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豫北戰場(一)

?周少桓建議,開闢豫北戰場,攻佔大名府,切斷清軍的退路,實現商毅預想的,就在中原戰場殲滅淸軍主力的計劃得了南京統戰部的批准,發動豫北戰役,並且將這戰役交給山東軍區來完成。?

收到統戰部發回的命令之後,周少桓也十分高興,立刻在山東分派兵力。現在山東軍區的四個軍分佈的位置爲,第四軍駐守東昌府,第五軍、第九軍駐守兗州府,第十軍駐守濟南府。同時山東軍區又新編制了一個師二個旅,但並沒有得到統戰部的批准,因此還沒有組成一個新的軍。?

周少桓招集各軍的主將開軍事會議,重終決定這次豫南戰役,將動用第四、五、九三個軍以及第十軍的騎兵師和一個新編師參加,總計兵力約在十萬左右,留下第十軍的二個旅,可兩個新編的旅留守山東。因爲在攻取了徐州以後,山東和江蘇徹底連成了一片,只用防住山東北面就足夠保證山東地區的安全了,而且以目前的清廷,也很難出動五萬以上的大軍來進攻山東,因此有四個旅就完全可以勝任。?

分派完閉之後,周少桓,一面將自己的作戰計劃以及新編制的幾個部隊都上傳到南京統戰部,一面下令分兵兩路,向大名府進軍。?

大名府位於河北北部,是山東、河南、河北三省的交界地方,本來是一個地方的戰略要地,但在北宋時代,因爲當時的大宋王朝定都在開封,而且一直未能收回被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因此大名府的戰略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稱,在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以大名府爲大宋的北京,也將大名府也得以升級爲京城級的城市,與洛陽、開封、金陵並列。在古典小說[水滸傳]裡,有許多故事情節都與大名府有關。?

但現在的大名府城,己經不是北宋的那座大名府城了,而是明朝重建的大名府,當年的那座大名府城,在明朝初年被黃河氾濫的大洪水淹沒了。?

不過在北宋被金朝擊敗南遷之後,大名府也失去其戰略意義,並逐漸衰落,明朝建立之後,?設立南北二京,?雖然仍在這裡設府,但大名府己經不是河北的主要城市,?也不復當年的光彩了。但現在清廷和南京之間展開中原大戰,清軍將開封府設爲中原戰場的總指揮部,因此大名府的作用也立刻突現出來,成爲清軍退軍,以及運輸補濟線的重要地點。?

當然多爾袞其實也十分注意對大名府的保護,在進入開封駐軍之後,在大名府設下了五萬重兵把守,其中有新軍神工營的一萬人馬,各種火炮一百五十餘門,雖然不說是固若金湯,但絕不是一座能夠被輕易攻克的城市。而且從開封到大名府只有三百多裡的路程,一但大名府遭到了中華軍的攻擊,從開封出兵,最多三天,就可以趕到大名府了,就算把從大名府向開封告急的時間算上,也只用四天就夠了。而以大名府的防守力量,堅持四天時間,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因此這是令多爾袞和洪承疇百思不解的地方,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收到大名府的告急,直接就收到了大名府失守的消息,這也說明大名府根本就沒有堅持多長時間的抵抗,就被中華軍給攻破了。先前多爾袞和洪承疇只是震驚於大名府的失守對全局造成的重大影響,而忽略了這一點,等兩人決定放棄阿濟格部,全力收復大名府之後,纔開始冷靜下來,仔細詢問大名府是怎樣失守的。?

原來大名府的失守,和一個人有重要的關糸,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趙嶽。?

在差不多三年以前,趙嶽被迫投降了清廷,洪承疇和清廷都一心想收伏於他,爲己所用,幫助清廷訓練新軍,因此也對趙嶽多方加以籠絡,也給他很高的官爵奉祿,但趙嶽卻不爲所動,投降清廷只是權宜之計,主要的目地還是想找機會重新迴歸到南京政府的一邊去。?

後來趙嶽與南京政府設在北京的一個情報點取得了聯繫,將自己的心意轉達到南京,商毅得知以後,也立刻批准接納趙嶽重新迴歸,但也在暗中對趙嶽進行觀察考驗。經過了近一年的考驗之後,基本可以認定,趙嶽是真心想要回歸南京政府,於是商毅也做出決定,暫時不佈置給趙嶽俱體的任務,而是讓他在清軍中繼續潛伏,慢慢提升,等待機會,並且盡力幫助其他混入清軍內部的南京政府情報人員站穩腳跟,在清軍內部滲透。?

