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

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

只見李翊站起身來,反駁許劭的觀點。“兵法雲: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今我徐州連起戰事,已是疲敝,若再起大軍征伐揚州。”

“生靈塗炭不說,這萬人軍隊每日所耗費的金錢、糧秣誰來承擔?”

李翊一頓,話鋒忽又一轉。

“不過子將先生遠道而來,大是不易,這般回去,恐也難以交差。”

“是以翊有一個兩全之策。”

李翊將之前與劉備商議的方案說出來。

“今我廣陵屯有兩萬軍士,將作屯田之用。”

“正好廣陵與丹陽一江之隔,遙相呼應。”

“孫策今不過佔據曲阿、丹徒兩縣,芥蘚之疾耳,不足爲患。”

“若果真其東側用兵,膽敢進犯吳地。”

“那廣陵軍士當立刻渡江馳援,絕不會坐視不管。”

“如此一來,豈非是既能保全劉揚州的人身安全,又能解決孫策之患嗎?”

李翊說著,將目光看向了陳登。

陳登是廣陵太守,也將負責這裡的屯田事宜。

待劉備與李翊回下邳後,肯定是由陳登組織出兵渡江,支援劉繇。

陳登當即起身,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正如子玉先生所言,若果真孫策東側用兵,我廣陵絕不坐視不管。”

“在那之前,就請子將先生容許我徐州與民生息,恢復元氣,積累倉稟。”

許劭聞言,嘆了口氣。

這已經是他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局了。

“既如此,劭代表我主謝過劉徐州了!”

許劭拱手一揖,稍顯無奈。

隨後在李翊的建議下,許劭可在廣陵暫爲一從事。

方便將來兩地溝通,若果真需要廣陵出兵,也好第一時間知會一聲。

許劭等於是扮演了一個大使館的角色。

在袁軍既退,廣陵事務終於解決掉之後,劉備總算可以率大軍返回下邳了。

不過離開前,他按照之前的李翊的建議,給陳登和廣陵留了兩萬軍士。

用作屯田之用。

然後又寫信給麋竺,讓他撥款一千萬錢過來,當做屯田用的經費。

大軍一路北上,行至夏丘縣。

現已是年末,入了冬,風寒似刀。

大軍暫時在夏丘縣停駐。

夜晚,大雪。

李翊披一件狐裘,在燈下練字。

他之前當高管的時候,其實是練過毛筆字的。

但那只是業餘愛好,可自穿越以後,毛筆寫字便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了。

李翊每日不知要寫多少字。

他自覺自己的字比從前漂亮了不少,愈發的端正整潔。

見字如見人,李翊也希望把自己的字儘量寫的乾淨一些。

只求一個坦蕩做人,不負畢生所學。

咚咚咚……

門外忽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先生,你睡了嗎?”

聽聲音像是劉備。

“還沒,這麼晚了,主公有什麼事嗎?”

李翊嘴上雖在詢問,可還是起身去把房門打開了。

呼呼呼!

房門一開,頓時狂風大作。

颳得屋內紙張翻騰。

劉備快步進屋,將房門掩上,吐了幾口冷氣。

“……呼,好大的雪。”

跟著李翊一起進了屋子。

“這回軍途中,天降大雪,狂風大作。”

“備來自北地,又慣行於軍旅之中,倒不甚礙事。”

“只恐軍師受罪。”

“正巧前日軍中獵得一頭大熊,我已命人將熊皮做成大衣。”

“適才做好,我便送來給先生保暖。”

李翊順手接過熊皮大衣,纔想起來前幾天大軍行軍途中碰著一頭大熊。

於是大夥兒當場加了個餐。

李翊記得,當時四隻熊掌。

劉備自己留一隻,另外三隻分別給了自己,還有趙雲、田豫。

沒想到熊熊才過幾天,都已經做成衣服了。

該說不說,確實挺暖和的。

李翊謝過,邀請劉備在屋裡待一會兒。

等暖和了再回去。

“先生適才在練字啊?”

