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

“啪!”

一個正徳年間官窟出產,克拉克青花光釉粉彩細頸花瓶,被鄭敬高狠狠的摔在地上, 砸了個粉碎。看得趙平直心疼,這可是正徳年間的官窟貨,要是買出去的話,少說也值五十兩白銀,就這麼一聲響就沒了。

只聽鄭敬高道:“復生,彭正穗是怎麼說的。”

趙平身邊鄭復生道:“彭正穗說他們蘇州府、守備司的廟小,管不住商家軍這尊大菩薩,乾爹您要是有手眼,就自個去處理這事兒,別去爲難他們。您要是沒有這個能耐,那就暗氣暗憋着吧。”

鄭敬高聽了,也不禁氣得全身發抖,指着蘇州府的方向,破口大罵道:“好你個彭正穗,上次你讓商家軍開進了蘇州城,咱家還沒跟着算這筆帳呢?現在你到是越來越不把咱家放在眼裡了。好,你以爲咱家沒有你,就收拾不了一個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了嗎?別看它們有商家軍撐着,咱家要把它剷平,還不費什麼力量,等咱家收拾完這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再和你算總帳。”

隨着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開業,鄭敬高的心情也越來越壞。先前讓商家軍開進了蘇州城,己經讓鄭敬高覺得顏面大失,而現在商家軍居然敢公然維護起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來,這不是明擺着和鄭公公過不去嗎? 現在可就不是讓鄭公公在心愛的女人面前丟面子的事了, 而是商家軍以經公開的挑戰鄭公公在蘇州的權威了。

偏偏這個時候蘇州知府衙門和守備衙門都不聽調遣,還對鄭敬高冷嘲熱諷,一向在蘇州作威作福慣了的鄭敬高那裡受得了這個氣,因此也在府裡大發雷霆之怒。但生氣歸生氣,鄭敬高雖然只是一個太監,但也不是完全不明白事,知道現在時局並不太平,商毅這樣的武將走俏,沒有蘇州知府衙門和守備衙門幫忙,就靠自己這個織造局的力量,要想把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趕出蘇州,到還真就不容易。

因此鄭敬高也立刻就招來了自己手下的兩個得力干將鄭復生和趙平,商量怎樣才能把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趕出蘇州去。

鄭復生和趙平不僅是鄭敬高的得力干將,而且都和鄭敬高還有一點親威關糸,同時兩人也都是隆興堂的成員,趕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不僅是爲了鄭敬高出氣,同時也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兩人對這件事情也非常上心。

鄭復生立刻道:“爹,這事您就交給兒子來辦,等一會我就去找平湖幫的老張,讓他把所有的兄弟們都叫齊了,大夥兒一起同手,馬上去把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給拆了,不就完了嗎?” 原來鄭復生和鄭敬高是一族人,按輩份是鄭敬高的遠房堂弟,在一年多以前來投奔鄭敬高,主動要給鄭敬高當兒子,傳宗接代,繼承香火,儘管鄭敬高還不置可否,但他就以兒子自居,開口閉口都管鄭敬高叫乾爹,有時乾脆就把“幹” 字免了,直接叫“爹”。

鄭敬高還沒有說話,趙平己道:“你這都是想的什麼辦法?就是一頭豬也能想出比這更好的辦法來。”

鄭復生勃然大怒,道:“趙平,你罵誰呢?”

趙平也不客氣,道:“罵得就是你。也不用你那個豬腦袋想一想,現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有商家軍罩着,平湖幫敢去鬧事嗎?”

其實趙平早就看鄭復生不順眼了,他和鄭敬高的親屬關係要比鄭復生近得多,是鄭敬高一個姨表妹的兒子,算是鄭敬高的表外甥。而且跟了鄭敬高十多年,一直幫他料理隆興堂的生意事情,因爲他爲人精明,到是幹得得不錯,現在已經是隆興堂的主事人了,而且自己也開了一間織造作坊,有八十多張織機,這些年下來也攢下了幾十萬的身家。深得鄭敬高的信任。

但自從一年間鄭復生來到蘇州,以鄭敬高的兒子自居,也混進了隆興堂裡,並且也開了一間織造作坊,但他一臺織機都不置,全靠做倒手買賣賺錢,而且從其他織坊主那裡也搶了不生意。這也引起了隆興堂裡其他十幾家織坊主的不滿,找趙平說了幾次,但都被鄭敬高給擋了下來。而鄭復生見有鄭敬高撐腰,也越發肆無忌憚,對趙平也開始出言不遜了。

而趙平也發現,雖然鄭敬高還沒有正式認鄭復生爲兒子,但平時的行爲舉動,對鄭復生也另眼相看,隱隱還在自己之上,只是這時就算自己也想認爹,也晚了鄭復生一步,而且鄭敬高也未必會收啊,人家畢竟也姓鄭,這一筆寫不出兩個鄭字來。

於是趙平也抓住一切機會,在鄭敬高面前找鄭復生的錯,而且每次都找得正在地方,也弄得鄭復生牙根直癢癢,也想找找趙平的錯。但趙平可比鄭復生精明得多,而且又在隆興堂裡幹了十多年,熟人熟手,鄭復生根本就抓不到他的尾巴。只好另避捷徑,雲娘就是他找來討好鄭敬高的。

這時對付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兩人在一開始本來還是滿齊心協力,但不知不覺中又開始互相拆臺起來。但趙平說得也有道理,沒有蘇州知府衙門和守備衙門,靠一個平湖幫,怎麼能動得了商家軍呢?

