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

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卻說孫策領兵在曲阿,經過與諸大臣商議過後,最終還是決定優先攻打吳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陽繞至吳郡後背,從烏程出發,攻打許貢。

又命朱治自錢塘出發,也是自後背出發,攻打許貢。

爲何一定要從吳郡的後背進攻?

因爲古代南方開發的晚,曲阿通往吳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澤。

很難讓大軍通過通過。

孫策只能讓程普、朱治領兵往南攻取。

在面對強大的孫氏將領面前,許貢全無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時間,便被孫策攻破。

許貢兵敗,倉皇逃往烏程,投靠當地的宗帥嚴白虎。

孫策對戰事又驚又喜,如果進行的順利的話。

在明年之前,他不僅能打下吳郡,更能打下會稽。

現在吳郡就剩下西邊的嚴白虎沒有解決了。

吳景爲首的大臣,紛紛向孫策諫言,先滅嚴白虎,再攻會稽。

孫策卻大笑說道:

“虎等羣盜耳,非有大志,早晚爲吾所擒也。”

“我們仍舊將會稽作爲戰略目標,不予更改。”

“在明年開春之前,務必將吳郡、會稽全部拿下。”

“屆時,皆不懼袁術,也不畏劉備矣!”

正說間,人報壽春使者來到。

孫策面色一怔,連忙接見了壽春來使。

壽春使者當即表明來意,言說袁公欲使孫策返回壽春。

聽候調用,以防備曹操、劉備來攻。

面對袁術突然下達的命令,孫策臉色變得沉重起來。

他急忙召集諸大臣商議。

孫策倒是不懼怕嚴白虎、許貢等人,但現在卻不得不看袁術的態度。

此前他領兵過江,攻打丹陽和吳郡時,是專門給袁術報備過的。

等於孫策之前的軍事行動,是獲得了袁術授權的。

但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可沒有袁術授權了。

孫策接下來要再加兵會稽,這已經引起了袁術的警覺。

所以明面上召孫策回壽春守備曹操、劉備,暗地裡卻又怕他在江東做大。

其實,

袁術早就知道孫策對自己的忠誠度不好評估了。

並且他對孫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值。

此前他先是許諾孫策當九江太守,結果自食其言。

後來又許諾打下了廬江,就讓孫策當廬江太守,結果再次食言。

其實袁術食言也就罷了,但孫策幫你打下了一個郡,你連一點務虛的賞賜都沒有。

是真的連一點錢,連一個虛職都沒有給孫策。

這讓孫策對袁術失望透頂。

史書叫,“術知其恨。”

就是袁術知道孫策怨恨自己,卻仍然輕慢孫策。

所以骷髏王之名實至名歸。

但袁術也想了一個辦法來調教孫策。

孫策當時主動請求離開壽春,去攻打劉繇。

袁術同意了,但只給了孫策一千人馬。

他想著孫策這一千人,肯定幹不過劉繇的數萬大軍。

讓年輕人接受一點社會的毒打吧,等你孫策失敗了之後,再哭著喊著回來求我袁術的時候。

那時候就好拿捏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孫策幾個月時間就支棱起來了。

人都還沒離開九江,原來一千多的人馬,就直接發展到了五六千人。

儘管孫策現在已經打下了吳郡,但他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和袁術決裂。

因爲孫家目前還離不開袁氏的支持。

孫策自己的軍職都是來自袁術的表奏,不奉袁術爲主,他能拿什麼身份來統領現在的這兩萬大軍?

失去身份的孫策,還能留住手下這些人才嗎?

吳地的士大夫又會怎麼去看待孫策呢?

這些問題都需要孫策去考慮。

“袁將軍傳令使我返回壽春,此一去,恐再難返回江東。”

孫策眉頭皺起,躊躇難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兗州都在徵兵備戰,不日便要征伐袁術。”

“袁術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伯符切不可此時斷絕前程,返回壽春。”

孫策點了點頭,蹙眉道:

“我雖知此理,但奈何壽春催得緊,我不得不做出迴應。”

孫策並未得到進攻會稽的軍事授權。

他要想繼續往南攻打會稽,就得得到袁術的首肯。

那袁術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實孫策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

“舅父、堂兄。”

孫策來到了吳景、孫賁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壽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這……

吳景與孫賁對視一眼。

說是返回壽春,實則就是想把他們送到壽春去當人質啊。

孫策爲何要這樣做?

這就不得不提孫家的特殊情況了。

孫堅死後,孫家其實一分爲三。

堂兄孫賁纔是繼承孫堅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吳景是袁術手下大將,手裡的部曲亦不在少數。

且兩人都身居高位。

反觀孫策呢?

