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追擊張獻忠

儘管武昌城中的火勢息滅,但這時整個城市以經被燒燬了大半,只有在城市的邊緣,靠近城牆附近的一些建築房屋才得以保全下來。而越是靠近城市的中心,就燒燬得越是慘重,由其是中心的兩條主街,和楚王府的所在地域,是西軍點火的地方,幾乎徹底燒光,只剩下一堆還散發的騰騰熱氣的廢墟瓦礫。

而武昌城中,本來有二十餘萬居民,然而到了現在卻不足五萬,其餘全都葬身於火海之中。整個空氣中也充滿了嗆人的焦糊、腐臭味道。既使是聞慣了戰場上的硝煙硫磺味道,商家軍的士兵們也覺得受不了,不少人都嘔吐了起來。

在未來幾個月以內,武昌城裡是不能居住了,好在城外還有不少村莊城鎮,西軍在撤退的時候,只是搶掠一番,還來不及放火,因此也空出了不少房屋,商家軍又搭建了一些帳蓬和簡易窩棚,免強能讓倖存的百姓都住下了。好在現在纔是八月上中旬,天氣還不算冷,百姓們還能免強支撐。

雖然士兵和百姓都安置下來,但在火災中受傷的百姓多達數千人,絕大部份都是燒傷燙傷,有許多人的傷勢都非常嚴重。而這個時代對燒傷燙傷的治療手段不多,同時商家軍也缺少醫生和藥材,儘管現有的醫生都竭盡了全力,但在毎天都有人不治而亡。再加上幾乎所有幸存的百姓都有家人葬身在火海中,因此毎天都能聽到百姓的啼哭聲音,整個營地,都十分悽慘。

看着這一番地獄般的情像,商毅也不禁苦笑不止,武昌城可以說是徹底破毀滅了,想要重建的話,至少也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同時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行,至於說完全恢復元氣,那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而自己原來想以武昌爲核心,建立根據地的想法,恐怕也難以實現了,而沒有了武昌府,漢陽府也失去了依仗,難以大用。

那麼自己下一步怎麼辦呢?是取襄陽府還是取長沙府。不過商毅清楚,無論是襄陽府還是長沙府,都無法取代武昌府的優越條件。這才真是叫人算不如天算,想到這裡,商毅心裡也不禁對張獻忠充滿了憤怒。這時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除了對清軍那次入關奔襲之外,第一次如此的憤怒。因此纔對周少桓下達了追擊張獻忠,死纏不放的命令。

但現在也沒有別得辦法,商毅又下令,將商家軍的所有人馬和物資都轉移到長江以東來,一方面是便於集中管理,另一方面也是救濟倖存的百姓。同時又寫信給廬州的吳甡,催促他快把答應自己的物資送來,另外還要他再準備一批救濟百姓的糧食、物資和藥材。

而百姓們雖然都十分傷心,但對商家軍卻都十分感激,可以說如果沒有商家軍,就算自己能夠逃出火海,也只有凍死、餓死一條路,那些像現在,好歹還有個安身之地,能夠吃到裹腹的食物,傷員也有人在救治,在大明朝幾曾見過這樣的軍隊,因此百姓們對商家軍的態度非常親切。而商家軍仁義之師的大名,也進一步在江南地區流傳開廣出來。

就在這時,周少桓派人回報商毅,二團在樊口附近追上了西軍的斷後部隊,雙方又激戰一場,結果二團又一次把西軍打得大敗,不僅趁勢奪取了樊口縣,而且周少桓帶兵追擊,一路上連續追殺西軍,一直到了鐵山附近,直到遇上西軍的接應人馬,纔算是收住了腳步。不過周少桓也怕自己弧軍深入,不敢停留,只好又撤回到樊口縣,同時也打探清楚了,張獻忠的大軍這時退到了大冶縣暫時駐紮。因此又派人向商毅報告。

這時吳甡拔調給商毅的二萬石糧草和其他物資也送到了武昌府來,而且商家軍的物資、鋪兵,後勤、俘虜也都相繼到達了武昌,糧食和基本的生活物資,暫時都得到了保障。差不多同時到達的,還有從穆陵關運來的第二批物資,這次沒有糧食,幾乎全是彈藥火器,僅手榴彈就達到五千顆,而各種霹靂火箭也達到兩百個。商家軍也重新裝備齊全了。

不過加上漢陽府一戰抓住的俘虜, 現在商家軍的俘虜以經達到了八千多人,又加上現在的四五萬百姓,而打下武昌府之後,連一點物資都沒有勞着,雖然現在有了二萬石糧食,但連兩個月都支持不到,雖然商毅也十分頭庝,但也不能放任這些老百姓不管,因此也這能這麼先對付着。

好在西軍的俘虜明顯比闖軍的俘虜老實得多,因爲西軍中有大半都是剛入夥才幾個月的士兵,先前都是農民,膽子還沒有練出來,而且在戰場上見識了商家軍的火銃,也是打心眼裡害怕,因此從一開始起就綿軟得多,不過商毅依然按照對待闖軍俘虜的方式那樣,先互相揭發,找出頭目,一率處死,給俘虜們一個下馬威,然後將剩下的俘虜進行分配編組,開始強制改造,現在俘虜們的任務就裡清理武昌城中的殘骸。

