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

行長進來後,石田三成親自在堂前相迎,二人相互後,二人坐定。

石田三成問起小西行長的近況,小西行長苦笑,言道自己還好,領軍投降後,唐人提督倒沒有虧待自己,時不時會招見宴請自己,自己部下也沒有受到虐待,如果以後唐人將自己部下放歸後,只要修整一段時間,自己第二軍團一萬四千人還是有相當戰力的。

聽得石田三成鬆了口氣。

不過小西行長又苦笑道:“不過眼下自己成了階下囚,行動時時受到限制,此次前來,也是經過唐人提督黃來福的許可,就在驛館四周,都有人監視。將來要讓唐人提督黃來福放歸自己,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應該是兩國簽訂和約之後的事情吧!”

石田三成嘆了口氣,道:“本奉行前來,確是爲了與唐人提督黃來福議和之事,只是看他的樣子,這和談要談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小西行長問道:“石田奉行大人,那唐人提出什麼條件?”

石田三成將黃來福的約條給他看,道:“小西殿,你自己看看吧!”

小西行長接過細看,最後大吃一驚:“這唐國竟要我們賠款一萬萬一千萬兩白銀?”

石田三成沉重地嘆了口氣,道:“我們曰本國上哪去拿這麼多銀子?雖說賠款可分三十年償付,可這麼大的一筆數額,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他搖頭道:“說也奇怪,這唐國以前不是最講究以德服人,最講究虛名嗎?什麼時候也這麼愛好財貨了?記得慶長之役前的和談,當時太閣大人在時,唐人也只是要求我曰本退出朝鮮,從此不能再侵犯罷了,也沒提到割地賠款之事啊!”

小西行長沉吟道:“我分析。當時主導和談地是唐國禮部兵部那些文人官員。大人知道地。這些中原地文人們。向來清高。以談利爲恥。不過此次全權負責地是唐人提督黃來福。此人深受唐國皇帝寵愛。又雖是武官。然骨子裡與商賈無疑。他提出這個條件便不爲怪了。”

他道:“奉行大人有聽過這黃來福在唐國京師發行東征債券之事罷?聽聞他發行債券高達千萬兩之多。此次慶長之役。唐軍打地可說都是他地錢。這也是爲什麼此次和談。唐皇會讓他全權負責地緣故。而爲了收回這龐大地本錢利錢。他自然是要獅子大開口了。”

石田三成眼中閃過異色道:“如何沒有聽說?”

他放低聲音:“當時那黃來福發行東征債券之時。不論是京都還是大~城地達官顯宦。都有託人前往唐國京師購買債券。幾大老中。都有購買。聽聞連天皇陛下都有購買!”

小西行長低笑道:“怕是奉行大人你。也有購買吧?”

石田三成臉上一紅。道:“大家都買。自然會跟風買一些。這都是心照不宣地事!”

他臉色一正,道:“依小西殿之見,這黃來福提出的條約,你該如何看?”

小西行長認真地思索了一會兒,道:“奉行大人,唐人有句話叫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依條約的前幾條看,這黃來福還是有和談地誠意的,這賠款的數額方面,應該可以商談!”

石田三成苦惱地道:“如果是前面不再侵犯朝鮮,不得建大水師,通商貿易等約條,我立時就可以答應,不過後幾條非常棘手,那唐人提督死咬不放,根本就不鬆口啊!”

小西行長沉吟道:“依職下與那黃來福平日的閒聊,他對我曰本國之事非常瞭解,就連幾大老對少主及夫人不服,他都非常明白,依他地意思,他是非常希望我曰本保持安定,兩國之間好好通商貿易的,畢竟他骨子裡也是個商人!”

石田三成眼睛一亮,喜道:“難道這唐人提督願意支持我們的豐臣少主?若是如此,我豐臣家倒也得到一個強援,這是夫人非常願意聽到的。

小西行長道:“聽那黃來福的話,他確有這個意思!”他又擔憂地問道:“奉行大人,職下多日沒回國,眼下國內形式如何?”

