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

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張立東、沈壽崇、沈壽嶢、沈壽嶽等人立刻開會討論,怎樣進攻這兩座城堡,驅逐臺灣的荷蘭殖民者。

赤嵌城和熱蘭遮城都是按歐式城堡的標準修建,赤嵌城的規模較小,而熱蘭遮城規模較大。因此衆人最終決定,首先攻克較小較弱的赤嵌城,然後再攻擊較強的熱蘭遮城。這也符合中華軍一慣的先打弱小之敵,再打強大之敵的作戰原則。於是張立東也下令,將甴二十五師付責主攻赤嵌城、三十三旅付責圍困熱蘭遮城,牽制荷蘭的兵力。

赤嵌城大體呈四方形,周長約有一百五十米左右,佔地面積大約就相當於小半個足球場大小,城堡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全部用米湯調灰壘磚砌成,十分堅固,而且城堡總高達到了十一米多,共分爲三層,在城牆上有四座炮樓,每座炮樓各置火炮五門。

就在第二天,張立東下令,二十四師向赤嵌城發動進攻。二十四師一共配有各種火炮二百二十五門,雖然大部份都是輕中型火炮,但重中型火炮也有六十八門,包括十六門一千五百斤,四寸二分口徑的青銅炮,各種火炮、霹靂火箭車都在赤嵌城前一字排開,展開了猛轟。

赤嵌城雖然修得堅固,但畢竟是一座小城,在中華軍猛轟的炮火轟擊下,全城都被震天的炮轟聲和彌曼的硝煙所吞沒,荷蘭士兵被打得根本都不敢在城牆上露出頭來。而且就是在臺江灣西岸的熱蘭遮城裡,也聽得十分清楚。

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中華軍一共向赤嵌城轟擊了一千二百多發炮彈,和八百多支霹靂火箭,等這一輪轟擊之後,城牆上被打得坑凹不平,裂紋密佈,而城牆垛口也被炸開了十多處,其中有三處地方被炸塌了三米多的大缺口,守城的荷蘭士兵也被死了近百人,連守赤嵌城的主將瓦連京也被炮火的餘波擊傷,打得頭破血流,昏迷不醒,被擡進城去搶救。

同時霹靂火箭飛入赤嵌城之後,在城裡也點燃了無數的火苗,整個赤嵌城軍濃煙密佈,而且到處都是火焰,荷蘭士兵、土著士兵被逼得在城裡亂跑亂撞,哭喊成一片。

到了下午的時候,中華軍也開始向赤嵌城發地面進攻,因爲這時城裡己經一片大亂,因此也沒有派出爆破組,而是直接架起了雲梯,對赤嵌城發動了進攻。但這時守城的荷蘭士兵確實已經亂成了一遍,而主將又受傷昏迷,也沒有幾個人還能在城牆上堅守。結果中華軍十分輕易的通過雲梯,爬上了赤嵌城,與荷蘭士兵展開了白刃戰。

荷蘭士兵到是一個個人高馬大,膀大腰圓,但這時荷蘭的火槍還沒有裝配刺刀,每名士兵都配了一把五十多釐米長的短劍來進行近戰,而中華軍的火槍加上刺刀,總長度可以達到一米五以上,這樣拼起白刃戰來,當然要比中華軍使用的剌刀吃力得多了,而且荷蘭士兵在人數上也遠遠不及中華軍,致於當地的土著兵,就更不是對手,因此白刃戰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荷蘭士兵己傷死了大半,剩餘的也都放下了武器,舉手投降。

結果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中華軍就攻下了赤嵌城,守城的四百名荷蘭士兵戰死了三百二十一名,二百名土著兵戰死了一百六十三名,其餘全部投降。而中華軍也陣亡了一百二十七名士兵,另有六十九名士兵受傷。

赤嵌城和熱攔遮城只有一道海灣之隔,中華軍進攻赤嵌城,兩位臺灣大員長官費爾勃格、歐沃德也帶領着荷蘭士兵,在城樓上用望遠鏡觀看這邊的戰事。

戰鬥的結果確實大大出乎兩位大員長官的預料,雖然他們也都道中華軍的援軍己經到達了臺灣,但確實沒有想到,中華軍一下子拉來了數量衆多的大炮,並且以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硬是轟開了赤嵌城。而在看一看在臺江灣裡停泊着的衆多體形龐大的戰船都還沒有出動參戰,這也令費爾勃格、歐沃德也都產生了絕望的想法,赤嵌城連一天都沒有扛過去,而熱攔遮城又能夠擋得住中華軍幾天的進攻呢?