劉備瞧見李翊桌上鋪著一張黃紙,寫著,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好!”

劉備看罷,忍不住叫出一聲好來。

李翊笑著問道:

“主公是誇我的字呢?還是誇這句話呢?”

“這寫得字好,話寫得更好!”

劉備嘖嘖讚歎:

“聖人云三立三不朽,先生能寫下此言,備亦受益良多。”

“日後當有此言爲志,與先生攜手共進。”

其實李翊也只是單純練字寫著玩兒的,他剛剛還打算寫《出師表》呢。

幸虧沒寫,不然被老劉看見就尷尬了。

“既然主公此時不睡,正好翊有幾件事情要與主公相商。”

“本來想明天再說的,既然主公來了,便此時說了吧。”

劉備聞言一凜,牽脣笑道:

Wшw◆ ttκΛ n◆ co

“巧了,備也有一件事要與先生商議。”

啊?

原來你不是來送衣服的啊?

“不知是何事?”李翊問。

“還是先生先說罷”

行……

李翊微微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

“今天下板蕩,羣雄並起。”

“草莽龍蛇,小則據縣霸鄉,大則跨州連郡。”

“值此亂世之際,當更要固根制本。”

“中以然者,此翊所以爲之故也。”

“徐州外部雖定,然內事仍需解決。”

劉備認真聽著,繼續問當解決哪些事務。

李翊晚上頭腦依舊清醒,有條不紊地說道:

“自桓靈以來,繁禮多儀,浪費成性,我等沿途所過郡縣,多有攀比之風。”

這是李翊的親身體驗。

他們大軍回下邳途中,沿途經過不少縣鄉。

當地無論是縣令還是村裡的里正,都競相前來,夾道歡迎劉備。

並且所用之物,過於鋪張浪費。

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倘官員心思皆在諂媚上級身上,又如何能夠安心治理百姓,爲民請命?”

“況地方官員尚且如此,遑如本地官員?”

劉備頷首,捋著鬍鬚,沉吟道:

“此事備也注意到了。”

“徐州繼自陶恭祖,陶公在時多以奢靡聞名,徐州上下,皆有效仿之心。”

“光去歲開支,便造成大量浪費。”

“今子玉提出的正是事宜,若不盡早整頓,文恬武嬉之象早晚遍佈全州。”

徐州之前在陶謙與陳登的整頓下,富得流油。

可陶謙卻並沒有用這筆財富來養民,反而大量購置田產,導致徐州土地兼併嚴重。

其部將光曹宏一人,名下財產就多達數百萬。

前下邳相笮融更是恐怖誇張,直接捲來上億的錢糧潤去揚州。

同時陶謙爲了打壓黃巾軍,抑制太平道教,大力揚佛。

該說不說,陶謙抑制的很成功,徐州境內還真沒有爆發過像青州那樣規模的黃巾軍。

但問題是他太成功了,成功得有些矯枉過正了

陶謙在徐州修建了大量的金佛寺。

用銅製作佛像,黃金塗抹像體,錦彩縫作像衣,懸掛九層銅盤。

這種規模的建造方式,都極大損耗了徐州的國力。

而且之後曹操屠徐州時,還把能搶的金佛都給搶了。

等於是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此外,陶謙還修建了大量的重樓閣道,每樓可容納三千多人。

爲得就是讓他們課讀佛經,並讓界內以及鄰郡崇拜佛教之人來聽經受道。

再用這種方式招納其他人,前後遠近來到的人有五千多戶之多。

在農業社會,一個農耕文明裡。

人們不去從事農業生產,而去念佛誦經,都是對生產力的極大破壞。

“子玉所言甚合事宜,回頭我便下令。”

“徐州境內嚴格禁止鋪張浪費,禁止鑽營謀私!”

