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

1914年8月19日。

黑角市。

歐洲戰爭爆發,以及德國的入侵給比利時帶來了巨大麻煩,而作爲比利時殖民地比屬剛果,也迎來了難得機遇。

比屬剛果和前世比利時殖民下的剛果金可以說境遇很不相同。

如今利奧波德二世早已經駕鶴西去,剛果殖民地的統治權也由比利時政府接手,從利奧波德二世的斂財地變成了一塊得到初步開發的殖民地。

一方面是一方面比屬剛果人口不多,黑人土著被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時期禍害的基本“滅絕”,另一方面,這裡可比前世剛果金的條件要好的多。

剛果金雖然比剛果自由邦要大的多,但是隻有一個無法充分利用的出海口,而且剛果金深居內陸,面積太大,導致開發困難。對於比利時這種歐洲小國而言,開發一個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和一個只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難度等級完全是不一樣。

而且當地鐵礦發現和開發更是讓比利時政府對剛果殖民地的重視程度擡高了一個級別,畢竟比利時本就以鋼鐵工業而聞名,是歐洲少有的鋼鐵大國,比屬剛果的開發,對於比利時鋼鐵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除了鐵礦以外,剛果殖民地的其他資源也十分豐富,至少對於比利時本土而言是這樣的,單單是剛果殖民地的鉀鹽出口就能爲比利時政府帶來大量收益。

礦產出口已經成爲比屬剛果的支柱產業,因爲本土發達的工業和緊挨着東非這個非洲第一工業強國,比屬剛果從來不缺乏市場。

與此同時,在比屬剛果開發農業也大有前途,利奧波德二世雖然殘暴,但是不得不說在他統治時期,用黑人的血汗使的當地獲得了初步發展農業的基礎。

而比利時本來就是一個高緯度國家,即便因爲大西洋暖溼氣流使得比利時本土相當宜居,但是也不可能發展熱帶農業。

而比屬剛果就提供了這個機會,比屬剛果幾乎可以開發大部分熱帶農產品,來滿足比利時本國的需求。

這就使得比利時獲得穩定的熱帶農產品供應地,如橡膠,咖啡,糖等基本可以自給自足。

而利奧波德二世死後,比利時政府也改變對比屬剛果的一些極端政策,從過去單純的對當地進行掠奪,開始進行了一些大手筆的投資,同時鼓勵本國移民到剛果殖民地進行開發。

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辦法,比屬剛果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價值,而旁邊又有東非這種巨無霸國家,比利時政府肯定不能單純相信東非政府的保證。

所以從1908年開始,短短五年時間,比利時政府就陸續向當地移民了將近十三萬比利時人,而在利奧波德二世時代,整個比屬剛果的比利時人口才不到三萬。

比利時人的涌入,使得當地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大批農產和種植園得以開發,同時建立了一批中小型企業,主要從事礦業開採,農產品加工和進出口貿易。

在一戰爆發前,整個比屬剛果已經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經濟發展質量甚至要超過阿根廷。

這也爲比利時本國移民提供了基礎,等到一戰的爆發,比利時本土受到戰爭原因,大量比利時人選擇到比屬剛果躲避戰爭。

黑角市成爲了避難比利時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如今黑角市發展絲毫不遜色比利時國內大部分城市。

1913年,黑角市人口已經達到十三萬,是整個比屬剛果政治,經濟中心,放在比利時國內也算大城市,而整個比屬剛果總人口已經突破六十萬,其中華人移民四十多萬,比利時人接近二十萬,其餘多爲東非人。

黑角港內,船隻涌動,每天有大量船隻載着比屬剛果的物產前往比利時本土或者東非。

不過,現在黑角港迎來了新的變化,很多拖家帶口的比利時人帶着行李到黑角市避難。

在黑角市碼頭上,赫爾曼正帶妻子和自己的三個孩子,尋找着目標。

“赫爾曼是你們麼?”這時人羣中擠出一個壯漢對着德克羅大聲叫喊道。

只見這個人扛着一個木牌子走了過來,上面寫着的正是德克羅的名字,赫爾曼·德克羅。

“你是休斯?”看着來者,德克羅有些不敢確信道。

“是我,哥哥,怎麼樣?認不出來了?是不是變得黑壯了許多?”

