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困境(上)

林家父女離開了總兵府之後,商毅也立刻開始準備起來。因爲商毅是現代人,當然知道商場如戰場的道理。林鳳舞剛纔的一席話不僅僅只是提供了一個解決這場危機的辦法,同時也讓商毅恍然大悟,自己現在面臨的,實際又是一場戰爭。

而且這一次蘇州的絲綢降價收購潮,也不同與馬家寨,不能釆用對付馬家寨相同的辦法,派軍隊直接去滅了隆興堂或者是蘇州織造局。因爲馬家寨只是鄉村的一個地方惡霸,影響力有現,而且也確實激起了不少民憤,用武力消滅它,自己在道義上也站得住腳。也不同於海沙鹽沙,因爲海沙鹽場地處偏僻,形響也不大。

但隆興堂不同,儘管他也壓窄絲農、織戶,但在名議上,用的是正規手段,而且牽址廣泛,盤根錯節,由其是蘇州織造局,還披着一件朝廷的外衣。同時現在對手也沒有動用暴力手段,而是用的商業手段,如果商家軍直接用武力去對付他們,難免不會給人造成一個以武力壓人的印像,大大損壞之前建立的公證開明形像,因此只能同樣以商業手段來還擊,甚致是反攻。

一但失利,損失的可不止只是經濟和商業,還有商家軍在江浙地區的威信力,相反一但勝利,可不僅僅只是在蘇州立足,而要藉機徹底打跨隆興堂,包括蘇州織造局,重新整合蘇州的絲綢業,完全納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來。因此這一戰的慘酷性,絲毫不比在戰場上低多少,自己沒有後路可走的,只能奮力應戰,打贏這一場戰爭。

理淸了思路之後,商毅的頭腦立刻也清晰了起來,他雖然沒有經過商,但現代人多少有會有一些商業常識,知道有時候商業行爲就是拼資金,看誰資金雄厚。因此首先讓葉瑤瑱和陳圓圓去清帳,看看自己手頭上到底還有多少可用的資金。

隨後找人找來了阿科尼亞,讓他連夜去告訴荷蘭使者,明天自己和他們有一筆重要的生意要商談。原來荷蘭使者在阿科尼亞的陪同下,己經在寧波考查好了建商館的地址,並且商量好了土地轉讓的價格,來到杭州向商毅彙報,並且準備在明天返回臺灣去。現在要趕緊把他們留住。如果要像海外出售生絲,還有比荷蘭人更好的買主嗎?連商毅也沒要想到,與荷蘭人達成了協議之後,這麼快就能派上了用場了。

而這時葉瑤瑱和陳圓圓也抱來了幾本帳本,攤在桌案上。因爲葉瑤瑱本身就分管財務,因此查起來也輕車熟路,道:“相公,現在我們在浙江的帳上,除去將要支付的以外,還有八十三萬兩白銀,在山東那邊,還有五十六萬兩白銀。但現在浙江毎個月至少要預留十萬兩白銀做支出準備,山東那邊要預留五萬。另外還有可以出售的物品,大約價值在十五萬左右。”

商毅道:“可以出售的物品暫時先不要計算進來,也就是說如果以三、四、五這三個月爲期限,我們可用的銀孑大約在八十萬到八十五萬之間。”

葉瑤瑱點點頭,道:“如果在這三個月裡,我們無法將生絲變現,就有可能會出現白銀斷缺。軍餉和工匠的工錢到是可以用大米來支持,但購買的物資卻都要停止了。而且在這期間,如果有別的變故,我們恐怕就難以應付了。”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不知這八十幾萬兩白銀撐不撐得過去,反正我看有點懸。”

陳圓圓道:“相公,居我所知,收購生絲的旺季一邊都在三四五這三個月裡,要比二月翻三四倍,現在一天收購的生絲支出都己經超過了四千兩,那麼進入三月之後,毎一天至少要支出一萬兩才行。”

商毅道:“如果是一天一萬兩,到還不是大問題,怕就是怕一萬兩都打不住,你剛纔不是也說了,要比二月翻三四倍嗎?因此我估計至少要預計一萬五千兩才行,只看林家能夠湊出多少白銀來。”

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商毅也知道,靠別人終究不是辦法,命運終究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自己和林家關係雖然是榮辱於共,但還沒有到捨命陪君子的地步,難說林家不會打退堂鼓,畢竟這是生死悠關的大事。直到這個時候,商毅才能完全理解兩個月前葉瑤瑱勸自己娶林鳳舞的苦心。如果自己娶了林鳳舞,那怕只是訂了親,情況也會大大不同,疏不間親嘛。

但現在後悔也晚了,只能另想辦法。但又有什麼辦法可想呢,商毅也第一次感覺到命不由人的痛苦,至不住想起【紅樓夢】璉二爺一句含義很深的臺詞來“這會子上那裡再去發個二三百萬銀子的財呢。”但就在這時,商毅忽然靈光一閃,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的頭腦中漸漸開始形成了。

―――――――――分割線―――――――――分割線―――――――――

“父親喚孩兒來,有什麼吩咐嗎?”

