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

黃來福在一箇中軍營官的帶領下,領着自己的軍士們,往自己的營地而去。

此時的寧夏鎮城旁的四面八方,己滿是大明平叛軍隊那連綿無盡的軍營,各依鎮城幾個城門方位,分爲幾路駐紮圍困。城上城下,滿是肅殺之氣。

寧夏銀川一帶,灌溉方便,河網密集,一向有塞上江南之美稱。在寧夏鎮城附近,就有明時稱之爲金波湖,三塔湖等大小衆多的湖泊,在東南方向,還有明稱之爲觀音湖、新渠、紅花渠等水流。

往日這些湖泊水流旁盡是肥沃繁華之地,多村鎮居民,不過現在多被戰火所毀。不說當地居民逃避一空,就是各處的房屋,也大多被焚燬,舉目所見,都是斷垣殘壁,有些地方房屋到現在爲止,還在冒着青煙。

黃來福騎在馬上,極目看向不遠處的寧夏鎮城,可以看出,這整個鎮城的地勢,有如處於一個釜底一般,怪不得在不久後會被水戰攻破。而和大明所有邊鎮的鎮城一樣,寧夏鎮城,也是建設得非常厚實高深,全城以青磚包砌,上有多座城樓,估計城周超過七裡。並有衆多的城門,有着完整的防禦體系。

不過經過幾個月的攻戰,此時那鎮城的城牆上,己是慘不忍睹,城樓大多被焚燬。城牆上也是疤痕累累,多爲炮火所擊,城下滿是被毀壞的戰梯。到處是血痕累累。顯示出戰場無情地一面。

李如柏、李如樟等人的營帳,扎於東北方位,黃來福趕往與他們匯合。他這隻軍隊一路而去,一路引來了無數驚訝,羨慕,嫉妒等各樣目光。

在沿路各處營帳的大明軍隊眼中,這隻軍隊衣甲鮮明,軍容威武,不論是人還是馬,都是營養良好。和他們的衣甲破爛,臉有菜色,精神疲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陣陣議論聲,不斷傳來。

“這是哪來的軍隊,如此威武,好大的殺氣!”

“看他們那人馬的樣子,想必是每天都吃得飽飽的。沒有糧餉之憂吧?看見沒有,他們連騾馬,都是肥肥大大的。”

“怕是哪家總兵官地家丁吧,你看他們從軍官到小兵,人人都身披鐵甲,還每人都騎馬,這要花費多少銀錢啊?”

“就是,那身鐵甲,我身爲把總都沒有,他們隨便一個小兵。倒是有一副鐵甲……”

“你看見他們身後的輜兵輔兵沒有。怕是我們家軍門標下的家丁,也不過如此吧?”

“看旗號是一隻山西鎮來的客軍,有誰知道山西鎮哪家姓黃的將官這麼有錢?”

“我怎麼知道,這是要問我們家的楊參將了,他識字,經常會看些朝廷邸報之類的……”

在沿途各兵的議論及各色目光中,前面地兩千三百五寨堡將士們,個個騎在馬上,高高昂着頭,神情驕傲地一路前進。就是在隊伍身後的一千輔兵們,也是催趕押解着騾馬糧餉軍器,滿臉紅光地緊緊跟進。當然,相對於普通士兵們的滿臉驕傲,黃來福倒是神情平靜,騎在高頭大馬上,不時和那位領路的中軍營官說話。

由於將來到來的遼東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等中三邊援軍是由李如鬆提督獨制。並不是由總督魏學曾統一調度,所以先期趕到的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並不聽從魏學曾的調派,而且爲了表示兩派有別,他兄弟二人扎的營房,還稍稍離城下各路紮營的大明軍營偏些。

黃來福領的山西鎮援軍,同樣是受李如鬆提督節制,自然是要去李如柏等人地營帳旁紮營。

在寧夏鎮城離北門不遠,靠東北邊地一條水渠旁,原來有一個叫月牙村的小村子,村內原多有土木結構,平頂無瓦的四合院,不過戰火燃起後,村內的大多數房屋己經毀了,只餘下少數部分房屋良好,至於村內的村民們,早己逃亡一空。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一個作爲先鋒官,一個作爲押運官,領有幾千人的樣子,此時他們大軍的營房,就是圍着月牙村而扎。

此時李如柏身爲參將,李如樟身爲都指揮僉事,加都司銜,二人的官職,都遠遠不如黃來福。而二人也早得到黃來福領軍到來的消息,雖說二人身爲提督李如鬆之弟,平時走到哪裡,都是別人巴結逢迎他們,但軍儀上,卻不好失禮,加上這是第一隻到來的“己方”兵馬,因此二人帶着一些親將家丁,遠遠地迎出營房來。

很快,二人就見到黃來福的鐵甲騎兵滾滾而來,旗幟如雲,那軍容之盛,骨子裡透出的殺氣,讓二人都不由大吃一驚。

宣府爲天下強鎮之一,有官軍十五萬餘人,馬騾五萬五千多匹。連主兵,客兵,京運銀、民運銀、屯糧、還有鹽引算在內,一年朝廷撥給糧餉近百萬兩。兵多糧足,二人一直以爲自己宣府所出兵馬爲天下強軍,沒想到還有一個山西鎮兵馬,可以比得上自己兵馬的。

五寨堡軍隊越近前來,氣勢越是逼人,李如柏、李如樟二人看得明白,這隻軍隊人人高大粗壯,營養良好,裝備精良,顧盼間,個個都是銳氣十足。如果說自己和大哥李如鬆領的家丁們,也有這樣的素質外,宣府鎮普通的士兵們,就遠遠趕不上這樣地素質裝備了。

