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

守衛濟南府的清軍將官叫溫克圖,是正白旗的一名甲喇額真。除了布林帶走的那一部份人馬之外,現在的濟南城裡,還有六個蒙古甲喇,和十個漢軍牛錄,人馬總計七千多人。

自從阿巴泰率軍南下之後,在濟南府這一畝三分地上,就是溫克圖一人說了算。而明軍又躲得遠遠的,根本就不敢來與清軍交戰,溫克圖也沒有布林那麼好戰,外出打劫搶東西的事情,也基本都甴布林一手包辦下來,溫克圖就住在濟南府裡,每天也是山珍海味換着吃,美酒陳釀當水喝,而且他身邊也不缺少美麗的漢族女人陪寢,因此雖然不及阿巴泰住在魯王府裡那麼享受,但溫克圖這兩個多月以來的小曰子,過得也很不錯。

不過就在前兩天,臨胊縣的敗軍已逃回了濟南府,向溫克圖報告了布林的人馬被明軍打得大敗,基本全軍覆沒的消息。

溫克圖聽了之後,雖然也大吃一驚,但長期以來,一直形成的輕視明軍的觀念仍然十分強烈,因此布林的人馬全軍覆沒,溫克圖並不認爲這是明軍的戰鬥力有多麼強,這一定是布林這個蠢材太沒用了,居然被明軍給打敗了。要是換了自己領軍,就一定不會了。

按說這個時候,溫克圖應該立刻出兵,去給布林報仇,但濟南的駐軍本來就不多,少了布林的三千人馬以後,就更是捉襟見肘。溫克圖到不是怕明軍打到濟南府來,而且有這麼物資人口都屯集在濟南,可不能出了意外。再加上溫克圖也沒有布林那麼好戰,因此也就忍下了這一口氣,沒有發兵。

同時溫克圖也不相信,布林的三千人馬就算是被明軍打敗了,但也不會全軍覆沒,他一定是躲在那裡,聚集敗軍,說不定還想來個反敗爲勝呢?溫克圖打算等幾天看看,有沒有布林的消息,因此暫時也沒有派人去兗州府向阿巴泰報告。

但等了幾天之後,不斷沒有收到布林的消息,反而等到了從青州殺來的明軍,而且明軍的人馬以經佔領了歷城縣。

歷城縣離濟南府以經不足十里的路程,因爲清軍兵力不足,裡面只留駐着一個漢軍牛錄,因此十分輕易就被明軍打敗了。這一次溫克圖自然不能再按兵不動了,而且他也得知明軍的兵力只有五六千人馬,並非什麼大軍,於是立刻下令,全城的人馬都預備起來,準備出城去迎戰明軍。

雖然也有人建議溫克圖,派人去向兗州的阿巴泰求救,但溫克圖卻是信心十足,認爲自己一定能夠打敗明軍,何必去向兗州求救呢?等打敗了明軍之後,直接向饒餘貝勒報捷不好嗎?

―――――――――分割線―――――――――分割線―――――――――

而這時的濟南城裡,以經成爲一個大型的集中營兼倉庫。清軍從河北、山西搶來的銀錢物資、糧草、人口牲蓄全都分別堆積在濟南城裡,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就連淸軍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倒底搶了多少東西。

清軍進駐濟南之後,將人口也進行過簡單的清分,將工匠從人口中分離出來,單獨看押,並且爲清軍修理製造一些簡單工具武器,一般四到六個人住一間房,侍遇也還算過得去,因爲清軍十分重視工匠,因此只要是老實聽話,認真幹活,清軍一般也不會太爲難他們。

另外清軍又從人口中挑選了五千多名年輕的婦女,集中在一處關押,並付責每天做飯洗衣一類的工作,當然也是爲清兵提供一個發泄獸行的場所,毎天晚上都會有不少清軍來到這裡,尋歡作樂。還有白天的清兵白天就忽不住,過來找女人發泄。因此白天黑夜,都可以聽到女子受辱的哭泣聲。

而剩餘的絕大多數人都被在收押在濟南城西南的一片民宅裡,大約有十幾萬口人。而這一批人也是遭遇最爲悽慘的。因爲人數太多,而居住的地方又太小,一間房裡毎天都要擠下十幾人,還有不少人只能露宿在室外。不僅如此,這些人吃的都是一些殘羹剩飯,發黴變質的糧食也是家常便飯,還不能得到穩定的供應。而且每次只送來那麼多,發完就走,沒有領到飯的人根本就不管。

因此每次到了送飯的時候,就會引起一場激烈的爭鬥,否則就根本搶不到飯。而搶到飯的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吃進肚子裡去,不然一轉眼就會被其他無數人搶走。

老弱病幼的人搶不到食物,只能一天熬着一天,只到熬不下去時爲止,同時毎天還會有不少人因爲爭奪食物而互相鬥毆致死。而在這種環境下,中國人不團結,好內鬨的習慣還是沒有改,很快就按鄉村地域血緣關糸,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團伙,互相之間內鬥不止。在這裡,人命以經成爲最不值錢的東西。幾乎毎一天都會從城裡運出幾十俱屍體掩埋。甚致還有不少人並沒有完全斷氣,就也被擡了出去。

