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

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卻說孫策領兵在曲阿,經過與諸大臣商議過後,最終還是決定優先攻打吳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陽繞至吳郡後背,從烏程出發,攻打許貢。

又命朱治自錢塘出發,也是自後背出發,攻打許貢。

爲何一定要從吳郡的後背進攻?

因爲古代南方開發的晚,曲阿通往吳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澤。

很難讓大軍通過通過。

孫策只能讓程普、朱治領兵往南攻取。

在面對強大的孫氏將領面前,許貢全無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時間,便被孫策攻破。

許貢兵敗,倉皇逃往烏程,投靠當地的宗帥嚴白虎。

孫策對戰事又驚又喜,如果進行的順利的話。

在明年之前,他不僅能打下吳郡,更能打下會稽。

現在吳郡就剩下西邊的嚴白虎沒有解決了。

吳景爲首的大臣,紛紛向孫策諫言,先滅嚴白虎,再攻會稽。

孫策卻大笑說道:

“虎等羣盜耳,非有大志,早晚爲吾所擒也。”

“我們仍舊將會稽作爲戰略目標,不予更改。”

“在明年開春之前,務必將吳郡、會稽全部拿下。”

“屆時,皆不懼袁術,也不畏劉備矣!”

正說間,人報壽春使者來到。

孫策面色一怔,連忙接見了壽春來使。

壽春使者當即表明來意,言說袁公欲使孫策返回壽春。

聽候調用,以防備曹操、劉備來攻。

面對袁術突然下達的命令,孫策臉色變得沉重起來。

他急忙召集諸大臣商議。

孫策倒是不懼怕嚴白虎、許貢等人,但現在卻不得不看袁術的態度。

此前他領兵過江,攻打丹陽和吳郡時,是專門給袁術報備過的。

等於孫策之前的軍事行動,是獲得了袁術授權的。

但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可沒有袁術授權了。

孫策接下來要再加兵會稽,這已經引起了袁術的警覺。

所以明面上召孫策回壽春守備曹操、劉備,暗地裡卻又怕他在江東做大。

其實,

袁術早就知道孫策對自己的忠誠度不好評估了。

並且他對孫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值。

此前他先是許諾孫策當九江太守,結果自食其言。

後來又許諾打下了廬江,就讓孫策當廬江太守,結果再次食言。

其實袁術食言也就罷了,但孫策幫你打下了一個郡,你連一點務虛的賞賜都沒有。

是真的連一點錢,連一個虛職都沒有給孫策。

這讓孫策對袁術失望透頂。

史書叫,“術知其恨。”

就是袁術知道孫策怨恨自己,卻仍然輕慢孫策。

所以骷髏王之名實至名歸。

但袁術也想了一個辦法來調教孫策。

孫策當時主動請求離開壽春,去攻打劉繇。

袁術同意了,但只給了孫策一千人馬。

他想著孫策這一千人,肯定幹不過劉繇的數萬大軍。

讓年輕人接受一點社會的毒打吧,等你孫策失敗了之後,再哭著喊著回來求我袁術的時候。

那時候就好拿捏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孫策幾個月時間就支棱起來了。

人都還沒離開九江,原來一千多的人馬,就直接發展到了五六千人。

儘管孫策現在已經打下了吳郡,但他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和袁術決裂。

因爲孫家目前還離不開袁氏的支持。

孫策自己的軍職都是來自袁術的表奏,不奉袁術爲主,他能拿什麼身份來統領現在的這兩萬大軍?

失去身份的孫策,還能留住手下這些人才嗎?

吳地的士大夫又會怎麼去看待孫策呢?