石田三成嘆道:“眼下幾個大老對我們少主與夫人是越來越無禮,特別是德川家康公然違反太閣大人臨終各大名不得相互聯姻的遺願,我看他野心是越來越顯露了。不但是他,就是餘者大名,同樣蠢蠢欲動,夫人整日哭泣,卻是無可奈何,我等看了心中除了憤怒,便沒有其它地了。”

五大老中,除了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傾向效忠豐臣家外,餘者大名,在豐臣秀吉死後,都是紛紛起來了野心,就是五奉行中,除了石田三成外,餘者各人的忠心,也不看好,豐臣秀吉僅僅死去不到一年,豐臣家在曰本地統治,己是風雨飄搖。

說着說着,石田三成更是嘆道:“就是一干武將,現在也無視太閣大人的恩德,紛紛行爲無狀起來,讓人憤概!只有小西殿你,纔是對太閣大人最忠誠地,夫人每每念起,都希望小西殿能在身旁護衛。”

其實石田三成這句話中倒是含了些私貨,在豐臣秀吉死後,部下便出現不和,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等七名武將要殺石田三成。

不過當時原因卻早在侵朝戰爭時,石田三成與加藤清正,小早川秀秋等人鬧出了矛盾。因爲當時負責統計衆人戰功的是石田三成,由於加藤清正當時在朝鮮戰場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這激起了石田三成地反感,他一心想在佔領朝鮮後,能夠取代腐朽無能的李朝,實行心目中的善政。而加藤清正的行爲無疑與石田三成理想的目標大相徑庭。

所以當時石田三將小西行長的軍功據實以報,卻減低加藤清正等人的戰功。至於小早川秀秋,身爲總大將卻披甲上陣追殺已經潰逃的朝兵,行爲不當也被石田三成參了一本,豐臣秀吉將其召回國訓斥,並且減少了他的領地,如此一來,石田三成與武斷派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

在豐臣秀吉死後,一干豐臣家地武將便藉着舊怨,不斷地對石田三成橫鼻子豎挑眼地起來,甚至威脅要殺他,這讓他憤怒。只有小西行長,他是看得最順眼的,他與豐臣秀吉遺孀澱方夫人都認爲小西行長是最忠於豐臣家。而且由於朝戰,眼下國內各大名的精兵都是折損過半,如果小西行長領着一萬四千餘的第二軍團回國,將會大大威赫餘者不安份大名們。

聽了石田三成的話後,小西行長眼中涌出熱淚,道:“行長自受太閣大人恩寵,又蒙夫人厚愛,敢不以此殘身,爲豐臣少主鞠躬盡瘁?”

他對石田

“奉行大人,眼下我豐臣家存亡絕續,己是容不我看這條約要儘快籤,如此,才能得到唐人的支持!我看大人要儘快起程回國,向夫人稟報此事,職下也會盡力向唐人提督遊說,儘量減少賠款地數額。”

石田三成也是道:“只要能要回石見銀山,並將賠款數額減少到兩千萬或是三千萬兩白銀,此條約都無不可,有了唐人的支持,小西殿的鼎力效忠,忍辱負重數十年後,我豐臣家與曰本國的興盛,也就在眼前。”

當下二人又密談了好一會,其實這個條約能成,不論是對小西行長,還是石田三成來說,都將大大得到好處。

早在兩次朝戰中,小西行長這個商人世家,便利用週轉物質地機會,從中大大地撈了一筆。而且石田三成與大~的商人向來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與大明一樣,隨着工商業的發展,曰本的商人也是越來越有勢力,特別是大~的商人,向有“大~富商怒天下諸候驚”地說法。特別是豐臣秀吉後期,由於頒佈樂市樂座政策,廢止專賣權,免稅權,行會壟斷權等等,眼下曰本的商業非常興盛,多樣化地商品和商店使得市場空前繁榮。