當然讓俘虜清理武昌城,到不是說商毅就打算重建武昌,而且給俘虜們找點事做,別老是閒着浪費糧食,吃飽飯動別的心思。另外屍體殘藉留長了,也容易滋生病菌,造成傳雜性疾病。其實商毅現在也有些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走纔好,是留在湖廣,重建武昌,還是另找其他地方安身,一時之間,商毅心裡也沒有一個好主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好在收拾殘局也費不了什麼功夫,頂多就是讓俘虜們出一點力。

收到了周少桓的通報之後,商毅立刻決定,先不管別的,追擊張獻忠再說。因爲商毅知道,張獻忠從武昌離開時,可是帶了不少錢糧物資,金銀財寶,現在自己這邊正是錢糧緊張的時候,只好找張獻忠打打秋風。商毅也不禁苦笑,穿越到這個時代快一年了,居然還是可要靠搶過日子。另外商毅對張獻忠也實在是憋着一口氣,這傢伙太可氣了,如果不狠狠教訓他一頓,確定有些不甘心。

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命羅遠斌帶領五團留守武昌府,慢慢的收拾殘局,同時又留下了一個偵察連和一個騎兵連給他,以防不測之用。隨後商毅帶領着三團和騎兵營,向東南出發,與周少桓的二團匯合,繼續追擊張獻忠。

經過了一天的急行軍,商毅的大軍到達了樊口,兩軍匯合之後,立刻重新整頓出發,再一次到達鐵山,逼近了大治縣。

因爲先前周少桓曾經打到了鐵山,然後又撤回去了,因此張獻忠還以爲商毅就點到爲止,也打算在大冶好好住幾天,認真想想下一步該到那裡去。那知商毅不但沒完,相反還親自領兵又追上來。於是張獻忠也不禁有些急了,而且想想也是,自己輸給商毅那麼多陣,漢陽、武昌兩地也都讓出來了,也夠意思了,商毅怎麼還沒完沒了的,難到非要把自己趕盡殺絕嗎?

這也欺人太甚了,泥人也有個土性,何況是縱橫天下十幾年的張獻忠。雖然張南忠也知道了,商家軍的實力超強,但商家軍一共才七千多人馬,而張獻忠現在還有近十萬軍隊,就算五個打一個不行,十個打一個總該夠了吧,當初曹文迢夠能打吧,經常是幾千人攆着幾萬農民軍跑,結果還不是讓十餘萬農民軍包圍,來了個螞多咬死象,弄得戰死彊場。因此張獻忠也決定,親自迎戰,到要看看這商家軍倒底有什麼厲害之處,他還真有些不信,商家軍真能以一當十,以一頂百。

於是張獻忠聚集了八萬人馬,剩下的三個養子孫可望、劉文秀、艾奇能也全都隨軍出戰,來到鐵山,迎戰商家軍。

而這一次商毅也不玩什麼挖戰壕的陣地戰,也亮出了陣勢,準備和西軍來一次正面交戰。打頭一陣的,就是周少桓的二團。而張獻忠也命劉文秀帶兩萬人馬出戰。

結果雙方把陣式亮開,互相對衝,但商家軍以三段連射的方式佈陣,輪番上前射擊,同時在隊伍裡還夾雜着六門虎蹬炮,發射霰彈。原來周少桓發現,虎蹲炮如果發射霰彈,射程其時和火槍差不多,甚致還沒有魯密銃打得遠。但虎蹲炮的最大優勢就在於輕便,一個人就能扛得動,利於移動,因此與其把它放在火炮裡面,不如於脆把它扔到火槍隊裡,當火力補充用。

虎蹲炮一次可以填一百到一百二十顆鐵丸,一炮下去,少說也能轟死三四十名敵軍,周少桓將六門虎蹲炮分成二批,輪流跟着排槍射擊一起發射,結果使排槍射擊的威力一下就增大了不少,只打得西軍還沒有靠近商家軍的陣列,就屍橫遍野,死傷無數。西軍的戰鬥意志本來就不強,連捱了幾下打擊之後,立刻就喪失了作戰意志,轉身就跑。

而這時商毅在主陣也以經佈置好了炮兵陣地,一連串火炮猛擊,直接打到了西軍的主陣,頓時將主陣打得大亂,加上出戰的軍隊也敗退了回來,士兵們那裡還有心強撐下去,跟本就不理張獻忠的招呼,紛紛敗逃下去。人馬互相踐踏擁擠,也傷死了不少。

商毅見狀,也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向西軍發動了全面的衝鋒,而七萬西軍根本就不堪一擊,頓時全部潰敗了下去。

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60章 民心第90章 合圍(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章 喜迅(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6章 投靠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9章 計劃(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68章 重逢(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46章 制度(上)第15章 反擊(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5章 受勳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5章 南歸(上)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85章 襲擊(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12章 合作計劃
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60章 民心第90章 合圍(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章 喜迅(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6章 投靠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9章 計劃(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68章 重逢(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46章 制度(上)第15章 反擊(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5章 受勳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5章 南歸(上)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85章 襲擊(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12章 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