清廷在中華軍裡混進了人,南京同樣也派了不少情報人員混進清軍裡去,雙方實際是在互相滲透。但清軍的管理和晉升制度雖然沒有中華軍那麼完善和嚴格,但清軍一向重視滿蒙以及關外的漢軍,關內的漢軍想要晉升,在清軍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可並不容易,必須要建立大的軍功,而這樣一來,又必須和中華軍爲敵,因此這是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現在終於找到了這麼一個合適的人物,雖然是關內漢軍,但卻是教官的身份,地位超然,當然要好好利用,留到關建時刻再發揮他的最大作用。?

而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趙嶽一方面非常盡心的教導清軍的訓練,加上從南京那邊得到一些支持,向清軍透露一些並不太重要的戰術知坊,也逐漸取得了清廷的信任,他的作用和地位,實際己經超過了另一名降將李本深,這時己經晉升爲神工營統領,下面管着三千士兵;另一方面,趙嶽又利用自己教官的有利身份,暗中提拔混進清軍裡的南京情報人員,在神工營軍,在趙嶽管轄的軍隊中,已經超也了一百人,有兩人出任參領,五個出任校尉,其本將這支部隊牢牢控制住了。而在其他軍中,也混進了不少人去。?

不過趙嶽的這些工作有南京政府的情報人員直點,而且這些提拔的人員也確實是名副其實,因此也不露任何痕跡,清廷對此絲毫也沒有懷疑,多爾袞還曾兩次單獨招見趙兵,對他的訓練,以及提拔有用之兵進行了表彰。?

南京方面雖然沒有給趙嶽分派過具體的任務,但對趙嶽的動向一直都十分並注,中原大戰開始前,被派駐商毅就派人通知趙嶽,準備在這次戰役中接受重要的任務,同時也在考慮,在什麼時候讓這顆棋子發揮最大的作用。而趙嶽一直根隨洪承疇,先是在開封駐守,後來被派到了大名府駐守。?

因此在收到了周少桓提出發動豫北戰役,攻取大名府的報告之後,商毅就立刻想到了趙嶽,因爲他這時正在大名府駐守,如果在中華軍向大名府發動進攻的時候,趙嶽在大名府發動火線起義,幫助中華軍迅速攻克大名府,將對這次中原大戰的戰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華軍將穩操勝卷,後面剩下的,僅僅只是戰果的大小問題,就是將清軍全殲在中原戰場的機率,也超過了七成。而這也是趙嶽能夠在這一次的戰鬥中,發揮的最大作用。?

當然也不能把攻取大名府的希望都寄託在趙嶽的身上,萬一他反覆,或者臨陣退縮,又或者發生其他事情,都可能導致火線起義的失敗,因此商毅一面回覆周少桓,批准了他的作戰計劃,發動豫北戰役,一面又派出人員,和趙嶽進行聯絡,要求他準備在大名府發動火線起義,配合山東軍區的部隊,快速攻佔大名府。並且向趙嶽保證,在起義成功,中華軍攻佔了大名府之後,立刻恢復趙嶽的軍職。?

這時趙嶽一直都盼着南京方面給自己派發重要任務的消息,現在得知要他在大名府發動火線起義,並且在攻佔了大名府之後,可以恢復自己在中華軍的軍職,也不禁十分激動,這可是他盼望己久的事情了,因此也立刻回覆商毅,表示自己聽從命令,將按照命令,配合山東軍區,在大名府發動火線起義。?

再得到了趙嶽的明確答覆之後,商毅這纔將這個消息通吿給周少桓,並且將與趙嶽聯絡的人員交甴周少桓指揮,與趙嶽去商定火線起義的細節和俱體計劃,畢竟這是前線的事情,應該交給前線的指揮員去處理。同時也批准了山東軍區新編的這幾支部隊,並且在豫北戰役結速之後,將他們合併成一個新軍,番號定爲二十二軍。?

而收到了商毅的消息之後,周少桓也不禁又驚又喜,想不到商毅居然還埋伏着這樣一顆暗棋,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商毅確實是深謀遠慮。而有了趙嶽這樣一個潛伏的同伴之後,那麼奪取大名府,豫北戰役的進程就要比自已想像得簡單多了。因此周少桓也立刻招見和趙嶽聯絡的人員,商議俱體的計劃。?

第2章 喜迅(下)第136章 開業(三)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34章 鄉鬥(上)第1章 喜迅(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5章 受勳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3章 夜奔(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8章 重逢(下)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3章 勸降(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19章 海盜(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91章 逼宮第131章 攻城(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69章 交易第37章 新武器第90章 遇刺(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92章 勸進(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一章 真像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66章 忽悠
第2章 喜迅(下)第136章 開業(三)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34章 鄉鬥(上)第1章 喜迅(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5章 受勳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3章 夜奔(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8章 重逢(下)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3章 勸降(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19章 海盜(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91章 逼宮第131章 攻城(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69章 交易第37章 新武器第90章 遇刺(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92章 勸進(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一章 真像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66章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