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再徵湖北(一)

就在江北、江南的局勢都得到了緩解以後,清軍又一次向商家軍在湖北地區建立的根據地發動了進攻。

儘管現在商家軍的湖北根據地建立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李巖和李牟兄弟到達麻城之後,帶來了一批行政管理人員,接手了根據地內的民政管理工作,也使李定囯和九師的官兵從繁重的民政工作中解放出來,可從全心投入到訓練新兵、備戰清軍的工作中來。

而李巖、李牟都有足夠的經驗,一到麻城之後,立刻把帶來的行政人員分散到黃安、麻城、羅田三縣的各村中去開展工作,迅速在各村中建立基層的行政系統,制定田租稅率,分配田地。對各村民忿較大的地主豪強勢力給予堅決的打壓,而對一些欺壓行爲較少則網開一面,只是沒收他們的大部份田地財產,不傷害他們的性命。而少數對鄉里做過些好事的地主豪強還被授予管理職務。

並且在農民中間加大了抗擊清軍,打擊豪強,保衛家園的宣傳力度,充份發動農民的積極性,組建民兵,實行村村聯保。也使商家軍在三縣的統治基礎迅速穩定下來。

同時也對俘虜的清兵進行分類處理,滿人和關外的漢人做苦力,而在關內的漢族人,由其是本地區的漢族人側實行寬大政策,盡力說服動員他們能夠留下來加入商家軍,共同抗擊清軍,保衛家園,等趕走了清軍之後,保證人人有田種,都能過上平安的生活,而對想離開的人也不阻攔,立刻放行。

上一次俘虜的清軍絕大部份都是本地人,而且大部份都是農民,佃戶出身,商家軍的寬大政策也感動了他們不少人,有一大半都願意留下來加入商家軍,也有一部份表示回家之後,領着家人一起來投奔商家軍。只有一小部份人不作表態。而李定國和李巖也沒有爲難他們,想回去的,不管有沒有理由,都讓他們自由離開,同時還發給二兩白銀作路費,只是警告他們不要再當清兵,給滿人當幫兇來打漢人。

加上投降過來的清兵,現在商家軍已經招募了新軍四千多人,另外還組建了民兵五千餘人。實際控制的域區東到稀水、西到灄水,南抵舉水中游,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二十萬。同時李定國還派出二十二團,向大別山裡發展,佔據了白沙關、黃土關、長嶺關等大別山南北要路的重要隘口,並且準備向大別山以北的地方發展,真正實現以大別山爲核心,橫跨湖廣、河南兩省的地區。

而就在這時,阿濟格派出的正藍旗滿洲梅勒額真珠瑪喇,率領着清軍,也來到了黃州,準備征剿盤據在這裡的商家軍。

真珠瑪喇這次帶來了一萬五千清兵,其中屬滿八旗及三大管所屬的人馬有三千餘衆,其中包括一千名火銃兵,屬漢軍八旗及綠營的人馬有四千餘衆,也有一千名火銃兵,和五十門各種火炮。包衣跟役有兩千餘人,其餘全都是這次南征以來,收降的明軍。

在南京戰役中,真珠瑪喇吃商家軍的虧可是不少,因此他絲毫也不敢大意,到達了黃州之後,立刻招集官員以及上一戰中逃回來的敗軍,詢問上一戰的詳細經過,以及商家軍的虛實,因爲一直到現在,淸軍還弄不明白,盤居在大別山的商家軍到底有多少人馬。

後來聽說商家軍居然還放回來不少人,真珠瑪溂也下令把這些放回來的兵勇都招集起來詢問。同時又派出一些探子,去打探商家軍的虛實。但商家軍到底有多少人馬,在黃州誰也弄不清,因爲現在誰都不敢到商家軍的控制區裡去。而派出去的探子有大部份都被活動,少部份雖然逃回來了,但都沒有深入進去,只說商家軍戒備森嚴,各村都組織了民兵放哨守衛,對陌生人盤查得十分仔細,而且清軍中間的漢兵大多都是北方人,口音差異很大,因此想要混進去非常難。

不過根據黃州的官員、士兵、放回來的俘虜的述說,再加上真珠瑪喇自己的判斷,估計在湖北境內的商家軍不會很多,應該在三四千左右,最多也不超過五千人。

因爲按真珠瑪喇的經驗,一支孤軍深入到敵人後方的軍隊想要站穩腳跟,必須要佔領幾個大城市才行。只有佔了大城市,才能抵擋敵人的進攻,才能獲得稅收和補濟。而這支商家軍顯然沒有佔領大城市的能力,他們明明都攻下了黃州,結果還是主動放棄了,只佔據了大別山外圍的幾座縣城,一付隨時都準備逃進大別山裡去的樣子,這就充份說明,這支商家軍的兵力並不多。

