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

回到明朝做千戶

隨着探馬一隊隊的回報,蒙古人的態勢,更爲的清楚起來。。.他們的探馬隊,與大明軍隊方面的探馬隊,不停地撕殺纏鬥着,他們的大隊人馬,也越來越靠近。

事情己經很清楚,所以黃來福和麻貴經過短暫的商議後,就下令大軍背靠石溝城,擺起了迎敵陣勢。大軍近萬人,分爲左部、右部和中部。左部、右部組成外圍,中部組成內圍中軍。

這其中,左部地勢稍爲起伏,衝擊有點不易,在這裡,由麻貴的部下馬孔英及麻承詔,領三千步兵,擺在這裡。麻貴部下的裝備中,除了弓箭、長槍、藤牌、刀斧外,就是多三眼銃,很少有鳥銃,因爲他們的鳥銃質量不過關,軍士們普遍不喜。而三眼銃雖然射程沒有鳥銃遠,但勝在銃膛短,粗大,至少不會炸膛。而且爲了更好地戰鬥,他們的三眼銃中普遍都裝上長長的木柄,最後還可以安上矛頭,這樣在三眼銃施放後可用以與敵進行格鬥。

不過他們軍中,卻沒有狼筅這個軍種,這是因爲5米長的狼筅非常沉重,需要的人都是身高馬大,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過硬,麻貴軍中,能達到這樣要求的人很少。此外,和五寨堡軍隊不同的是,他們軍中每隊中設有手,每名鈀手都配有火箭三十枝,一起配合弓箭手作戰。大至上他們裝備與五寨堡軍隊差不了多少,除了裝甲外。這些麻貴部下的步兵們,除了一些軍官們有鐵甲或是皮甲外,其餘的步兵們。都是身上僅着鴛鴦戰襖。不象五寨堡軍隊。從軍官到士兵,每人都身披鐵甲。

在右部這個方位,地勢平坦,黃來福估計蒙古人主攻的方位就是這裡。所以黃來福投下了自己地二千名五寨堡士兵,每人身披重甲。手持冷熱兵器,防守這裡。

餘下就是中軍了,旗手雜流。鑼手摔鈸醫士。還有黃來福地家丁們,麻貴的家丁們,還有他們的一千多騎兵,還有兩軍的輜兵們,都是聚在這裡,組成內圍。內圍各人中。都是全體下馬,把馬拴好。

中軍的喇叭號令聲一陣陣傳來,還有旗幟不住揚動,左部和右部,慢慢展開,分成了無數個小隊,每個小隊間相距一丈,擺成一個正面約二百多丈,縱深十六排地橫陣。

陣勢慢慢展開後,一聲鑼響。最後衆軍士們都是一屁股坐了下來。手握兵器,隨時準備起身迎敵。當然了。在軍陣的最外圍,還有戰車圍成圓陣,以作爲防守。

此次黃來福和麻貴,從總督葉夢熊那兒要來了一百多輛炮車,由甘肅鎮一個千總領之。每輛炮車中,都有佛郎機2架,每車配有炮手軍士幾人。葉夢熊的這些戰車,由於都是輕車式樣,行軍時,推輓只需兩人,所以一路過來,登山涉水,都非常方便,此時可說是派上大用場。

考慮到麻貴部下地左部戰力較弱些,所以他們那邊配有地炮車會多些,有六十多輛,黃來福這邊,配有炮車爲四十多輛。不過此次黃來福來寧夏鎮,還帶來了四十多門虎蹲炮,此時也一起用上,擺在己方軍陣每旗前面離人一丈遠的地方。

在中軍位置上,一根中軍大纛,顯目地飄揚在這裡,表明中軍的位置。不論是左部和右部,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軍的旗令。當然,這個地方,也是敵方斬將奪旗,取主將首級的重要目標。