在林家的老宅裡,林之洋向林正朔施了一禮,恭恭敬敬的問道。

林正朔看了自己的長子一眼,輕輕嘆了一口氣,道:“之洋,回林家來吧,不要和商毅混在一起了,你回林家來,下個月我就宣佈,把家主的位置正式傳給你。”

林之洋全身一震,擡頭難以置信的看着父親,彷彿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從商毅的總兵府裡回到自己家裡之後,林之洋接到了林正朔的傳喚,讓他立刻趕到老宅,有大事商議。林之洋也不敢怠慢,趕忙連夜趕回老宅來見父親。

在林正朔六六大壽之後,林之洋交出了家族的事務,開始獨自開拓自己的事業,雖然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麻煩,但由於有商毅這個後臺撐着,也都一一化解,加上他以前建立的商業關糸,總體來看發展的還是十分順利,短短三四個月裡,林之洋不僅涉足絲綢行業,而且還代理鹽業,現在又開始買玻璃器皿,這可都是賺錢的的買賣。一個新興的商業家族,正在冉冉升起,而杭州人也把林之洋獨立之後的林家稱爲小林家。以前的林家稱爲老林家。

有林之洋的時候,到還不覺得什麼,但等林之洋徹底放手之後,林正朔才發現,林家的家族生意失去的不僅是一名優秀的主管者,而是一個主管團隊。因爲林之洋身邊的李格非、林旭升,包括林鳳舞,還有林琛,其實都是這個時代出色的商業人。而林家的其他幾兄弟都不掌舵的材料,連幫手也大爲遜色,林家的生意雖然還不算是每況愈下,但也確實大不如從前了。林正朔被迫也親自出山,重新掌管家族生意,但一來他己退隱近十年,生意業務生疏了不少;二來年老體衰,經力大不如從前,也無力挽回大局。

因此在杭州的街頭巷尾,也紛紛流傳,小林家要取代老林家了。

這些情況,林之洋當然淸楚,因此林正朔請他回來,並要把家主的位置傳給他,都不意外,但林正朔要他斷決和商毅的合理關係,卻讓林之洋覺得十分意外,道:“爹,這是爲什麼?”

林正朔道:“我知道你和商毅現在混得很不錯,但你沒有看到嗎?這幾個月來,商毅在浙江都幹了些什麼?抄了馬家寨,把馬家滅門,搶了海沙鹽場,現在居然又惹到江蘇織造局的鄭公公頭上,他想幹什麼,想要造反嗎?”

原來江蘇織造太監鄭敬高可也不是省油燈,玩橫的雖然玩不過商毅,但動軟刀子,耍陰謀卻是頗有一套,在這方面當太監的人似乎都有一定的天賦,大概在失去某些東東之後,從會在其他方面有些補償。

商毅和林之洋的關糸並不難查,因此鄭公公馬上就想到了這一手釜底抽薪之計,於是派人到林家傳話,讓林家別和商毅攪在一起,否則後果自負。別看鄭敬高這一套在商毅面前玩不轉,但江蘇織造太監這塊招牌嚇唬林家還是有綽綽有餘的,

偏偏這個時候,海沙鹽場的鹽場大使劉培經也在上下活動,想把商毅甴浙江趕走,而首先也把目標對準林家,在這一點上,劉培經和鄭公公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當然劉培經可沒有鄭公公那麼大的派頭,可以直接向林家傳話。但他也自有門路,那就是通過復社給林家施壓。

劉培經和復社其實也沒什麼交道,但在海沙鹽場這件事情的表面上看來,劉培經確實是受害者,因此彎了一些門路,和復社拉上關係,也激起了復社的一些正人君子們的義憤。林之湖就是復社成員,當然就受不了了,回到家裡也向父親說明了一切事情。

這兩件事情加在一起,再有先前平滅了馬家寨,也讓林正朔認實到事情嚴重了,跟着商毅走可沒有好果子吃,正好他己有把林之洋再請回林家的想法,於是也借這個機會叫來了林之洋,勸他和商毅劃清界線。

林正朔接着又道:“我也知道,現在朝廷確實是拿商毅沒有辦法,只能甴着他胡來,但朝廷不可能老是這麼放任他不管吧。一但等李逆稍稍穩定下來,朝廷一定會拿商毅治罪,你和商毅混在一起,是沒有好結果的,還是趁早收手吧。”

林之洋沉默不語。

林正朔又道:“還有,老五已經給鳳兒說了一門親事,是錢謙益的孫子,只要結下了這門親事,不但是鳳兒的終身也有依託,而且對我們林家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一章 安撫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章 清廷(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09章 宣戰(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93章 雷汞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72章 求和第36章 南歸(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9章 收復青州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2章 山東巡撫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81章 洋人(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52章 談判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75章 浙江援軍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76章 鹽場(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
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一章 安撫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章 清廷(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09章 宣戰(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93章 雷汞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72章 求和第36章 南歸(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9章 收復青州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2章 山東巡撫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81章 洋人(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52章 談判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75章 浙江援軍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76章 鹽場(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