特別是前面那滾滾而來地三百鐵甲騎兵,就是大哥李如鬆手下的三千家丁中,怕也只找得出數百人才有這樣地裝備及銳氣。就不知道這隻軍隊。是不是全部都是那山西鎮副總兵官黃來福地家丁。

李如樟道:“二哥,我常聽人言,天下強軍中,唯有戚爺爺在薊鎮調教出來的薊鎮軍,還有大哥的宣府軍,爹爹領的遼東軍,方能稱之爲天下強軍,沒想到這山西軍,竟也強悍如此。”

李如柏若有所思道:“也是,我曾聽邸報上言。那黃來福在山西鎮屯田厲害,一年所獲錢糧滾滾,完全不需要朝廷輸款。沒想到他治軍也如此厲害,是我們忽視了。我應該想到的,在去年時,邸報上稱山西鎮五寨堡遊擊黃來福大敗虜賊,斬首數千,最後升任爲山西鎮副總兵官。如果他不是治軍厲害。是沒有這樣成績的……好了,那黃來福來了,四弟,我們上前迎接吧。”

在這邊,黃來福也看見了迎上來的李如樟,李如柏等人,他跳下了馬,沉重的腳步踏在地上,一身的甲葉錚當作響,他將馬鞭扔給了後面跟上來的親將江大忠。然後呵呵笑着同迎了上去。

各人來到面前。李如柏臉上帶着笑容,搶先一步,對黃來福抱拳施禮,道:“宣府參將李如柏,偕四弟李如樟,見過黃來福將軍,黃將軍在五寨堡大敗虜賊,如柏久聞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李如樟也是對黃來福抱了抱拳。悶聲悶氣道:“末將宣府都司李如樟,見過黃將軍。”

黃來福笑道:“不敢,有勞兩位將軍出迎了。”

雙方都是互相打量,李如樟,李如柏二人見黃來福這麼年輕,眼中都露出驚訝之色,如此年輕。就身居副總兵官之位。由不得別人不嫉妒。而且看這姓黃地這個樣子,和他們一樣。是個典型的軍漢,爲什麼他屯田賺錢這麼厲害?

而黃來福也是仔細打量這兄弟二人,只見李如樟,李如柏二人都是年近四十,神情粗豪,典型的軍將世家樣子。不過李如柏的舉止會圓滑些,而李如樟會更豪邁粗獷些。

李成樑一家都是將門虎子,黃來福來自後世,對他們的名聲,早己是如雷貫耳了,此時二人在前,黃來福更是仔細打量。

依黃來福對李氏一家相關歷史的查閱,眼前的李如柏,是名將李成樑的次子,由父蔭爲錦衣千戶。再以父蔭授鐵嶺衛都指揮僉事,歷任密雲遊擊、黃花嶺參將、薊鎮副總兵等職,現爲宣府鎮參將。

歷史中,李如柏在不久後地徵朝鮮之戰,率師援拔平壤,奪開城有功,後晉都督同知,繼任貴州總兵,這是他人生上的輝煌。不過在明末的薩爾滸之戰中,李如柏卻表現得讓人大跌眼鏡,當時從努爾哈赤嚮明軍發起第一波攻擊時開始,擋在李如柏大軍前面的,就只有二十名努爾哈赤的騎兵。而率領數萬大軍的李如柏始終沒有突破這二十個騎兵組成的防線,始終沒有前往赫圖阿拉城下,直到從楊鎬那兒接到撤軍的命令爲止。而努爾哈赤似乎也從來沒有準備要攻擊李如柏,只是在李如柏撤退時,象徵性地追殺了一回。雙方默契的程度之高,實在不能不令人懷疑其中必有蹊蹺。

有人懷疑是李如柏的私心在作怪,所以故意不戰而退,因爲他地妻子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地女兒,兩人還生育有一個兒子,當時遼東人曾有傳唱歌謠:奴酋女婿做鎮守,不知遼東落誰手?

不管怎麼說,最後李如柏被彈劾還京,天啓元年於宅中自殺,李氏一家的輝煌,由此落下帷幕。

至於李如樟,身爲李成樑第四子,史載其驍勇善戰,徵寧夏時,部卒何世恩於大火中取拜首級,擒拜次子,並與麻貴縱兵追至蒙古人於賀蘭山,獲首級百二十餘,功升廣西總兵官。算是一個典型的大明軍將子弟。

這些的歷史資料,都是如電般地在黃來福腦中一閃而過,表面上,幾人都是呵呵相對而笑,李如柏有種感覺:“這位黃來福,言行舉止,太不象是一個剛滿二十歲的軍漢了,說他的閱歷思想是三十多歲,也不爲過。”

他抱拳道:“黃將軍一路前來辛苦了,請入營歇息。”

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72章 神池、馬賊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35章 潰散第193章 除夕日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89章 激戰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5章 軍與兵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18章 劉二妞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9章 行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1章 軍歌(1)第218章 劉二妞第134章 慘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28章 入朝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70章 軍容、青磚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3章 期望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81章 武裝開礦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00章 又震動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57章 新戰陣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92章 分功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2章 毆打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51章 軍歌(1)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章 軍與兵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96章 連升三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26章 踊躍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7章 大幹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
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72章 神池、馬賊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35章 潰散第193章 除夕日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89章 激戰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5章 軍與兵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18章 劉二妞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9章 行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1章 軍歌(1)第218章 劉二妞第134章 慘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28章 入朝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70章 軍容、青磚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3章 期望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81章 武裝開礦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00章 又震動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57章 新戰陣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92章 分功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2章 毆打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51章 軍歌(1)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章 軍與兵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96章 連升三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26章 踊躍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7章 大幹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