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

其實左夢庚帶軍一出咸寧, 商毅就以經收到了消息。因爲在得知張獻忠突襲左良玉的大營之後,他也估計左良玉不會善罷甘休,於是早就派了偵察兵,去偵察左軍的動向。

這到不是說商毅就預料到左良玉會來火拼,而是瞭解左軍的動向,才能爲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提供依據。在商毅看來,左良玉要麼選擇退回九江,不理這邊的戰場,要麼會去襲擊大冶,奪取自己從張獻忠那裡忽悠過來的錢糧。因爲現在商家軍連勝李自成和張獻忠,威名以經傳了出去,左良玉不會不知道,他連李自成和張獻忠都不敢去打,因此未必敢來和自己火拼。

但事情偏偏就是出人意料,左良玉居然還真就派兵向商家軍的大營殺過來。商毅這才明白,商家軍的威懾力,現在主要還是針對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大農民軍,而對各部明軍來說,因爲沒有和商家軍交過手,因此還沒有太多的畏懼感,更多的恐怕就是不服。現在左良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既然是這樣,那麼商毅也決定,就拿各部明軍中最驕狂的左良玉來開刀,狠狠的給他一個厲害看看,同時也是殺雞給猴看,讓其他明軍也清楚商家軍可不是好惹的,以後誰敢給商家軍使絆子,扯後腿,甚至是背後動刀孑,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能不能扛得住商家軍的報復。

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全軍,準備迎戰左軍。而廵邏隊與左軍相遇,其實只是一個意外。

商家軍的營寨其實就是按陣地的模式佈置,基本上很少用木柵作牆,而是在營寨周圍挖出一道戰壕,用土布袋和車輛作寨牆,在入口地方用矩木作遮擋,而在每一方寨牆會放幾輛瞭望車,觀察情況,只是在一些局部的地方纔用一些木柵。這樣佈置起來也十分簡單,最多隻用半天,就可以把營寨布好,而撤離的時侯更容易,把布袋裡的砂土倒出來,將壕溝填平就好了。同時如果有敵軍襲擊,士兵們也只用向壕溝裡一跳,將火炮架在後面,就可以馬上組織好防線。

因此當巡邏隊發現左軍的時候,商家軍其實完全以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左軍沒有和商家軍交過手,而且也沒有見過商家軍的戰鬥,根本就不知道商家軍的厲害,同時左良玉的驕狂性格也傳染了全軍,因此在左夢庚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之後,一個個都耀武揚威,揮舞着手裡的武器,向商家軍的大營逼近了過去。

等離得近了,左軍才發現商家軍的營地佈置,和自已平時所見的完全不因,居然沒有木柵牆,就用幾個土布袋壘起來充當營牆,而且也就只有四五尺高,這也未免太可笑了吧,那有這樣佈置營寨的。而左夢庚、金聲桓、盧光祖三名主將見了,也都徹底的放下心來,這樣的營寨還擋得住自己一衝嗎?同時左軍的士兵們也開始小跑着向商家軍的陣地發起了衝鋒。

但就在這時,只聽“轟——轟——轟——轟——” 一連串炮擊的聲音響起,震動天地。

而在左軍陣中,竟然出現了十幾個缺口,倒下了大量的士兵,而且同時立刻響起了一陣鬼哭狼嚎一般的慘叫聲。

原來商家軍因爲要追擊西軍,輕裝上陣,把紅夷大炮都留在了大冶縣,隨軍的都是中小型火炮,最大的也就是一號佛郎機炮。而商毅爲了給左軍一個狠狠的教訓,也懶得使用實心彈對他們進行遠程打擊,因此也下令炮兵,全都使用霰彈,而且還必須把左軍放到二百步以內時,才能開始發射。

結果二十門火炮一起開火,全用霰彈發射,一炮下去就是橫掃一片,而左軍進攻又是密集衝鋒,因此在第一輪就對左軍造成了沉重的打去,至少傷亡了一千人以上。

左軍的士兵那裡見過這個陣式,立刻就大亂了起來。有人都開始向後跑了,而左夢庚、金聲桓、***三名主將則都拼命催促士兵,繼續向前衝。不過大部份士兵都知道,火炮發射的間隔時間很長,因此也都利用這段間隔時間,拼命前進,希望能夠進入火炮射擊的死角。

不過左軍的士兵沒有想到,商家軍的火槍手們,這時正等着他們。

現在商毅的軍中,大約有四千名火槍兵,實際商毅只出動了三千名火槍手,另一千人警戒其他的陣地。而出動的三千名火槍兵中,有兩千名在壕溝中,按三段連射的方式,因此一次將有六百名以上火槍手射擊,在第一輪排槍射擊之後,左軍的士兵立刻又倒下了一大排。而火槍的射擊雖然沒有火炮那樣驚天動地,但勝在射速極快,幾乎沒有間斷,一拔接着一拔,連綿不絕,只打得左軍不斷倒地。

