。

自來了幷州,掌控一州之地之後。

馬超才意識到,當老大可真不是一個好活啊。

人人都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光有武力是完全不夠的。

可當見到龐統,只是筆墨一揮,便將一系列令馬超都覺得棘手的問題給輕鬆解決之後。

他才知道,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此前年少無知,眼下他只想抱緊李翊的大腿。 Wωω_ Tтkд n_ CO

“郯侯在上,受超一拜!”

撲通一聲,馬超竟當着衆人的面向李翊跪了下來。

……

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
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87章 雪遼東溫侯建功,慕齊王蜀人來投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