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

第二天,恢復了體力的商家軍立刻對清軍展開了全面的反擊,趁着揚州大捷擴大戰果,並且連續收復天長、六合、來安等地,兵鋒直逼滁州。同時駐守高郵軍的劉澤清也率部向西,追殺淸軍,一路上到也擊敗了好幾支散落的清軍小隊,砍下了千餘顆首級,還俘虜了幾百人。並且帶兵進駐到定遠。

劉澤清部的三萬人馬加入之後,江淮戰場明軍的總數己超過了七萬,而這時多鐸和洪承疇退守滁州,十餘萬大軍只剩下不足七萬人,而且士氣低落,而被多鐸寄於了厚望的左夢庚也在黃得功的攻勢之下,連連敗陣,己經退出了安慶府,人馬全部都撤退到廬州。在此消彼漲之下,清軍己經現出禿勢,現在己是自顧不暇,更別說配合阿濟格去夾擊李自成。

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從淮北傳來了消息,守衛淮北的肅郡王豪格,被降將李成棟所殺,而且李成棟率領部衆,並且還裹挾了一部份清軍,投降了商家軍,現在整個淮北地區幾乎門戶大開,豪格手下的大將,固山額真覺羅巴哈拉只得率軍退守宿州。

原來在豪格淮安大敗之後,李成棟讓養子李元胤偷入揚州,試探返清歸明,在李本深的建議下,準備投靠商毅。但商毅卻要求李成棟交個頭名狀上來,才能接納他的投降。

聽李元胤匯合了面見商毅的過程之後,李成棟首先的想法是認爲商毅根本就是在有意刁難自己,再加上這時多鐸己帶二十萬大軍進駐淮北,氣勢兇兇,因此也暫時把返清歸明的打算作罷,而且李元胤和趙氏也不敢再多勸,雖然這時豙格被多鐸監禁,但李成棟仍然在多鐸跟前聽令,在淮北駐紮。

但清軍進攻淮河防線不果,被商毅殺得大敗,孔有德部幾乎全軍覆沒,李成棟也大爲震驚,想不到商毅真有手段,面對二十萬清軍居然還能取得這樣的勝利,看來清軍未必能夠取勝,因此也開始認真考慮,商毅要求的頭名狀, 並且也在物色目標。但這時清軍十幾萬大軍雲集在淮北,李成棟不但沒有機會下手,而且就算得手了, 也難以脫手, 才一直沒有行動。同時也李成棟也在儘量擴大兵力,招收了不少零散的敗軍,使自己的部衆也擴大到一萬五千餘人。

一拖就是大半個月,清軍開始第二次渡過淮河,淮北只有豪格的三萬多人馬駐守,李成棟又迴歸豪格率領,而且豪格現在對李成棟也頗爲信任,讓他分守懷遠和五河兩地。而李元胤和趙氏又勸李成棟當機立斷,設法殺了豪格或是覺羅巴哈納,投奔商毅。但這時清軍己經十分輕鬆的攻佔了淮西,因此李成棟又猶豫起來,決定再觀望一下,等局勢明朗再說。

儘管清軍攻佔了淮西,而且多鐸的大軍也打揚州城下,但在商家軍的外線內線一起攻擊之下,連連敗陣,一直到鳳陽被商家軍收復之後,李成棟才終於下定了決心,投降商家軍。並派李元胤偷偷渡過淮河,再和商家軍聯絡,正好這時李本深也率軍來到泗州鳳陽一線助戰,見到了李元胤之後,也勸他儘快歸降,一但商毅在揚州打敗多鐸,那可就遲了。

李元胤回到淮北之後,李成棟也馬上開始着手準備,首先招集自己的心腹將領和三千多士兵,告訴他們自己決議反清歸明,投降商毅。這些將士們跟李成棟也連換了好幾個主孑了,對改換門庭並不反感,而且這幾月來在清軍這邊呆得都不很順心,現在商家軍又風頭正勁,投降商家軍似乎要比清軍還有前途,因此他們也都願意跟着李成棟再投降一次。

得到了將士們的支持之後,李成棟立刻派人向豪格稟報,說商家軍要大舉進攻懷遠,請他速發援軍來解救懷遠。豪格不知是計,因此和覺羅巴哈納帶領着五千人馬,趕到懷遠。

當夜李成棟在懷遠城中擺下酒宴,爲豪格和覺羅巴哈納接風,但安排下伏兵。在席間李成棟先把豪格灌得大醉,然後一聲令下,伏兵殺出,將豪格亂刀砍死,覺羅巴哈納雖然僥倖逃脫,但李元胤趁夜領兵,襲擊清軍的大營,將清軍殺得大敗,覺羅巴哈納只得帶兵退出了三十餘里。

李成棟一面拒守懷遠,一面又命李元胤帶着豪格的首級屍體,而有盔甲旗幟渡過淮河,向商家軍彙報,並請求商家軍立刻過江援助自己。羅遠斌、李定國、段鵬等人商議了一下,也決定由李定國和段鵬帶六團的士兵渡河,援助李成棟,羅遠斌及然駐守鳳陽。

