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編伍、練兵(2)

第二天,五寨堡新招募旗軍已經全部到齊,黃來福開始編立隊伍。

五寨堡營房,較馬場上,場下是黑壓壓的一片旗軍。?各人都是靜靜的站着,聽候自己的安排。

新舍人鎮撫孫小保和韓虎站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看着各人,希望能抓出幾個作典型,讓千戶大人注意上自己的能力。

場頭上,黃來福一身披甲,一干家丁們侍立在身後。?何如鎮和十個百戶也是全部到齊,身上有甲的,也全部披上。

現在原來的老軍官油子百戶們已經全部退了下去,換上了他們的舍人兒子,或是家中的年輕人,全部都是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這十個舍人百戶分別是:江大忠,楊小驢,李奉、李見、韓宗仁、蘇東安、李文勳、馬守宗、徐佑、王受。?雖說黃來福比他們都年輕,但沒有一個人敢對黃來福怠慢。

江大忠,楊小驢和黃來福最爲親厚,又領着黃家的家丁,當然是最先開始挑選部下。?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總旗由百戶自己選定,小旗則由一小旗中的旗兵們自己推選。

對於五寨堡這1120名旗軍來說,除了300名原五寨堡選拔出的老旗軍外,其他的,都是新招募旗軍。

這300名老旗軍,當然每個百戶都想要,不過爲了公平起見,加上能儘快帶出新軍,黃來福將300名老旗軍分散到了各個百戶中去,每百戶中都分到20個到30個老旗軍不等。

依兵冊號牌,江大忠和楊小驢各選了120名旗軍,二人又分別選定了兩個總旗。?江大忠定了丁朝用和李運作總旗。?楊小驢定了劉繼先和張文現作總旗。

都四人都是原來五寨堡的老旗軍,原來就是小旗之職,現在升爲總旗了。

然後按每十人爲一旗,讓旗兵們自己推選小旗一人。?陸續的,旗軍們都將自己所在旗的小旗選了出來,大部分都是原來五寨堡的老旗軍。

每定一小旗,便給旗中隊旗一面,旗杆一根,由小旗保管。?小旗還有木腰牌一面,腰牌背面,記着旗中各人的名字。?而作爲小旗。

你必須時刻知道,自己的十個部下叫什麼名字,誰貧誰富,誰強誰弱,誰在隊列中地哪個位置。?一呼之間,一名不遺。?一見之間,逐名俱識。

每五小旗爲一總旗,給背旗一面。?旗槍桿一根,由總旗保管。?總旗有腰牌一面,裡面記着總旗中各人的姓名,還記着幾款要緊的軍法。?作爲總旗,你也必須知道。

自己50個部下每一個人的名字,每一個人的具體情況。

一個百戶編隊完畢後,便閃到一邊,不要妨礙他人編隊。?然後是依各人情況發放兵器。

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有將軍隊分爲火器隊和殺手隊兩種。?火器隊中火器配置率高,一隊12人中,就有鳥銃手10名。

可憐的黃來福,當然不能和財大氣粗的戚爺爺相比,現今爲止,整個五寨堡千戶所的鳥銃,纔不過兩百多門。?什麼火器隊是不用想了。?只能先依戚繼光前期地方法兵器混編了。

每一個小旗,每十個旗軍中。

小旗站在最前面,裝備有色旗一面,長旗杆一根,合力弓一張,弦二條,大箭三十枝,雙插一副。?鋒利腰刀一把。?椰瓢一個。?理論上小旗應該有盔一頂,甲一副。

不過五寨堡現在諸軍中。?只有一些百戶有鐵甲,要想有甲,要看劉總旗那邊的軍工打製進展如何了。

小旗外,再選二個有力氣的,伶俐的旗軍爲鳥銃手。

裝備爲雙手長刀一把,鳥銃一門,搠杖一根,錫鱉一個,銃套一個,鉛子袋一個,藥管三十個,鉛子三百個,火繩五根,椰瓢一個。

這兩個鳥銃軍,除了打鳥銃外,平時還要兼作長刀軍,這兩人站在小旗的後面,分別是二,三的位置,一個站在左邊,一個站在右邊。

接下來,是選兩個身形靈活快捷的老兄作藤牌手,長牌手,每人裝備藤牌一面,或長牌一面。?鋒利腰刀一把,椰瓢一個,好水光拳石六塊。?分別站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再接下來,是選兩個力氣非常大地旗軍充狼筅手,每人裝備狼筅一把,椰瓢一個。?分別站在第六和第七的位置。