鄭敬高想了一想,道:“趙平,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趙平道:“舅舅,外甥我當然有辦法,我們現在就去警告那些絲農,讓他們明年不許把生絲買給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沒有生絲,他們拿什麼來織絲綢,還不得等着餓死嗎?”

這時鄭復生又跳了起來,道:“等到明年生絲上市的時候,還有二三個月呢?只怕是等黃花萊都涼了。那還等得了那麼久,要趕走他們,那可就要早早的下手,免得夜長夢多。”

趙平“哼”了一聲,道:“早早的下手?說得容易,你有好辦法嗎?”

鄭復生笑道:“我當然有。” 轉頭又對鄭敬高道:“咱們不能明來,可以暗來啊!不能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裡去鬧事,但我們可以讓老張把人手組織起來,就在半道上攔截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工匠們,還可以打到他們家裡去,見一個打一個,商家軍再厲害,也不可能守住每一個工匠吧?一直打得他們不敢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裡上工不可,沒了工匠,我看他們還怎麼把廠開下去。爹,你看這個辦法怎麼樣?”

趙平搖了搖頭,道:“不妥不妥,這辦法也不妥,你以爲在暗中動手,商家軍就會不知道嗎?”

鄭敬高想了一想,卻點了點頭,道:“我看很好,就照這個辦法去辦,復生,你馬上去告訴老張,只管放開膽孑去做,出了天大的事情都有我來兜着。”

鄭復生立刻答應了一聲:“兒孑立刻就去辦?” 說着,得意的看了趙平一眼,轉頭走了。

趙平“哼”了一聲,心裡想道:得意個什麼?咱們走着瞧,等到把事情辦砸了,我看你怎麼收這個場。

―――――――――分割線―――――――――分割線―――――――――

果然,就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開業的第三天,林旭升、林琛還有黃泰鬆等人一起來找廠裡的各位股東,向他們反應,從昨天開始,廠裡的工匠就陸續在處面遭到別人的毆打,還有幾個工匠的家裡被人砸了,家裡人也被打傷。並且都受到威脅,不許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裡上工。現在整個工廠裡頗有些人心惶惶。

程協祥和王鬆一聽,立刻是一臉苦瓜樣,道:“不用問了,這一定就是隆興堂找人乾的,我們就說了,這麼樣不行,還是要和隆興堂和談吧。”

商毅道:“你們放心吧,我自然有辦法來處理。” 又問林旭升道:“現在有多少工匠受傷,多少人家裡被砸了。”

林旭升道:“一共有十二名工匠受傷,有三個人家裡被砸了。另外還有十名工匠的家人受傷。”

商毅點了點頭,道:“所有受傷的工匠,還有他們的家人的醫藥費用,還有誤工的費用,以及家裡被砸的損失,都由廠裡來承擔,讓其他的工匠都安心,最多兩天,這件事情就會解決了。”

林旭升答應了一聲。商毅又問黃泰鬆道:“弄清楚沒有,是什麼人動的手打傷了我們的工匠?”

黃泰鬆道:“都弄淸楚了,就是前天到廠裡來鬧事的平湖幫裡的人,他們也太不把我們福威鏢局放在眼裡了,大人要怎樣做,要不要我們再從南京多調些人過來,好保護廠裡的兄弟們?”

商毅搖搖頭,笑道:“這件事情你們福威鏢局最好不要插手,讓商家軍去辦?你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了?”

黃泰鬆道:“什麼事?大人請說。”

商毅道:“你立刻去摸清楚,平湖幫的頭腦們平時都住在那裡,而幫衆的主要活動地點又在那裡,最遲明天早上,要交給我,辦得到嗎?”

黃泰鬆道:“大人放心,這點小事情,還難不倒我們。明天一早,您就聽消息吧?” 說着向商毅告辭,轉身就離開了。

商毅對其他人道:“各位儘管都放心吧,從明天開始,平湖幫就要在蘇州城裡除名了。”

第191章 勸進(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99章 備戰(一)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山東戰役二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2章 返程第86章 意外第73章 福臨登基第97章 遷移(四)第17章 朱印船(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5章 受勳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5章 受勳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22章 造船(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404章 新年(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86章 意外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8章 回航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34章 突襲第14章 玄皇教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05章 完婚(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01章 守城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0章 莊妃第一章 安撫第34章 鄉鬥(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31章 攻城(上)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65章 變數(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32章 攻城(下)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4章 天像
第191章 勸進(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99章 備戰(一)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山東戰役二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2章 返程第86章 意外第73章 福臨登基第97章 遷移(四)第17章 朱印船(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5章 受勳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5章 受勳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22章 造船(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404章 新年(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86章 意外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8章 回航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34章 突襲第14章 玄皇教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05章 完婚(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01章 守城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0章 莊妃第一章 安撫第34章 鄉鬥(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31章 攻城(上)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65章 變數(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32章 攻城(下)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4章 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