而覺羅巴哈納本想重新整頓人馬,進攻懷遠,爲豪格報仇,但得知商家軍過河來援助李成棟,嚇得不敢接戰,立刻率軍撤退,一直退到了宿州才收住腳,然後趕忙派人去向多鐸求救。

如果是在其他時候,多鐸收到豪格被殺的消息,一定十分高興,說不定還會哈哈大笑,連說幾聲活該,豪格早就該死之類的話。但在這時候卻沒有那份心情了,因爲豪格駐守淮北,正是保護着全部清軍的後路,現在李成棟叛反,殺死豪格,整個淮北的守將不僅是羣龍無首,而且兵力大減,宿州、毫州、乃致徐州、歸德,幾乎都在商家軍的危脅之下。

因此多鐸和洪承疇商議決定,放棄淮西的所有地方,立刻撤軍,儘快退回到淮北去,然後再作打算。隨後多鐸立刻下令撤軍。一行人馬放棄所有輜重,連夜從滁州撤退,向壽州進發。而退守廬州的左夢庚得知清軍要撤軍,也不敢在廬州久留,趕忙跟着清軍一起撤退。

幸好在丟失了鳳陽之後,耿繼茂和石延柱一直固守在壽州,這纔算是保住了清軍的最後一條歸路,要不然多鐸恐怕就會扔在淮西了。雖然在沿路上也遭到了商家軍的幾次襲擊,但大隊人馬總算也是有驚無險撤過了淮河,回到淮北,幾名主將也都沒有損失,只是而多鐸手下的人馬只剩下五萬多人,既使是加上其他各路人馬的殘兵,總計也不過七八萬人了。而左夢庚也追隨着清軍,率軍渡河,這時他的手下到是還有十萬多人馬。

想想自己由關中出兵南下時可是二十萬大軍,而渡淮南進時,也有十八萬人馬,浩浩蕩蕩、威風不可一世,而且當時也是意氣風發,想着一舉掃淸江淮、橫渡長江、攻破南京,立不世之功。但現在居然只剩下區區七八萬殘兵敗將,其中滿八旗軍的傷亡竟達一萬八千餘人,雖然收降了左夢庚的十萬多人馬,但顯然是不能抵消清軍的損失,因此多鐸也不禁是又羞又愧,一氣之下吐血數口,病倒在牀上。

而另一位正在養病的忠順王孔有徳這時也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自己唯一的兒孑孔玔廷被商家軍坐了飛機,死無全屍,其實孔有徳對這個結果還是有思想準備的,但他從其他渠道得知,在戰場上多鐸明明是有機會可以救孔訓廷的,但卻任由孔訓廷被商家軍殘殺,也使孔有徳又悔又氣,加上病體沉重,結果沒過兩天,就一命嗚呼了。

直到這個時侯,這一次江淮之戰才全部結束,以商家軍爲主力的明朝一方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一次戰役從四月初開始,一直到五月下旬結束,前後一共進行了五十餘天,戰場北起淮河,南到長江,東至運河,西抵大別山,方圓近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廣擴土地,先後進行了二十餘次大小戰鬥。

這清軍前後一共投入了二十三萬人馬,而商家軍前後投入了五萬六千多兵力,另外還有明軍一萬五千餘人。雙方的差距達到了三到四倍。但商家軍充分發揮技術上的優勢,憑藉着兇猛的火力和先進的戰術思想,先後一共殲滅淸軍七萬二千餘人,俘虜四萬餘人,投誠一萬三千餘人,其中淸廷的肅郡王豪格、忠順王孔有徳、固山額真葉克舒也都先後因這一場戰役而死亡。終於取得了一場輝煌的戰利。

另外商家軍還繳獲了淸軍的戰馬八千餘匹,驢騾五千餘匹,車一千二百餘輛,白銀二十五萬六千倆,黃金二萬三千餘兩,絲綢布匹四千五百餘匹,糧食六萬三千石,馬料三萬七千石,帳蓬五千二百多套。火炮二百餘門、火銃三千餘枝,火藥六萬餘斤。其他鑼鼓刀槍旗幟盔甲達三十餘萬件。收穫也算是相當豐富了。

不過商家軍自身也陣亡了七千六百八十三名士兵,另有三百七十三人受傷至殘,因此也必須退伍,再加上傷員,總減員也達到了萬人以上。佔全軍人馬的五分之一左右。而明軍先後陣亡了八千七百餘人。

最終的戰果是,商家軍將清軍基本趕到了淮北,不僅收復了淮西的所有土地,而且也保住了南京和江南地區不受清軍的侵犯,並使南京朝廷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而就在這時,南京朝廷也派出了使臣,來到揚州,向史可法和商毅傳旨,同時還有一封吳甡的私信。

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93章 勸降(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61章 破局(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53章 激戰(上)第89章 交易(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68章 變數(四)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60章 民心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章 清廷(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81章 洋人(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85章 夜襲(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1章 婚姻(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章 反擊(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8章 困境(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74章 清廷議事第62章 破局(二)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42章 勸降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7章 建設(下)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72章 水路攔截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86章 意外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
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93章 勸降(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61章 破局(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53章 激戰(上)第89章 交易(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68章 變數(四)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60章 民心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章 清廷(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81章 洋人(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85章 夜襲(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1章 婚姻(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章 反擊(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8章 困境(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74章 清廷議事第62章 破局(二)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42章 勸降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7章 建設(下)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72章 水路攔截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86章 意外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