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印船(下)

“浙江總兵、鎮北將軍、臨邑候商毅?內藤大人,你去過中國的,聽說過明朝有這樣一個人嗎?”在屏風後面,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

這是在一艘大朱印船的船艙裡,全是一付日式的和室風格的房間,用四扇畫着【源氏物語】圖畫的屏風,將室內一分爲二,在屏風的兩側,跪坐着兩名穿着和服的待女,而在屏風前面,左二右三,站立着老幼不等的五個男子。

站左首第一位的,就是剛纔到“銀河” 號上面見商毅的大野殿守,而在他身邊的一個五十歲左右男子迴應道:“公主,我也是第一次聽說明朝有這麼一個人,據老臣所知,在明國應該只有鄭芝龍纔有這麼龐大的海上力量,但這個商毅顯然不是鄭芝龍的部下。而且更爲奇怪的是,他的船隊中有一大半居然都是西式的帆船,而且士兵中還有不少是西方人,因此我也實在想不通,這是從那裡冒出來的一個人。”

大野殿守道:“公主,據我所知,總兵應該是明朝的高級武將職位,而且還是候爵,從商毅的官職來看,是一個很高的官位了,而從他所帶的船隊規模來看,所掌握的實力未必在鄭芝龍之下,但我看這個人的年紀,絕對不會超過三十歲,這麼年輕就擁有這麼高的官職和實力,要麼就是出身於豪門貴族,要麼就是自身實力過人,因此依我着這個人絕不筒單。”

這時站在右邊第一位的人道:“大野大人,他會不會是騙我們呢?或許他是海盜,卻冒充明朝的官員呢?”

大野殿守搖了搖頭,道:“石田吉左,我想他應該不會騙我們,因爲一般的海盜是不可能有這樣規模的船隊,而且他根本沒有騙我們的必要,現在馬上就到了杭州,只要上岸之後,真假立刻就可以知曉了。”

屏風後面的女子又道:“好吧,這個人是真是假我們暫時不討論,我們先真設他所說的都是真的,那麼他讓我們跟着他一起去杭州,還說要買我們的貨物,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時右邊第三位的人道:“公主,各位家老,我看這個商毅一定沒安什麼好心,說不定是要把我們騙到杭州,搶奪我們的貿物,甚致還會危險公主,因此爲了公主的安全起見,我們最好還是儘快離開他們爲好。”在場的五個人裡,只有這個人最年輕,大約只有二十四五歲的光景。

右邊第一位的石田吉左道:“源五郎,你說得輕鬆,離開他們,我們能夠到那裡去呢?還回薩摩嗎?不要忘記,正是島津大人爲我們安排的這次明國之行。”

源五郎不服,道:“石田大人,就算不能回到薩摩,但我們也可以留在琉球,至少也比冒險到明國去好。”

內藤昌豐道:“源五郎,你想得也太多了,他們的船隻比我們多、速度比我們快、還有那麼多的火炮,如果他們真的想搶奪我們的貨物,卻麼剛纔在海上就可以動手了,沒有必要等到了杭州。因此我認爲這趟到杭州去,只是真的想買我們的貨物,並不會有什麼危險。”

源五郎繼紛爭辯道:“如果讓明國知道公主的身份,那不是就很危險嗎?因此我認爲還是留在琉球安全一些。我們不能讓公主冒險。”

這時大野殿守道:“夠了,源五郎,你在戰場上算是一員猛將,而且對公主的忠誠也值得敬佩,但對政治權謀的理解得卻太少了,讓公主留在琉球,並不就比到明國安全,否則島津大人就不會安排我們到明國來了。”

內藤昌豐也道:“黑田大人說的對,我們到杭州也許也會有危險,但我們也沒有別的選擇。相反我也認爲我們在明國並不一定就比在琉球更危險一些。”

源五郎見衆人都這麼說,心裡雖然還有些不服氣,但也找不反駁的理來,只好無話可說。

這時屏風後面的女子沉默了一會,才道:“好吧,那就只能先順從他們的要求,先到了杭州再說。”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當天下午,船隊終於到達了杭州的港口,葉瑤瑱和周世奇也早就得到了消息,帶領着杭州的文武官員等等,一起到碼頭迎接他們的迴歸,同時也準備好了運送金銀的人員和車輛。

朱媺娖手捧着玉璽大印,在商毅的陪同下,首先下船,隨後就是王德化、沈揚、劉知用等一干太監、錦衣衛人員,還有曾化龍、孟宏恭等登州官員,李巖夫妻、湯若望等一干傳教士。而葉瑤瑱早就爲朱媺娖姐妹兩人準備好了住所,因此在下船之後,由葉瑤瑱親自陪同朱媺娖和王德化,到住所中去休息,而商毅留在碼頭上,給其他人安排住所,同時也指揮隨船到達杭州的工匠人員先下船,讓周世奇先爲他們安排居住,然後才讓人從船上將這一次北京之行所得的金銀,全都搬御下來,點數入庫。

