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

第二天一早,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在安德烈的陪同下,進宮來求見商毅。在乾淸宮接見了候爵夫妻。

見禮之後,岡薩雷斯候爵道:“尊敬的陛下,我來到中國,己經有一年半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承蒙陛下的照顧,我和我的夫人在中國過得非常愉快,也可以說,這段時間將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一段最爲寶貴的財富,在此我也要再次向陛下的好客,友好表示感謝,併爲我的女兒能夠成爲您的妻子而深感榮興。”

商毅笑道:“候爵閣下太客氣,其實能夠得到令愛的垂青,也是我的幸運。”

岡薩雷斯侯爵又道:“正如東方的諺語,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離開西班牙己經有太久的時間,因此我想應該是我們回國的時候了。”

商毅還沒有說話,亞莉桑徳拉忍不住叫了起來:“爸爸,媽媽,你們這就要離開中國了嗎?”

候爵夫人微笑道:“亞妮,我們在這裡己經討撓陛下太久了,確實是到了應該離開的時候了,能夠再次見到你,我覺得非常高興,而更讓我高興的事情就是你己經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你有一位非常愛你的丈夫,能夠了解到這一點,我和候爵也就沒有任何遺憾了。而且我們也會在西班牙祝福你的,我的女兒。”

亞莉桑德拉也忍不住眼眶溼潤,雖然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在中國住了一年半的時間,但亞莉桑德拉仍然覺得遠遠不夠,因爲是這次再前確實不易,也算是天緣巧合,幸運之極,而且亞莉桑徳拉也知道,以父母的年齡,這一次離開中國之後,恐怕很難再有相見的時候了。因此不願父母離開中國,才一時失態。不過她也知道,父母是不可能一直留在中國,遲早都是要離開中國,回到西班牙的。

這時商毅道:“候爵閣下,夫人,如果你們住在中國,我們必將盡地主之誼,讓你們覺得賓至如歸,忘記你們的故鄉,如果你們要離開,我們也會恭送啓程,祝你們的歸程順利。”

轉頭又對亞莉桑徳拉道:“亞妮,你也不要過於難過了,候爵和夫人總是要離開中國的,而且他們也不是馬上就離開,還是好好的陪着候爵和夫人,在中國渡過最後的這一段時間,而且以後你也可以回歐州去探望候爵和夫人。”

亞莉桑徳拉怔了一怔,顧不得擦淚水,道:“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回歐州嗎?”

商毅笑道:“當然可以,皇妃省親,在中國也是有常例的。不過你的省親可是走得遠了一點,因此一定要等娥兒長大一點,至少要到十歲以上,這樣她就可以和你一起回歐州省親。”

亞莉桑徳拉立刻破涕爲笑,道:“太好了,爸爸、媽媽,再過幾年我就可以帶着娥兒到歐州去看你們。”

候爵夫人笑道:“那可太好了,我們就在西班牙等着迎接我們的小天使。”

而岡薩雷斯候爵則向商毅道:“陛下,感謝您的體諒和寬容。”

商毅笑道:“父母和子女的親情是上天賦於給人類的天性,我們當然不能割斷這種天性,因此等娥兒長大一些之後,我會安排她們回歐州去探望兩位,不過那時我就不能陪同亞妮一起去了。”

岡薩雷斯候爵也笑道:“不敢有勞陛下。”

商毅道:“這樣吧,在中國的新年之後,我國的駐英國使館人員將出發啓程,我想候爵和夫人可以和他們一起出發,這樣在路上互相有一個照應,候爵認爲這樣的安排怎麼樣?”

岡薩雷斯候爵道:“這樣的安排很好,一切就聽從陛下的決定。”

這時亞莉桑徳拉看了一眼一直坐在一邊沒說話的弟弟,道:“爸爸、媽媽,安徳烈呢?他和你們一起回國嗎?”

岡薩雷斯候爵笑道:“這個由他自已來選擇,我們並不強求。”

候爵夫人也笑道:“對,他己經是一個大人了,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道路了。”

這時安徳烈也站起身來,道:“爸爸,媽媽,我現在還是想留在中國。不過如果姐姐回去探親的話,我也會和姐姐一起回西班牙去看望你們。”

其實這並不難選擇,因爲現在安德烈己經二十二歲,在中國出任皇宮護衛隊的指揮官,基本等於軍長級別,軍銜是少將,又是皇親國戚的身份,有商毅和亞莉桑徳拉罩着,前途自然不可限量,而且隨着中國人習慣外國人的樣子,金髮也成爲英武帥氣的標誌,因此安德烈也算最典型的洋高富帥。早在幾年前就,就有許多豪門大族都想將女兒嫁給安徳烈,屬於絕對屬於搶手貨。

當然商毅對洋舅子的終生大事也十分關心,在今年五月就親自爲安徳烈定下了一門婚事,女方是一個商人的女兒,岡薩雷斯候爵夫妻也都見過了,當然對自己未來的兒媳婦也十分滿意,本來計劃今年完婚,不過由於日本和南洋的戰事發生,這才推辭了婚期。