這個時候費爾勃格也不禁大爲後悔,來臺灣的時候,他多少還保有一點幻像,認爲來了援軍,又有堅城可守,應該能夠頂過去的。那知現在看來,局勢是隻有更糟,沒有最糟了。費爾勃格是從巴達維亞過來的,也十分清楚,巴達維亞己經不可能再向臺灣發派援軍過來了。而且就算巴達維亞能夠發來援軍,那也要等到三個月以後,而現在費爾勃格估計,熱攔遮城能夠挺過三天,就己經是很不容易了。

而歐沃徳更是覺得自己倒黴,眼看着在臺灣的任期就快要結束了,在臺灣任職期間,歐沃徳也攢了不少私房錢,加上原來的薪水,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歐沃德本打算在任期結束以後,帶着這筆錢回到荷蘭去開個小商店,舒舒服服的過完下半輩子,偏偏就趕上了這麼檔子事情,不僅打破了他的美夢,弄不好這把老骨頭都會扔在這裡了。

這時海灣對面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中華軍徹底佔領了赤嵌城,而隨兩位大員長官一起觀戰的荷蘭士兵們一個個都臉色慘白,有不少人都不甴自主的發抖,顯然是被中華軍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給嚇住了。

其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士兵大多都是僱傭兵性質,敢來亞州冒險、淘金的人,基本是把腦袋糸在褲腰帶上的主,也不乏豁出去幹一票的賭徒心理,當然不會怕死,但面對一個自己幾乎無法戰勝的敵人,誰心軍也會發怵。

當天晚上,費爾勃格、歐沃德也招集所有的荷蘭士兵,對他們進行了緊急動員,號拓士兵們一定要全力守住熱攔遮城,並且假傳巴達維亞當局還會給臺灣派遣援兵來。同時歐沃德又拿出了三萬兩白銀,分發給士兵們,連土著兵也發了幾兩,來剌激士兵們的鬥志。在鼓動和金錢的刺激下,守軍的士氣總算也是提高了一些。

就在第二天,中華軍開始向熱攔遮城發動進攻。

熱蘭遮城是荷蘭在臺灣的治所,規模是赤嵌城的數倍,也是呈一個四方形,但周長達到近八百米,也分爲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上高十餘米,地下還有三米多。如果說赤嵌城只有半個足球場大小,那麼熱蘭遮城就相當於一個小型的體育場了。

而且在城牆四角都建在向外突出的炮樓,各置火炮二十門;其中南北兩個炮樓各置四十磅火炮十門,因此火炮密集,射程遠,封鎖了周圍的每條道路,無論從哪一個方向接近熱蘭遮城,都要受到城上炮火的轟擊。另外在熱蘭遮城的外圍,還有三個小型的外圍護衛城堡。其中以位於熱蘭遮城南側一個小山上的烏特利支堡最爲重要,因爲這座城堡位置險要,正當熱蘭遮城的出口,離熱蘭遮城的距離不足一千米,而且居高臨下,烏特利支堡一但被佔領,重型火炮可以從直接打到熱蘭遮城裡。

中華軍首先進攻的,就是這三個小型護衛城堡。張立東下令,二十五師的兩個主戰團和三十三旅的一個主戰團同時像這三個外堡發動進攻,二十五師的火炮團提供火力掩護,三十三旅的另一個主戰團和臺灣旅付責牽制熱蘭遮城的荷蘭兵力。

這一次的戰鬥就發生在熱蘭遮城的外圍,自然更是驚天動地,巨大的轟鳴聲幾乎震得整個熱蘭遮城都在晃動。經過了兩個小時的戰鬥之後,首先是熱蘭遮城西側的一個小外堡被中華軍攻破;隨後中華軍集中兵力,全力進攻烏特利支堡。

這時費爾勃格雖然也派出一隊士兵,出城支援烏特利支堡,但荷蘭士兵一出城,就遭到了中華軍的迎頭痛擊,雙方都使用火槍,進行了幾輪互相對射之後,荷蘭士兵傷亡幾十人,很快就堅持不住,又被打了回去。到了下午一時左右的時侯,烏特利支堡終於被中華軍攻破,守堡的荷蘭士兵全部投降。而最後一座外堡僅僅也只多堅持了半個小時,也宣告失守。

結果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熱蘭遮城外圍的三個護衛城堡就被中華軍全部攻破,熱蘭遮城也被徹底孤立起來。而就在當天下午,中華軍向熱蘭遮城展開了猛烈的炮轟,同時停泊在臺江灣的中華軍戰艦也從海上向熱蘭遮城開炮,對陸上的炮擊進行火力支援。

雖然熱蘭遮城裡的荷蘭人也奮力開炮,對城外的中華軍進行了還擊,但雙方的火炮數量相差太大,荷蘭人朋顯處於絕對的下風,在中華軍海陸兩路的聯手打擊下,在兩個小時的火炮對轟裡,一共向熱蘭遮城發射了三千多發炮彈,而荷蘭人的還擊,只有八百多發。

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81章 洋人(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8章 軍歌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52章 談判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05章 北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0章 報紙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93章 勸降(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45章 迴歸第77章 名士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5章 鄉鬥(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0章 婚姻(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5章 鄉鬥(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01章 守城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66章 雨戰(二)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85章 夜襲(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88章 勸降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
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81章 洋人(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8章 軍歌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52章 談判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05章 北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0章 報紙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93章 勸降(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45章 迴歸第77章 名士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5章 鄉鬥(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0章 婚姻(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5章 鄉鬥(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01章 守城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66章 雨戰(二)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85章 夜襲(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88章 勸降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