這些問題都需要孫策去考慮。

“袁將軍傳令使我返回壽春,此一去,恐再難返回江東。”

孫策眉頭皺起,躊躇難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兗州都在徵兵備戰,不日便要征伐袁術。”

“袁術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伯符切不可此時斷絕前程,返回壽春。”

孫策點了點頭,蹙眉道:

“我雖知此理,但奈何壽春催得緊,我不得不做出迴應。”

孫策並未得到進攻會稽的軍事授權。

他要想繼續往南攻打會稽,就得得到袁術的首肯。

那袁術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實孫策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

“舅父、堂兄。”

孫策來到了吳景、孫賁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壽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這……

吳景與孫賁對視一眼。

說是返回壽春,實則就是想把他們送到壽春去當人質啊。

孫策爲何要這樣做?

這就不得不提孫家的特殊情況了。

孫堅死後,孫家其實一分爲三。

堂兄孫賁纔是繼承孫堅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吳景是袁術手下大將,手裡的部曲亦不在少數。

且兩人都身居高位。

反觀孫策呢?

身無寸職,手無寸兵。

是孫家裡面最弱勢的一方,怎麼也輪不到他來當孫家家主。

包括孫策渡江攻打劉繇時,吳景、孫賁纔是主將,孫策只是打輔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劉繇這一路上,孫策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勇與軍事指揮才能。

並且廬江舒縣的周瑜也在這時候爲孫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擴大了孫策的影響力。

孫策很快便成爲了孫家毫無爭議的新家主。

等於孫策原本從吳景、孫賁的下級,變爲了上級。

這對吳景、孫賁的心態其實是有影響的。

可以參考曹操與張邈,也是下級變上級。

所以如何安置吳景、孫賁,對於此時年僅22歲的孫策,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這也是袁術與孫策之間的博弈。

孫策此前在袁術手下時,就曾幹過暗地裡接走家小這種事,而且乾的非常熟練。

袁術不得不防一手。

他知道自己不好讓孫策回來,但仍舊向他施壓,要麼你回來,要麼你就送兩個人質回來。

這兩人人質地位肯定不能輕,不然袁術不買帳。

所以孫策使出了這條陽謀,打算讓舅父吳景、堂兄孫賁返回壽春。

爲何是陽謀?

因爲吳景、孫賁此時的官職其實是要比孫策高的。

在攻打劉繇時,這二人才是名義上的指揮官。

現在戰役有了結果,自然應該讓吳景、孫賁返回壽春彙報工作。

這是於公來講。

於私來講,這也是孫策在軍中“去孫賁化”,“去吳景化”。

可以給他手下這支隊伍,做思想統一。

這並不是什麼刻薄寡恩,而是這個年代家族的必然選擇。

包括孫策死後,孫權也做了大量的“去孫策化”,爲得就是統一聲音,方便組織。

吳景、孫賁皆明白孫策的用意。

孫策面上雖在與二人商議,實則卻不容拒絕。

無奈之下,只得拱手道:

“遵命!”

二人沒有再喊“伯符”,他們也知道孫策現在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晚輩了。

而是孫家的新任家主。

家主不能回壽春做人質,只能他們倆回去。

他們不能拒絕家主的命令,否則便是自絕於家族。

二人之後,孫策情緒十分穩定。

面上仍舊波瀾不驚,只是淡淡吩咐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即刻去調兵,準備南下攻打會稽。”

“喏!”

周瑜領命而去。

……

……

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份。

距離秋收已經不遠,徐州這邊全體上下都在緊鑼密鼓的備戰淮南戰事。

而李翊這期間,又幹了一件大事。

這日,他正在營旅之中,與關羽、牽招、徐盛、太史慈等軍事高層開會。

大家全都在聚精會神,聽取李翊軍師的講述。

所聊的內容,也無非是關於淮南戰事的問題。

其中重點聊到了袁術的首府壽春。

此乃江淮第一大城,三國時期的重鎮,易守難攻。

這裡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於屯耕,其地利足以爲戰守之資。

所謂守江必守淮,想要保住江南,就必須保住淮河。

而壽春正對潁口,也就是潁水與淮河的交匯口。

只要擋住上游來敵,便可保江南無虞。

面對這樣一座重鎮,李翊主動徵詢了諸將的意見,要如何攻取。

在座也都是當世名將。

大家都清楚古代圍城戰有多費勁。是以有不少人都提出了,先用野戰殲滅袁術主力,之後壽春的攻城戰便好打了。

其實真要圍城,以徐州目前的實力,肯定是能夠圍下來的。

但大軍在前線,每日所耗費的錢糧乃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翊當然是希望越早平定淮南越好。

“若是強攻壽春,諸公以爲多久可定?”