微微一頓,劉備又接著補了一句,“下來我在找麋子仲商議一下,看看能不能擬定一個具體的章程。”

李翊接著進行補充:

“除了反腐倡廉之外,我以爲可以取消每年的浴佛會。”

浴佛會其實也是“前朝”遺產。

陶謙爲宣揚佛教搞出來的。

大體的流程,就是擺設大量的酒飯,沿路擺上酒席。

以此綿延幾十裡,用來招待沿途路過的百姓。

光每年浴佛會耗費的錢財都數以億計。

糧食就更是不計其數了。

“不僅官府要帶頭停止舉辦,也不允許民間私自舉辦浴佛會!”風氣已經形成了,李翊也不建議一上來就一杆子打死。

“自靈帝一朝始,天下法律日益寬鬆。”

“豪強劣士無所顧忌,各地官吏徇私枉法,多有沆瀣一氣,狼狽爲奸之嫌。”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今我徐州仍在沿用陶公在時法律。”

“然陶公爲得地方豪強效力,多是縱容不法之行。”

“今外患已除,法不可廢,吏亦不可不治。”

“竊以爲當嚴明律法,整頓吏治。”

“使豪強得以約束,百姓得以安寧。”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李翊大致向劉備提出了兩點。

一是反腐倡廉,禁止鋪張浪費。

二是嚴明律法,整頓吏治。

其實不管是哪一點,都不是燃眉之事。

所以李翊先幫劉備收服內部各派,再到對外打擊各路諸侯。

種種行爲,都是爲了先鞏固劉備自身的統治。

只有統治穩固了,才能夠考慮下面的事情。

劉備向李翊行了一禮:

“先生以金玉良言教我,備謹受教。”

“律法一事,我亦會遣孔北海、劉子揚,還有王叔治一起商定。”

“儘量在明年開春前,頒佈新律新規。”

孔融打仗雖然不行,但搞內政還是有一手的。

同時王修、劉曄都對法律法規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讓他們三人一起制定新法,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李翊還是忍不住叮囑了兩句:

“修訂律法並無不妥,只是凡事不可急於求成。”

“更不可朝令夕改,失信於民。”

李翊把徐州的吏治問題比作是人,生動形象地給劉備解釋了:

“譬如人染沉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

“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

“則病根盡去,人得以全生也。”

“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爲難矣!”

劉備明白李翊是想提議自己,整頓吏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須要一步一步的來。

他怕自己用力過猛,一下子把原來的律法全部推翻,搞得徐州人心惶惶。

“備曉得,請先生寬心。”

呼……

李翊吐了個寒氣,在大致講完自己的主張之後。

這纔開始詢問說道:

“在下所言之事,僅此而已。”

“未知主公有什麼事是要與在下相商的?”

哈哈哈……

劉備聞言,反倒笑了。

“先生年紀雖輕,卻已逾弱冠之年。”

“然今仍爲成家立業,更無子嗣延續香火。”

“備心中實是掛念不已。”

李翊恍然大悟,感情老劉是來催婚的!

去年和麋家定下婚約之後,就忙著處理徐州大小各種事務。

實在閒不下來,舉辦婚禮。

畢竟堂堂徐州別駕,東海望族的妹妹,與方伯軍師成婚,不能夠草草了事。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劉備可不希望自己的軍師無後。

“先生本是山中隱士,過慣了閒雲野鶴的日子。”

“如今卻隨備左右,長伴刀兵。”

劉備嘆了口氣,內疚地對李翊說道。

“遙記得先生初跟備時,只許諾管飯即可。”

“然自跟在備身邊之後,先生卻長留營旅之中,飽經風霜之苦。”

“所食者,征塵耳;所飲者,血水耳。”

“……唉,兵事傷人傷己,一旦投身其間,再難退還。”

“屆時轉戰千里,枕戈待旦。”

“縱午夜夢迴之時,亦與厲兵鬼卒偕行。”

“備實是愧疚不已。”

劉備眼中含淚,自覺自己對不住李翊。

與他相處久了,愈發覺得像他這樣簷邊起臥,雲邊住的遊子。

不該被自己束於營旅之中。

或許天涯纔是他的歸宿。

李翊卻搖了搖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無主公相救,翊早已死於兵刃之下。”

“況今天下紛亂,盜賊蜂起,奸雄鷹揚。”

“誰有能夠保證自己孤身一人,在亂世之中明哲保身呢?”