如果進行通商貿易,首先得利的便是小西行長與石田三成這樣與商人關係密切地人。

……

石田三成帶着約條離開對馬島,日夜前往大阪城,果然澱方夫人見了他帶來的賠款條約後,嚇了一大跳,如此高額地賠款,她是萬萬不敢答應的。

不過隨後她聽到石田三成說的唐人願意支持她的消息後,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如果說當時豐臣秀吉不稀罕大明封他爲曰本國王的話,此一時彼一時,如果現在大明願意封她的兒子豐臣秀賴爲曰本國王,她是求之不得,她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需要外界的支援。

她日夜與石田三成等心腹商議,如何才能讓黃來福減少賠款的數額,這時好消息傳來,在小西行長的遊說下,黃來福願意將賠款大明的數額減少到七千萬兩,賠款朝鮮的數額減少到四百萬兩。

這讓澱方夫人,石田三成等人心中更是燃起希望,此後又是一系列此來彼往的商談。

……

二月二十五日,黃來福領着一隊家丁護衛進入大阪伏見城,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日方的澱方夫人言明,賠款的數目都好商議,不過她迫切需要大明的支持,以穩定豐臣家越來越亂的人心,所以她需要黃來福給她一個準確的態度。

不入虎穴,怎得虎子?爲了拿到賠款,自己冒點險是值得的,況且現在明朝大軍雲集在外,自己其實非常安全,因此黃來福決定,應澱方夫人的邀請,去大阪城走一走,給豐臣家一個定心丸。

黃來福的到來使整個大阪城轟動,所有的居民都在官吏的組織下夾道歡迎,黃來福不但在大明是個傳奇人物,就是在曰本,也是個聞名人物,很多居民都擠在街兩旁圍觀,只忙壞了那些維持次序的大阪軍士們。

伏見城經由豐臣秀吉經營多年,城池雖然只相當於大明普通州府的規模,看上去也是一片矮人國般,不過倒是非常熱鬧,畢竟大阪這個地方商賈雲集。

對黃來福的到來,石田三成作爲迎接的代表,是盛宴款待黃來福,竭盡全力的巴結討好,在宴中,還有衆多的大名相陪,黃來福在宴中表明瞭自己的態度,全力支持豐臣家在曰本的統治,他還將奏明皇上,策封豐臣秀賴爲曰本國王。爲了表示誠意,他很快還會釋放小西行長及他部下地一萬四千人馬,這讓石田三成等人大喜,德川家康等大名大驚。

第二日,黃來福又見到了眼下豐臣家地主事人澱方夫人,還有他的兒子豐臣秀賴,見到澱方夫人,黃來福明白了豐臣秀吉爲什麼會這樣迷她,果然是一個非常嬌媚的女人,而且看起來她身高近一米七,身材非常性感。

怪不得身高才一米四五的豐臣秀吉,最後會與她生出身高一米九地豐臣秀賴來,這豐臣秀賴也成爲古時曰本國身高第一人,歷史上德川家康就是因爲看豐臣秀賴外表雄偉,所以堅定了除去豐臣秀賴的念頭,最後讓豐臣家絕了種。

當日黃來福與澱方夫人敘話時,澱方夫人就對他眉來眼去的,黃來福知道她是想用美人計,不過黃來福也就將計就計,條約地事,應該早點定下來了。

當晚時,澱方夫人摸上了黃來福的牀,兩人好一番大戰,最後澱方夫人光着身子,嬌滴滴地對黃來福撒嬌,說賠款的數額能不能少一些,數額太多的話,她們曰本國真地千萬拿不出來的。

黃來福裝作色迷迷的樣子,似乎暈頭暈腦地答應了,兩人進行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賠款大明的軍費數額定在了三千萬兩銀子,不能再少了。首批付款一千萬兩白銀,隨後二千萬白銀分二十年清付,加上一些利息。而且曰本國還要再花兩百萬兩白銀贖回石見銀山,再付一百萬兩白銀給朝鮮國。

