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圖謀琉球

“這裡就是東非,看起來頗爲繁華,和膠州相似。”

“明明是膠州的部分建築是德意志人建設的,所以應該是膠州像德意志纔對。”

“東非擊敗了葡萄牙,也算強國之一,所以接下來你們都小心一點,不要憑白惹出是非。”

“是,大人。”

很明顯這是在達累斯薩拉姆上岸的一羣遠東人,他們腦門後留着辮子,極其具有辨識性,加上那套官服想不讓人認出來都難。

遠東老百姓裡有些人對這套衣服可太熟悉了,甚至有些人彷彿想起了過往,心裡五味雜陳。

“這羣人模狗樣的東西到我們大東非幹什麼?”

有白人移民好奇的問道:“格來德,這好像我以前在歐洲報紙上見識過的遠東人形象,你們以前也這樣?”

格來德趕忙搖頭否認道:“我以前可和他們不一樣,你看他們的衣服雖然奇特,但是也算豔麗,這種衣服明顯不是普通人消費的起的,而且這種衣服只有官員才能穿的上,我們那種升斗小民可不敢逾越。”

“這一點,其實大家差不多,在伱們東方貴族聽說可以靠考試完成進階,這不就很好。”

“德意志不也可以靠參軍改變命運,而且在我看來參軍可比參加考試門檻低低的多,我以前可是大字不識一個,而你卻接受過教育。”

東非民衆已經習慣了用德語交流,所以遠東官員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當然,翻譯倒是能聽得懂,但是他認爲沒有必要和這些東方官員說。

這次遠東官方不是和上次一樣糊弄,是真心實意和東非交流的,因爲東非擊敗了葡萄牙在國際上露了臉,加上東非在遠東,尤其是北方影響日益加深,所以同東非的交流也被迫提上了日程,這次也是來東非考察國情如何。

葡萄牙這個國家,說到底其實實力並不怎麼樣,畢竟戰績真的不好看,和非洲人,阿拉伯人五五開,在拉美也不出色,但是在遠東的影響力不弱。

就比如葡澳這塊殖民地,可以算是列強在遠東最早的殖民地,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是葡萄牙當年是真的勇。

而且葡萄牙人是會忽悠的,他們在海外非常會借勢,要不是東非實力過於強大,說不定真讓他們和英國上一次計劃成功了。

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地方混的,葡萄牙什麼樣,其他區域國家可能不太明白,德意志人還是清楚的。

而遠東純屬於被西方搞怕了,恐懼印在了骨子裡,當然,這和遠東的社會風氣有關,像日本人就是典型的表面恭敬,實際上心裡相當膽大,日本是盛行軍國主義,所以他們敢於挑戰強國。

畢竟剖腹自盡都做的出來,對自己都這麼狠,那對外人更是會下狠手。

現在日本就看起來比較清醒,在西方各國面前裝孫子,恩斯特也不是說日本有自知之明,但是絕對足夠癲狂。

而想讓日本老實,就少不了胖揍一頓,這樣他們才能真正認清自己的地位,各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反正都能體現出來。就比如德國的粗糙的外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和德國崇尚武力分不開,而奧地利就恰恰相反,外交天賦強,軍事能力就那樣。

不過,現在奧地利的外交水平存下人才斷代問題,而德國又出了俾斯麥這樣天才的縱橫家,兩者反而是反過來了。

所以說事無絕對,奧地利如果有一個俾斯麥式的人物,那說不定還能重新支棱起來。

當然,東非在外交上依然是學習奧匈帝國,而不是德國,德國有俾斯麥,那只是曇花一現,講究個人天賦,奧地利的外交能力才符合大多數歷史悠久國家經驗,手段老道。

要說手段老道,遠東帝國纔是真正的老狐狸,經驗最爲豐富,但是現在遠東帝國的外交實在太老成了,反而發揮不出一點作用。

尤其是他們還沒有轉變思路,西方現在是規則的制定者,東方智慧還完全適應不了這種西方外交規則。

要是把西方規則吃透了,那遠東能把西方國家玩死,恩斯特也不算瞎說,前世美國都破防了,什麼契約精神之類的,直接不認賬。

這個時代外交水平最高的國家,那就是英國,外交和國力掛鉤,綜合國力越強,外交騰挪空間越大,外交官員發揮空間越大,畢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弱國無外交不是說說而已。

像英國,他可以外交反覆失敗,憑藉強大綜合國力,也可以兜底,其他弱國家外交失敗,可能就直接沒了,之前阿富汗就是例子,和沙俄結盟,直接被英國吞了。

一言蔽之,外交很重要,但是最終決定外交水平上限的是綜合國力,國力越強,外交上限越高,外交水平也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那麼多國家捧英國臭腳,誰讓人家是世界霸主呢!就和前世那麼多國家跟在美國後面搖旗吶喊一樣。

當然,東非是跟着德奧混的,倒是不必太給英國面子,這也說明英國這個時代的世界霸主地位遠不如前世美國的霸主地位穩固。

而遠東帝國就不能學東非了,東非好歹德奧作爲幫手,遠東帝國周邊可以說全是羣狼,英法日俄,各個狼子野心,唯一還聽遠東話的,可能也就朝鮮和琉球了。

但是據恩斯特瞭解,明年琉球恐怕就沒了,琉球的事東非也管不了,距離東非太遠,不過明年東非海軍倒是可以渾水摸魚,撈些好處。

倒不是看上琉球羣島,而是順手而爲,東非一直想打通一條從東非到阿拉斯加的穩定航線,所以需要在太平洋區域搞一些島嶼作爲據點,給東非和阿拉斯加之間建立聯繫。

在南洋東非有蘭芳海外省作爲據點,也在東非海軍的輻射範圍之內,但是東非海軍距離阿拉斯加就太遠了,中間隔着兩大洋,而且只有印度洋到太平洋一線抵達阿拉斯加最爲穩妥。

所以東非擬定在1880年在太平洋區域尋找一些海島作爲未來東非海外殖民地,保證東非的海上利益,東非海軍在世界上畢竟是前十的存在,所以有幾塊殖民地也不過分。

而琉球羣島的南部幾座島嶼,就在東非的計劃之內,加上東非在遠東帝國的好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東非在遠東的商業需求,所以也有必要在亞太地區有自己的基地,爲東非到遠東,阿拉斯加的海洋貿易路線護航。

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11章 輸血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22章 卡賓達第231章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264章 在東非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77章 賄賂第73章 消化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55章 羞辱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924章 海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00章 掠奪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53章 新家第505章 提速第595章 鼓動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958章 巴拉圭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35章 休整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15章 交流電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471章 漏洞第942章 宣戰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67章 大臣路線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484章 訓練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377章 賄賂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04章 坎帕拉第451章 人口(續)第938章 換血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1章 煤礦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898章 太特市第704章 底氣第261章 威脅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9章 岸防炮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933章 法國主導
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11章 輸血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22章 卡賓達第231章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264章 在東非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77章 賄賂第73章 消化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55章 羞辱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924章 海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00章 掠奪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53章 新家第505章 提速第595章 鼓動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958章 巴拉圭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35章 休整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15章 交流電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471章 漏洞第942章 宣戰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67章 大臣路線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484章 訓練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377章 賄賂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04章 坎帕拉第451章 人口(續)第938章 換血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1章 煤礦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898章 太特市第704章 底氣第261章 威脅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9章 岸防炮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933章 法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