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撤離北京(三)

商毅的分配是,金銀和一小部份工匠走海路,而其他大部工匠都走旱路。而在軍隊中,二團將乘船走海路,四團和新團保護工匠走旱路,經由滄州進入山東,再到達登州。

現在大沽海邊有八十多艘戰船, 其中有二十艘四百料福船,二艘一千料福船,是準備用來裝運金銀貨物的。四百料福船的載貨量大約爲一百多噸,一千料福船的運載量爲二百五十噸。而七千萬兩金銀大約爲二千五百多噸。因此商毅也決定,“銀河”號和“海上玫瑰”號這兩艘千噸級的大帆船各裝載二百五十噸金銀,二艘一千料福船各裝載二百噸金銀,剩下的一千六百多噸金銀甴其餘二十艘四百料福船運載。同時其他戰船一共又裝載了四千餘名工匠及其家屬。

剩下的還有一萬多名工匠及其家屬,不過金銀裝船之後,騰出了四千多輛車和一萬多匹驢馬,因此基本可以保證絕大多數的工匠都可以坐車或是騎馬趕路,這樣行程也會快不少,預計在五天左右的時間,就能進入山東境內,十天差不多就能到達登州。

而這樣一來,不僅僅是人員,就連從北京帶出的驢馬也可以順利的到達山東,因爲驢馬車輛也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能夠帶回登州的,儘量都帶回登州。

天建衛的都指揮使趙嶽也決定,率軍隨商家軍一起南下,並且加入商家軍。商毅對此也表示了歡迎,並且把他們編入到走陸路的隊伍中。

軍隊人員的分派就這樣決定下來,在四月二十七日就將金銀銅炮全部裝船,而人馬在天津衛休息了一天,四月二十八曰一早,定陸路的隊伍率先出發,沿着運河南下,向滄州進發。等他們都出發以後,商毅也帶着其他人來到大沽口登船,揚帆發出。

商毅這一路的人馬雖然不多,但朱媺娖、朱媺婕、王德化還有李巖夫妻、湯若望等人都和他是一路,其他人到還好些,但李巖夫妻卻是第一次乘船出海,見了兩艘如小山一樣的大船之後,也都驚歎不己。船上之後,李巖也在四外張望,對什麼都覺得好奇。

乘船當然要比走路舒服得多,在衆人面前,朱媺娖還保持着公主的矜持,沒有事也不出房間,亞莉桑德拉回到自己的座艦上指揮,因此在揚帆出發之後,商毅也沒有多少事情做了,於是就和李巖夫妻或者是湯若望聊天,將大順軍北上之後,自己在浙江平亂,又打敗西班牙遠征軍,繳獲了大量的戰船,然後又進駐臺灣,驅逐西班牙人等等事情,都向他們說了一遍,當然也是有意炫耀商家軍的戰績。

李巖雖然文韜武略全材,但總體來說,還是屬於傳統型的知識份子,對海外事情的認識,僅僅限於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故事,卻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的世界,因此也聽得入神,知道自己現在乘坐的這艘巨船竟是商毅從外國人那裡繳奪過來,也對商家軍的戰績也更是敬服,另一方面,和湯若望談話,也開拓了不少見識,同時也覺得投奔商毅,或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不過李巖到底是造過反,而且差一點就改朝換代的人,對明朝早就己經死心了,既然投靠了商毅,自然也希望商毅能夠自立爲王,而不是效忠於明朝,自己也能做個開國員勳。何況他也見識過商家軍強捍的戰鬥力,既然李自成能夠做到,那麼商毅也一定能夠做到,因此也有意用言語試探商毅。不過商毅對這些話也或是笑而不答,或是顧左右而言其他,不過商毅雖然沒有明確答覆,但也沒有禁止李巖。

商家軍從登州出發的時候,只用了兩天半的時間,但返航時載重明顯過多,因此從四月二十八曰出發,一直到五月一日下午,纔到達登州。

山東總督曾化龍和布政使孟宏恭以及唐鎮等商家軍的將領等人,也在碼頭迎候商毅的迴歸。商毅也決定,在登州停留一天,佈置山東的軍事防務。

得知吳三桂降清,並引淸軍入關之後,曾化龍和孟宏恭也都大吃一驚,也知道馬上就有大戰在即,孟宏恭到還好些,因爲他和商家軍的大將楊武丞結親,也算是商家軍糸統的人,心裡還有一點底,而曾化龍卻是憂心仲仲,因爲一但清軍佔領了北京之地,那麼山東就是首當其衝,自己身爲山東總督,真是猶如身置火爐一般。

不過商毅馬上邀請曾化龍、孟宏恭和自己一起南下,理由是護送玉璽到南京去。這一招正中兩人的下懷,甴其是曾化龍,根本就不想留在登州,商毅正好給了他一個最佳的藉口。因此也欣然同意。