被虜百姓的內鬥,清軍根本不管,有時還會來看熱鬧,甚致是壓錢打賭。不過在需要幹活時,還要從被虜的百姓裡抽調人力,因此爲了能夠有效的控制,又從被虜的百姓中挑選出幾十人來,充當爪牙,幫助他們管理組織被虜的百姓。

因爲給清軍幹苦力,能夠得到一頓飽飯吃,因此一但有幹活的事情派下來,被虜的百姓也是趨之若鷲。而指派人手的事情卻是甴那些爪牙來分派,於是被虜的百姓在平時也就紛紛討好他們,而中國人中,歷來也不缺少漢奸的人選,於是一批人也藉助清軍威風,在被虜的百姓中,也狐假虎威,作威作福起來。

而事實證明,假鬼子往往比真鬼子更壞,平時也一個個趾高氣揚,在同胞面前也不可一世。飯食來了,不僅傳先由他們先吃,還有專人爲他送去,也能享受一個人的房問,而還有一些在清軍的魔爪下饒幸逃脫的女子,卻在營地裡成爲他們的玩物。

這一天夜裡,在濟南城東南的一個角落裡的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屋裡,有七八個人陸續聚隴在一起,都是潛入濟南城裡的錦衣衛。

趙從夫道:“這幾天以來,你們各人分派的任務都打探清楚了嗎?”

其他幾人紛紛道:“趙頭,您就放心吧,這些事情我們都打探清楚了。”

說着,衆人都從自己懷裡取出紙卷,交給趙從夫。這些都是這幾天以來,各人打探的目標任務,有清軍的兵力分佈,城防的佈置,城內的格局等等情沅。因爲明軍根本就不敢和清軍交戰,因此清軍也有些懈怠起來,再加上濟南城的規模很大,又有這麼多百姓和物資需要看守,因此清軍也根本就顧不過來,正好爲趙從夫等人的行動提供了方便。

趙從夫問了一下,基本情況都完成的不錯,因此也頗爲滿意,道:“再過一二天,商毅的人馬就會到了,你們可以把這個消息在百姓中傳出去,組織一下,到時侯可以在城裡做個接應。”

其他人聽了,也都十分高興,有人道:“總算是要來了,說實話如果不是爲了顧全大局,我早就下手幹掉幾個韃子,實在太可恨了,韃子根本就不把我們大明的百姓當人看,他們過得連狗都不如。”

“要我說這些人也太窩囊了,自己鬥自己到是都很能耐,卻不敢把這股子勁去和韃子拚,他們有十幾萬人,韃子才六七千人,二十幾個人拼一個,怎麼樣也能贏,就算是死,也能死得痛快。

“還有那些被韃子選出來的爪牙,做的事情比韃子還狠,還壞。我以經記下了一批,一但收復了濟南府,這幫人也決不能饒了。”

趙從夫道:“好了,不管怎麼樣,大家就再忍耐一二天,就商毅的人馬一到,我們就能和韃子算總帳了。”

這時有一個錦衣衛卻有些擔心,道:“趙頭,你說商毅的人馬能夠收復得了濟南府嗎?萬一他要拿不下濟南府,咱們這幾天的辛苦,豈不是就都白廢了嗎?”

其實趙從夫心裡也沒有絕對的把握,但這個時侯又不能說別的,只好道:“你放心吧!收復臨朐縣的戰鬥,你們又不是沒有看見過,商毅的人馬打韃子,還是很有一套的,我看他一定行。你們都各自準備,只等商毅攻城的時候,在城裡接應。”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商毅的人馬以經到達了歷城縣,同時也接到了趙從夫的報告。

從趙從夫提供的情況來看,這一次清軍同樣不會留守在濟南城裡防守,還是會主動出城來迎戰穆陵軍,這當然也是商毅所希望看到的情況。而且清軍的人數也不多,估計會在六千左右,以穆陵軍的戰鬥力,完全可以因此也下令,全軍準備,就在歷城縣外迎戰清軍。

同時又派了吳漢生帶領着四十名偵察隊的士兵,跟趙從夫一起潛回濟南府,只能穆陵軍打敗了清軍之後,去進攻濟南府時,在城中接應。

就在趙從夫走後不久,清軍就以經殺到了歷城縣前。商毅立刻下令,由青州府的兩千人馬守住歷城縣,五千穆陵軍全部出城,迎戰清軍。

第100章 備戰(二)第57章 火船(三)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36章 林家會議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7章 穿插第166章 雨戰(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14章 優勢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7章 穿插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6章 夜襲(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72章 求和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62章 破局(二)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70章 戰術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47章 穿插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1章 破局(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66章 建設(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4章 南京使臣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51章 調兵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
第100章 備戰(二)第57章 火船(三)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36章 林家會議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7章 穿插第166章 雨戰(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14章 優勢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7章 穿插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6章 夜襲(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72章 求和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62章 破局(二)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70章 戰術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47章 穿插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1章 破局(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66章 建設(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4章 南京使臣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51章 調兵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