休斯·德克羅也就是赫爾曼的弟弟,不過休斯和赫爾曼記憶中的形象反差有些大。

赫爾曼記憶中的休斯,絕對算不上強壯,記得在比利時的時候,休斯因爲營養跟不上是比較瘦弱的,而且皮膚也沒有現在這樣黝黑,休斯離開比利時前甚至顯得有些秀氣。

但是,現在休斯看起來一身壯碩的腱子肉,搭配着奇特的短袖,兩條胳膊的線條在烈日下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下身則穿着短褲,還有一雙涼鞋,如果不是熟悉的聲音,他絕對不會認爲這個人是自己的弟弟。

彷彿看出了哥哥的心思,休斯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來到比屬剛果,這幾年我的外貌變化確實很大,不過主要是因爲這裡和本土不一樣的環境。”

實際上,相對於本土而言,比屬剛果絕對是比利時普通人生活的好地方,除了這裡的氣候以外,當然,黑角市的氣候還是不錯的。

這裡雖然是熱帶,還挨着熱帶雨林氣候區域,但是沿岸的本格拉寒流,讓黑角市溫度維持在二十多度,就是太陽有些毒辣。

而赫爾曼繼續問道:“你的這身衣服倒是有些奇特,熱帶人都是這個裝束麼?”

赫爾曼對於熱帶的印象就是比較熱,所以他對弟弟的裝束暫時還無法接受,不過他也注意到當地人大多數都是這麼穿的。

休斯則說道:“這是東非短袖和短褲,東非人平時就這麼穿,所以我們也這麼穿,歐洲夏天穿這身應該也很舒服,不過文化差異導致這種衣服暫時只在東非和周邊比較流行。”

歐洲和很多溫帶國家確實沒有這種裝束,這其實也符合常理,畢竟如今地球的溫度遠沒有恩斯特前世那麼熱,這就不得不提到小冰河時期,不僅僅對遠東地區影響巨大,歐洲同樣經歷了長達數百年的小冰期。

所以這個時代,尤其是歐洲和東亞等溫帶地區,穿的普遍比恩斯特前世要厚,當然,東非作爲熱帶地區,加上恩斯特影響,在衣着方面就比歐洲要隨便的多,怎麼舒服怎麼來,這種情況還影響到了東非周邊的區域。

畢竟東非作爲紡織業大國,東非的衣着習慣也會隨着貿易流向這些地區,而比屬剛果就是如此,比屬剛果流行很多東非的工業品,畢竟一件衣服,從比利時本土運過來,運費就不便宜,而東非和比屬剛果的貿易相當頻繁,兩國接壤地方又多,有不少邊境貿易市場,所以比屬剛果的生活習慣也正在極速東非化。

休斯就說道:“你這身西裝,反而在這裡顯得比較異類,一看就知道是剛從歐洲過來的,相對於本土,比屬剛果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習慣,這裡很多東西和東非比較類似,等你們住一段時間應該就能習慣了。”

“而且要我說,你們能不能回歐洲還另說,我感覺這裡絲毫不比本土差,基本上什麼都不缺,現在機會也多,很多本土的貴族和商人都在加大對這裡的投資,如果能開發到卡賓達那種程度,基本和歐洲沒有差別:”

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450章 摻沙子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61章 危與機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8章 密謀第1章 穿越第395章 耍無賴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503章 縱火案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63章 站隊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79章 閒談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199章 討論第727章 艦隊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166章 體驗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368章 插曲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43章 70式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200章 分裂第330章 跑路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請假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287章 西逃第1457章 爆金幣第1092章 菜市場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1章 煤礦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454章 軍演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54章 發“貨”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356章 鐵路第695章 納塔爾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47章 趣談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011章 借錢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75章 鋼鐵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7章 探險隊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61章 危與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21章 裁軍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506章 焦夫鎮第809章 事後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81章 消耗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章 穿越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02章 人人如龍
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450章 摻沙子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61章 危與機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8章 密謀第1章 穿越第395章 耍無賴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503章 縱火案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63章 站隊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79章 閒談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199章 討論第727章 艦隊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166章 體驗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368章 插曲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43章 70式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200章 分裂第330章 跑路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請假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287章 西逃第1457章 爆金幣第1092章 菜市場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1章 煤礦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454章 軍演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54章 發“貨”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356章 鐵路第695章 納塔爾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47章 趣談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011章 借錢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75章 鋼鐵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7章 探險隊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61章 危與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21章 裁軍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506章 焦夫鎮第809章 事後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81章 消耗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章 穿越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02章 人人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