其實商毅的真實目地是把曾化龍給支開,登州這地方也就由商家軍來全面接管了,做事也就方便多了。

不過在這兩個多月中,唐鎮也做了不少前期的準備工作,有曾化龍的支持下,他招集了登州、萊州、青州三的衛所兵馬,經過選拔,整編了六千餘人,而且正在抓緊訓練。另外還調集各沿海衛所的船隻,一共有一百多條,其中四百料福船就有三十餘艘。從穆陵關轉移過來的人員也都安置好了,並且在登州也建立起了各個工匠作坊,可以開始生產火槍火炮。

商毅對唐鎮的工作也十分滿意,首先命令一團和二團馬上開始重新合併整編,再分爲兩個團,由童大勇和沈雲英帶領一個團趕回穆陵關去,與留守穆陵關的一個新營組成穆陵關獨立團。而另一個團等陸路的人員回來之後,和其餘兩個新團一起合併成爲商家軍第二師,甴周少桓出現師長,唐鎮任參謀長、鮑銅鋼任副師長,並且開始在登州修建防禦工事,訓練選拔新軍,準備抵擋淸軍的進攻。

從北京帶回來的工匠和車馬,將留下來一半,其餘都送到杭州去,將由四團和騎兵營護送,因爲他們也都算是杭州的軍隊。登州暫時不駐留海軍,只留下二十條運輸船,和兩條飛剪船,同時商毅又留下二百萬兩白銀,作爲山東戰區的經費。

同時商毅對他們做出二條規定:一是商家軍的活動範圍只允許在登州、萊州、青州三府以內,不許超出這個圍,二是除了登州和穆陵關兩城之外,不許再佔據其他城池。

―――――――――分割線―――――――――分割線―――――――――

五月初一,蘇州。商毅的住宅裡。

陳圓圓匆匆走進內宅,對正坐在書案前算帳的林鳳舞道:“林姑娘,我家大人有信來了。”

林鳳舞趕忙放下手裡向筆,擡頭道:“是嗎?陳姐姐,大人說了些什麼?他怎麼時候回來。”

陳圓圓笑道:“快了,現在大人己經就在回來的路上,這會兒大概就己經到了登州,再過個五六天,就能到杭州了。”

林鳳舞聽了,沉呤了一下,道:“陳姐姐,你們夫妻也有二個多月沒見了,既然是商大人回來了,那麼你就回杭州去幾天吧,反正現在這裡一切都正常,就是你不在幾天,我們也能應付的過來。”

陳圓圓搖了搖頭,道:“不,我還不能回去,因爲大人在信裡吩咐,我們可以開始行動了。”

林鳳舞聽了,立刻精神一振,道:“是嗎?那可太好了,我早就等着這一天了。這一次也該叫隆興堂償償我們的厲害了。我馬上就去找哥哥,讓他去安排。” 頓了一頓,林鳳舞又道:“不過我哥哥的身份低微,還是要陳姐姐你來出面,纔能有說服力。”

陳圓圓笑道:“這我可不成,一談到生意上的事情,我就頭疼得要命,那談得出什麼來,要不林姑娘和我一起去吧,到時候甴你來和他們說,我呢!就在一邊聽着就行了。”

林鳳舞也笑了,道:“我陪陳姐姐去到是可以,只是誰都知道姐姐纔是商大人的妻妾,如果是由我出面來說,那算什麼。”

陳圓圓道:“那有什麼,到時候就說你也是我們大人新納的妻室,不就行了嗎?”

林鳳舞怔了一怔,頓時頰染紅暈,道:“陳姐姐,這種玩笑話,怎麼可以亂說呢?你要再說這些,我可就要惱了。”

陳圓圓按着她的手,道:“我可沒有亂說,夫人在信中說了,其實我家大人早就對林姑娘有意,只要林姑娘不反對,這次回到杭州以後,大人就會馬上向林老爺提親,”

林鳳舞這才知道,這回可不是在開玩笑了,雖然她早就對商毅傾心,但這一刻真的來臨的時候,也不禁心如鹿撞,一張玉妍早己是羞紅一片,低下頭去,半響之後道:“陳姐姐,你說的是真的嗎?”

陳圓圓笑道:“當然是真的,不過我家大人也說了,因爲他己有了三房妻室,怕是委曲了你,因此一定要林姑娘自已願意才行,如果你不用意,那麼也決不會強迫林姑娘。”

林鳳舞輕咬銀牙,道:“如果葉姐姐、還有陳姐姐你們都不嫌棄我是商人之女,我自然終生侍奉大人,致死不渝。”

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93章 雷汞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7章 夜襲(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章 喜迅(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02章 備戰(四)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44章 新年(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224章 洞房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97章 困境(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4章 反擊(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5章 新年(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08章 進京(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8章 家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
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93章 雷汞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7章 夜襲(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章 喜迅(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02章 備戰(四)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44章 新年(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224章 洞房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97章 困境(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4章 反擊(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5章 新年(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08章 進京(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8章 家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