而且按放回來的清兵所說,商家軍動員俘虜的士兵投降,同時還在佔領區內組建民兵,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真珠瑪喇的猜想。招兵不就意味着兵力不足嗎?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真珠瑪喇也不是光顧着打聽消息,同時也在積極準備着出兵征剿的事宜,一方面是調集兵力,另一方面也在籌集錢糧物資。

由其是錢糧物資,因爲在這個時候清廷的財政己經十分緊張了,南京駐紮清軍的錢糧物資不僅要自己就地籌集,而且還是送一部份到北京去,居說是慶賀攝政王在一次圍獵時,打中了一隻白鹿,仍是祥瑞之逃。因此真珠瑪喇在黃州,當然也是要自己籌集錢糧了。

而對這一點,真珠瑪喇不但不覺得不好,相反還十分高興,因爲這可是個好機會,自己正好可以趁機撈一筆。因此他在到達黃州的第二天,就招集黃州府的各級官員,以及富戶,下達他的第一個命令——攤派。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需交納一筆錢糧,做爲對淸軍的支持,當然也是對大清表示忠心。並限令十日之交齊。而且毎個縣都要出兵支援,毎個大戶也要出鄉勇從軍。

這一下這些官員和大戶們可都是欲哭無淚了,上次李巖佔領黃州的時候,就搞過一次攤派了,現在清軍來了,怎麼又弄起攤派來了呢?而且一次商家軍還比較客氣,攤派多少也是和衆人商量,要得錢糧也是在大家的承受範圍以內。而清軍這一刀下得,可就比商家軍狠得多了,每個人都要大放血,而且還沒得商量,如果不照辦那可就是通敵之罪。

商家軍來打秋風,大夥還能夠理解一點,因爲在名議上黃州府己經是屬於清軍的地方,商家軍是敵人,怎麼做也都不過份,但沒想到自己人卻更狠,因此有不少官員和大戶心裡都在滴估,早知道是這樣,當時商家軍來到黃州的時候,就應該把他們留下來,訌商家軍佔着黃州算了。現在到好,前步剛走了狼,後腳居然竄進來一隻虎,把自己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錢財到還好辦一點,最多也就咬牙忍一忍,以後再想辦法找回來就是了。但兵丁和鄉勇怎麼辦呢?上次不是都出過了嗎?要麼死在戰場上,要麼給商家軍當了俘虜,被放回來的可沒有幾個,再上那兒找人去呢?現在百姓們都盼着商家軍打過來好分田地,分財產,誰還肯出力去打商家軍呢?

當然最倒黴的是原來的蘄水縣知縣鄭新民,商家軍離開黃州的時候,他己經向省裡打了辭呈,但因爲蘄水縣離商家軍的控制區太近,因此他也不敢回縣裡去,就在黃州等着,沒想到真珠瑪喇這一來,有一個算一個,鄭新民也沒有跑掉。

而且上一次商家軍來時,是由他出面組織,因此這一次催繳攤派的任務,自然也是非他莫屬了。但鄭新民當然知道其中的差別,商家軍打來,大夥是破財消災,一致公推自己,而這一次是真珠瑪喇指派自己,當然不一樣,弄不好還會讓人誤以爲自己和真珠瑪喇是一夥兒。卻不知道自己還不是也一樣要出一份,真是裡外都不是人。

可憐鄭新民在蘄水縣當官的時候,還是真的沒有怎麼貪心不足,因此也沒攢下多少積蓄,而真珠瑪喇這一攤派,可把自己準備好回鄉的路費也都搭進去了,但這冤枉上那裡說去呢。因此鄭新民心裡也是叫苦不迭,但還不敢推辭,只能硬着頭皮做。

不過真珠瑪喇當然不會爲了這個操心,十天以後一共收上來白銀十二萬四千七百兩,糧食六萬三千三百石,草料一萬二千八百石,而真珠瑪喇從其中至少侵吞了三成,另外還在士兵、鄉勇八千餘人。

真珠瑪喇也十分高興,因爲他認爲自己估計得很準了,商家軍絕不會超過五千人,憑自己目前的兵力,絕對是有戰勝商家軍的把握,即然現在錢糧都已經到位了,自己也撈了不少了,正事就應該開始辦了吧。

因此真珠瑪喇也下令,就在四月四日出兵,征剿商家軍。

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07章 哭諫(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57章 奪船(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83章 夜襲(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56章 火船(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5章 強盜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35章 南歸(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78章 回航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80章 佈置(一)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4章 收尾第145章 規則(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71章 追擊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307章 民意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2章 清廷(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55章 火船(一)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78章 回航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
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07章 哭諫(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57章 奪船(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83章 夜襲(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56章 火船(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5章 強盜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35章 南歸(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78章 回航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80章 佈置(一)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4章 收尾第145章 規則(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71章 追擊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307章 民意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2章 清廷(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55章 火船(一)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78章 回航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