中軍位置中,也是展開了衆多的小隊。黃來福地家丁們牽着馬匹站在一邊,麻貴的家丁們及騎兵們爲一邊,各人都是神情凝重,只是看着遠方。在最中間,了個簡單的高臺,在臺上,黃來福還有麻貴兩人,都是站在這裡向前方眺望,極目觀察着遠方的動靜。

隱隱似乎看出東北方向一片黑壓壓的潮水而來,顯然,那就是蒙古人的大隊騎兵越來越近了。看到這裡,黃來福很想念以世的望遠鏡,有了這個東西,遠處的東西,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哪象現在只能用目光簡單的目測。

敵人雖然越來越近,但黃來福卻很安心,己方的軍陣擺成滴水不漏,只等着對方來攻了。在他地麻貴兩人地佈置中,己方人馬只擺成三面,在後方,因爲靠近石溝城,可以有效地得到城上的炮火箭雨支援,所以只有麻貴部下少量地騎兵遊騁在城下。

黃來福也不擔心自己軍陣牢固,而導致蒙古人不攻,他們是入境作戰,不論是哪一方面都是對他們不利,今天不攻,明天他們要不要攻,後天呢?對質下去,他們有那麼的糧草補給嗎?這可不是在草原上,茫茫千里,他們可以遠遠避開,等中原軍隊久疲力盡時,再過來反咬一口。

在大明境內,如果一直有一隻萬人大軍纏着他們,等境內的大明軍隊合圍,後路又被斷了,他們就免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對他們的唯一機會就是,擊敗眼前的大明軍隊,讓別的大明軍隊膽寒,這樣他們才能繼續在大明境內縱橫。

黃來福在凝神觀察,他身旁的麻貴則是神情複雜地看了黃來福一眼,剛纔的軍陣展開時,五寨堡軍隊迅速,整齊,嚴謹。而他部下的軍士們,展開軍陣時,就明顯拖拖拉拉,兩軍的素質,一眼就可以看出。

而且看看自己身旁的部下,很多人都是神情緊張,喉幹色變,就是麻貴自己,雖說久經戰陣,但見蒙古人勢大,雖面上神情鎮定,但心中其實也有些緊張。反觀黃來福的部下們,從江大忠到普通家丁們,卻是人人神情興奮,似乎非常渴望將要來臨的戰鬥。麻貴一向認爲自己久經戰陣,不過卻比不過一個後起之秀,這讓他內心感慨。

忽然麻貴聽到身旁的黃來福喃喃說道:“來了。好多的首級啊。”

麻貴不由聽得一怔。他舉目看出,可以看出遠方黑茫茫地一大片蒙古騎兵,越來越近,各樣地旗幟密密麻麻,如雨而來。最後這些蒙古人在離己方的戰陣差不多兩裡地方停了下來。

兩裡的地方,眼睛視力就是2.5,除了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外。也是看不清楚對方的具體佈置情況。這時候,就是雙方探馬大顯身手地時候。

麻貴手下有些專門的探馬隊,黃來福手下的探馬們多是由家丁們擔任,他們以小隊爲單位,不時地出陣前往蒙古人地陣前斥探。而蒙古人方面,顯然也想得知道明軍方面地具體情況。因此他們的探馬隊也是一隊隊而來。

不論是哪隻軍隊的探馬,向來是各軍中最強悍的勇士組成,不過麻貴手下的探馬隊雖說強悍,但仍是不敢過於靠近蒙古人的軍陣。但五寨堡軍隊地探馬們,卻是肆無忌憚地往蒙古人陣前查看,他們都是職業的軍人,訓練艱苦,弓馬純熟,加上待遇好,裝備好。真是藝高人膽大。特別是江大忠。更是親自向黃來福請命,領了一隊12人的家丁騎兵。前往蒙古人陣前偵測。