“翊自願跟隨主公左右,絕無退悔之理。”

劉備聞言,感動地無以復加。

上前緊緊握住李翊的手,垂淚道:

“我知軍師心意,所以想著待此間事了。”

“回到下邳後,便讓麋家把與先生的婚事給完成了。”

“也好,全我一樁心願。”

既然把你從你原來的家鄉帶走,那我便給你一個新的家。

劉備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夠儘可能地補償李翊。

李翊彎脣笑道:

“既然是主公之願,在下從命了便是。”

說來也怪,

李翊自己整天想的都是怎麼幫劉備把徐州搞好。

而劉備則整天想著怎麼幫李翊把生活給搞好。

屬實是令人忍俊不禁。

“……呼,天色將晚,備就不打擾先生休息了。”

劉備站起身來,準備離去。

他知道李翊喜歡清淨的睡眠環境,所以沒有對他提出“同席共枕”的要求。

其實,這也真是李翊回絕劉備的藉口罷了。

他自是單純不喜歡跟男人一起睡罷了。

畢竟這個時代關係好的人,就要“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寢則同榻”。

李翊已經佔了前兩個了,第三項實則沒必要去佔。

“主公路上小心。”

李翊不忘在身後提醒,路段雖然不遠。

但天降大雪,地滑,還是得仔細些。

“……呼。”

劉備一打開門,便覺寒氣撲面而來。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若是身染重疾者,怕是熬不過去。”

劉備頂著凜冽的寒風,隨口提了一句。

李翊在身後笑道:

“託主公洪福,大家身子還算康健,這個冬天很快就會過去。”

頓了一下,李翊又擡頭望天,自言自語道:

“……不過有人怕是不好過。”

……

……

兗州,東郡。

滿城盡是披紅掛綵的士卒,軍心士氣低落。

與呂布的戰事已經持續一年之久,可他們卻仍得堅持在前線,不得回家看望妻兒老母。

底層士兵不好過,高層領導更加難受。

府衙內,到處都是靈幡素縞,人人披麻戴孝。

正堂內。

一具棺槨擺放正中,靈位上寫著軍師祭酒戲志才的名字。

曹操扶著棺槨,悲痛欲絕,淚流滿面,哭得撕心裂肺。

“……志才啊志才,汝去後,吾更與何人交說知心話?”

曹操一邊哭,一邊拍打著棺槨。

戲志纔算是曹操爲數不過聊得來的朋友了。

這一年,曹操頂著巨大的壓力,好不容易要熬過去了。

可沒想到他的軍師沒能挺過這個冬天。

戲志纔此前所獻的,三路兵馬包圍徐州,將劉備勢力趕出豫州的計策,被破解了。

曹操嘴上並未怪罪戲志才,但戲志才內心卻倍感愧疚。

他知道自己是將死之人,只盼死前能在爲曹操謀劃點什麼。

可惜精心策劃一場,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戲志才聞說後,病情加重,連牀榻都下不得了。

曹操遣府上醫者去貼身照料,奈何戲志才還是沒能熬過去。

在凜冬的寒風裡,病逝在了家中。

“主公,人死不能復生,您莫要哭壞了身子。”

“節哀纔是!”

曹仁上前寬慰,強行扶著曹操跪坐下來。

侍婢敬上定神湯,曹操一連喝了幾大碗才靜下心神。

“此湯是用什麼藥熬得?”曹操忽然問。

“……是,是獨活。”

曹仁小聲說道。

獨活有祛風鎮痛,止靜抗炎的功效。

可曹操聞言,卻勃然大怒,一手將湯藥打翻。

“拿走!拿走!”

“誰喝這藥!”

……

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
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