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

於是張獻忠立刻招集全軍的將士,告訴士兵們, 現在自己以經被明軍包圍, 咸寧估計也回不去了,而在東南北三方都有商家軍駐守, 唯有西面是由左良玉防守, 是西軍唯一的逃生機會。因此張獻忠號招全軍拚力作戰, 打敗西面的左軍,殺出一條生路來。不然大家就是死路一條。

一來是因爲衆人都被逼上了死路,人人都有求生之心,二來也是因爲西軍只是怕商家軍,對左良玉軍可沒有什麼畏俱的。因此在張獻忠的鼓動下, 西軍的士兵們人人都涌起了旺盛的戰志,正好這時又遇到了從咸寧撤出的第二批人馬,原來他們是接到了張獻忠的命令,將咸寧移交給了左良玉,也撤離了出來。

張獻忠還以爲這一支人馬完了,見他們平安出了咸寧,也不禁喜出望外,有了這五千人馬,信心也多了一分,而且又知道左良玉以經進了咸寧,去接收錢糧,這時不在營中,更是鼓舞了西軍的士氣,因此絲毫也沒有想過,謝鳳州從咸寧城中出來,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立刻一起吶喊着向左良玉的大營衝去,勢如洶涌的海潮,咆哮奔騰,不可阻擋。

而左軍也萬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張獻忠會突然調頭,向自己殺了過來,因此根本就沒有一點準備,只能倉猝迎戰,許多士兵連盔早都未及披上,就匆匆上了戰場。結果讓西軍一陣猛烈的衝鋒,就殺入了左軍的大營中,這兩支糾纏了十餘年的軍隊,又一次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兩軍在左軍的大營裡展開了拼死相搏,只殺得黃塵蔽天,日色無光,血流滿地,鬼哭狼喙。

但西軍是爲了自己的活命而戰,左軍卻是倉促應戰,在氣勢上就先輸了一頭,而且現在左良玉又不在大營中,左軍無人指揮,只能各自爲戰。另外西軍集中了全部的兵力,左軍卻有一部份人馬被左良玉帶進了咸寧城,在人數上左軍也要較西軍爲少,因此激戰了不到半個時辰,左軍就全面崩潰,被西軍殺得狼狽逃竄。

不過張獻忠也不敢久戰,趁着左軍敗逃之際,帶領着人馬,殺過了左軍的大營,向西方揚長而去了。等左良玉從咸寧縣中得到消息,帶領着人馬趕來救援的時候,西軍早以經走遠了,只剩下滿營寨的殘跡。查點人馬,傷亡了四千餘人。

左良玉不僅十分生氣,而且也覺得莫名其妙,怎麼也想不明白,張獻忠不是明明以經走了嗎?爲什麼他又掉頭殺回來,襲擊自己的大營呢?但派人一查,馬上就弄明白了,原來是商毅派出了一支人馬,埋伏在南方的道路上,襲擊了撤退的西軍,結果張獻忠以爲是商毅和自己串通一氣來坑他,因此帶領着人馬,殺了一個回馬槍,把自乙的大營打了個落花流水。

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左良玉也勃然大怒,這些年來左良玉一向都是爲所欲所,天是王大,地是王二,他左良玉就是王三,皇帝的聖旨可以當擦手紙用,違旨抗令更是家常便飯,而朝廷一直還不敢得罪自己,無論是誰出任督師,都要對自己客客氣氣,自己還是愛理不理,什麼時候吃過這種虧,而且現在的左良玉以是驕狂無比,想不到今天卻被一個新進的商毅給耍了一道,他那裡咽得下這口氣。

因此左良玉立刻下令,命兒子左夢庚,帶領大將金聲桓、***和兩萬人馬,馬上出兵,去進攻商毅的大營,一定要好好給他一個教訓不可。同時左良玉還告兒孑,只管往死裡打,把商家軍殺死的越多越好,就是把商毅殺了也沒事,反過來還可以把責任都推到商毅身上,反正到時候商毅以經死了,朝廷也不會把自己怎麼樣?最多也就是像徵性的責怪幾句。

左夢庚接受了父親的將領之後,立刻帶着金聲桓和***點軍出發。

左夢庚頭帶熟銅盔,上插着兩支孔雀翎,身穿金絲鱗鎧甲,外罩着團花繡絨絲織戰袍,騎着高頭駿馬,金鞍玉蹬,華麗之極。同時心裡也充滿了自信,因爲他知道, 商家軍一同才只有一萬多人, 而來進攻咸寧的人馬還不足八千,自己可有兩萬大軍,打敗商毅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另外在左夢庚心裡,對商毅早就看不順眼,一個年紀還比自己小好幾歲的毛頭小孑,憑什麼現在就以經爬到了副將的位置,不僅可以獨領一軍,而且還被封爲伯爵,可以和自己的老爹平起平坐。而自己雖然也被別人稱力少帥,其實誰都認爲,自己只不過沾了老爹的光,父親的那些老部下,根本就看不上自己,如果這次自己幹掉了商毅,不就證明自已比商毅還強嗎?到那時,看誰還看不起自己。左夢庚也是越想越美,不覺以經有飄飄然起來。