一時間,兩軍的陣前,殺聲不斷,箭矢銃聲不絕。慢慢的,麻貴手下的探馬隊撤了回去,只餘下五寨堡的探馬隊和蒙古人的探馬隊,還在殺個難解難分。

這些五寨堡的探馬隊,每人都身披鐵甲,他們的左臂上,還配有正圓形地騎兵盾牌,可以有效地抵達蒙古人探馬射來地敵箭。他們還一人雙馬,馬上還配着鑲嵌鐵葉的棉甲,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及馬匹,良好地質量,加上精良的裝備,因此那些蒙古人探馬完全不是五寨堡探馬的對手。

江大忠騎在一匹健馬上,身旁還有兩匹備用的馬匹,他領着一些家丁,在離蒙古人大軍約一百多步的地方,一邊仔細觀察着蒙古人的軍力,佈置,器械裝備等情況,一邊還要隨時與蒙古人迎出來的探馬作戰。

見江大忠如此囂張,蒙古人憤怒了。一個看起來是蒙古千夫長樣子的人,從軍陣前出來,他一邊拍馬嚎叫,一邊取出馬鞍旁的騎弓,張弓箭,哇哇叫着,縱馬向江大忠猛衝而來。

看見這樣的情形,江大忠也是非常興奮,他有意立威,將鐵槍收回,抽出自己的馬刀,策馬急往那蒙古千夫長方向迎去。兩人都是口中大叫着,身下的馬匹越催越快,很快,雙方只離二十步遠的距離了。

“嗖!”的一聲響,那蒙古人的騎弓響動,一根鐵箭,直向江大忠的面門而來。

眼見那鐵箭勢不可擋,直到了自己面前,江大忠左臂一擡,臂上那騎盾,一把擋住了那根鐵箭,深深地插入了騎盾之中,此時那騎盾此至少己經插有七、八根箭了。這隻箭來勢頗急,似乎是穿透了江大忠臂上的騎盾,不過由於江大忠臂上還有鐵甲相護,因此一點事也沒有。

江大忠一陣風似的從那蒙古人的身旁掠過,一股血雨直衝上天,那蒙古千夫長的頭顱己是脫離了自己的身體。

見此情形,蒙古人方面都是神情一窒,而很多看見此情形的大明軍士們則是歡呼起來。江大忠用鐵槍將那那蒙古千夫長的頭顱挑起,奔回自己的軍陣,在自家陣前來回跑動着。

明軍士氣更是大振,不論是黃來福部下,還是麻貴的部下,都是一片歡呼,“萬勝!”聲響徹天地。反觀蒙古人這邊,士氣則是直線下落下去。

江大忠回來後,黃來福親自走下高臺,迎接他的歸來。

觸目所見,都是敬佩的目光,不論他是黃來福方面,還是麻貴方面,不管怎麼說,勇士走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連麻貴都是用非常欣賞的目光看着江大忠,眼中頗有渴望的神情。

:..,

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5章 火熱第3章 期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32章 豎儒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1章 成親(2)第238章 援軍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34章 岢嵐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83章 破家第178章 大移民第1章 附身邊軍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13章 發糧餉第87章 大鐵廠第232章 豎儒第246章 談判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33章 掩護第15章 火熱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72章 大災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37章 提督第141章 感嘆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3章 破家第166章 上任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65章 規劃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26章 不滿第263章 勾結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83章 破家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78章 大移民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86章 商路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35章 顧家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27章 探獄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92章 分功第228章 入朝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71章 毛紡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8章 轟動
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5章 火熱第3章 期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32章 豎儒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1章 成親(2)第238章 援軍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34章 岢嵐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83章 破家第178章 大移民第1章 附身邊軍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13章 發糧餉第87章 大鐵廠第232章 豎儒第246章 談判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33章 掩護第15章 火熱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72章 大災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37章 提督第141章 感嘆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3章 破家第166章 上任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65章 規劃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26章 不滿第263章 勾結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83章 破家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78章 大移民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86章 商路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35章 顧家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27章 探獄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92章 分功第228章 入朝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71章 毛紡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8章 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