得到這樣的結果,澱方夫人大喜,連忙答應了,賠款從一萬萬兩白銀最後降到三千萬兩白銀,豐臣家的人己經心滿意足了。

以後這也成了豐臣家與澱方夫人地政績之一,言道他們夫人只與唐人提督睡一覺,便節省了幾千萬兩白銀,堪稱曰本國的巾幗英雄,是大功臣。

……

萬曆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曰本國與大明簽訂《萬曆明日親善友好條約》,條約規定曰本國禁造大戰艦,並向大明開放通商口岸,割讓對馬島,並賠償大明軍費三千萬兩白銀,以白銀兩百萬兩贖回石見銀山等。

十一日,曰本國又與朝鮮國簽訂了《朝日和約》,承諾曰本國不再侵犯朝鮮國,並賠償朝鮮國損失一百萬兩白銀等。

而這個條約,曰本國自己又稱爲《慶長和睦約條》,三月初十日之天,最後還被曰本人定爲“和平日”加以紀念,爲此曰本人還在名護屋天守閣地廢墟上建了一座天守神社以作爲紀念。

這個條約簽訂後,許多曰本人鬆了口氣,唐人終於要走了,自己國家也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命運,特別是那些禽獸一般地高麗人,仗着唐人的勢頭,到處殺人屠城,搶劫姦淫,將曰本人在朝鮮所做地事,全部又在曰本境內照做了一遍,所過之處都是清潔溜溜的,如蝗蟲一般,眼下他們終於可以走了,大家也就安心了。

當然了,這個割地賠款的條約傳出後,曰本許多地方都是譁然,特別是有許多大名們,指責豐臣家喪權辱國,各地都

洶涌,不過隨着小西行長領着一萬四千餘原曰本第二進入曰本後。加上黃來福公然聲明,在對馬島與名護屋的大明軍隊,將堅定地站在豐臣家一邊,維持曰本次序,鎮壓一切敢於叛亂的亂黨,這般暗流,才慢慢消停下來。

而這個時候,豐臣家也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大明的支持了,不得不對黃來福言聽計從……

……

很快,曰本國首批一千萬兩的白銀賠款便運到黃來福軍營中,就算曰本國這時候是個白銀非常富足的國家,千年來,國庫中也積累了好大一批財富,不過繞是如此,這筆賠款一運走,還是讓曰本舉國上下庫藏一空。

對於《朝日和約》,朝鮮國上下自然是歡呼雀躍,雖說他們只得到一百萬兩白銀的賠償,不過對於朝鮮國來說,這己經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了。

還有黃來福與曰本國簽訂通商條約,並向曰本國要來三千萬兩白銀賠款的消息,很快也在大明京師傳得沸沸揚揚,百官們都是張口結舌,三千萬兩白銀啊,這是多少?徵朝七年來,大明費銀近七百萬兩,眼下不但一口氣添補了虧空不說,還大大地賺了一筆,這黃來福也太厲害了吧?

很多人心裡都起了異樣的感覺,原來打仗不但可以不費錢,還可以賺錢的。許多禮部的官員們,原先因黃來福全權主導和談,都是叫罵黃來福的,眼下都是集體閉嘴了,如果是他們出馬,可以向曰本國要來多少賠款,能不能有三百兩?

不過隨後地,對這筆錢將來怎麼用,大明各部門又是吵破了嘴,眼下大明地財政緊張,這筆錢對各部門來說,可是急時雨啊。

對於這個消息,萬曆帝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這黃來福真不愧是他的福將,爲他搞來了這麼多錢。他決定等黃來福回來後,好好地獎勵他一番。

至於民間,由於《五寨堡新聞報》的宣揚,這個消息自然是傳得沸沸揚揚,成了京師茶樓酒肆的熱門話題,甚至還快速地向外地傳揚去。許多人都是齜牙咧嘴,三千萬兩白銀啊,這是多少錢啊?怕是一座銀山吧。各人熱鬧地話題中都夾着自豪感,這倭人敢動天朝的屬國,賠死他小倭人的。

對於那些購買了東征債券地百姓商人們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這兩年來,黃來福己經每年都讓渠源銳發放了一次利錢,眼下黃來福大人得到倭人的賠款了,這還本利錢就更沒有問題,衆人興高采烈之餘,都慶幸當時自己下手快啊。