在不知不覺中,左軍以經接近了商家軍的大營,遠遠的以經能夠看到大營的輪廓,而就在這時,前方忽然有人道:“你們是那裡來的人馬,立刻通報姓名來歷,不許再向前進了。”

左夢庚怔了一怔,這才從幻想中回到了現實的世界,只見在隊伍前方四五十步,十餘名騎兵一字排開,一名騎兵策馬來到左軍的隊列前面十餘步的地方,大聲的質問着。而自已的前部人馬因爲還沒有接到命令,因此也都停了下來。

左夢庚皺了皺眉,也有些不知怎樣纔好,因爲這裡雖然能夠看得見商家軍的大營了,但實際還離着五六百步的距離,這一隊人馬顯然就是商家軍的巡邏小隊,如果馬上和他們發生衝突,他們一定會立刻回報到大營中去,這一來就給了商家軍一個緩衝準備的時間,達不到襲擊的效果。而如果不和他們翻臉,而是虛以委蛇,但又怎樣答對,才能說得他們相信呢。因此左夢庚一時也左右爲難,不知該如何應對纔好。

而上前來問話的那名士兵見沒有答話的人出來,也不禁有些疑心,又道:“你們軍中的領軍主將是誰,請出來答話。”

前面的士兵立刻都一起回頭,看着左夢庚。而左夢庚這時也沒有辦法,正想上前去答話,金聲桓在一邊道:“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好說的,弟兄們,上啊。”

在他的身邊有三名親兵,全是騎軍,一聽金聲桓下令,立刻催動戰馬,揮舞着武器,衝了上去。左夢庚伸了伸手,似乎是想要阻擋,但終於還是沒說什麼,心裡想着上就上吧,反正自己的人馬多,就算讓商家軍知道了,也沒什麼。

而那名問話的騎兵心裡早就起了疑心,也作好了應變的準備,一見有幾名騎兵向自己衝了上來,十餘步的距離,轉眼就到了自己的眼前,因此也從戰馬的兜囊裡拔出了馬槍,迎戰對手。

兩馬相錯的一刻,只聽一聲慘叫,左軍衝在最前面的騎士被長槍貫穿了前胸,栽倒下馬來。而自己的長槍卻貼着對方的腋下,刺了一個空。

商家軍的騎兵雖然刺殺了第一名敵人,但也知道自己難以逃脫,因此也不逃走,索性扔掉了長槍,拔出馬刀,雙腿一夾馬腹,向第二名敵人迎戰了上去。

左軍的第一名騎士死了以後,第二名騎士明顯的心理一驚,手上的動作也緩了一緩,兩人之間雖然有先後之別,但相差無幾,幾乎就是馬頭追馬尾的距離,因此商家軍的騎兵瞬間就以經殺到,手中的馬刀一揮,當他的胸甲砍開,鮮血如泉涌而出,整個人在馬背上晃了兩晃,一頭摔落到了馬下。

而幾乎就是在同時,左軍的第三名騎兵以經趕到,長槍刺出,商家軍的騎兵躲閃不及,被刺入肋下,槍尖從背後露了出來。但商家軍的騎兵咬牙忍疼,扔掉了馬刀,一手抓着槍桿,從自己戰馬的馬背上騰身而起,將左軍的騎兵從馬背上撲了下來,一齊摔落到地上。

兩人又在地上翻滾撕打,這時左軍的其他士兵趕上來,刀槍齊下,纔算將那名商家軍的騎兵,而他在臨死之前,雙手還死死的掐着對手的脖頸處,硬是不鬆。等左軍的士兵將他的十指硬扳開之後,才發現那名左軍的騎士,以經被活活掐死了。

而這時其他的十餘名商家軍的騎兵都以經拔馬向回跑,很難追得上了。

左夢庚、金聲桓、***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發現對方的臉色有一些不大自然。從穿着上來着,他和逃走後那十餘名騎兵是一樣的,看來只是商家軍裡的一名普通騎兵,但在單人作戰的情況下,居然幹掉了自己三名騎兵,如果不是自己的大隊人馬都在,恐怕還很難殺得了他。如果商家軍的每一名士兵都有這樣的戰鬥力,那麼這一戰恐怕並不好打。

就在這時,只聽“啪”的一聲,在逃走的騎兵上空,升起了一道紅色的煙霧。金聲桓一看,也變色道:“少帥,快下令進攻吧,這一定是他們發出的信號,我們以經被發現了。”

左夢庚咬了咬牙,立刻道:“全軍聽令,出擊。”

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7章 煙雨杭州第9章 催促出兵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6章 雨戰(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4章 鄉鬥(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84章 襲擊(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2章 對持(一)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78章 回航第101章 守城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一章 安撫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73章 勸進(下)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4章 反擊(二)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章 作戰原則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90章 武昌擴軍
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7章 煙雨杭州第9章 催促出兵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6章 雨戰(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4章 鄉鬥(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84章 襲擊(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2章 對持(一)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78章 回航第101章 守城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一章 安撫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73章 勸進(下)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4章 反擊(二)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章 作戰原則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90章 武昌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