再接下來,是長槍手2名,裝備長槍一杆,合力弓一張,弦二條,大箭三十枝,雙插一副。

最後是短兵手一人,裝備鋒利腰刀一把,椰瓢一個。

每五個小旗編爲一總旗,總旗的裝備是背旗一面,旗槍桿一根,合力弓一張,弦二條,大箭三十枝,雙插一副,鋒利腰刀一把,椰瓢一個。

和小旗一樣,理論上總旗應該有盔一頂,甲一副,不過五寨堡現在盔甲缺少,所以一些總旗,如果身上有皮甲的,只能先將皮甲披上。

就這樣,一個百戶編隊裝備完畢,從此以後,凡每名旗軍的行動立止,都按旗中隊列地次序前後,不許錯亂行立,如有一人更換,俱連坐治罪。?軍士換了位,責小旗。

小旗換了位,責總旗,務必號位嚴厲。

陸續的,十個百戶都編隊裝備完成。?每個百戶,最後都要按照部下各旗軍的腰牌造函,印鈐書冊二部,一部自己留着,一部送到千戶黃來福處。

黃來福也將這些書冊收好,並取重點的部分,繪一冊隨身攜帶,以便隨時查看。

五寨堡這十個百戶,當然都是步隊。

馬隊,暫時就是黃來福地40個家丁們充任了。?40人,編成4個小旗,每旗十人。?由江大忠和楊小驢各領20人。

家丁裝備方面,每人配銅把手銃一把,鋒利腰刀一把,長槍一杆,合力弓一張,弓弦二條。?大箭三十枝。

另再配上好的戰馬一匹,每匹馬有鞍仗一副,轡頭一副,肚帶二條,滾肚一條,木絆一副,絆馬繩二條,馬椿一件。?每小旗還有草鍘一口。

五寨堡目前的編制就是步隊和馬隊了。?至於車兵和輜兵,暫時不在黃來福的考慮範圍之內。?除此之外,五寨堡旗軍中,還有一些雜流。

如每百戶中,有喇叭一名,號笛一名,鼓二名,鑼手一名。?摔鈸一名。?黃來福身邊,有吹鼓手七名,醫士二名,旗牌一名,號銃手二名。

門旗二名,金鼓旗二名,角旗二名,認旗二名。?巡視旗二名,夜不收十名,識字一名,軍牢五名。

編好後,整個五寨堡旗軍中的編隊裝備,都是和當時大明各處軍隊沒有區別。?唯一有區別的,就是五寨堡旗軍中,多了一個宣傳隊。?宣傳隊中,多是一些五寨堡軍戶少女。

而給五寨堡各旗軍編好隊,裝備好後,這一天,也就過去了。

張大三被分到江大忠所在的百戶,由於他力氣大,身體結實,光榮地成爲狼筅手。?分到了狼筅一把。?椰瓢一個。

領到了狼筅後,張大三心中非常興奮。?他這把狼筅杆長約5米,形體重滯,頂端裝上鐵槍頭,兩旁是幾層刃形地密枝,枝刺用火熨燙過,還灌入桐油。

看上去非常威風,可想而知,到時自己在前衝陣時,定會所向無敵。

他所在地旗有十人,小旗叫周大金,今年三十二歲,是個五寨堡的老旗軍,一個憨厚的中年人。

在他這個小旗編好隊後,周大金就讓小旗中各人相互認識,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這是必須的,也是黃來福極爲贊同的。?這十個人,以後就是你的生死兄弟了,甘苦與共。

相互熟悉,顯然是必要地。

張大三發現,除了周大金是五寨堡內人外,其它地8個旗軍,和自己一樣,都是來自五寨堡外地各個民堡中,大家都是年輕人,理想相同,都有說不完的話。

在較馬場上,編好隊不久,領到各自地兵器後,他們熟得就象認識很多年一樣。

等各個編隊裝備好後,已經到了下午,今天顯然是不能訓練了。?各個百戶便領着自己部下的旗軍,到分配到自己的各個營房中熟悉休息。

原來的五寨堡營房,破破爛爛,一副要倒地樣子,不過在黃來福接手千戶之職後,就對營房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現在看起來,已經是煥然一新了。

五寨堡營房中,裡面有十排營房,基本上,每一排營房內,就住着一個百戶的旗軍。?而一排營房又有十間屋子,一間屋子內,就住着一個小旗10人。

每排營房都有公共廁所一個,軍營衛生非常重要,黃來福當然是高度重視,每排營房都建有公共廁所。?各個營區之間也都挖有排水溝。

除此之外,每個營房旁還有一個場地,方便軍士們閒時娛樂。

除此之外,每個小旗的營屋都是火炕屋,到了冬天,火熱的炕燒起來,溫暖如春,足以讓五寨堡軍士們度過寒冷地冬天。

張大三隨其他幾個旗軍一起進入了自己所在的營屋,看着眼前這個以後就要長久居住的地方,各人臉上都是露出好奇的神情。

屋內明顯可以看出新修葺過,一邊是一個大通鋪,一邊是一些衣櫥,可以放自己地衣物東西。?還有放置洗漱毛巾臉盤的木架。?另一邊,則是武器架,擺放旗中各人的兵器。

衆人紛紛在鋪位上放下了自己的被褥、臉盤、飯盤等,這都是方纔各人新分到的,都是些嶄新的東西。

小旗周大金將自己的行李放下,撫摸着新被褥,對各人嘆道:“你們是福氣好,遇到了黃大人,象我們以前,哪有這麼舒服的屋子?哪有這麼多新用地東西?以後你們要好好操練,不然落了下去,我老周臉上也是無光,還要被連累。