身無寸職,手無寸兵。

是孫家裡面最弱勢的一方,怎麼也輪不到他來當孫家家主。

包括孫策渡江攻打劉繇時,吳景、孫賁纔是主將,孫策只是打輔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劉繇這一路上,孫策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勇與軍事指揮才能。

並且廬江舒縣的周瑜也在這時候爲孫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擴大了孫策的影響力。

孫策很快便成爲了孫家毫無爭議的新家主。

等於孫策原本從吳景、孫賁的下級,變爲了上級。

шшш ⊙тTk án ⊙co

這對吳景、孫賁的心態其實是有影響的。

可以參考曹操與張邈,也是下級變上級。

所以如何安置吳景、孫賁,對於此時年僅22歲的孫策,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這也是袁術與孫策之間的博弈。

孫策此前在袁術手下時,就曾幹過暗地裡接走家小這種事,而且乾的非常熟練。

袁術不得不防一手。

他知道自己不好讓孫策回來,但仍舊向他施壓,要麼你回來,要麼你就送兩個人質回來。

這兩人人質地位肯定不能輕,不然袁術不買帳。

所以孫策使出了這條陽謀,打算讓舅父吳景、堂兄孫賁返回壽春。

爲何是陽謀?

因爲吳景、孫賁此時的官職其實是要比孫策高的。

在攻打劉繇時,這二人才是名義上的指揮官。

現在戰役有了結果,自然應該讓吳景、孫賁返回壽春彙報工作。

這是於公來講。

於私來講,這也是孫策在軍中“去孫賁化”,“去吳景化”。

可以給他手下這支隊伍,做思想統一。

這並不是什麼刻薄寡恩,而是這個年代家族的必然選擇。

包括孫策死後,孫權也做了大量的“去孫策化”,爲得就是統一聲音,方便組織。

吳景、孫賁皆明白孫策的用意。

孫策面上雖在與二人商議,實則卻不容拒絕。

無奈之下,只得拱手道:

“遵命!”

二人沒有再喊“伯符”,他們也知道孫策現在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晚輩了。

而是孫家的新任家主。

家主不能回壽春做人質,只能他們倆回去。

他們不能拒絕家主的命令,否則便是自絕於家族。

二人之後,孫策情緒十分穩定。

面上仍舊波瀾不驚,只是淡淡吩咐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即刻去調兵,準備南下攻打會稽。”

“喏!”

周瑜領命而去。

……

……

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份。

距離秋收已經不遠,徐州這邊全體上下都在緊鑼密鼓的備戰淮南戰事。

而李翊這期間,又幹了一件大事。

這日,他正在營旅之中,與關羽、牽招、徐盛、太史慈等軍事高層開會。

大家全都在聚精會神,聽取李翊軍師的講述。

所聊的內容,也無非是關於淮南戰事的問題。

其中重點聊到了袁術的首府壽春。

此乃江淮第一大城,三國時期的重鎮,易守難攻。

這裡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於屯耕,其地利足以爲戰守之資。

所謂守江必守淮,想要保住江南,就必須保住淮河。

而壽春正對潁口,也就是潁水與淮河的交匯口。

只要擋住上游來敵,便可保江南無虞。

面對這樣一座重鎮,李翊主動徵詢了諸將的意見,要如何攻取。

在座也都是當世名將。

大家都清楚古代圍城戰有多費勁。是以有不少人都提出了,先用野戰殲滅袁術主力,之後壽春的攻城戰便好打了。

其實真要圍城,以徐州目前的實力,肯定是能夠圍下來的。

但大軍在前線,每日所耗費的錢糧乃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翊當然是希望越早平定淮南越好。

“若是強攻壽春,諸公以爲多久可定?”

諸將聞言,俱是一怔。

沉吟良久過後,還是關羽率先開口說道:

“少則一月,多則三月。”

這已經是一個極快的攻城速度了,尤其是面對壽春這種大城。

關羽敢這樣說,都還是基於壽春之主是袁術,有他拖後腿。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纔可能這麼快。

牽招則顯得更加穩重一些,他蹙起眉頭,說道:

“壽春四面環水,有三條護城河。”

“城池堅固,極不易取。”

“聽聞袁術在淮南廣積糧草,壽春之糧可支一年之久。”

“若我徐州起大軍征伐,不能下,必不能久持。”

“反爲戰事所累。”

牽招持悲觀態度也能理解,畢竟這種舉國動員的戰事,不管是勝是負,最後都是傷筋動骨的。

李翊爲了這場戰事,已經準備了很久。

“我倒有一件東西,想要交給諸位將軍。”

“或許此物能助我等在壽春攻城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諸將聞言,紛紛奇道:

“不知是何物?”

“好說,諸位且隨我來。”

李翊領著衆將,來到了一處工坊。

這裡每天有上百名虎賁士輪流值守,不許任何人窺探靠近。

一名魯工見李翊帶人來了,大老遠的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李先生,您吩咐我等做的東西。”

“已經改好了!”

這名魯工擦了擦汗,暗道這可真不是一件好活兒。

他們前前後後足足改了四十多次,才竣工。

“善,我正欲領營中將校過來查看,你且引路。”

“喏。”

魯工領著李翊等人進入工坊,來到了一處巨物前。

此物被布遮住,魯工在李翊眼神的示意下,將布車下。

那巨物赫然呈現在諸將眼前。

“……這,這是投石機?”