至於京師以前那些沒有購買東征債券的人來說,他們懊惱之餘,心下也決定了,下次黃來福大人再發行什麼債券地話,自己一定要第一時間搶先買。

而由於條約簽訂,那些原先向黃來福購買了記名東征債券的商賈們,紛紛來到曰本國與朝鮮國考察商事。

……

萬曆二十七年四月初二日,應黃來福之請,萬曆皇帝任命陳爲防海御倭總兵官,率大明與朝鮮水陸兩軍兩萬餘人,駐紮在釜山港與對馬島,以備曰本朝鮮之事。

爲了更強大當地駐軍之力,黃來福命阿智領五寨營將士五百人留守對馬島,每人都裝備精悍的燧發火銃。以後每兩年,山西軍都要形成這種輪換駐島的規制。

朝事己定,萬曆帝命徵倭總兵黃來福,麻貴,劉,董一元等人班師回朝。

四月十五日,黃來福與總督邢率東征軍主力回國,同時還帶着曰本人的首批賠款。旌旗招展,大軍浩浩蕩蕩由鴨綠江入境,七年之戰,萬曆朝鮮之役,終於圓滿結束!

五月十二日,大軍凱旋迴京,來到京師城外時,文武百官在城門口迎接。萬曆皇帝也是來到午門城樓,接受百官朝賀,慰問東征將士。

三日後,萬曆皇帝令將朝戰中斬首的日軍首級於北京城外鑄成京觀,並以朝鮮事平,以平倭詔告天下!

“朕承洪緒,統理兆人,海山陬,皆我赤子,芶非元惡,普欲包荒。屬者東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樂浪玄~之境,鋒鏑交加,君臣亡,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朕念朝鮮,世稱恭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況東方爲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於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平壤一戰,已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兇威復扇。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服,用澄海波。仰賴天地鴻,宗社陰,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外援悉斷,內計無之。於是同惡就殲,羣酋宵遁,+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所獲首功,封爲京觀!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戳。茲用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欽此!”

朝鮮國王李看了詔書,感激涕零,回書道:“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曰本同是外國,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曰本賊子也。

隨後朝鮮國遣使赴北京貢謝,萬曆帝回賜彩幣。

東征告捷回來,又得到大批地賠款,萬曆皇帝慷慨地下令發帑金百萬犒師,又論功行賞!

首功爲黃來福,升任爲都督府右都督,加封太子太保銜,蔭一子世錦衣衛指揮使。

麻貴升任爲都督府左都督,賜世襲本衛世指揮使。

陳磷、董一元、劉三人各擢升爲都督府同知。

邢晉封太子太保,予蔭一子。天津巡撫萬世德雖然沒有在戰場上立功,但他主持援朝後勤工作甚爲出色,所以加右副都御史,並予世蔭。

餘者衆將皆有封賞!

封賞一出,天下震動!

時大明“東李西麻”,李如鬆己死,麻貴己老,黃來福隱隱己有大明第一名將之稱。

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1章 成親(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63章 勾結第193章 除夕日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章 開始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29章 王京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51章 軍歌(1)第100章 又震動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57章 新戰陣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93章 除夕日第33章 離別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68章 討價還價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6章 不滿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83章 破家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84章 蒼涼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147章 面聖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09章 冗濫第225章 朝會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7章 大幹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1章 成親(3)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6章 商路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07章 糧盡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82章 血腥鎮壓第84章 蒼涼第61章 成親(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94章 歡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7章 變化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38章 援軍
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1章 成親(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63章 勾結第193章 除夕日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章 開始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29章 王京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51章 軍歌(1)第100章 又震動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57章 新戰陣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93章 除夕日第33章 離別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68章 討價還價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6章 不滿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83章 破家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84章 蒼涼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147章 面聖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09章 冗濫第225章 朝會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7章 大幹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1章 成親(3)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6章 商路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07章 糧盡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82章 血腥鎮壓第84章 蒼涼第61章 成親(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94章 歡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7章 變化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38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