諸將聞言,俱是一怔。

沉吟良久過後,還是關羽率先開口說道:

“少則一月,多則三月。”

這已經是一個極快的攻城速度了,尤其是面對壽春這種大城。

關羽敢這樣說,都還是基於壽春之主是袁術,有他拖後腿。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纔可能這麼快。

牽招則顯得更加穩重一些,他蹙起眉頭,說道:

“壽春四面環水,有三條護城河。”

“城池堅固,極不易取。”

“聽聞袁術在淮南廣積糧草,壽春之糧可支一年之久。”

“若我徐州起大軍征伐,不能下,必不能久持。”

“反爲戰事所累。”

牽招持悲觀態度也能理解,畢竟這種舉國動員的戰事,不管是勝是負,最後都是傷筋動骨的。

李翊爲了這場戰事,已經準備了很久。

“我倒有一件東西,想要交給諸位將軍。”

“或許此物能助我等在壽春攻城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諸將聞言,紛紛奇道:

“不知是何物?”

“好說,諸位且隨我來。”

李翊領著衆將,來到了一處工坊。

這裡每天有上百名虎賁士輪流值守,不許任何人窺探靠近。

一名魯工見李翊帶人來了,大老遠的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李先生,您吩咐我等做的東西。”

“已經改好了!”

這名魯工擦了擦汗,暗道這可真不是一件好活兒。

他們前前後後足足改了四十多次,才竣工。

“善,我正欲領營中將校過來查看,你且引路。”

“喏。”

魯工領著李翊等人進入工坊,來到了一處巨物前。

此物被布遮住,魯工在李翊眼神的示意下,將布車下。

那巨物赫然呈現在諸將眼前。

“……這,這是投石機?”

太史慈張目望著,總覺得這投石機與尋常投石機有所不同。

李翊澹澹道:

“它的全名叫配重投石機。”

配重投石機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回回炮。

這個時期的投石機,大多還是人拉式投石機。

投石的遠近,完全取決於人的拉扯力度與數量。

不僅命中率低,威力也小。

並且這種投石機運送起來非常費力,原料也缺。

一架投石機,得配備兩百人以上才能夠運作。

後來曹操在官渡之戰時,用出了更加先進的投石機,也就是霹靂車。

利用的是槓槓原理髮射,但依舊需要百十人來拉動繩子。

同時,投石機只適應於攻城戰,不適用野戰。

所以性價比也非常低,如果不是家裡有礦,一般人不會大規模投入到戰事中來。

當然了,像徐州這幾年的勃勃發展,以目前的經濟,完全可以在戰場上投入大量的投石機。

既然要用投石機,自然要用最好的。

李翊早早地便畫好了圖紙,交給本土最好的魯工製作。

一開始也遇到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關,但李翊中間從不催促。

即便多次失敗,仍舊不加以問責。

魯工們感到壓力的同時,也感念李翊之德,安心製作。

終於在八月份的時候,將配重式投石機制作完成。

既然成本高,性價比低的缺點改不了,那就把它的優點發揮到最大。

配重式投石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發射巨石。

殺傷守城士兵,威力極大。

最高可拋動的巨石,可達兩百斤以上。

“可試過了嗎?”

李翊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稟先生,我們此前也著人拋試過了,最遠可達一百四十步之遙!”

