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大借款

不過這反而和克威爾的業務並不重疊,畢竟他只是一家小銀行的業務經理,想要插手馬普托市經濟需要媒介。

所以他對羅格問道:“羅格先生,不知道你們這次招商引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羅格說道:“兩個方向,一個是希望有人到我們馬普托市投資建廠,另一方面則是爲企業發展引入資金。”

羅格說的第二點讓克威爾眼前一亮,他說道:“你看我們魯尼銀行怎麼樣,雖然不是大銀行,但是實力還是有的。”

“嗯!”羅格沒想到克威爾會在這個時候提出建議,克威爾只是柏林市政府安排的接待人員,本來羅格是打算在酒會上開展業務的。

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能被柏林市政府安排過來的克威爾估計也不是什麼小人物。

羅格心中仔細考量了一會後說道:“如果能夠參與到對我們市的投資,只要符合規定,我們肯定都是歡迎的,不過我們代表團內部恐怕沒有符合你們銀行投資的內容。”

主要是魯尼銀行實力還不夠,這次能來代表馬普托市參與招商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在東非規模不錯的企業。

羅格的話讓克威爾心中一暗,但是接下來就聽羅格說道:“但是,你們也不是沒有機會,我們這支來柏林的商業代表團其實只是一個開端。”

“如今馬普托市在政策引導下,肯定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至於銀行業目前在東非也開始放開,你們或許可以到馬普托市開展相關業務。”

“據我所知,如今國內有不少創業人員,他們很多都是普通人,手中缺乏資金,如果你們到東非開展業務,還是很有前途的。”

“當然,這樣也有風險,不過現在正是一個風口,風險高也代表機會大,其他方面,你們也可以直接購買我們東非的國債,不過這份蛋糕想吃的人太多,我們市政府的發展債權你們也可以考慮一下。”

從三五計劃開始,東非對於外資的引入門檻明顯降低了許多,如今東非就像一個貔貅,有多少就能吃多少。

在1911年以前,東非的外債加起來纔不到十二億萊茵盾,差不多四千多萬英鎊,而且很多主要是對外貿易中積累下來的。

這個債務水平可以說在全世界範圍都算十分低的,全世界主要大國中,東非政府所欠的債務和其他國家對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1911年一年時間,東非債務就增加了七點二億萊茵盾,並且這個數據還在極速增長。

除了東非政府大幅度舉債發展以外,地方政府對外借貸條件也隨之放開,雖然有諸多條件限制,但是規模相當可觀,畢竟東非本土可是有四十多個省份,數百座城市。

這麼多省份和城市,如果單靠東非政府來照顧,根本不可能照顧的過來,所以他們想要發展,從國外借錢算是比較容易的途徑之一。

馬普托市正是其中之一,今年光是馬普托市政府就派出了五支隊伍,分別前往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和奧匈帝國。

克威爾聽到羅格提供的兩個方案後也十分動心,他對羅格說道:“羅格主任,如果我們銀行到馬普托市開展業務,會不會有什麼麻煩?”

羅格寬慰道:“這一點你可以放心,如今國內經濟政策比較寬鬆,而且機會多,只要你們不觸犯法律,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我們東非可是一億多人口的超大市場,而且相對於歐洲來說,經濟活躍度還比較差,很多行業都屬於空白。”

說到底,東非政府就是希望藉助其他國家的資金來發展本國的輕工業,東非不缺乏人才,市場和技術,最缺乏的就是啓動資金。

而東非政府的工業投資,大部分集中在基礎設施,重工業,農業領域,很難兼顧輕工業。

羅格對克威爾提議道:“如果可以的話,你們可以派人到我們市去考察一番,馬普托市本身有不少德國和葡萄牙人生活,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們日後去馬普托市,可以和我聯繫。”

羅格遞了一張紙片給克威爾,上面有羅格的辦公地點以及電話,如今東非政府機關基本普及了電話,所以聯絡還是比較方便的。

克威爾小心翼翼的將名片收下,羅格作爲馬普托市招商辦主任,這個身份是值得克威爾重視的。

……

像馬普托市這樣直接派出“外交”隊伍的城市在東非不在少數,1912年整個東非光是政府組織的商業代表團就多達一千兩百多支,幾乎覆蓋歐美等發達地區。

而東非中央政府更是大手筆的對外舉債,國家層面的借款向來都不低,動輒就高達數億萊茵盾,雖然萊茵盾的幣值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算是偏低的,但是20世紀初,大部分國家貨幣可比前世貨幣含金量高的多。

萊茵市。

思維特向恩斯特報告道:“如今我國的債務高達二十二億萊茵盾,並且這還不包括地方債務,全國對外債務高達三十多億萊茵盾。”

“如此高的債務金額,對於我們來說實在太多了,大大超過了過去,不過這也激活了我國地方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都在擴建產業,輕工業發展尤其迅猛,我國交通運輸業的貨運總量顯著增長。”

三十多億萊茵盾,實際上也就三億多英鎊,這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同時期美國欠英國的錢差不多就是這麼多,當然,美國除了欠英國錢以外,還欠法國,德國等其他國家不少債務,加起來恐怕也有十幾億英鎊。

所以東非全國債務看起來驚人,但是東非還把握的住,甚至借的更多,東非也有能力接下來。

對此恩斯特就說道:“這些債務雖然多,但是還在我們接受範圍之內,現在最主要的是將這些資金轉產爲實打實的產業。”

“而且,在我看來,我們還能再借至少三十億的債務,政府將借貸目標集中在英,法,德三國的貸款。”

恩斯特的話讓東非政府其他人都感覺膽戰心驚,如今東非政府的債務在衆人看來就已經是筆天文數字了,如果按照恩斯特話,再翻一倍,都不知道未來該怎麼還。

實際上,恩斯特這麼說都已經比較保守了,在恩斯特看來,如今借的再多,只要歐戰爆發,東非就有能力把欠債還清,說不定戰後還能再大賺一筆。

只不過,爲了穩妥起見,恩斯特也不敢賭的太大,萬一歐戰沒有爆發,亦或者打的規模沒有前世大,時間沒有那麼長,很有可能反噬東非經濟。

所以,恩斯特制定的“大借款”計劃實際上已經偏向於十分保守了,現在恩斯特只祈求歐戰能向歷史上那樣發展,對於東非來說,這是東非在經濟領域實現對歐洲反超的一個重要機會。

就像前世美國,戰前欠了了歐洲一大屁股債,等一戰打完後,反而歐洲欠了美國一屁股債。

所以這一輪的東非大借款,實際上就是恩斯特提前對戰爭的佈局,現在東非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擴充本國的工業產能,然後和美國一起爭奪一戰期間的市場。

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96章 推測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360章 安排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03章 威脅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694章 訛詐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18章 朱壩鎮第179章 總部第594章 矛盾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9章 事後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93章 入關!第135章 休整第1269章 距離感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11章 輸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243章 70式第766章 集結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523章 旱情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79章 黃金葉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94章 迎接第71章 海底電纜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61章 分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24章 水井第833章 拖拉機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332章 稻種第1421章 鑄鐵廠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606章 後悔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700章 龍騎兵第472章 備戰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
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96章 推測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360章 安排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03章 威脅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694章 訛詐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18章 朱壩鎮第179章 總部第594章 矛盾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9章 事後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93章 入關!第135章 休整第1269章 距離感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11章 輸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243章 70式第766章 集結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523章 旱情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79章 黃金葉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94章 迎接第71章 海底電纜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61章 分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24章 水井第833章 拖拉機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332章 稻種第1421章 鑄鐵廠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606章 後悔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700章 龍騎兵第472章 備戰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