而就在火槍開始射擊的同時,商家軍的第二輪炮擊又開始了。而且現在左軍離得便近,火炮射擊的殺傷力自然也更大,因此這一輪炮擊之後,只打得左軍陣中慘叫連天,士兵們就像收割的莊稼一樣,成排成片的倒下。

不過這一輪炮擊之後,商家軍的火炮也其本都進入了自己的死角,因此都等止了發射。而剩的一千名火槍兵,還有十二門虎蹬炮則都開始靠在營牆上,對左軍展開了打擊。這一下從單排射擊變成了雙排疊射,而且還加上了十二門虎蹲炮,雖然火炮停止了發射,但火力絲毫也沒有減弱,相反因爲發射的間隔時間短,反而更爲猛烈了。

事實上週少桓將虎蹬炮放到火槍陣中發射這個新戰術,得到了商毅的大加讚揚,誇他肯動腦筋,想辦法。同時也下令在軍中推廣使用周少桓的這個新戰術。

虎蹬炮其實屬於迫擊炮一類,威力小,射程近,放到炮兵營裡,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用武之力,但它又有輕便易動,填裝射速快的優勢,如果和火槍放在一起,在近距離使用,對火槍是一個非常大的補充力量。在當年戚繼光就在戚家軍中大量裝配虎蹬炮,達到每五百人就有三門虎蹬炮的比例。而且主要就是在野戰中使用。

其實在後世的軍隊中,迫擊炮大都也是跟着作戰部隊,在野戰中,或是前沿陣地上使用。這個道理商毅雖然是明白,但也並沒有注意,在分派時還把虎蹬炮歸到炮兵之中,因爲在幾次戰鬥中,虎蹲炮的表現都很一般,商毅甚致都打算以後不造虎蹲炮。結果還是周少桓首先發現了虎蹲炮的最佳使用方法。

因此商毅也不禁感嘆,中國人確實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種族,只要給他們稍加指點,馬上就會有人沿看正確的道路前進,並旦發現更多的新東西。

而商家軍的新戰術,對於左軍來說,卻是一個地道的惡夢,在左軍的大隊人馬才推進到離商家軍的陣地還有六七十步的地方時,就以經死傷無數,血流成渠了。

其實左軍的戰鬥意志十分一般。比張獻忠的西軍強不了多少,還在李自成的闖軍之下,敢來進攻商家軍,完全是因爲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商家軍的厲害,純粹就是無知者無畏。現在雙方剛一交手,纔打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左軍就以經傷亡了五千餘人。而其他的左軍士兵也知道商家軍可真不是好惹的,那裡還敢再繼續向前衝下去,紛紛轉頭就跑。

左夢庚、金聲桓、***三名主將都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是真的,金聲桓、***都是左良玉的老部下,跟着左良玉東征西殺,可算是身經百戰了,而左夢庚雖然還不到三十歲,但也有近十年的征戰經歷,見過不少陣仗,但在以前的戰鬥中,那裡見過這樣強悍而可怕的對手,居然把火炮火槍使得這麼出神入化,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手,簡直就是輸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而看着士兵們紛紛敗退下來,三人也都沒有再把士兵趕回去繼續進攻,因爲他們都知道,再攻也只是白白送死,一點用都沒有,因此也都紛紛拔轉馬頭,跟着敗軍一起撤退。

如果是平時,把左軍打退了也就算了,但商毅既然以經決定那左良玉來開刀,當一個典型來處理,震懾住其他的各部明軍,那麼自然也就不能輕易的放過他們。反正仗都以經打了,也殺了左軍不少士兵,那就不在乎殺多少人,一直要把左良玉打到服貼爲止,因此也立刻下令全軍追擊,繼續擴大戰果。

於是火槍兵們紛紛從戰壕中跳出來,端着上好了刺刀的火槍,追着左軍的後隊,殺了上來。而騎兵營分兵兩路,從左右兩側包抄了上去,揮舞着馬刀,不斷的從兩翼追殺着左軍。

而這時左軍也早己被商家軍猛烈的火力打擊嚇破了膽,雖然商家軍都殺出了戰壕,但那裡還敢轉身過去再與商家軍作戰,因此一個個都扔槍拋矛,丟盔棄甲,爭先恐後的逃命,生怕自已慢了一步,被商家軍追上。只被商家軍殺得屍盈遍野,血染大地。

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81章 洋人(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7章 行軍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4章 玄皇教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56章 重新整編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4章 天像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302章 造勢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66章 忽悠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3章 對持(三)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42章 提案(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8章 許婚第90章 遇刺(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章 清廷(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
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81章 洋人(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7章 行軍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4章 玄皇教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56章 重新整編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4章 天像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302章 造勢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66章 忽悠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3章 對持(三)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42章 提案(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8章 許婚第90章 遇刺(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章 清廷(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