這個時代的弓箭,一般射程也不過五十步,強弓八十步。

除非是當時名將,纔可能射出百步之距。

而這件新型投石機的射程已經超過了弓弩。

它幾乎是可以即插即用,立即投入到戰場中去。

領頭的魯工自己說時也覺不可思議,這種武器的誕生。

絕對會在未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裡都霸佔重要的軍事地位。

“……嗯。”

聽完魯工的工作彙報,李翊點了點頭。

這基本上算是達到了回回炮的威力水準。

“你們可試過它們能拋射幾次?”

李翊又問。

“……這。”

衆魯工面面相覷。

他們只試了一下這件新型武器的威力,卻還沒試它的耐久。

不過一方面,卻又佩服李翊心細。

這種投石機威力雖然巨大,但卻是建立在承載百斤重物的基礎上實現的。

再用了一定次數後,肯定會出現故障。

衆人紛紛向李翊請罪,表示還沒試過耐久。

“無妨,爾等這一年甚是辛苦,之後記得去州府領賞錢。”

李翊揮了揮手,嘉獎衆人工作。

衆魯工連連頓首謝恩。

李翊又回頭衝身後諸將說道:

“雖未試過這投石機耐久,但依照我的估算,一臺可以投射三十次左右。”

衆將聞言,無不大喜。

“足夠了!”

“此發石車威力巨大,若能多造幾臺,全面覆蓋壽春。”

“料袁術抵敵不住!”

牽招笑道:

“指不定袁術從未見過如此轟雷之物,方聞得聲響,便要棄城而走了!”

話落,衆人無不大笑。

隨後,李翊命人去請來劉備,邀請他來查看這新型投石車的威力。

一個時辰之後。

李翊、劉備,還有徐州的軍事高層都聚在了一處。

他們無一不想親眼領略一下,這個軍師籌備了一年之久,才搞出來的新型投石機,威力究竟如何。

“……先生真是什麼也能做。”

雖還未開炮,劉備便已經忍不住發出一聲慨嘆來讚美李翊了。

他雖未見識過這配重投石車的威力,但遠遠望去,看那結構構造也不像是聲響不大的。

“主公若是準備好了,就請親自下令發炮。”

“……嗯。”

劉備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厲喝:

“發炮!”

話音方落,爲首的炮兵將領揮動手中令旗。

只見一枚百十斤重的巨石騰空而起,飛至上空。

衆人無不下意識擡頭仰望,順著巨石墜落的方向看去。

轟!!!

巨石砸在地面上,真如天崩地摧,嶽撼山崩。

“好!!!”

劉備一拍大腿,忍不住拍手叫好。

關羽、徐盛、太史慈等諸將也無不揮拳,大聲叫好。

“好啊,軍師真乃世之奇士啊!”

“竟能發明出威力如此巨大的發石車!”

劉備喜出望外,激動地握住李翊的手不肯撒開。

冷兵器時代,雖然已經有了很多攻城武器。

但主要靠的還是蟻附式工程,即靠著一個個士兵的血肉之軀,登上城牆。

拿下城頭,然後才能攻陷城池。

但有了這種威力巨大的投石車,那麼完全可以先砸毀城牆,讓士兵們順著斷垣殘壁殺進去。

大大減少蟻附式攻城的損傷。

如此一來,即便是面對壽春這種堅城,徐州也有一戰之力了。

當即,劉備重賞李翊。

又命人排下酒筵,款待這些天負責製造投石機的魯工。

筵席上,劉備又親自來找李翊敬酒,感謝他的付出。

而李翊此時,卻正在忙另一件事。

……

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40章 設立內閣,羣相併治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342章 有大漢朝廷當靠山,就是不一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67章 司馬懿五月渡瀘,七屠南蠻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
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40章 設立內閣,羣相併治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342章 有大漢朝廷當靠山,就是不一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67章 司馬懿五月渡瀘,七屠南蠻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