而如果安德烈回到西班牙,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年輕貴族子弟,其他一無事處,這樣的年輕人在西班牙也算是車載斗量,因此兩相比較之下,安德烈當然是願意留在中國。而且安徳烈離開西班牙時才十三四歲,對家鄉的感情也比較淡薄,現在還遠遠沒到落葉歸根的時候。

商毅也點了點頭,對安徳烈道:“既然你選擇留在中國,那麼我當然是歡迎,而且你的姐姐也能夠有一個親人在中國。那麼這段時間就放你的假,好好陪着候爵和夫人,還有就馬上準備你的婚事,在候爵和夫人離開中國之前,一定要完成婚禮,這樣你的婚禮可以得到父母的祝福,而候爵和夫人離開的時候,也能完全安心。”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當然也希望這樣,因此岡薩雷斯候爵道:“感謝陛下的安排。”

而候爵夫妻則笑道:“安德烈,希望下次你回歐州的時候,能夠看到你的孩子。”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談定之後,商毅也離開乾清宮,到御書房去處理政務,而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在中國的最後時間,還有安德烈的婚事安排,由他們自已去商量。

不過在新年之前,註定是一個多事之冬,就在當天下午,商毅收到瀋陽軍區發來的軍情,東北方有事了。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中華軍在東北邊境向流竄到這一地區進行侵擾的俄羅斯哥克薩軍隊發動了進攻,將俄軍殺得大敗,並一舉收復了呼瑪爾堡和雅克薩城,將戰線推進到了黑龍江的上游。

但由於這時中國的策略是先海後陸,先搞定南洋的局勢,保證中國的海上貿易利益,這樣就能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然後再考慮陸上,邊少地區。因此在東北戰場上,中華軍並沒有趁勢向黑龍江的上游進攻,也讓俄軍得到了一年多時間的喘息之機。

這時俄羅斯在東方還有最後一個據點,就是後世著名的尼布楚城。裡面駐守着二千多俄兵,基本都是哥克薩人,不過中華軍的上一次進攻對俄軍的打擊相當大,俄軍損失了在東方的一半以上的軍隊。甴其是從逃回來的士兵那裡得知,中華軍使用的火器十分厲害,遠比自己的火器先進,而且中國在這一地區佈置的兵力至少在兩萬以上,遠比俄軍要多,因此尼布楚城裡的俄軍也知道中國軍隊原來並不好惹,而且守將哈巴羅夫也十分緊張,生怕中華軍會來進攻尼布楚城。也在城裡加強備戰,招集兵力。

但等了兩個月,也沒見中華軍打過來,派人一打聽才知道中華軍就地駐守,並沒有進攻尼布楚的打算。因此尼布楚城裡的守軍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不過他們也不敢馬虎,因爲現在尼布楚城裡的守軍不足三千,遠遠不如中華軍,因此哈巴羅夫也趕忙派人,向莫斯科求救,要求國內至少出動一萬五千以上的兵力,到達東方,這樣才能與中華軍一戰。

現在的俄羅斯正處於最後一個王朝,羅曼採夫王朝時代,現任的沙皇是羅曼採夫王朝的第二任皇帝,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他是於1647年繼位,時年十八歲。

哈巴羅夫的報告是有1652年5月送到了莫斯科,但這時俄羅斯正陷入極大的混亂中,首先是在上個月,俄羅斯東正教的大牧首約瑟夫病逝。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大牧首就等同於其他歐州國家的紅衣大主教,歷任大牧首的權力極大,甚致能和沙皇分庭抗禮,因此爲了爭奪空出來的大牧首位置,各排都在進行着明爭暗鬥。當然沒空理東方的事情。直到十月,由受米哈伊洛維奇信任的尼康神父出任大牧首,這纔有空來研究東方的局勢。

但這時俄羅斯和西面的波蘭的關係也十分緊張,雙方都在積極的整軍備戰。因此俄羅斯也難以抽調足夠的兵力到東方來支援尼布楚城,最後只能免強調集了七千士兵,派到東方來。但時間也拖到了1653年。

第77章 名士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79章 強攻臨朐第45章 貨幣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一章 安撫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60章 莊妃第271章 不解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33章 餘波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61章 破局(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81章 佈置(二)第271章 不解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35章 天命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8章 立威第38章 家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46章 親情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08章 哭諫(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3章 雙截棍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9章 授藝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18章 海盜(二)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
第77章 名士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79章 強攻臨朐第45章 貨幣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一章 安撫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60章 莊妃第271章 不解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33章 餘波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61章 破局(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81章 佈置(二)第271章 不解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35章 天命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8章 立威第38章 家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46章 親情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08章 哭諫(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3章 雙截棍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9章 授藝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18章 海盜(二)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