看着一箱一箱金銀從船上御下來,裝車運走,杭州的官員們也樂得合不上嘴,生絲之戰開始之後,浙江的財政也面臨着巨大的圧力,由其是主管財務的孫和京,這段時間以來,對每一筆開支都要精打細算,能拖就拖,能推就推,也引起了不少埋怨之聲,而這一下可好了,再也不用但心錢的問題了。

不過七千多萬兩金銀,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搬完的,事實上是一直忙了第二天拂曉時分,才把金銀全部從船上搬完,至於點數入庫,沒有三四天功夫,是檢不完的。商毅當然不可能等到金銀全部搬完,只是把事情交待清楚之後,讓孫和京在這裡守着,而自己側離開了碼頭,趕去朱媺娖的住宅。

當然在臨行前商毅也不忘了那五艘朱印船,派人告訴他們,讓他們今夜就停汨在碼頭上,不要亂跑,明天會派人來驗貨,並且和他們商談買賣。

等商毅來到朱媺娖的住宅時,葉瑤瑱早己將朱媺娖一行安置好了,這時兩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只聽朱媺娖微微含羞,道:“如今我己是獨身一人,日後還要請葉姐姐多多照顧了。”

葉瑤瑱笑道:“公主說那裡話,以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怎麼還這麼客氣,說起來到是屈尊了公主纔對。”

朱媺娖道:“姐姐可千萬不要這麼說,如今我己是獨身一人,姐姐能夠容納我,已經感激不盡,進了家門之後,我們都是夫君的妻子,請姐妹們就再拿我當公主看了。”

上一次商毅進京時,朱媺娖就和葉瑤瑱相處的不錯,她也知道,葉瑤瑱纔是商毅的正房夫人,商毅對她十分寵愛,雖然自己是公主之尊,但畢竟只是獨身一人,而且又是後進商家,因此也有心和葉瑤瑱搞好關糸。朱媺娖這樣的態度,當然也讓葉瑤瑱很高興,同時也十分同情她的遭遇,於是也盡力的安撫她。

這時宮女己將商毅帶進門裡,然後十分知趣的退了出去,既然話都說開了,朱媺娖也不再避違她,起身道:“夫君來了。”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媺娖,你在船上也勞累了好幾天,到了這裡早就休息吧,明天我就派人到南京送信,讓南京監國派人來迎接玉璽。另外我離開浙江已經兩個多月了,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明天就會離開杭州,這幾天恐怕都不能來看你了。”

朱媺娖也知道,這裡不比在船上,人多眼雜,多少也要避一點嫌,在自已和商毅舉行婚禮之前,兩人能親密相處的時候不會很快,因此也點點頭,起身道:“夫君有公務,不必以我爲念,你們也早些休息。”但目光之中,盡是依依不捨的情緒。

葉瑤瑱自然都看在眼裡,輕輕對商毅使了個眼色,顯然是讓他去安慰一下朱媺娖。商毅苦笑了一下,幾步來到朱媺娖身邊,伸手將她摟在懷裡,在她臉頰上輕輕親了一下,道:“放心吧,我只出去幾天,回來之後馬上就來看你,好嗎?”

朱媺娖心裡一陣甜密,雙手摟着商毅的脖子,主動親了他一下,道:“夫君自已保重。”然後又對葉瑤瑱道:“姐姐有空請常來。”

商毅和葉瑤瑱這纔再次向朱媺娖告辭離開。等出了門口,葉瑤瑱才微含酸意,道:“看來相公和公主到是難捨難離啊。”

商毅怔了一怔,苦笑道:“可不是你讓我去安慰一下她嗎?”

葉瑤瑱道:“人家裡公主嘛,自然不能怠慢人家了,是不是。”說着,也不理商毅,一頭鑽進了馬車裡。

商毅本來是騎馬來的,見狀之後,也不騎馬了,跟着也上了車,道了一聲:“回府去。”然後“砰”的一聲,將車門關上了。

葉瑤瑱道:“你怎麼也上車了。”

商毅笑道:“現在當然是來好好安慰一下我的瑤瑱妹妹了。”說着伸手就把葉瑤瑱摟在懷裡。

葉瑤瑱雖然想躲閃,但車裡能有多大位置,又怕動靜太大,讓外面聽見,因此只好老老實實的讓商毅抱着,但心裡卻有些害怕,道:“這是可是街上,你可不要亂……唔嗯……”

說還沒有說完,兩片櫻脣己被商毅吻住,靈巧的舌尖叩開玉齒,探進了她的小嘴裡。葉瑤瑱的身子一軟,也忍不住雙手抱住商毅的後背,熱烈的迴應起來。

各位書友:【龍嘯大明】將在明天上架,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65章 雨戰(一)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264章 調兵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65章 破局(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73章 阻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3章 雷汞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43章 提案(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87章 挑戰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8章 蒐羅人材第3章 趕集(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5章 插曲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01章 備戰(三)第87章 人材(下)第33章 餘波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45章 規則(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45章 規則(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
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65章 雨戰(一)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264章 調兵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65章 破局(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73章 阻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3章 雷汞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43章 提案(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87章 挑戰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8章 蒐羅人材第3章 趕集(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5章 插曲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01章 備戰(三)第87章 人材(下)第33章 餘波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45章 規則(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45章 規則(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