各人都是用力點頭,紛紛恭敬地向周大金詢問一些以後要注意的,周大金滿意地嗯了一聲,對衆人說了幾點,都是軍營內要注意的,然後又拿出了一張紙,對各人道:“這是大人前些時日定下的一些營屋條例,你們大家看一下,以後每點都要記在心上,否則一人犯錯,我們整個小旗都要受處罰。

張大三道:“小旗大人,我們不誤字啊,這怎麼辦?要不,您念給我們聽聽?”

各人紛紛點頭,周大金咳嗽了一聲,有些尷尬,道:“你老周我也不誤字,這樣吧,明天我找百戶大人身邊的識字給俺們念念,大家就知道了……”

正說到這裡,忽然聽到外面有吹喇叭二蕩的聲音,周大金興奮地道:“好了好了,開飯的時辰到了,大家拿好自己的飯盤,人排着人過去。?”

五寨堡營房內,每一排地百戶營房,都有一個大夥房,伙房旁邊,是一個黃來福大人起名爲“餐廳”地吃飯地方,餐廳頗大,裡面有一排排的桌椅,可以輕鬆地容下一百多人同時吃飯。

此時,餐廳裡已滿滿是人,各個新編隊地旗軍們,按着自己的小旗順序,依次從一些伙伕面前經過。

不過顯然的是,旗軍們今天剛編隊,還沒什麼紀律,雖有樣學樣,還有旗中的老旗軍小旗們管着,大部分還是顯得亂蓬蓬的。

伙伕前面的桌上,擺着一桶桶的大塊的肉塊,米飯,湯麪,還有大桶的青菜蘿蔔,再加上旁邊的雞蛋豆腐湯,看上去都是油旺旺的,油水足,非常誘人。

那香味不斷撲來,除了五寨堡的一些老旗軍外,各個新旗軍們都是紅着眼,嚥着口水。

他們平時在家裡,經常連飯都吃不飽,除了逢年過節外,什麼時候吃過肉了,遠遠看着那肉塊,各人心中如火燒一般難受。

好容易輪到自己了,各人趕快將自己的兩個飯盤遞過去,是要吃飯還是吃麪自己選,等過去後,一大飯盤的米飯,上面是冒尖的肉塊和青菜,還有一個飯盤盛上一大盤的雞蛋豆腐湯。

張大三和其它的8個夥伴,如百米衝刺一樣,衆人找了一張桌子坐下,坐下後,各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誰都顧不上說話。

當然,這種情形不是他們一個,頓時,整個餐廳內都陷入了一片奇異的聲音當中。

張大三嘴裡大口大口地塞着東西,含糊不清地說了一聲,真好吃,擡頭看了夥伴們一眼,看他們都是嘴裡塞得滿滿的,只是拼命地點頭,只有周大金慢條斯理,看着衆人的樣子,爽朗地笑了笑,道:“不要這麼急,這飯,以後有得你們吃,呵呵呵。

當然,如果各個軍士們自己飯盤裡的飯吃不夠的話,可以自由去桶裡添飯,但決對要乾淨吃完,不許浪費。

張大三發現自己已經是第三次去添飯了,看着伙伕們的眼光,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過讓他安慰的是,添飯的人,決對不是他一個。

終於,各人吃飽了,各人都是摸着自己圓圓的肚子,舒服地嘆着氣,這種日子以前哪裡想過?這軍,當得值啊。

張大三也是呼了口氣,道:“真舒坦啊。?”

只是,他們的生活,以後將真的舒坦嗎?

第237章 提督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3章 發糧餉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2章 過節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35章 潰散第45章 交權、招兵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7章 大幹第112章 老營堡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65章 規劃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84章 蒼涼第233章 威力第231章 蔚山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46章 談判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38章 援軍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72章 大災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19章 平叛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9章 行商第233章 威力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章 家人溫馨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35章 顧家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93章 除夕日第178章 大移民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35章 潰散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41章 徵日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7章 變化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
第237章 提督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3章 發糧餉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2章 過節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35章 潰散第45章 交權、招兵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7章 大幹第112章 老營堡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65章 規劃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84章 蒼涼第233章 威力第231章 蔚山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46章 談判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38章 援軍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72章 大災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19章 平叛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9章 行商第233章 威力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章 家人溫馨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35章 顧家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93章 除夕日第178章 大移民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35章 潰散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41章 徵日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7章 變化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