太史慈張目望著,總覺得這投石機與尋常投石機有所不同。

李翊澹澹道:

“它的全名叫配重投石機。”

配重投石機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回回炮。

這個時期的投石機,大多還是人拉式投石機。

投石的遠近,完全取決於人的拉扯力度與數量。

不僅命中率低,威力也小。

並且這種投石機運送起來非常費力,原料也缺。

一架投石機,得配備兩百人以上才能夠運作。

後來曹操在官渡之戰時,用出了更加先進的投石機,也就是霹靂車。

利用的是槓槓原理髮射,但依舊需要百十人來拉動繩子。

同時,投石機只適應於攻城戰,不適用野戰。

所以性價比也非常低,如果不是家裡有礦,一般人不會大規模投入到戰事中來。

當然了,像徐州這幾年的勃勃發展,以目前的經濟,完全可以在戰場上投入大量的投石機。

既然要用投石機,自然要用最好的。

www● ttκá n● ¢ ○

李翊早早地便畫好了圖紙,交給本土最好的魯工製作。

一開始也遇到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關,但李翊中間從不催促。

即便多次失敗,仍舊不加以問責。

魯工們感到壓力的同時,也感念李翊之德,安心製作。

終於在八月份的時候,將配重式投石機制作完成。

既然成本高,性價比低的缺點改不了,那就把它的優點發揮到最大。

配重式投石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發射巨石。

殺傷守城士兵,威力極大。

最高可拋動的巨石,可達兩百斤以上。

“可試過了嗎?”

李翊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稟先生,我們此前也著人拋試過了,最遠可達一百四十步之遙!”

這個時代的弓箭,一般射程也不過五十步,強弓八十步。

除非是當時名將,纔可能射出百步之距。

而這件新型投石機的射程已經超過了弓弩。

它幾乎是可以即插即用,立即投入到戰場中去。

領頭的魯工自己說時也覺不可思議,這種武器的誕生。

絕對會在未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裡都霸佔重要的軍事地位。

“……嗯。”

聽完魯工的工作彙報,李翊點了點頭。

這基本上算是達到了回回炮的威力水準。

“你們可試過它們能拋射幾次?”

李翊又問。

“……這。”

衆魯工面面相覷。

他們只試了一下這件新型武器的威力,卻還沒試它的耐久。

不過一方面,卻又佩服李翊心細。

這種投石機威力雖然巨大,但卻是建立在承載百斤重物的基礎上實現的。

再用了一定次數後,肯定會出現故障。

衆人紛紛向李翊請罪,表示還沒試過耐久。

“無妨,爾等這一年甚是辛苦,之後記得去州府領賞錢。”

李翊揮了揮手,嘉獎衆人工作。

衆魯工連連頓首謝恩。

李翊又回頭衝身後諸將說道:

“雖未試過這投石機耐久,但依照我的估算,一臺可以投射三十次左右。”

衆將聞言,無不大喜。

“足夠了!”

“此發石車威力巨大,若能多造幾臺,全面覆蓋壽春。”

“料袁術抵敵不住!”

牽招笑道:

“指不定袁術從未見過如此轟雷之物,方聞得聲響,便要棄城而走了!”

話落,衆人無不大笑。

隨後,李翊命人去請來劉備,邀請他來查看這新型投石車的威力。

一個時辰之後。

李翊、劉備,還有徐州的軍事高層都聚在了一處。

他們無一不想親眼領略一下,這個軍師籌備了一年之久,才搞出來的新型投石機,威力究竟如何。

“……先生真是什麼也能做。”

雖還未開炮,劉備便已經忍不住發出一聲慨嘆來讚美李翊了。

他雖未見識過這配重投石車的威力,但遠遠望去,看那結構構造也不像是聲響不大的。

“主公若是準備好了,就請親自下令發炮。”

“……嗯。”

劉備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厲喝:

“發炮!”

話音方落,爲首的炮兵將領揮動手中令旗。

只見一枚百十斤重的巨石騰空而起,飛至上空。

衆人無不下意識擡頭仰望,順著巨石墜落的方向看去。

轟!!!

巨石砸在地面上,真如天崩地摧,嶽撼山崩。

“好!!!”

劉備一拍大腿,忍不住拍手叫好。

關羽、徐盛、太史慈等諸將也無不揮拳,大聲叫好。

“好啊,軍師真乃世之奇士啊!”

“竟能發明出威力如此巨大的發石車!”

劉備喜出望外,激動地握住李翊的手不肯撒開。

冷兵器時代,雖然已經有了很多攻城武器。

但主要靠的還是蟻附式工程,即靠著一個個士兵的血肉之軀,登上城牆。

拿下城頭,然後才能攻陷城池。

但有了這種威力巨大的投石車,那麼完全可以先砸毀城牆,讓士兵們順著斷垣殘壁殺進去。

大大減少蟻附式攻城的損傷。

如此一來,即便是面對壽春這種堅城,徐州也有一戰之力了。

當即,劉備重賞李翊。

又命人排下酒筵,款待這些天負責製造投石機的魯工。

筵席上,劉備又親自來找李翊敬酒,感謝他的付出。

而李翊此時,卻正在忙另一件事。

……

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
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